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9342发布日期:2020-08-05 00:54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在制动时需要使用刹车对车轮两侧进行摩擦,进而进行制动,而安装控制刹车片的机构就是自行车上的刹车装置,刹车装置直接影响自行车的使用安全,现有的自行车刹车装置在使用时经常会出现一侧的刹车片相对于另一侧的刹车片磨损较为严重,且两个刹车片中有一个会经常接触车轮,甚至一直贴合在车轮上,这种情况都会造成刹车片的使用寿命缩短,同时现有的刹车装置在自行车上使用时,由于摩擦产生作用力会将刹车片移位倾斜,这会直接影响刹车装置的性能,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包括右侧制动板、左侧制动板,所述右侧制动板的一侧活动套接有左侧制动板,所述右侧制动板以及左侧制动板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部活动套接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延伸至右侧制动板和左侧制动板的内部,所述右侧制动板和左侧制动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片,所述复位片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塑料固定板,所述右侧制动板和左侧制动板一端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右侧制动板以及左侧制动板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传动板的一端活动套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杆。

可选的,所述拉动杆的一端穿过右侧制动板以及安装板的内部并延伸至安装板的外部,所述拉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柱。

可选的,所述右侧制动板以及左侧制动板的内侧螺纹连接有位于限位板内侧的刹车片。

可选的,所述传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片。

可选的,所述复位片的材质为金属弹力片,所述塑料固定板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可选的,所述安装柱的内部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卡齿,所述安装柱的一侧螺纹套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一端延伸至卡接槽的内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通过复位片和塑料固定板的配合使用,利用塑料固定板对自行车的前轮车架进行套接,配合复位片对右侧制动板和左侧制动板的位置进行拉动,刹车时右侧制动板和左侧制动板向内侧挤压,复位片产生变形,当不进行制动时复位片通过本身的弹力作用复位,进而拉动右侧制动板和左侧制动板复位将刹车片带离车轮侧面,避免了传统的刹车装置刹车片一直接触车轮的问题。

2、该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通过传动板和连接柱以及拉动杆的配合,提拉拉动杆进而将传动板向上拉动,使右侧制动板和左侧制动板同时向中部靠拢进行制动,避免了传统刹车装置在使用时由于装置两边受力不均导致两侧的刹车片不能同时与车轮接触,进而产生两个刹车片磨损程度差异较大的问题,延长了刹车片的使用寿命,同时利用限位板对刹车片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刹车片受力移动,提高了该刹车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复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右侧制动板;2、左侧制动板;3、限位板;4、刹车片;5、传动板;6、复位片;7、螺纹柱;8、固定卡齿;9、卡接槽;10、安装柱;11、安装板;12、固定螺栓;13、连接柱;14、弹簧片;15、拉动杆;16、塑料固定板;17、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包括右侧制动板1、左侧制动板2,右侧制动板1的一侧活动套接有左侧制动板2,右侧制动板1以及左侧制动板2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的中部活动套接有固定螺栓12,且固定螺栓12延伸至右侧制动板1和左侧制动板2的内部,右侧制动板1和左侧制动板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片6,复位片6的材质为金属弹力片,塑料固定板1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7,利用复位片6使右侧制动板1、左侧制动板2和自行车车架的位置进行相对固定,进而在右侧制动板1和左侧制动板2移动后,利用复位片6可以对右侧制动板1和左侧制动板2进行复位,可以避免右侧制动板1和左侧制动板2的位置产生偏移导致单个刹车片4与车轮摩擦严重的问题出现,复位片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塑料固定板16,右侧制动板1和左侧制动板2一端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右侧制动板1以及左侧制动板2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板5,传动板5的数量为两个,传动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片14,利用传动板5和连接柱13的配合使用,传动板5在连接柱13上可以进行转动,当拉动拉动杆15时连接柱13上升,进而拉动两个传动板5将右侧制动板1和左侧制动板2进行收缩,进而进行制动,避免了传统的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由于传动位置在刹车装置的一侧,直接导致在制动时,两侧的刹车片4不会同时接触车轮,先接触的刹车片4磨损严重的问题,提高了该刹车装置的实用性,两个传动板5的一端活动套接有连接柱13,连接柱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杆15,拉动杆15的一端穿过右侧制动板1以及安装板11的内部并延伸至安装板11的外部,拉动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柱10,安装柱10的内部开设有卡接槽9,卡接槽9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卡齿8,安装柱10的一侧螺纹套接有螺纹柱7,螺纹柱7的一端延伸至卡接槽9的内腔,通过卡接槽9对刹车线进行套接,同时利用固定卡齿8和螺纹柱7的配合使用,利用螺纹柱7将刹车线进行挤压,同时利用固定卡齿8对刹车线进行固定,避免出现刹车线在受力后滑动造成刹车失灵的现象,提高了该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的稳定性,右侧制动板1以及左侧制动板2的内侧螺纹连接有位于限位板3内侧的刹车片4,通过将刹车片4安装在限位板3的内侧,进而对刹车片4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刹车片4在受力后倾斜的问题。

综上,该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刹车片4放置在限位板3的内侧,使用螺母对刹车片4进行安装,然后将刹车线穿过卡接槽9的内腔,转动螺纹柱7对刹车线进行固定,将固定螺栓12通入自行车上的安装孔,使用螺母进行固定,再将塑料固定板16贴合在自行车车架上,按压塑料固定板16,使塑料固定板16对车架进行套接,完成安装,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包括右侧制动板(1)、左侧制动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制动板(1)的一侧活动套接有左侧制动板(2),所述右侧制动板(1)以及左侧制动板(2)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中部活动套接有固定螺栓(12),且固定螺栓(12)延伸至右侧制动板(1)和左侧制动板(2)的内部,所述右侧制动板(1)和左侧制动板(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片(6),所述复位片(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塑料固定板(16),所述右侧制动板(1)和左侧制动板(2)一端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所述右侧制动板(1)以及左侧制动板(2)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板(5),所述传动板(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传动板(5)的一端活动套接有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动杆(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杆(15)的一端穿过右侧制动板(1)以及安装板(11)的内部并延伸至安装板(11)的外部,所述拉动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柱(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制动板(1)以及左侧制动板(2)的内侧螺纹连接有位于限位板(3)内侧的刹车片(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片(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片(6)的材质为金属弹力片,所述塑料固定板(1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10)的内部开设有卡接槽(9),所述卡接槽(9)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卡齿(8),所述安装柱(10)的一侧螺纹套接有螺纹柱(7),所述螺纹柱(7)的一端延伸至卡接槽(9)的内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涉及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包括右侧制动板、左侧制动板,所述右侧制动板的一侧活动套接有左侧制动板。该用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通过复位片和塑料固定板的配合使用,利用塑料固定板对自行车的前轮车架进行套接,配合复位片对右侧制动板和左侧制动板的位置进行拉动,刹车时右侧制动板和左侧制动板向内侧挤压,复位片产生变形,当不进行制动时复位片通过本身的弹力作用复位,进而拉动右侧制动板和左侧制动板复位将刹车片带离车轮侧面,避免了传统的刹车装置刹车片一直接触车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姚雪;魏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飞鸽车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3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