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圣女果的绿色生态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24317发布日期:2020-09-25 17:51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的种植,具体涉及一种圣女果的绿色生态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圣女果是果、蔬两用食品,其果形小,似樱桃,果肉丰厚,味清甜,风味独特且营养丰富,还具有生津止渴、消热解毒、健胃消食等功效,成为近年来风靡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新型水果。

圣女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适宜在较强光照及土层深厚的土壤种植,栽培应选择有机质丰富、耕层深、结构好、疏松透气的土壤为宜。传统圣女果温室栽培技术,因连年种植,各种病原菌在土壤中不断累积,导致连作障碍发生,严重影响产量,品质也有所降低,如果采用农药杀虫,还存在农药残留量的问题。此外,现有圣女果种植技术由于长期单一过量地施用化肥不仅使生产成本增加,还导致土壤酸化与盐碱化、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肥力和微量元素衰减、土壤侵蚀与板结,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施肥过量或施肥时间过于密集,影响圣女果的产量和质量。

公开号为cn108235932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能够获得绿色有机圣女果的栽培方法,该方法采用腐熟的有机基质为圣女果提供足够的养分,采用红蓝混合光照射,在促进圣女果生长的同时又能增加圣女果的甜度;通过定期喷洒中药煎煮液防治病虫害解决农药残留问题,从而得到绿色有机圣女果。但是,该方法需要每天进行红蓝混合光照射,而且时间在8小时以上,成本较高。公开号cn108739128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圣女果的种植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从选种到整枝各步骤的具体限定,解决目前种植中所存在的果型畸形进而导致圣女果的质量差、产量低的问题,同时分析了多种品种在不同时期播种对圣女果畸形果率、圣女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总产量的影响,但是对定植前所施肥料及植株生长期间防治害虫的方式并未进行限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相对于常规种植在基本不减产的同时显著提升产品品质且肥料成本低的圣女果的绿色生态种植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圣女果的绿色生态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在种植地的表土上均匀撒施耕前肥料,然后深翻土壤,浇透水后覆膜;所述耕前肥料的种类和施加标准为:金土酵素35~45kg/亩、米糠粉180~250kg/亩、复合微生物肥150~180kg/亩;

2)开畦:掀开膜后作畦,每一畦上挖两行种植穴,每个种植穴中施入复合微生物肥80~100g;

3)定植:将圣女果幼苗移植到种植穴中,覆土盖根,移植完成后浇水;

4)整枝:在需要搭架时立“田”字形支架;当植株的株高低于或等于40cm时只留主干,侧枝全部摘除;当植株的株高超过40cm时,除留主干外再留第一花序和第二花序下的侧枝,其余侧枝全部摘除;

5)管理:在植株生长期间,每隔一定时间喷施一次液体喷剂并施用一次灌根营养液,其中,所述的液体喷剂包括叶面肥、生物盾ⅰ号和生物盾ⅱ号,所述的灌根营养液为金水土黑白液;每一株植株保留生长健壮的花穗7~8枝,每穗选留坐果良好的5~6个果;在植株开花后结果前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上述方法的步骤1)中,种植地的选择与现有技术相同,具体是选择通风、向阳、土层深厚且排水良好的地块为圣女果种植地。对于耕前肥料,是将各种肥料混合均匀后再均匀地撒施于种植地的表土上,所述耕前肥料的种类和施加标准优选为:金土酵素40kg/亩、米糠粉200kg/亩、复合微生物肥160kg/亩。耕前肥料撒施完成后进行深翻土壤,翻耕深度优选在30cm以上,翻耕完成后覆膜,覆膜的时间优选为10~20天,更优选为15天。

上述方法的步骤2)中,开畦操作与现有技术相同,具体的,开高40~50cm、宽100~120cm的畦,畦上覆黑膜,畦间距优选为30~40cm;畦上采用双行栽培方式,即每一畦上挖两行种植穴,畦内行距40~50cm,株距40~45cm。移入幼苗前,在每个种植穴内施入复合微生物肥80~100g。

