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陡岩质边坡植被快速、持久复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09341发布日期:2020-08-05 00:54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陡岩质边坡植被快速、持久复绿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矿山边坡复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陡岩质边坡植被快速、持久复绿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公路、铁路、矿山、水利等工程建设中,经常伴有大量的土石方开挖作业,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大量的裸露边坡,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环境失衡。由于这些工程所形成的边坡,靠自然界本身的力量恢复生态平衡速度缓慢,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对于高陡的岩质边坡,基本无法恢复,因而需要采取工程措施对其进行工程防护和生态绿化处理,以防治边坡破坏,水土流失,并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目前,国内高陡岩质边坡复绿常见的方法有挂网喷播、生态袋(毯)复绿、坑(槽)式复绿、台阶(坡率)复绿、悬挂式复绿等。挂网喷播基质易被雨水冲刷或脱落,植被成活率低,复绿效果不持久;生态袋(毯)、坑(槽)式见效慢,不能够实现快速复绿;悬挂式复绿管理要求高,复绿效果不持久;台阶式复绿成本太高,施工难度大;单一的复绿技术难以适应高陡岩质边坡的复绿技术需求,复合复绿技术成为研究重点。公开号为cn10944078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露天矿山岩质边坡立体生态修复方法,将边坡复绿和平台复绿相结合,使得岩质边坡上能较好完成乔、灌、草立体化复绿。此方法虽能实现立体化复绿,但植物生长缓慢、复绿效果慢,边坡上铺设的植生袋与坡面未粘结,随雨水浸淋易发生滑坡灾害,且通常应用于坡度1:1~1:0.75的边坡,近乎垂直或倒角的高陡边坡难以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高陡岩质边坡复绿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陡岩质边坡植被快速、持久的复绿方法,通过生态带、种植槽与挂网喷混技术的协同效应,克服了常规绿化技术基材容易被冲刷、绿化效果慢、绿化不均匀、复绿效果难持久的缺点,通过设置种植槽和生态带,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和持久的营养供给,可实现高陡岩质边坡的快速、持久复绿。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陡岩质边坡植被快速、持久复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坡面整形与排查,清除危岩;

(2)沿整个坡面自上而下铺设防护网,采用注浆锚杆将防护网固定在边坡上,在防护网与坡面之间布置横纵生态带;

(3)坡面现浇v型种植槽;

(4)将边坡基质层喷射到防护网上,基质层上用u型钉固定椰纤维网,椰纤维网上喷播混有草籽的有机材质;

(5)v型种植槽内回填土,种植藤本植物和灌木。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坡面的坡度为73°~120°,采用人工排查方法对危岩进行人工撬动排除、机械或爆破拆除。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防护网为14#镀锌铁丝网,相邻两铁丝网搭接宽度不小于15cm,铁丝网超出坡顶和坡脚不小于50cm。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注浆锚杆为φ14螺纹钢,布置纵横间距为1~2m,锚杆长度为1.2~2.0m,锚杆外露坡面末端为“7”字型。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生态带由聚丙烯或聚酯纤维双面熨烫针刺无纺布加工而成,内包种植土,其尺寸为φ5~10cm,长度为1~5m,纵向间距为1~2m,横向间距为1~2m,纵向长度和横向长度均根据边坡实际尺寸连接布置。

