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废菌棒利用率的食用菌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71443发布日期:2020-05-19 20:20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造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废菌棒利用率的食用菌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栽培是我国的主导产业之一,主要有香菇、金针菇、杏孢菇、海鲜菇、平菇、蘑菇等,每年产生各类废菌棒上千万吨,是数量非常可观的资源;除少部分用于肥料外,大部分被菇农们扔在菇棚的四周与田头地角,造成水源及环境的污染,或者燃烧而污染空气,导致雾霾。食用菌生产下脚料的出路成了菇农们最大的困惑,废菌棒的无公害循环利用课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废菌棒是栽培食用菌后的废弃培养料,主要是食用菌的菌丝残体及经食用菌分解后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有丰富的菌丝蛋白、氨基酸、粗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及菌糠多糖、嘌呤、有机酸、酶类和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粗饲料。

但是,棉籽壳作为食用菌培养基栽培料的常用原料,有异味,牲畜并不爱吃,且含有有毒的棉酚,棉酚在牲畜体内排泄缓慢,呈慢性蓄积,长期饲喂对组织产生刺激,引起消化道及其它脏器变性或坏死。经过探索,工作人员将其先进行发酵,然后饲喂,但也只是降低棉酚的含量,使其含量下降到不严重影响牲畜的生长,长期喂食仍然会有不良影响。因此,探索一种既能够提高废菌棒利用率,又能解决棉籽壳影响牲畜生长的栽培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废菌棒利用率的食用菌栽培方法,采用将棉籽壳和其他原料分别拌料和装袋的方式进行栽培食用菌,出菇以后将棉籽壳分离,得到的废菌棒作为牲畜饲料,解决了饲料安全性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废菌棒的利用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废菌棒利用率的食用菌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栽培料;

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栽培料包括以下原料:玉米粒15%~30%、棉籽壳40%~60%、木屑15%~30%、麸皮或小米糠或红薯秧粉5%~15%。

然后将棉籽壳单独拌料,其他原料一块拌料,分别得到棉籽壳料和混合料。

s2.装袋:

将棉籽壳料装袋,然后覆盖报纸,再将混合料装袋;将装好的栽培袋封口后进行灭菌。

s3.接种:

分别打开栽培袋的两端进行接种,然后进行发菌。

s4.出菇:

当菌丝长满袋即可出菇,出菇完毕后,将栽培袋以报纸为界将栽培料分开,取出混合料的废菌棒,晾干,粉碎,直接添加到牲畜饲料中喂食。

优选的,步骤s1中,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栽培料包括以下原料:玉米粒20%、棉籽壳50%、木屑20%、麸皮或小米糠或红薯秧粉10%。

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棉籽壳料和混合料含水量为60%~70%。

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拌料过程中,加入干料质量分数1%~2%的吸水剂进行拌料。

优选的,步骤s1中,拌料过程中,加入石灰,将棉籽壳料和混合料的ph调节到12~14。

优选的,所述食用菌为平菇、金针菇、香菇、猴头菇或杏鲍菇。

优选的,所述食用菌为平菇。

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牲畜为猪、牛或羊。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提高废菌棒利用率的食用菌栽培方法,采用将棉籽壳和其他原料分别拌料和装袋的方式进行栽培食用菌,出菇以后将棉籽壳分离,得到的废菌棒作为牲畜饲料,解决了饲料安全性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废菌棒的利用率。

2.本发明的提高废菌棒利用率的食用菌栽培方法,为了提高其他原料部分的通透性,用玉米粒代替常规的玉米芯,提高栽培料的通透性,利于发菌。

3.本发明的提高废菌棒利用率的食用菌栽培方法,拌料过程中,添加吸水剂,吸水倍数在100倍以上,除了本身可以反复释放和吸收水分外,还有一定的保温和透气功能,保水缓释性强,耐高温、高压及低温,具有优异的水分调控功能,可以节省后期的补水工序,提高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提高废菌棒利用率的食用菌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栽培料;

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栽培料包括以下原料:玉米粒20%、棉籽壳50%、木屑20%、麸皮10%。

然后将棉籽壳单独拌料,其他原料一块拌料,拌料过程中,加入石灰,将棉籽壳料和混合料的ph调节到14,含水量达到65%,分别得到棉籽壳料和混合料。

s2.装袋:

将棉籽壳料装袋,然后覆盖报纸,再将混合料装袋;将装好的栽培袋封口后进行灭菌。

s3.接种:

分别打开栽培袋的两端进行接种,然后进行发菌。所述食用菌为平菇。

s4.出菇:

当菌丝长满袋即可出菇,出菇完毕后,将栽培袋以报纸为界将栽培料分开,取出混合料的废菌棒,晾干,粉碎,直接添加到猪饲料中喂食。

实施例2

一种提高废菌棒利用率的食用菌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栽培料;

