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捡拾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0811发布日期:2020-09-04 11:46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生捡拾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花生捡拾收获机。



背景技术:

目前,花生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之一,近几年花生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花生在成熟后的收获工作较为繁重,目前最常用的手段是农民手工劳作,工作量大,随着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花生收获机械也逐渐增多,但是大部分技术不成熟,现有技术花生联合收获机收获率不高,收获后果实含水量较大,常常因无足够大的场地晾晒而导致花生果发霉变质。为解决花生果实晾晒问题,大部分地区将带果花生秧铲出晾晒在垄顶上,晾晒后的带果花生收获仍以人工为主,效率低。虽然目前已有部分花生捡拾收获机械,但捡拾摘果比较粗放,将晾干的花生与秧蔓一起被喂入机械,采用搅碎等方式将花生果实与秧蔓分离,造成花生果实损失率较高,分离的果实夹杂大量秧蔓、泥土等杂物,不能有效清选,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制约了花生的生产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已挖掘铺放的花生捡拾收获机,旨在解决花生挖掘铺放后的捡拾、秧果分离,果实清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行走装置、操纵控制装置、驱动装置、捡拾台、摘果装置、秧蔓输送装置、揉搓清选装置、振动清选装置,所述捡拾台包括台架、左侧板、右侧板、秧蔓提升叉、托秧器,所述捡拾台安装在机架前端,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分别安装在所述台架的左右两侧,所述台架的前端安装有位置与角度可调节的所述秧蔓提升叉、托秧器,所述秧蔓提升叉设有坡度可调节的导板。

所述摘果装置包括夹持输送带、主动轮、从动轮、双层摘果刮板、果实输送带,所述摘果装置安装在捡拾台上,所述从动轮安装在所述秧蔓提升叉末端后方,所述主动轮安装在所述从动轮后方,所述夹持输送带安装在所述主动轮、从动轮上,两组平行排放构成夹持输送单元,夹持输送单元下方安装所述双层摘果刮板,所述双层摘果刮板设有下层刮板与上层刮板,两层刮板均开有渐窄导入槽口,所述果实输送带安装在所述双层摘果刮板的下方。

所述秧蔓输送装置包括秧蔓托台、绞龙、秧蔓输送带和输送通道,所述秧蔓输送装置安装在所述果实输送带上方所述夹持输送单元后方,所述秧蔓托台安装在所述果实输送带上方,所述秧蔓托台上安装所述绞龙,所述输送通道安装在所述绞龙后方,所述秧蔓输送带安装在所述输送通道内部,所述绞龙左右两侧为螺旋输送片,中间为拨动钉齿。

所述揉搓清选装置包括筛板、揉搓单元、挡块,所述筛板为半圆形结构,由多根平行钢条构成,平行钢条之间间隙构成长条形筛孔,所述揉搓单元安装在所述筛板内上方,所述揉搓单元上安装带有条状波纹的橡胶块,所述挡块安装在所述揉搓单元后方。

所述振动清选装置包括振动输送板、挡板,所述振动输送板为锯齿形,所述振动输送板上开有长条形孔,所述挡板安装在所述振动输送板上方。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花生挖掘铺放后的捡拾、摘果,并且实现了花生果实的清选,花生秧蔓的回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捡拾台、摘果装置、秧蔓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双层摘果刮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揉搓清选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之前,需要定义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方位词,如前方、后方等均是以图1花生捡拾收获机的运行方向为依据,即花生捡拾收获机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如下方、上放等方位词,其是以花生捡拾收获机如图1中正常工作状态的放置位置为依据。

如图1至图4所示,花生捡拾收获机包括机架、行走装置、操纵控制装置、驱动装置、捡拾台1、摘果装置2、秧蔓输送装置3、揉搓清选装置4、振动清选装置5,其中行走装置、操纵控制装置、驱动装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图2所示,捡拾台1包括台架11、左侧板12、右侧板13、秧蔓提升叉14、托秧器15,捡拾台1安装在机架前端,在本实用新型中台架11的两侧分别设有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台架11的前端安装有位置与角度可调节的秧蔓提升叉14、托秧器15,从而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秧蔓提升叉14设有坡度可调节的导板,随着收获机的前进,秧蔓提升叉14沿垄沟中间前进,叉的前端略高于垄沟沟底,可轻松将铺放的花生植株扶起,托秧器15设有与地面斜度较小的锥形叉板且高于垄顶,以将花生导入捡拾台1。

