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与牡丹的套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73242发布日期:2020-05-26 16:06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芦笋与牡丹的套种方法。



背景技术:

芦笋大多生长在沙壤土质的地区,根系发达,耐高温,耐干旱,保持水土能力强,冬春季节地表处于较为密集的残茎、枯枝覆盖状态,可防风固沙、减少风蚀表土,同时,这些残枝枯茎在春季返青时期割除,可作为家畜的优质饲草,又可直接粉碎覆于地表,多年积累后可逐渐形成腐质层,既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地,又能有效抑制地表蒸发、减少灌水消耗。

牡丹品种中的油用牡丹籽实产量高、含油量高、有效成分高,具有强大的肉质根系,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生长环境与土壤环境,栽植成活后30~50年甚至100年不换茬,又称“铁杆庄稼”,大面积推广油用牡丹,不但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可以预防水土流失,控制土地沙化,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

但是,在水资源缺乏的干旱带以及沙漠、戈壁等生态环境脆弱、农业气相灾害频发、农业生产率低下的西北地区,农业种植条件不足,而且,夏季酷暑,冬季严寒,风沙肆虐,幼小的牡丹植株定植后成活及前期生长情况不良,因此在西北这样的地区,只有小部分适应此地环境的植物种植,而牡丹的种植少之又少。并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生活物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就包括牡丹,对于不适宜在西北这样的地区种植的牡丹,在进行种植时,会出现成活率不高、生长偏弱、产量较低、投资回报周期过长等问题因此,在西北这样的地区,一种克服不利环境条件、快速产生经济效益的种植牡丹的方式成为农户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在西北地区种植牡丹又能增加效益的芦笋与牡丹的套种方法。

一种芦笋与牡丹的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种植地;

芦笋种苗处理:从1月25日开始,选用芦笋种子,并对其进行催芽和育苗,得芦笋幼苗;

种植地一次处理:同年3月底,在种植地上铺设芦笋滴灌带及地膜,行向为东西向;

芦笋种植:同年5月5日,将芦笋幼苗种植在种植地上,得芦笋,并对芦笋进行常规水肥管理;

种植地二次处理:同年9月30日前1~2天,平整土地、铺设滴灌带,在芦笋种植行北侧70cm处,铺设滴孔间距为30cm、滴孔流量2l/h的滴灌带,以为牡丹的种植做好准备;

牡丹选苗:选用两年生或三年生实生油用牡丹种苗,主根长≥25cm、根粗≥0.7cm、根系完整、无病虫害侵染;

牡丹种苗处理:选用1000倍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20%辛硫磷乳油、5000倍bt生根粉混合均匀,得混合药液,将选好的牡丹种苗浸入混合药液中30min后捞出,得牡丹入土种苗;

牡丹种植:同年10月15日前后1~2天开始,将牡丹入土种苗根系舒展、压实,整体埋入地下5~10cm,浇透水,得牡丹。

水肥管理:对芦笋和牡丹进行常规且相同的水肥管理,同年11月15日前后1~2天,对芦笋和牡丹整体浇灌冬水;

芦笋残株收割:次年3月上中旬,在芦笋未萌发出土前,将芦笋产生在地表上的残株进行收割,并将芦笋残株粉碎覆于地表,以为牡丹提供肥力,同年3月下旬开始第一次灌水;

牡丹遮阴:同年5~9月,芦笋生长至枝叶茂盛,牡丹位于芦笋北侧下方,芦笋的枝叶为牡丹遮阴,以避免喜阴的牡丹受到阳光直射。

优选的,步骤“芦笋种植”后还包括步骤:蔓生性作物套种:同年5月5日,即芦笋种植同一天,选用蔓生性作物的种子或幼苗,在每两株芦笋幼苗之间种植一株蔓生性作物,对蔓生性作物进行常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在蔓生性作物种植期间暂且忽略管理芦笋,直至蔓生性作物采收,以在牡丹种植期之前使用采收的蔓生性作物增加效益并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优选的,步骤“牡丹遮阴”后还包括步骤:

株型紧凑型作物套种:同年4月25日前后1~2天或者同年5月5日前后1~2天,选用株型紧凑型作物的种子或幼苗,种植在每两株牡丹之间,主要对株型紧凑型作物进行常规水肥管理,次要对芦笋进行常规水肥管理,暂且不考虑牡丹的水肥管理,以增加效益并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芦笋采收期管理:芦笋种植3年后进入芦笋采收期,主要对芦笋进行常规水肥管理,芦笋种植10~15年后,主要对牡丹进行常规水肥管理,或者完全对牡丹进行常规水肥管理并逐渐放弃芦笋的常规水肥管理。