更优选的,生态带内包的种植土按当地熟土:稻草纤维:腐殖质:泥炭:耶粉:长效复合肥:缓释肥料:过磷酸钙:保水剂=100:1~3:80~100:50~70:30~50:0.5~0.7:0.75~0.8:0.5~0.7:0.18~0.2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v型种植槽锚杆孔间距为0.5~1.0m,孔深为0.8~1.0m,注浆锚杆为φ14螺纹钢,注浆锚杆长度为1.2~2.0m,注浆锚杆上布设φ8横向筋,间距为100~300mm,用铁丝绑扎在注浆锚杆上;v型种植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c25混凝土浇筑,注浆强度不低于m20,注浆压力不小0.2mpa,板槽厚6~8cm,宽50~80cm,与坡面夹角为45°~60°,v型种植槽沿坡面纵向间距为1~2m,横向连续浇筑,设置伸缩缝,缝宽20~30mm,间距10~15m,缝中填塞100~150mm深沥青麻筋。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v型种植槽内埋设φ100mmhdpe穿孔管作为集水管,管外包300g/m2无纺布作反滤层;v型种植槽底部设泻水孔,采用φ50~80mmhdpe管,横向间距5m布设,与坡面夹角为30°~45°,泻水孔进口设置直径不小于50mm的反滤包,反滤包采用纱布内填砾石,泻水孔进口与坡面的垂直间距为150~200mm。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边坡基质层按当地熟土:稻草纤维:腐殖质:泥炭:长效复合肥:保水剂:粘合剂=100:1~3:80~100:50~70:0.5~0.7:0.18~0.2:0.18~0.2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边坡基质层喷播厚度为8~12cm。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混有草籽的有机材质喷播厚度为3~5cm,草籽添加量为0.2~0.5g/m3,草籽为冷暖季组合,为狗牙根:百喜草:多花木兰:黑麦草:高羊茅:山毛豆=1~3:1~3:2~5:1~3:4~8:4~7的混合草籽。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回填土按当地熟土:稻草纤维:木粉:泥炭:耶粉:长效复合肥:缓释肥料:过磷酸钙:保水剂:固氮菌:根瘤菌=100:1~3:80~100:50~70:30~50:0.5~0.7:0.75~0.8:0.5~0.7:0.01~0.03:0.01~0.03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藤本植物为爬山虎和葛藤与炮仗花两者中的至少一种,灌木为野菊花、夹竹桃、牡丹、银合欢和蔷薇中的至少一种,藤本植物和灌木的种植方法为:爬山虎种植在v型种植槽内近坡面侧上攀,葛藤和/或炮仗花种植在v型种植槽内远坡面侧下垂,藤本植物种植间距为1~1.5m;灌木间种在v型种植槽中部,种植间距为2~4m,灌木中间播撒草籽,草籽为冷暖季组合,为狗牙根:百喜草:多花木兰:黑麦草:高羊茅:山毛豆=1~3:1~3:2~5:1~3:4~8:4~7的混合草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生态带、种植槽与挂网喷混技术的协同效应,克服了常规绿化技术基材容易被冲刷、绿化效果慢、绿化不均匀、复绿效果难持久的缺点,通过设置种植槽和生态带,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和持久的营养供给,可实现高陡岩质边坡的快速、持久复绿。

2.本发明在传统挂网喷混的基础上,再设置一层椰纤维网,增强基质层与坡面的粘合力,防止暴雨冲刷,并在后期降解为有机质,为植被生长提供养分。

3.本发明在边坡设置的生态带,可减少坡面基材下滑力,提高边坡稳定性,同时避免大面积滑坡的发生。生态带内的种植土富含有机质,后期可为植物生长提供肥料。生态带具有一定的保水作用,在雨季可吸收储存边坡渗入的雨水,旱季缓慢释放,有利于植物生长。

4.本发明在边坡修建种植槽,利用种植槽形成的突起结构进一步加强坡面的稳定性,且种植槽内种植的藤本植物的上攀下爬作用,增强对坡面的覆盖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坡面的防护。

5.本发明的种植槽内种植的灌木、草、藤类植物,可增加边坡绿化的立体感和色彩感,避免了植被的单一化,营造出良好的生态景观;种植槽内的集水管,具有储水功能,后期缓慢释放,确保植被生长水分需求,避免长期的人工养护工作。种植槽可拦截季候性落叶,为坡面植物提供遮阳防护,并且在落叶腐烂降解后,能释放肥料,有利于植物持续稳定生长。

