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栽长根系苗木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7345发布日期:2020-04-10 15:1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栽长根系苗木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苗木培育容器,尤其是一种深栽长根系苗木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河北省太行山区山地造林、防沙治沙、退耕还林等林业造林工程主要在干旱地区进行。干旱地区的苗木必须有发达的向下延伸的根系,以吸收土壤深层水分,对抗干旱,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以往的裸根苗和容器苗由于未进行根系增长的培育诱导,对抗干旱的能力较差,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不尽人意。

为了提高造林苗木的抗干旱能力和成活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苗木培育装置,以培育适于深栽的长根系苗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苗木培育装置,以用于培育适于深栽的长根系苗木,提高造林苗木抗干旱能力和成活率,适宜于干旱地区造林工程或防沙治沙工程。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深栽长根系苗木培育装置,其包括一个瘦高型育苗桶,所述育苗桶的高度与平均直径之比为5~16;所述育苗桶的侧壁上沿高度方向分布有若干离散的透气孔;所述育苗桶的底部分布有透水孔;

所述育苗桶的中间竖直放置有含浸了保水剂的导水棉条,所述导水棉条等于或略高于育苗桶的内部高度,其一端到达所述育苗桶的底部,另一端到达所述育苗桶的顶端;所述导水棉条的直径或宽度为育苗桶直径的1/5;所述育苗桶的内部填装有育苗基质,所述育苗基质围绕在所述导水棉条周围,填满所述导水棉条与所述育苗桶的内周壁。

优选地,所述育苗桶为上下各处等直径的育苗桶。

优选地,所述育苗桶为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小的圆台体育苗桶。

优选地,所述平均直径为上端直径与下端直径之和的1/2值。

优选地,所述育苗桶的平均直径为5-8cm,高度为40-80cm。

优选地,所述透气孔为直径0.2~0.4cm的圆孔,从距离所述育苗桶顶端10cm开始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每隔5~10cm设置一个。

优选地,所述透水孔为直径0.4~0.6cm的圆孔。

优选地,所述育苗桶的侧壁沿竖直方向设有断裂纹,所述育苗桶底部设有脱底环形断裂纹;所述深栽长根系苗木培育装置还包含一个能反复使用的外框,所述外框包括十字形底部和四个竖直围臂,其套设于所述育苗桶的外部;所述围臂对应于所述育苗桶沿竖直方向的断裂纹;所述外框的环向上还设有支撑带,所述支撑带框围在所述育苗桶的外部。

上述结构以便于在造林时,将育苗桶外部的外框撤去后,借助小刀将断裂纹划开,去除育苗桶底部、破开侧壁,将育苗桶及苗木整体装入造林地预先打好的苗坑内,使苗木根系能顺利扎入土壤内,尽早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和营养,并保证苗木根系的完整和苗木移栽初期的营养供应,提高成活率。

优选地,所述育苗桶的外壁面或底部设有防止所述外框转动移位的阻挡部,使所述外框与所述育苗桶在转动方向上相对固定。

优选地,所述支撑带为依序连接所述四个围臂的连接片;更优选地,所述支撑带包含两个末端,所述两个末端之间设有能够打开和相互扣合连接的锁扣结构。优选地,所述支撑带的数量为多个(如2个或2个以上),沿所述围臂的高度方向上设置。外框及支撑带为塑料材质制成,但外框的塑料材质较厚较硬,而支撑带较薄且较为软质,所述锁扣结构为孔洞和凸柱的组合结构,或其他类似书包带的锁扣结构。

