一种智能灭鼠毒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1362发布日期:2020-05-26 17: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灭鼠毒饵站,包括外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壳(1)左右两侧均水平贯穿开设有入鼠门(2),所述外保护壳(1)后侧通过卡扣连接有挂墙板(3),所述外保护壳(1)内腔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子盒体(4),所述电子盒体(4)内腔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重量传感器(5),所述重量传感器(5)顶部外侧四角均通过支撑杆垂直固定连接有重量传导板(6),且所述电子盒体(4)内腔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池仓(7),所述电池仓(7)内腔中央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有五号干电池(8),且所述电池仓(7)内腔左右两侧顶部均通过卡扣连接有电池保护盖(9),所述电子盒体(4)左端后侧垂直固定连接有内置通讯模块(10),所述内置通讯模块(10)顶部表面垂直固定连接有电子盒盖板(11),所述电子盒盖板(11)底部左右两端均通过卡扣连接于电子盒体(4)内壁顶部,所述电子盒盖板(11)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托盘(12),所述承重托盘(12)顶部表面放置有诱饵放置盒(13),所述诱饵放置盒(13)顶部设有上盖板(14),所述上盖板(14)前后两端底部均垂直固定连接有限位卡扣(15),所述限位卡扣(15)外侧分别连接于外保护壳(1)前后两端内壁,所述外保护壳(1)前端水平贯穿开设有钥匙孔(16),所述钥匙孔(16)内腔水平贯穿连接有外壳钥匙(17),且所述外保护壳(1)内腔左侧底部表面垂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灭鼠毒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4)底部外侧与外保护壳(1)顶部外侧结构尺寸均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灭鼠毒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钥匙(17)与钥匙孔(16)结构尺寸均相匹配,所述限位卡扣(15)与钥匙孔(16)位置一致,且所述外壳钥匙(17)与限位卡扣(15)功能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灭鼠毒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传感器(5)内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于内置通讯模块(10),所述电池仓(7)内部通过电线分别连接于重量传感器(5)、内置通讯模块(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灭鼠毒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鼠门(2)数量为两个,所述上盖板(14)后端底部与挂墙板(3)顶部之间设有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灭鼠毒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7)外侧顶部垂直贯穿连接于电子盒盖板(11)右侧,所述电子盒盖板(11)与电子盒体(4)结构尺寸均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灭鼠毒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饵放置盒(13)顶部与上盖板(14)之间留有间距,且所述诱饵放置盒(13)左右两侧均与入鼠门(2)内侧之间留有间距。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灭鼠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智能灭鼠毒饵站,包括外保护壳,所述外保护壳左右两侧均水平贯穿开设有入鼠门,所述外保护壳后侧通过卡扣连接有挂墙板,所述外保护壳内腔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子盒体,所述电子盒体内腔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顶部外侧四角均通过支撑杆垂直固定连接有重量传导板,且所述电子盒体内腔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腔左右两侧顶部均通过卡扣连接有电池保护盖,所述电子盒体左端后侧垂直固定连接有内置通讯模块;本实用新型重量数值改变的情况经过内置通讯模块,传送至通信主机站,而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就可以实时获取到,无需人员一一查看及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廖淑斌;廖捷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长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普罗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31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