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采摘用采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0988发布日期:2020-08-11 20:20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采摘用采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采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采摘用采茶机。



背景技术:

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历史渊远,且遍销海内外,茶叶分为多种,且根据茶叶的质量将分为不同的等级,当今社会针对数量稀少的高等级的茶叶,多采用人工进行采摘,而针对数量较大的中等级及低等级的大众化茶叶,多采用机械进行机械化采摘,然而使用机械对茶叶进行机械化采摘时,存在着机械体形较大,操作使用不便,且较为繁重的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茶叶采摘用采茶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茶叶采摘用采茶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采摘用采茶机,包括采割仓,所述采割仓的前部及下部呈开口状态,所述采割仓两端前部的中心通过轴承共同安装有轴杆,所述轴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采割仓两端端面的外部,所述采割仓前部下方所对应的两端的内表面之间焊接有呈水平状态的前浮条,所述轴杆位于采割仓两端之间的部分套设有采割辊,所述采割辊的外表面安装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采割刀,所述采割仓下部的后侧设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的后侧与采割仓后部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安装条的两端与采割仓两端端面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安装条的前侧侧边与前浮条的后侧之间共同安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隔板,相邻的所述隔板之间形成了下茶口,所述下茶口的下方设有集茶仓,所述集茶仓的上端端面分别与对应的隔板的下表面、前浮条的下表面及安装条的下表面相连接,所述集茶仓前端的外表面焊接有隔开头。

优选的,所述采割仓上部外表面的两端焊接有呈l型的拿持把手,所述拿持把手的前方设有挡护板,所述挡护板的下端固定在采割仓上部外表面的前侧。

优选的,所述轴杆位于采割仓外部的其中一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轴杆的端部相连接,所述电机的后侧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采割仓端部的外表面,所述电机上设有外接电源线。

优选的,伴随着所述采割辊的转动,所述采割刀在采割辊上呈竖直状态且位于采割辊下方时,所述采割刀下侧的刀口与前浮条的上表面相靠近且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采割仓后部外表面的下侧焊接有呈水平状态的后浮板,所述后浮板的下表面与前浮条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隔开头的前端呈尖状,所述隔开头的前端延伸至前浮条的前方。

优选的,所述集茶仓的后端设有铰接门,所述铰接门下部的外表面与集茶仓的外表面之间共同安装有铰链,所述铰接门上部的外表面焊接有扣板,所述扣板的上端开设有呈开口状的扣槽,所述铰接门上部外表面的上方所对应的集茶仓的外表面焊接有扣杆,所述扣杆贯穿扣槽,所述扣杆位于扣槽外部的一端套设有锁止螺母,所述锁止螺母的直径长度大于扣槽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茶叶采摘用采茶机,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整个采茶机放置在茶树上部,此时的后浮板与茶树上部的表面相接触,隔开头及相对齐的集茶仓沉没在茶树上部表面的内部,再将电机通过外接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设备进行连接并对电机进行开启,在电机连接电源开启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轴杆带动采割辊进行转动,此时通过拿持把手使采茶机相对茶树上部的表面进行向前运动,伴随着采割辊的转动,采割辊上的采割刀能够对相靠近的茶叶进行拨动并在茶叶被拨动到前浮条处时对茶叶实现采割,采割后的茶叶可在采割刀的拨动及惯性作用下而进入采割仓内,并通过采割仓下部的下茶口进入集茶仓内,进入集茶仓内的茶叶可在采茶机使用完毕后通过对铰接门的打开而实现从采茶机上的排出,即采茶机对茶叶的采摘完成,在使用的过程中,后浮板与茶树上部表面的接触可抵消分采茶机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结合呈尖状的隔开头,使得在通过拿持把手对采茶机进行相对茶树上部表面的移动操作变得轻便省力,且由于集茶仓的上端低于采割仓下部的高度,因此使得采割后的茶叶便于在集茶仓内进行临时的收集,即整个采茶机的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操作简单,便于拿持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较为轻便省力,进而有利于用于对茶叶的机械化采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茶叶采摘用采茶机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茶叶采摘用采茶机的a处放大示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茶叶采摘用采茶机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茶叶采摘用采茶机的左视图。