如图1、图2、图3所示,摘果装置2包括夹持输送带21、主动轮22、从动轮23、双层摘果刮板24、果实输送带25,摘果装置2安装在捡拾台1上,本实用新型中从动轮23安装在秧蔓提升叉14末端后方,主动轮22安装在从动轮23后方,夹持输送带21安装在主动轮22、从动轮23上,两组平行排放构成夹持输送单元,平铺的花生植株经由秧蔓提升叉14扶起后导进夹持输送单元。夹持输送单元下方安装双层摘果刮板24,双层摘果刮板24上设有下层刮板与上层刮板,两层刮板均开有渐窄导入槽口,花生植株由夹持输送单元夹持向后端输送,果实在花生植株底部由于重力向下垂落进入双层摘果刮板24,花生果实首先进入双层摘果刮板24下层刮板下方,随着花生植株向后输送,双层摘果刮板24下层刮板首先起到捋果作用,由于花生作物根部结果垂直方向的不确定性,有的果实离植株很近,此时部分果实位于双层摘果刮板24下层刮板上方,这些果实可由双层摘果刮板24的上层刮板刮落,增加了本实用新型摘果的适用性,另外双层摘果刮板24的上层刮板可起到二次刮落下层刮板未刮落果实的左右,保证摘净率。果实输送带25安装在双层摘果刮板24的下方,可将刮落的花生果实输送至揉搓清选装置4。

如图1、图2所示,秧蔓输送装置3包括秧蔓托台31、绞龙32、秧蔓输送带33和输送通道34,本实用新型中秧蔓输送装置3安装在果实输送带25上方夹持输送单元后方,秧蔓托台31安装在果实输送带25上方,可实现下部输送摘落的花生果实,上部输送花生秧蔓。秧蔓托台31上安装绞龙32,输送通道34安装在绞龙32后方,秧蔓输送带33安装在输送通道34内部,绞龙32左右两侧为螺旋输送片,中间为拨动钉齿,可使两侧的秧蔓向中间集中,同时拨动钉齿将集中的花生秧蔓拨进输送通道34,经由秧蔓输送带33传送至机架后端的集秧箱6,实现秧蔓回收。

如图1、图4所示,揉搓清选装置4包括筛板41、揉搓单元42、挡块43,揉搓清选装置4安装在果实输送带25后方,花生果实经由果实输送带25输送至揉搓清选装置4,进入筛板41,筛板41为半圆形结构,由多根平行钢条构成,平行钢条之间间隙构成长条形筛孔,筛板41的平行钢条构成的长条形筛孔有利于花生秧蔓与泥土的落下且阻挡花生果实落下。揉搓单元42安装在筛板41内上方,揉搓单元42可回转运动,对输送来的花生果实进行搅动揉搓,揉搓单元上安装带有条状波纹的橡胶块,揉搓单元42揉搓运动过程中与花生果实接触的为其上安装的橡胶块,以实现残留的花生秧蔓、泥土被揉搓下且不损伤花生果壳,揉搓干净的花生果实经揉搓单元42作用向后方抛出揉搓清选装置4,挡块43安装在揉搓单元42后方,防止花生果实被抛太远。

如图1所示,振动清选装置5包括振动输送板51、挡板52,振动输送板51为锯齿形,防止花生果实回流,振动输送板上开有长条形孔,便于残留的秧蔓秸秆、泥土落下,挡板52安装在振动输送板51上方与其留有一定距离,在花生果实振动输送过程中,挡板52可以将成堆的花生果实拨散开,以更有利于果实间夹杂的杂物振动落下,振动输送板51后端安装有集果箱7,实现果实收取。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