优选的,步骤“选择种植地”具体为:选择ec≤1.2ms/cm,ph≤8.3的种植地。

优选的,步骤“芦笋种苗处理”包括步骤芦笋种子处理,具体为:从1月25日开始,即在芦笋种植前125天开始,选用芦笋种子,将芦笋种子置于阳光下暴晒3天,暴晒期间每隔3~5小时翻动芦笋种子,将暴晒后的芦笋种子倒入58℃温水中,顺时针不停搅动,待水温降至55℃时,加入70℃温水将水温调高至58℃,继续顺时针不停搅动浸种20min后,捞出芦笋种子,迅速倒入30℃的温水中,置于25℃环境下浸种48小时,浸种期间,每隔12小时搓洗种子并更换30℃温水,浸种结束后,将芦笋种子用干净的湿毛巾包裹,置于恒温箱中催芽,恒温箱温度为28~30℃,催芽期间每12小时用28℃温水淘洗一次芦笋种子,并清洗湿毛巾,催芽至全部芦笋种子数量的18%~22%的芦笋种子露白后,得露白芦笋种子。

优选的,步骤“芦笋种苗处理”还包括步骤芦笋种育苗,具体为:选用50孔或32孔林木穴盘,芦笋育苗30天前进行复合介质处理,选用体积比为4:3:2:1的脱盐椰糠、优质草炭、珍珠岩、蛭石混合均匀,再加入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m³,并加水搅拌均匀,水分含量以用手挤压可渗出水滴为宜,得复合介质前料,用塑料薄膜密封覆盖,在20℃的温度下堆焖至芦笋育苗前2天,揭除塑料薄膜,并搅拌均匀后,得复合介质,将复合介质放置在室温下2天后,将露白芦笋种子播种在复合介质中,播种深度为1.5cm,播种后浇透水,保持育苗温度28~30℃,直至出苗,得出苗芦笋,出苗后保持育苗温度白天25~30℃、夜间18~22℃,直至出苗芦笋的株高超过8cm后,选用硝酸钾、硫酸铵、亚磷酸钾混合均匀,得营养液,营养液中的氮磷钾比例为3:1:1、硝态氮与铵态氮比例为10:1,将营养液作为肥料对出苗芦笋进行施肥,出苗芦笋的株高在8~20cm时,每10天将营养液作为肥料对出苗芦笋进行追肥一次,追肥浓度ec为2.2ms/cm,出苗芦笋的株高超过20cm后,每5天将营养液作为肥料对出苗芦笋进行追肥一次,追肥浓度ec为2.5~2.8ms/cm,每次追肥结束后喷洒清水冲洗出苗芦笋的叶片,芦笋种植前15~20天开始降低育苗温度、增大通风量,芦笋种植前7天,保持育苗环境与室外露天环境相同,育苗超过110天,出苗芦笋的株高25cm以上、枝条数4个以上,出苗芦笋的根系发达完整、全株无病虫害、无倒伏,育苗结束,得芦笋幼苗。

优选的,步骤“种植地一次处理”具体为:同年3月底,在种植地上铺设芦笋滴灌带及地膜,行距为220cm,行向为东西向,滴灌带的滴孔间距20cm、滴孔出水量2l/h、具有压力补偿功能;地膜为厚度0.008mm、幅宽80cm的农用塑料地膜。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在5月5日牡丹种植之前先种植芦笋,同年10月15日前后1~2天到达牡丹种植期时种植牡丹,次年4月下旬,芦笋会在地表上产生残株,将芦笋残株进行收割并粉碎覆于地表,为牡丹提供土壤肥力,改善牡丹的土壤环境;第二,芦笋种植次年的5~9月,天气酷暑,芦笋枝叶生长高大茂盛,牡丹位于芦笋北侧下方,芦笋的枝叶能够为喜阴的牡丹进行遮阴,避免喜阴的牡丹受到阳光直射;第三,在牡丹种植前,对牡丹种苗进行预处理,为入土之前的牡丹种苗提供营养,促进牡丹入土后的生长。以上三点结合大大增加了牡丹成活率,使得牡丹能够在水资源缺乏的干旱带以及沙漠、戈壁等生态环境脆弱、农业气相灾害频发、农业生产率低下的西北地区顺利成活;并且芦笋与牡丹两种农作物的套种设计,还能够大大增加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芦笋与牡丹的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选择种植地:选择ec≤1.2ms/cm,ph≤8.3的种植地。