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栽培料包括以下原料:玉米粒25%、棉籽壳50%、木屑15%、小米糠10%。

然后将棉籽壳单独拌料,其他原料一块拌料,拌料过程中,加入干料质量分数1%的吸水剂进行拌料,含水量达到65%,分别得到棉籽壳料和混合料。且拌料过程中,加入石灰,将棉籽壳料和混合料的ph调节到14。

s2.装袋:

将棉籽壳料装袋,然后覆盖报纸,再将混合料装袋;将装好的栽培袋封口后进行灭菌。

s3.接种:

分别打开栽培袋的两端进行接种,然后进行发菌。所述食用菌为平菇。

s4.出菇:

当菌丝长满袋即可出菇,出菇完毕后,将栽培袋以报纸为界将栽培料分开,取出混合料的废菌棒,晾干,粉碎,直接添加到羊饲料中喂食。

实施例3

一种提高废菌棒利用率的食用菌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栽培料;

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栽培料包括以下原料:玉米粒25%、棉籽壳50%、木屑15%、红薯秧粉10%。

然后将棉籽壳单独拌料,其他原料一块拌料,拌料过程中,加入干料质量分数2%的吸水剂进行拌料,含水量达到65%,分别得到棉籽壳料和混合料。且拌料过程中,加入石灰,将棉籽壳料和混合料的ph调节到13。

s2.装袋:

将棉籽壳料装袋,然后覆盖报纸,再将混合料装袋;将装好的栽培袋封口后进行灭菌。

s3.接种:

分别打开栽培袋的两端进行接种,然后进行发菌。所述食用菌为平菇。

s4.出菇:

当菌丝长满袋即可出菇,出菇完毕后,将栽培袋以报纸为界将栽培料分开,取出混合料的废菌棒,晾干,粉碎,直接添加到牛饲料中喂食。

实施例4

一种提高废菌棒利用率的食用菌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栽培料;

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栽培料包括以下原料:玉米粒20%、棉籽壳50%、木屑20%、麸皮10%。

然后将棉籽壳单独拌料,其他原料一块拌料,拌料过程中,加入干料质量分数2%的吸水剂进行拌料,含水量达到65%,分别得到棉籽壳料和混合料。且拌料过程中,加入石灰,将棉籽壳料和混合料的ph调节到13。

s2.装袋:

将棉籽壳料装袋,然后覆盖报纸,再将混合料装袋;将装好的栽培袋封口后进行灭菌。

s3.接种:

分别打开栽培袋的两端进行接种,然后进行发菌。所述食用菌为金针菇。

s4.出菇:

当菌丝长满袋即可出菇,出菇完毕后,将栽培袋以报纸为界将栽培料分开,取出混合料的废菌棒,晾干,粉碎,直接添加到猪饲料中喂食。

实施例5

一种提高废菌棒利用率的食用菌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栽培料;

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栽培料包括以下原料:玉米粒20%、棉籽壳50%、木屑20%、麸皮10%。

然后将棉籽壳单独拌料,其他原料一块拌料,拌料过程中,加入干料质量分数1%的吸水剂进行拌料,含水量达到65%,分别得到棉籽壳料和混合料。且拌料过程中,加入石灰,将棉籽壳料和混合料的ph调节到14。

s2.装袋:

将棉籽壳料装袋,然后覆盖报纸,再将混合料装袋;将装好的栽培袋封口后进行灭菌。

s3.接种:

分别打开栽培袋的两端进行接种,然后进行发菌。所述食用菌为杏鲍菇。

s4.出菇:

当菌丝长满袋即可出菇,出菇完毕后,将栽培袋以报纸为界将栽培料分开,取出混合料的废菌棒,晾干,粉碎,直接添加到牛饲料中喂食。

实验验证:

以平菇为例,采用26cm×55cm×0.01cm规格聚乙烯塑料袋进行栽培,每个实验例栽培5袋,然后计算每袋的平均产量。

表1结果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因为棉籽壳有毒,不能直接添加到饲料中食用,如果按照实验例1将常规栽培料的棉籽壳去掉,直接栽培平菇,平菇绝大部分为畸形菇,不开伞。即使将玉米芯替换成玉米粒,合格率也极低。而如实验例3常规的栽培方法,得到的废菌棒因为包含棉籽壳无法直接添加到饲料中,即使发酵棉酚也不能完全去除,影响了废菌棒的利用率。如实验例4将棉籽壳和其他原料分别拌料进行栽培,然后将其他原料的废菌棒添加到到饲料中饲喂,则提高了废菌棒的利用率。但是,产量偏低。实验例5将玉米芯替换为玉米粒,提高了培养基栽培料的通透率,从而提高了平菇的产量和合格率。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构思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