优选地,所述育苗桶为可降解材质制成,桶壁厚0.5~1.0mm。育苗桶可在1-2年降解,不仅提高造林作业效率,又不造成土壤污染。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深栽长根系苗木培育装置包括一个瘦高型育苗桶,在育苗桶的侧壁上设有透气孔,可以诱导苗木的根系往下生长和延伸的特性、减少窝根苗木的数量,使苗木适于深栽;在育苗桶中间设有竖直放置的导水棉条,能够由下向上传输水分,苗期采用底部浸水、上部适量喷水的水分管理措施,利用苗木根系的趋水特性诱导根系向下增长生长,从而实现培育深栽长根苗的目的。长根苗由于可尽早利用土壤中的深层水分,可显著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在育苗桶底部设置脱底环形断裂纹、桶侧壁设置竖向的断裂纹,并配合外框的支撑作用,使育苗桶保持较高结实度,而在造林移栽苗木时,只需要回收该外框反复使用。栽植苗木时,借助小刀将断裂纹划开,去除育苗桶底部、破开侧壁,而后将育苗桶和苗木整体栽入挖好的苗坑内,为苗木后期扎根生长提供便利。其中,育苗桶为可降解材质制成,可在1-2年降解,不会造成土壤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深栽苗木培育装置中育苗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深栽苗木培育装置中外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深栽长根苗木培育装置10,其包括一个瘦高型育苗桶11,育苗桶的高度与平均直径之比为5~16;具体地,育苗桶11直径为5-8cm,高度为40-80cm。育苗桶11的侧壁上沿高度方向分布有若干离散的透气孔111,透气孔直径为0.2~0.4cm;育苗桶11的底部分布有透水孔112;透水孔直径0.4~0.6cm的圆孔。在育苗桶11的中间竖直放置有含浸了保水剂的导水棉条12。导水棉条12为纯棉材质,浸渍有淀粉基保水剂。导水棉条12等于或略高于育苗桶的内部高度,其一端到达育苗桶11的底部,另一端到达育苗桶11的顶端;导水棉条直径或宽度为育苗桶直径的1/5。在育苗桶11的内部填装有育苗基质20(培养土),育苗基质20围绕导水棉条12设置,填满导水棉条12与育苗桶11的内周壁。育苗基质20中栽种了培育的苗木。在填充育苗基质20之前,导水棉条12有一根细直的木棍或铁丝固定导水棉条12,当育苗基质20填充之后,木棍或铁丝就可取出,将导水棉条12留在育苗基质20中。

其中,透气孔111是从距离育苗桶10的顶端10cm开始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每隔5~10cm设置一个。例如,高度为50cm的育苗桶可以设置4个透气孔111,而高度为40cm的育苗桶可以设置3个透气孔1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育苗桶11为上下各处等直径的育苗桶,在其他实施例中,育苗桶11可设为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小的圆台体育苗桶。本申请中,平均直径为上端直径与下端直径之和的1/2值。

本实施例的深栽长根苗木培育装置10,通过设置瘦高型育苗桶11,在育苗桶的侧壁上设有透气孔111,可以诱导苗木的根系往下生长和延伸的特性、减少窝根苗木的数量,使苗木适合在干旱地区深栽,透气孔111避免因育苗桶11过深导致的苗木根系无法呼吸的问题。导水棉条12能够由下向上传输水分,苗期采用底部浸水、上部适量喷水的水分管理措施,利用苗木根系的趋水特性诱导根系向下生长,从而实现培育深栽长根苗的目的。长根苗可尽早利用土壤深层水分,因此可显著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育苗桶11壁厚约为0.5~1.0mm,较佳采用可降解塑料制成。可降解塑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使其稳定性下降,较容易在土壤环境中降解的塑料。

造林时,将育苗桶11底部用刀切除,将育苗桶11、培养土和苗木整体置于造林地打好的苗坑内,用钩状刀插入育苗桶11的外侧壁与土壤缝隙之间,将育苗桶壁11的侧壁划破,以保证苗木根系完整和后期的正常生长扎根,同时保证造林初期苗木的营养供应和成活率。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在育苗桶的侧壁沿竖直方向设有断裂纹,育苗桶底部设有脱底环形断裂纹。断裂纹为压制成型的断断续续的点孔,呈虚线状。

为了保证育苗桶具有一定的强度,防止从断裂纹处爆裂。本实施例的深栽苗木培育装置还包含一个外框30。该外框30能反复使用,且在栽植之前从育苗桶11外侧取下回收。外框30包括十字形底部31和竖直围臂32,其套设于育苗桶的外部。围臂32对应于育苗桶沿竖直方向的断裂纹。此外,围臂32设有多条环向的支撑带a,这些支撑带a连接各个围臂32,并且均环抱在育苗桶外部,用以增加育苗桶的强度,避免苗木在运输过程中育苗桶破裂。

进一步地,育苗桶的外壁面或底部设有防止所述外框转动移位的阻挡部,使外框30与育苗桶在转动方向上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支撑带a包含两个末端,且两个末端之间设有能够打开和相互扣合连接的锁扣结构c。外框30及支撑带a为塑料材质制成,但外框30的塑料材质较厚较硬,而支撑带a较薄且较为软质。支撑带a也可以是布带。锁扣结构c具体可为:在支撑带a一个末端上设置多个孔洞而另一个末端上设置多个凸柱的组合结构,或者任何其他类似书包带的锁扣结构。

在造林时,将育苗桶外部支撑带a打开,将外框30从育苗桶外部撤去后,借助小刀将断裂纹划开,去除育苗桶底部、破开侧壁,而后将育苗桶和苗木整体栽入打好的苗坑内,使苗木根系能顺利扎入土壤内,吸收土壤水分和营养,并保证苗木根系的完整和苗木栽植初期的营养供应,提高成活率。断裂纹的存在,更便于育苗桶的脱底和破壁。其中,育苗桶为可降解材质制成,可在1-2年降解,不会造成土壤污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