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高的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3562发布日期:2020-05-22 20:1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性高的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破碎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性高的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固体废物的破碎是指利用外力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固体废物的过程。破碎是固体废物预处理的技术之一,通过破碎对固体尺寸和形状进行控制,有利于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减量化,农作物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

在对秸秆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秸秆进行破碎,便于后期对秸秆碎屑进行压制成饼或进行造粒生产生物燃料等,但是,现有的秸秆破碎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只是简单的搅碎,存在破碎不完全的现象发生,造成破碎质量的下降,影响后期处理的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稳定性高的破碎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稳定性高的破碎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筒体,且筒体的通过螺栓连接有破碎网筒,所述筒体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进料斗,且筒体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下料管,所述筒体的两端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交错设置的主破碎刀和螺旋状结构的推送桨叶,所述筒体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螺栓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破碎网筒的内壁设有多个穿孔,且穿孔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副破碎刀,且副破碎刀位于主破碎刀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副破碎刀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筒体稳固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热风机,且热风机的出风口处通过法兰连接有热风软管。

优选的,所述热风软管的管壁上熔接有多个热风支管,热风支管的另一端与筒体的两侧连通。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底端设有开口,且开口处通过搭扣锁连接有封盖。

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料斗两侧的矩形槽,且矩形槽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螺栓连接有延伸至壳体内部的转动杆,转动杆的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进料拨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稳定性高的破碎装置,旋转的推送桨叶将秸秆逐步向下料管处进行输送和初步破碎,且秸秆在破碎网筒的内部移动时,被旋转的主破碎刀和静止的副破碎刀进行有效的充分破碎,利用推送桨叶和主破碎刀、副破碎刀进行双重破碎,提高破碎过程中的稳定性,显著的提高装置的破碎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稳定性高的破碎装置,利用热风软管和多个热风支管向筒体和破碎网筒之间的间隙鼓入热风,热风透过破碎网筒的孔洞将内部的秸秆进行干燥,便于后期的压制成饼和贮藏,增加破碎装置的功能性。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稳定性高的破碎装置,在秸秆投料的过程中,开启步进电机带动转动杆和进料拨杆旋转,即可将秸秆向下推送,不免造成装置进料的堵塞,提高装置破碎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稳定性高的破碎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稳定性高的破碎装置的主破碎刀和副破碎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出的一种稳定性高的破碎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下料管、3转轴、4推送桨叶、5主破碎刀、6副破碎刀、7进料斗、8驱动电机、9封盖、10热风软管、11破碎网筒、12热风机、13筒体、14进料拨杆、15转动杆、16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2,一种稳定性高的破碎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筒体13,且筒体13的通过螺栓连接有破碎网筒11,筒体13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进料斗7,且筒体13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下料管2,筒体13的两端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3,且转轴3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交错设置的主破碎刀5和螺旋状结构的推送桨叶4,筒体13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8,且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通过螺栓与转轴3传动连接,破碎网筒11的内壁设有多个穿孔,且穿孔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副破碎刀6,且副破碎刀6位于主破碎刀5的侧面,在使用时将秸秆投放至进料斗7的内部进入到破碎网筒11的内部,被旋转的推送桨叶4逐步向下料管2处进行输送和初步破碎,秸秆在破碎网筒11的内部移动时,被旋转的主破碎刀5和静止的副破碎刀6进行有效的充分破碎,利用推送桨叶4和主破碎刀5、副破碎刀6进行双重破碎,提高破碎过程中的稳定性,显著的提高装置的破碎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副破碎刀6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筒体13稳固连接,利用副破碎刀6连接筒体13和破碎网筒11之间,使得破碎网筒11受力更加均匀,增强破碎网筒11的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热风机12,且热风机12的出风口处通过法兰连接有热风软管10,热风软管10的管壁上熔接有多个热风支管,热风支管的另一端与筒体13的两侧连通,在对秸秆进行破碎时,开启热风机12,利用热风软管10和多个热风支管向筒体13和破碎网筒11之间的间隙鼓入热风,热风透过破碎网筒11的孔洞将内部的秸秆进行干燥,便于后期的压制成饼和贮藏,增加破碎装置的功能性;

筒体13的底端设有开口,且开口处通过搭扣锁连接有封盖9,通过封盖9可以清理落入到筒体13和破碎网筒11之间的碎渣。

实施例二

参照图3,一种稳定性高的破碎装置,还包括设于进料斗7两侧的矩形槽,且矩形槽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16,壳体16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螺栓连接有延伸至壳体16内部的转动杆15,转动杆15的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进料拨杆14;

在秸秆投料的过程中,开启步进电机带动转动杆15和进料拨杆14旋转,即可将秸秆向下推送,不免造成装置进料的堵塞,提高装置破碎过程中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在本装置空闲处,将上述中所有电器件,其指代动力元件、电器件以及适配的控制器和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具体连接手段,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器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在使用时将秸秆投放至进料斗7的内部进入到破碎网筒11的内部,被旋转的推送桨叶4逐步向下料管2处进行输送和初步破碎,秸秆在破碎网筒11的内部移动时,被旋转的主破碎刀5和静止的副破碎刀6进行有效的充分破碎,利用推送桨叶4和主破碎刀5、副破碎刀6进行双重破碎,提高破碎过程中的稳定性,显著的提高装置的破碎效率;

在对秸秆进行破碎时,开启热风机12,利用热风软管10和多个热风支管向筒体13和破碎网筒11之间的间隙鼓入热风,热风透过破碎网筒11的孔洞将内部的秸秆进行干燥,便于后期的压制成饼和贮藏,增加破碎装置的功能性;

在进料斗7的两侧安装有延伸至内部的转动杆15和进料拨杆14,在秸秆投料的过程中,开启步进电机带动转动杆15和进料拨杆14旋转,即可将秸秆向下推送,不免造成装置进料的堵塞,提高装置破碎过程中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