6.本发明通过生态带、种植槽与挂网喷混技术的协同效应,充分利用挂网喷混快速复绿、生态带和种植槽绿化效果长久的特点,实现高陡岩质边坡植被快速、持久复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陡岩质边坡植被快速、持久复绿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高陡岩质边坡植被快速、持久复绿方法的边坡挂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边坡,2—铁丝网,3—锚杆,4—椰纤维网,5—v型种植槽,6—草本植物,7—泻水孔,8—集水花管,9—生态带,10—藤本植物,11—灌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实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均以沿坡面的上下方向为纵向,左右方向为横向。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汕头市某采石场裸露山体整治复绿工程,该矿山开采布局混乱,现存采坑不规则,边坡较为凌乱,坡向、坡度各异。采石场现存高陡岩质边坡7处,边坡高度为5~30m,上部强、中风化层岩质边坡高度5~10m,坡面角45°~55°;中风化岩层边坡高度10~20m,坡面角50~58°;下部岩层边坡高度10~30m,坡面角70~120°。采场多处岩壁存在危岩,边坡角出现崩塌现象,平台上覆盖有花岗岩风化坡残积土及全风化岩,较松散,易软化、崩解,工程稳定性差,易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工程实施过程采取的方法如下:

(1)采用人工排查方法,对坡面整形与排查,清除危岩,小块危岩采用人工撬动排除,大块危岩采用机械或爆破拆除;

(2)沿整个坡面自上而下铺设14#镀锌铁丝防护网,铁丝网相邻两幅搭接宽度20cm,铁丝网超出坡顶和坡脚50cm。采用φ14螺纹钢注浆锚杆将其固定在边坡上,锚杆纵横间距为2m,长度为1.5m,外露坡面20cm,末端7cm成弯钩。在防护网与坡面之间布置纵横生态带,生态带由聚丙烯或聚酯纤维双面熨烫针刺无纺布加工而成,内包种植土,φ10cm,长2m,纵向和横向间距均为2m,连续布置。生态带内的种植土按当地熟土:稻草纤维:腐殖质:泥炭:耶粉:长效复合肥:缓释肥料:过磷酸钙:保水剂=100:1:100:50:30:0.5:0.75:0.5:0.18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

(3)沿坡面设种植槽锚杆孔,孔间距为0.5m,孔深为1.0m,锚杆为φ14螺纹钢,长1.7m,锚杆上布设φ8横向筋,间距300mm,用铁丝绑扎在锚杆上。种植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c25混凝土浇筑,注浆强度不低于m20,注浆压力不小0.2mpa。种植槽板槽厚6cm,宽70cm,与坡面夹角为45°~60°,沿坡面纵向间距为2m,横向连续浇筑,设置伸缩缝,缝宽20mm,间距10m,缝中填塞100mm深沥青麻筋。种植槽内埋设φ100mmhdpe穿孔管作为集水管,管外包300g/m2无纺布作反滤层。种植槽底部设泻水孔,采用φ50mmhdpe管,横向间距5m布设,与坡面夹角为30°,泻水孔进口设置直径不小于50mm的反滤包,反滤包采用纱布内填砾石,泻水孔进口与坡面的垂直间距为150mm。

(4)将边坡基质层喷射到防护网上,边坡基质层按当地熟土:稻草纤维:腐殖质:泥炭:长效复合肥:保水剂:粘合剂=100:1:80:50:0.5:0.18:0.18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边坡基质层喷播厚度为13cm。基质层喷播完后铺一层椰纤维网,用u型钉固定在基质层上,再喷混有草籽的有机材质,喷播厚度为5cm,混合草籽喷播量为30g/m2。草籽为狗牙根:百喜草:多花木兰:黑麦草:高羊茅:山毛豆=3:1:2:3:4:4的混合草籽。

(5)种植槽内回填土,回填土按当地熟土:稻草纤维:木粉:泥炭:耶粉:长效复合肥:缓释肥料:过磷酸钙:保水剂:固氮菌:根瘤菌=100:3:100:70:30:0.7:0.75:0.7:0.03:0.03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种植槽内近坡面侧栽植爬山虎,种植槽内远坡面侧栽植葛藤和炮仗花,种植间距为1m;种植槽中间间种野菊花、夹竹桃、牡丹、银合欢和蔷薇,间距为2m,灌木中间播撒草籽,草籽为狗牙根:百喜草:多花木兰:黑麦草:高羊茅:山毛豆=1:1:2:1:4:7的混合草籽。

整个工程通过栽植灌木、攀缘植物和草本植物,运用垂直绿化工艺,一年内实现裸露边坡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二年内实现裸露边坡植被覆盖率达85%以上,三年覆盖率达到100%。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对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做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