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虾苗养殖物理过滤器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0199发布日期:2020-10-17 00:34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虾苗养殖物理过滤器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虾苗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虾苗养殖物理过滤器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产品养殖的过程中,水质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养殖的效果,水质越差(含氧量低,氮、磷等物质含量较高或较低),水产品的生长情况越不好,反之,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则越好。因此,现在在养殖虾类等水产品的时候一般都会给养殖塘配有水处理装置,目前水处理方式有三种,生物净化、化学净化和物理净化,采用生物净化方式进行水处理时又需要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在消毒的过程中,附着在生物包上的有益微生物便会消亡,而化学净化因需采用各种化学试剂在净化过滤的过程中常会引起二次污染影响虾苗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设备利用率高,虾苗成活率高,在虾苗养殖周期内可及时清洁处理养殖环境的虾苗养殖物理过滤器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虾苗养殖物理过滤器水处理装置,包括虾苗养殖池一、虾苗养殖池二、沉淀池、物理过滤池、吸附池、杀菌消毒装置、供氧管和引流管,所述虾苗养殖池一和虾苗养殖池二之间设有虾苗导流管,虾苗导流管可以引导虾苗由虾苗养殖池一向虾苗养殖池二转移,所述虾苗养殖池一上部侧壁设有进水口,所述虾苗养殖池一底部侧壁设有出水口,所述虾苗养殖池二上部侧壁设有进水口,所述虾苗养殖池一的出水口与虾苗养殖池二的进水口通过引流管相连通,所述沉淀池与物理过滤池通过引流管相连通,所述物理过滤池与吸附池通过引流管相连通,所述吸附池与杀菌消毒装置通过引流管相连通,所述杀菌消毒装置与虾苗养殖池一的进水口通过引流管相连通,所述供氧管分别设于虾苗养殖池一和虾苗养殖池二上。

进一步地,所述物理过滤池进水口设于物理过滤池底部,所述物理过滤池底部设有引水泵,所述物理过滤池内设有物理过滤层,引流泵带动水流由下向上流动,水流里悬浮附带的有机物、悬浮物、氮、磷等在由下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更易受到物理过滤层的阻隔。

进一步地,所述虾苗养殖池一和虾苗养殖池二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虾苗养殖池一底面位置低于虾苗养殖池二底面位置,所述虾苗养殖池一出水口位置高于虾苗养殖池二底面的位置,避免虾苗养殖池一内的沉淀物流入虾苗养殖池二内。

进一步地,所述虾苗导流管设于虾苗养殖池一和虾苗养殖池二底部,利于虾苗自主转移。

进一步地,所述虾苗养殖池一上的供氧管和虾苗养殖池二上的供氧管可单独控制,以降低养殖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虾苗养殖池一底端、虾苗养殖池二底端和沉淀池底端均设有抽吸泵,以便于排出底部积聚沉淀物与淤泥。

作为优选地,所述物理过滤层采用无纺布过滤层,所述吸附池内设有活性炭。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设备利用率高,虾苗成活率高,在虾苗养殖周期内可及时清洁处理养殖环境的的虾苗养殖物理过滤器水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虾苗养殖物理过滤器水处理装置的流程图。

其中,1、虾苗养殖池一,2、虾苗养殖池二,3、沉淀池,4、物理过滤池,5、吸附池,6、杀菌消毒装置,7、供氧管,8、引流管,9、虾苗导流管,10、引水泵,11、物理过滤层,12、抽吸泵。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虾苗养殖物理过滤器水处理装置,包括虾苗养殖池一1、虾苗养殖池二2、沉淀池3、物理过滤池4、吸附池5、杀菌消毒装置6、供氧管7和引流管8,所述虾苗养殖池一1和虾苗养殖池二2之间设有虾苗导流管9,虾苗导流管9可以引导虾苗由虾苗养殖池一1向虾苗养殖池二2转移,所述虾苗养殖池一1上部侧壁设有进水口,所述虾苗养殖池一1底部侧壁设有出水口,所述虾苗养殖池二2上部侧壁设有进水口,所述虾苗养殖池一1的出水口与虾苗养殖池二2的进水口通过引流管8相连通,所述沉淀池3与物理过滤池4通过引流管8相连通,所述物理过滤池4与吸附池5通过引流管8相连通,所述吸附池5与杀菌消毒装置6通过引流管8相连通,所述杀菌消毒装置6与虾苗养殖池一1的进水口通过引流管8相连通,所述供氧管7分别设于虾苗养殖池一1和虾苗养殖池二2上。