上述方法的步骤3)中,所述圣女果幼苗可以是任意品种的嫁接苗、组培苗或者是由种子自然萌发生长得到的健壮的幼苗。圣女果幼苗的高度通常为15~25cm。

上述方法的步骤4)中,通常是在植株生长至株高30~40cm时搭架,本申请中优选是立“田”字形支架,具体操作为:每株插2~2.5m长的竹竿一支,每畦上相邻4个竹竿合拢束成一架,各架上各竹杆上距离地面30cm、90cm和150cm处分别用细线相连,扎紧束牢。当植株的株高低于或等于40cm时只留主干,侧枝全部摘除;当植株的株高超过40cm时,除留主干外再留第一花序和第二花序下的侧枝,其余侧枝全部摘除。

上述方法的步骤5)中,每10~15天喷施一次液体喷剂并施用一次灌根营养液。所述液体喷剂中的叶面肥、生物盾ⅰ号和生物盾ⅱ号可以混合在一起喷施,根据常识,叶面肥、生物盾ⅰ号和生物盾ⅱ号在喷施前应按产品使用说明进行稀释,具体的,叶面肥稀释300~500倍使用,生物盾ⅰ号稀释200~500倍使用,生物盾ⅱ号稀释200~500倍。在混合喷施时,叶面肥、生物盾ⅰ号和生物盾ⅱ号的混合比例优选为1:0.5:0.5(体积比)。所述的灌根营养液为金水土黑白液(由黑液和白液组成),同样的,在灌根前按产品使用说明进行稀释,具体的,先将黑液和白液等体积混合,然后以黑液量为准加水稀释200~300倍,搅拌均匀后灌根部位。

上述方法的步骤5)中,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花芽分化及生长,以提高座果率,保花保果,其选择与现有技术相同,优选为苄氨赤霉酸(总有效成分含量为3.6%,苄氨基嘌呤含量为1.8%,赤霉酸a4+a7含量为1.8%)。喷施的次数为3~5次,每次间隔7~10天。

上述方法的步骤5)中,为提高圣女果的品质、增强光照、促进通气、防止病害,摘除采收完毕果穗以下的老叶。

本发明所述方法中,涉及的金土酵素、复合微生物肥、生物盾ⅰ号、生物盾ⅱ号以及金水土黑白液均为市售产品,优选为ets(天津)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相关产品。

作为上述方法的改进,优选在植株生长期间施入有机肥1次和氮磷钾复合肥3~6次,为植株的持续生长及果实产量提供保证。所述的有机肥与现有技术相同,如人粪尿、厩肥、堆肥、绿肥、饼肥或沼气肥等。有机肥的施加标准优选控制在800~1000kg/亩,施肥时机通常是在定植后15~20天。所述氮磷钾复合肥是将其溶于水后以水溶液形式灌根,氮磷钾复合肥的施加标准12~20kg/亩,施肥时机为从定植开始至第一批果实成熟每隔8~12天甚至更长的间隔时间灌根一次;当氮磷钾复合肥是配制成0.02g/ml的浓度时,每次灌根时每株施用量为50ml,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开花和坐果的营养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合理搭配耕前肥料并在定植前施用特定量的复合微生物肥、再结合各阶段限定的种植技术操作,一方面利用肥料的组配使其自身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如激素类物质等)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增强植物根系活力和根系的吸收面积,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含量,刺激叶片生长,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改善植物体内营养状况从而使果实中可溶性还原糖、胡萝卜素、甜度、vc、ve等指标均呈较大幅度的提升,最为关键的是,申请人发现采用本发明限定的肥料搭配及种植技术配合能够使果实中硝酸盐的含量显著降低,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肥料的合理选配也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及通透条件,减少了土壤的酸化和盐渍化,减轻了病虫对植物危害。再者,本发明所述方法中肥料的合理搭配,在保证作物基本不减产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肥料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述,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中涉及的金土酵素、复合微生物肥、生物盾ⅰ号、生物盾ⅱ号以及金水土黑白液均为ets(天津)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实施例1:本发明所述方法