步骤s02,芦笋种子处理:从1月25日开始,即在芦笋种植前125天开始,选用芦笋种子,将芦笋种子置于阳光下暴晒3天,暴晒期间每隔3~5小时翻动芦笋种子,将暴晒后的芦笋种子倒入58℃温水中,顺时针不停搅动,待水温降至55℃时,加入70℃温水将水温调高至58℃,继续顺时针不停搅动浸种20min后,捞出芦笋种子,迅速倒入30℃的温水中,置于25℃环境下浸种48小时,浸种期间,每隔12小时搓洗种子并更换30℃温水,浸种结束后,将芦笋种子用干净的湿毛巾包裹,置于恒温箱中催芽,恒温箱温度为28~30℃,催芽期间每12小时用28℃温水淘洗一次芦笋种子,并清洗湿毛巾,催芽至全部芦笋种子数量的18%~22%的芦笋种子露白后,得露白芦笋种子。

步骤s03,芦笋育苗:选用50孔或32孔林木穴盘,芦笋育苗30天前进行复合介质处理,选用体积比为4:3:2:1的脱盐椰糠、优质草炭、珍珠岩、蛭石混合均匀,再加入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m³,并加水搅拌均匀,水分含量以用手挤压可渗出水滴为宜,得复合介质前料,用塑料薄膜密封覆盖,在20℃的温度下堆焖至芦笋育苗前2天,揭除塑料薄膜,并搅拌均匀后,得复合介质,将复合介质放置在室温下2天后,将露白芦笋种子播种在复合介质中,播种深度为1.5cm,播种后浇透水,保持育苗温度28~30℃,直至出苗,得出苗芦笋,出苗后保持育苗温度白天25~30℃、夜间18~22℃,直至出苗芦笋的株高超过8cm后,选用硝酸钾、硫酸铵、亚磷酸钾混合均匀,得营养液,营养液中的氮磷钾比例为3:1:1、硝态氮与铵态氮比例为10:1,将营养液作为肥料对出苗芦笋进行施肥,出苗芦笋的株高在8~20cm时,每10天将营养液作为肥料对出苗芦笋进行追肥一次,追肥浓度ec为2.2ms/cm,出苗芦笋的株高超过20cm后,每5天将营养液作为肥料对出苗芦笋进行追肥一次,追肥浓度ec为2.5~2.8ms/cm,每次追肥结束后喷洒清水冲洗出苗芦笋的叶片,芦笋种植前15~20天开始降低育苗温度、增大通风量,芦笋种植前7天,保持育苗环境与室外露天环境相同,育苗超过110天,出苗芦笋的株高25cm以上、枝条数4个以上,出苗芦笋的根系发达完整、全株无病虫害、无倒伏,育苗结束,得芦笋幼苗。

步骤s04,种植地一次处理:同年3月底,在种植地上铺设芦笋滴灌带及地膜,行距为220cm,行向为东西向,滴灌带的滴孔间距20cm、滴孔出水量2l/h、具有压力补偿功能;地膜为厚度0.008mm、幅宽80cm的农用塑料地膜。

步骤s05,芦笋种植:同年5月5日,将芦笋幼苗种植在种植地上,得芦笋,并对芦笋进行常规水肥管理;

步骤s06,蔓生性作物套种:同年5月5日,即芦笋种植同一天,选用蔓生性作物的种子或幼苗,在每两株芦笋幼苗之间种植一株蔓生性作物,对蔓生性作物进行常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在蔓生性作物种植期间暂且忽略管理芦笋,直至蔓生性作物采收,以在牡丹种植期之前使用采收的蔓生性作物增加效益并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步骤s07,种植地二次处理:同年9月30日前1~2天,平整土地、铺设滴灌带,在芦笋种植行北侧70cm处,铺设滴孔间距为30cm、滴孔流量2l/h的滴灌带,以为牡丹的种植做好准备;

步骤s08,牡丹选苗:选用两年生或三年生实生油用牡丹种苗,主根长≥25cm、根粗≥0.7cm、根系完整、无病虫害侵染;

步骤s09,牡丹种苗处理:选用1000倍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20%辛硫磷乳油、5000倍bt生根粉混合均匀,得混合药液,将选好的牡丹种苗浸入混合药液中30min后捞出,得牡丹入土种苗;

步骤s10,牡丹种植:同年10月15日前后1~2天开始,将牡丹入土种苗根系舒展、压实,整体埋入地下5~10cm,浇透水,得牡丹。

步骤s11,水肥管理:对芦笋和牡丹进行常规且相同的水肥管理,同年11月15日前后1~2天,对芦笋和牡丹整体浇灌冬水;

步骤s12,芦笋残株收割:次年3月上中旬,在芦笋未萌发出土前,将芦笋产生在地表上的残株进行收割,并将芦笋残株粉碎覆于地表,以为牡丹提供肥力,同年3月下旬开始第一次灌水;