图中:采割仓1、拿持把手2、挡护板3、采割辊4、采割刀5、轴杆6、电机7、安装座8、前浮条9、后浮板10、下茶口11、集茶仓12、铰接门13、铰链14、扣杆15、扣板16、扣槽17、锁止螺母18、隔开头19、安装条20、隔板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4,一种茶叶采摘用采茶机,包括采割仓1,采割仓1的前部及下部呈开口状态,采割仓1两端前部的中心通过轴承共同安装有轴杆6,轴杆6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采割仓1两端端面的外部,采割仓1前部下方所对应的两端的内表面之间焊接有呈水平状态的前浮条9,轴杆6位于采割仓1两端之间的部分套设有采割辊4,采割辊4的外表面安装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采割刀5,伴随着采割辊4的转动,采割刀5在采割辊4上呈竖直状态且位于采割辊4下方时,采割刀5下侧的刀口与前浮条9的上表面相靠近且不接触。

采割仓1后部外表面的下侧焊接有呈水平状态的后浮板10,后浮板10的下表面与前浮条9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采割仓1下部的后侧设有安装条20,安装条20的后侧与采割仓1后部的内表面相连接,安装条20的两端与采割仓1两端端面的内表面相连接,安装条20的前侧侧边与前浮条9的后侧之间共同安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隔板21,相邻的隔板21之间形成了下茶口11,下茶口11的下方设有集茶仓12,集茶仓12的上端端面分别与对应的隔板21的下表面、前浮条9的下表面及安装条20的下表面相连接,集茶仓12前端的外表面焊接有隔开头19,隔开头19的前端呈尖状,隔开头19的前端延伸至前浮条9的前方。

采割仓1上部外表面的两端焊接有呈l型的拿持把手2,拿持把手2的前方设有挡护板3,挡护板3的下端固定在采割仓1上部外表面的前侧,通过拿持把手2可对采茶机进行拿持使用,在采茶机使用的过程中,挡护板3的设置可增强采茶机使用的安全性,避免在手部对拿持把手2进行拿持时发生手部松动而延伸至前方的采割辊4上的风险。

轴杆6位于采割仓1外部的其中一端设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端与轴杆6的端部相连接,电机7的后侧设有安装座8,安装座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采割仓1端部的外表面,电机7上设有外接电源线,在采茶机使用的过程中,电机7通过外接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且外接电源线为较长状,较长状的外接电源线方便了采茶机相对所连接的电源的长距离移动。

集茶仓12的后端设有铰接门13,铰接门13下部的外表面与集茶仓12的外表面之间共同安装有铰链14,铰接门13上部的外表面焊接有扣板16,扣板16的上端开设有呈开口状的扣槽17,铰接门13上部外表面的上方所对应的集茶仓12的外表面焊接有扣杆15,扣杆15贯穿扣槽17,扣杆15位于扣槽17外部的一端套设有锁止螺母18,锁止螺母18的直径长度大于扣槽17的宽度,当集茶仓12内收集有采割后的茶叶后,可对锁止螺母18进行旋转使锁止螺母18脱离扣杆15,此时可使铰接门13相对铰链14进行转动,在铰接门13进行转动时,可使集茶仓12的后部呈打开状态,即能够使集茶仓12内的茶叶实现排出,当对集茶仓12的后部进行封闭时,可通过对铰接门13进行转动,并使扣板16上的扣槽17被扣杆15贯穿,此时将锁止螺母18安设在扣杆15上,伴随着锁止螺母18对扣板16的限位,会使铰接门13相对集茶仓12处于稳固状态,进而实现了对集茶仓12后部的封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整个采茶机放置在茶树上部,此时的后浮板10与茶树上部的表面相接触,隔开头19及相对齐的集茶仓12沉没在茶树上部表面的内部,再将电机7通过外接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设备进行连接并对电机7进行开启,在电机7连接电源开启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轴杆带动采割辊4进行转动,此时通过拿持把手2使采茶机相对茶树上部的表面进行向前运动,伴随着采割辊4的转动,采割辊4上的采割刀5能够对相靠近的茶叶进行拨动并在茶叶被拨动到前浮条9处时对茶叶实现采割,采割后的茶叶可在采割刀5的拨动及惯性作用下而进入采割仓1内,并通过采割仓1下部的下茶口11进入集茶仓12内,进入集茶仓12内的茶叶可在采茶机使用完毕后通过对铰接门13的打开而实现从采茶机上的排出,即采茶机对茶叶的采摘完成,在使用的过程中,后浮板10与茶树上部表面的接触可抵消分采茶机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结合呈尖状的隔开头19,使得在通过拿持把手2对采茶机进行相对茶树上部表面的移动操作变得轻便省力,且由于集茶仓12的上端低于采割仓1下部的高度,因此使得采割后的茶叶便于在集茶仓12内进行临时的收集,即整个采茶机的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操作简单,便于拿持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较为轻便省力,进而有利于用于对茶叶的机械化采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