其中,所述物理过滤池4进水口设于物理过滤池4底部,所述物理过滤池4底部设有引水泵10,所述物理过滤池4内设有物理过滤层11,引流泵10带动水流由下向上流动,水流里悬浮附带的有机物、悬浮物、氮、磷等在由下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更易受到物理过滤层11的阻隔。所述虾苗养殖池一1和虾苗养殖池二2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虾苗养殖池一1底面位置低于虾苗养殖池二2底面位置,所述虾苗养殖池一1出水口位置高于虾苗养殖池二2底面的位置,避免虾苗养殖池一1内的沉淀物流入虾苗养殖池二2内。所述虾苗导流管9设于虾苗养殖池一1和虾苗养殖池二2底部,利于虾苗自主转移。所述虾苗养殖池一1上的供氧管7和虾苗养殖池二2上的供氧管7可单独控制,以降低养殖成本。所述虾苗养殖池一1底端、虾苗养殖池二2底端和沉淀池3底端均设有抽吸泵12,以便于排出底部积聚沉淀物与淤泥。所述物理过滤层11采用无纺布过滤层,所述吸附池5内设有活性炭。

具体使用时,虾苗养殖池一1和虾苗养殖池二2中虾苗为生长程度不同的虾苗,通过供氧管7为虾苗养殖池一1和虾苗养殖池二2内虾苗供氧,虾苗在虾苗养殖池一1内生长一定周期,虾苗沿虾苗导流管9由虾苗养殖池一1引入虾苗养殖池二2中,同时虾苗养殖池一1内的水经引流管8引入虾苗养殖池二2中,并清理虾苗养殖池一1底部的沉淀物,往虾苗养殖池一1内补入新的虾苗,待虾苗养殖池二2中的虾苗在成长为成虾后从虾苗养殖池二2中捞出,将虾苗养殖池二2内的水沿引流管8引入沉淀池3内,同时将虾苗养殖池二2底部的沉淀物进行清理,沉淀池3中的水在沉淀池3中沉淀之后经引流管8进入物理过滤池4,并在引水泵10的作用下由下向上流动,经物理过滤池4内的物理过滤层11过滤实现养殖水的高度净化,然后再依次经吸附池5内活性炭的吸附对水质进行进一步净化,再经过杀菌消毒装置6杀菌消毒之后循环至虾苗养殖池一1内实现虾苗养殖水的物理过滤处理。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虾苗养殖物理过滤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虾苗养殖池一、虾苗养殖池二、沉淀池、物理过滤池、吸附池、杀菌消毒装置、供氧管和引流管,所述虾苗养殖池一和虾苗养殖池二之间设有虾苗导流管,所述虾苗养殖池一上部侧壁设有进水口,所述虾苗养殖池一底部侧壁设有出水口,所述虾苗养殖池二上部侧壁设有进水口,所述虾苗养殖池一的出水口与虾苗养殖池二的进水口通过引流管相连通,所述沉淀池与物理过滤池通过引流管相连通,所述物理过滤池与吸附池通过引流管相连通,所述吸附池与杀菌消毒装置通过引流管相连通,所述杀菌消毒装置与虾苗养殖池一的进水口通过引流管相连通,所述供氧管分别设于虾苗养殖池一和虾苗养殖池二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苗养殖物理过滤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过滤池进水口设于物理过滤池底部,所述物理过滤池底部设有引水泵,所述物理过滤池内设有物理过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苗养殖物理过滤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虾苗养殖池一和虾苗养殖池二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虾苗养殖池一底面位置低于虾苗养殖池二底面位置,所述虾苗养殖池一出水口位置高于虾苗养殖池二底面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虾苗养殖物理过滤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虾苗导流管设于虾苗养殖池一和虾苗养殖池二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虾苗养殖物理过滤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虾苗养殖池一上的供氧管和虾苗养殖池二上的供氧管可单独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虾苗养殖物理过滤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虾苗养殖池一底端、虾苗养殖池二底端和沉淀池底端均设有抽吸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虾苗养殖物理过滤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过滤层采用无纺布过滤层,所述吸附池内设有活性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虾苗养殖物理过滤器水处理装置,包括虾苗养殖池一、虾苗养殖池二、沉淀池、物理过滤池、吸附池、杀菌消毒装置、供氧管和引流管,虾苗养殖池一和虾苗养殖池二之间设有虾苗导流管,虾苗养殖池一与虾苗养殖池二通过引流管相连通,沉淀池与物理过滤池通过引流管相连通,物理过滤池与吸附池通过引流管相连通,吸附池与杀菌消毒装置通过引流管相连通,杀菌消毒装置与虾苗养殖池一通过引流管相连通,供氧管分别设于虾苗养殖池一和虾苗养殖池二上。本实用新型涉及虾苗养殖技术领域,一种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设备利用率高,虾苗成活率高,在虾苗养殖周期内可及时清洁处理养殖环境的的虾苗养殖物理过滤器水处理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云永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禄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4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