步骤s13,牡丹遮阴:同年5~9月,芦笋生长至枝叶茂盛,牡丹位于芦笋北侧下方,芦笋的枝叶为牡丹遮阴,以避免喜阴的牡丹受到阳光直射。

步骤s14,株型紧凑型作物套种:同年4月25日前后1~2天或者同年5月5日前后1~2天,选用株型紧凑型作物的种子或幼苗,种植在每两株牡丹之间,主要对株型紧凑型作物进行常规水肥管理,次要对芦笋进行常规水肥管理,暂且不考虑牡丹的水肥管理,以增加效益并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步骤s15,芦笋采收期管理:芦笋种植3年后进入芦笋采收期,主要对芦笋进行常规水肥管理,芦笋种植10~15年后,主要对牡丹进行常规水肥管理,或者完全对牡丹进行常规水肥管理并逐渐放弃芦笋的常规水肥管理。

为了更加清楚明白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例举一个较佳实施例:

步骤bs01,选择水洞沟水库库区沙漠作为种植地,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黄河以东、明长城北侧,距银川市区30km,距灵武市区10km,距高速公路水洞沟出口2km,地理位置为北纬38°19'~38°20',东经106°30'~106°32'之间,海拔高程1150~1210m;年均温8.5℃,极端低温-26℃、极端高温39℃(日最高温超过36℃的时间为35~45日),早霜开始期为9月21~25日、晚霜结束期为次年5月5~10日;年降雨量200mm、年蒸发量2800mm;土壤颗粒以沙粒为主,少黏粒,有机质含量0.721%、全氮0.034%、全磷0.030%、碱解氮5.13mg/kg、有效磷4.214mg/kg、有效钾28.48mk/kg,土壤肥力低、保水保肥能力差;

步骤bs02,芦笋种子处理:从1月25日开始,选用芦笋种子,品种为“阿莱德龙”、“格莱德”,f1、绿白两用、生长旺盛,抗病性强,不易开花散头,分枝点60厘米以上,笋径2.0厘米左右;顺直均匀,笋色亮绿,将芦笋种子置于阳光下暴晒3天,暴晒期间每隔3~5小时翻动芦笋种子,将暴晒后的芦笋种子倒入58℃温水中,顺时针不停搅动,待水温降至55℃时,加入70℃温水将水温调高至58℃,继续顺时针不停搅动浸种20min后,捞出芦笋种子,迅速倒入30℃的温水中,置于25℃环境下浸种48小时,浸种期间,每隔12小时搓洗种子并更换30℃温水,浸种结束后,将芦笋种子用干净的湿毛巾包裹,置于恒温箱中催芽,恒温箱温度为28~30℃,催芽期间每12小时用28℃温水淘洗一次芦笋种子,并清洗湿毛巾,催芽至全部芦笋种子数量的18%~22%的芦笋种子露白后,得露白芦笋种子;

步骤bs03,芦笋育苗:选用50孔的林木穴盘,其上口长宽5cm×5cm、下口长宽2cm×2cm、穴深8.5cm,芦笋育苗30天前1~2天进行复合介质处理,选用体积比为4:3:2:1的脱盐椰糠、优质草炭、珍珠岩、蛭石混合均匀,再加入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m³,并加水搅拌均匀,水分含量以用手挤压可渗出水滴为宜,得复合介质前料,用塑料薄膜密封覆盖,在20℃的温度下堆焖至芦笋育苗前2天,揭除塑料薄膜,并搅拌均匀后,得复合介质,将复合介质放置在室温下2天后,将露白芦笋种子播种在复合介质中,播种深度为1.5cm,播种后浇透水,保持育苗温度28~30℃,直至出苗,得出苗芦笋,出苗后保持育苗温度白天25~30℃、夜间18~22℃,直至出苗芦笋的株高超过8cm后,选用硝酸钾、硫酸铵、亚磷酸钾混合均匀,得营养液,营养液中的氮磷钾比例为3:1:1、硝态氮与铵态氮比例为10:1,将营养液作为肥料对出苗芦笋进行施肥,出苗芦笋的株高在8~20cm时,每10天将营养液作为肥料对出苗芦笋进行追肥一次,追肥浓度ec为2.2ms/cm,出苗芦笋的株高超过20cm后,每5天将营养液作为肥料对出苗芦笋进行追肥一次,追肥浓度ec为2.5~2.8ms/cm,每次追肥结束后喷洒清水冲洗出苗芦笋的叶片;

步骤bs04,种植地一次处理:同年3月底,清除种植地间残茬、旋耕20cm;按照东西行向铺设芦笋滴灌带及地膜,滴灌带选用φ16压力补偿式pe管,滴孔间距20cm,滴孔出水量2l/h;地膜选用厚度为0.008mm、幅宽为80cm的农用塑料地膜,滴灌带位于地膜下方正中间,根系生长空间处在种植地面下方倒扣的长方形槽内,避免水分、养分的地表横向扩散损失,同时也起到控制杂草的作用;

步骤bs05,同年4月20日开始,降低育苗温度、增大通风量,5月1日开始,关注天气预报,保持育苗环境与室外露天环境相同,育苗超过110天,出苗芦笋的株高25cm以上、枝条数4个以上,出苗芦笋的根系发达完整、全株无病虫害、无倒伏,育苗结束,得芦笋幼苗;

步骤bs06,同年4月初,蔓生性作物选用西瓜,选用品种为“夏枕jr”的西瓜种子,选用72孔穴盘,将西瓜种子实施与步骤bs03中芦笋育苗相同的方式进行西瓜育苗,西瓜出苗20天,一叶一心、生长粗壮、根系完整发达、无病虫害,育苗结束,得西瓜幼苗;

步骤bs07,芦笋种植:同年5月5日,将芦笋幼苗种植在种植地上,株距为40cm,得芦笋;

步骤bs08,蔓生性作物套种:同年5月5日,在每两株芦笋幼苗之间种植一株西瓜幼苗,封闭地膜口,得西瓜,在种植地连续浇水4h,缓苗期间根据土壤墒情避免或减少浇水,缓苗后对西瓜进行常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西瓜的整枝、授粉、留果与常规农事操作相同,即采用养分平衡法确定西瓜的施肥量和施肥种类,种植地土壤实际含水量达到土壤持水量的70%时灌水、计划湿润深度为30cm;每次灌水均施肥,肥料浓度2.5~3.5ms/cm;西瓜的伸蔓期、膨果期加大灌水施肥,在西瓜种植期间暂且忽略管理芦笋,直至西瓜采收,以在牡丹种植期之前使用采收的蔓生性作物增加效益并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步骤bs09,种植地二次处理:同年9月30日前1~2天,清理西瓜残茬、平整土地、铺设滴灌带、旋耕芦笋行间空地;在芦笋种植行北侧70cm处,铺设φ16pe压力补偿式滴灌带,并将滴灌带连接到芦笋用的种植地地面主管上。滴灌带滴孔间距30cm、滴孔流量2l/h。按照株距60cm打定植孔,定植孔直径8~10cm、深度25~30cm,具体定植孔的直径和深度根据步骤s10中选择的牡丹种苗大小决定,在芦笋种植行北侧70cm处,铺设滴孔间距为30cm、滴孔流量2l/h的滴灌带;

步骤bs10,牡丹选苗:选用两年生或三年生实生紫斑牡丹种苗,主根长≥25cm、根粗≥0.7cm、根系完整,无病虫害侵染;

步骤bs11,牡丹种苗处理:选用1000倍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20%辛硫磷乳油、5000倍bt生根粉混合均匀,得混合药液,将选好的牡丹种苗浸入混合药液中30min后捞出,得牡丹入土种苗;

步骤bs12,牡丹种植:同年10月15日前后1~2天开始,将牡丹入土种苗根系舒展、压实,整体埋入地下5~10cm,浇透水,得牡丹。

步骤bs13,水肥管理:对芦笋和牡丹进行常规且相同的水肥管理;

步骤bs14,同年11月15日前后1~2天,对芦笋和牡丹整体浇灌冬水。

步骤bs15,芦笋残株收割:次年3月上中旬,在芦笋未萌发出土前,将芦笋产生在地表上的残株进行收割,并将芦笋残株粉碎覆于地表,以为牡丹提供肥力,同年3月下旬开始第一次灌水;

步骤bs16,株型紧凑型作物套种:株型紧凑型作物选用大豆、玉米或辣椒;同年4月25日前后1~2天,选用大豆或玉米的种子或幼苗,种植在每两株牡丹之间;或者在同年5月5日前后1~2天,选用辣椒的种子或幼苗,种植在每两株牡丹之间;主要对大豆、玉米或辣椒进行常规水肥管理,次要对芦笋进行常规水肥管理,暂且不考虑牡丹的水肥管理,以增加效益并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步骤bs17,芦笋采收期管理:芦笋种植3年后进入芦笋采收期,主要对芦笋进行常规水肥管理,芦笋种植10~15年后,主要对牡丹进行常规水肥管理,或者完全对牡丹进行常规水肥管理并逐渐放弃芦笋的常规水肥管理。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