1)整地:选择通风、向阳、土层深厚且排水良好的地块为圣女果种植地;在种植地的表土上均匀撒施耕前肥料,然后深翻土壤,翻耕深度在30~35cm,翻耕完成后浇透水,覆膜15天;所述耕前肥料的种类和施加标准优选为:金土酵素40kg/亩、米糠粉200kg/亩、复合微生物肥160kg/亩;

2)开畦:掀开膜后,开高40cm、宽100cm的畦,畦上覆黑膜,畦间距为40cm;畦上采用双行栽培方式,即每一畦上挖两行种植穴,畦内行距40cm,株距40cm;移入幼苗前,在每个种植穴内施入复合微生物肥90g;

3)定植:以广西科宏蔬菜育苗有限公司生产的圣女果品种“粉娇”嫁接苗(株高15~25cm)作为圣女果幼苗,将圣女果幼苗移植到种植穴中,覆土盖根,移植完成后浇水;

4)整枝:当植株生长至株高30~40cm时搭“田”字形支架,具体操作为:每株插2~2.5m长的竹竿一支,每畦上相邻4个竹竿合拢束成一架,各架上各竹杆上距离地面30cm、90cm和150cm处分别用细线相连,扎紧束牢;整枝操作中,当植株的株高低于或等于40cm时只留主干,侧枝全部摘除;当植株的株高超过40cm时,除留主干外再留第一花序和第二花序下的侧枝(每个植株共4条枝条),其余侧枝全部摘除;

5)管理:在植株生长期间,每隔15天喷施一次液体喷剂并施用一次灌根营养液,其中,

所述的液体喷剂由叶面肥(勇壮牌进口氮磷钾复合肥料,氮:磷:钾=14:15:10,兴农药业(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生物盾ⅰ号和生物盾ⅱ号组成,叶面肥的稀释倍数为400倍,生物盾ⅰ号的稀释倍数为200倍,生物盾ⅱ号的稀释倍数为200倍;在混合喷施时,叶面肥、生物盾ⅰ号和生物盾ⅱ号的混合比例为1:0.5:0.5(体积比);所述的灌根营养液为金水土黑白液,灌根前先将黑液和白液等体积混合,然后以黑液量为准加水稀释200倍后灌根部位,每株植株的灌根量为50~80ml/株;每一株植株保留生长健壮的花穗8枝,每穗选留坐果良好的5个果;在植株开花后结果前喷施3次苄氨赤霉酸(总有效成分含量为3.6%,苄氨基嘌呤含量为1.8%,赤霉酸a4+a7含量为1.8%),每次间隔7天;

在植株生长期间施入有机肥1次和氮磷钾复合肥5次,其中,有机肥为牛厩肥、有机肥的施加标准为1000kg/亩,施肥时机为定植后20天,施肥方式为在每一畦上两行植株之间挖沟将有机肥填入沟中,然后覆土;所述氮磷钾复合肥(狮马牌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21:8:11,比利时欧洲化学安特卫普公司)的施加标准15kg/亩,施肥时机分别为定植后10天、植株开花时和植株挂果时,施肥方式为将氮磷钾复合肥溶于水(水的用量为使所得溶液中复合肥浓度为0.02g/ml),施肥时机为从定植开始至第一批果实成熟每隔10天灌根一次,每次灌根时每株施用量为50~80ml,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开花和坐果的营养需求;

在植株生长期间,摘除采收完毕果穗以下的老叶。

对比例1:常规种植方法

1)整地:选择通风、向阳、土层深厚且排水良好的地块为圣女果种植地(与实施例1的种植地相邻);在种植地的表土上均匀撒施耕前肥料,然后深翻土壤,翻耕深度在30~35cm,翻耕完成后浇透水,覆膜15天;所述耕前肥料的种类和施加标准优选为:腐熟的牛厩肥1000kg/亩、米糠粉200kg/亩、复合肥(狮马牌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21:8:11,比利时欧洲化学安特卫普公司)160kg/亩;

2)开畦:掀开膜后,开高40cm、宽100cm的畦,畦上覆黑膜,畦间距为40cm;畦上采用双行栽培方式,即每一畦上挖两行种植穴,畦内行距40cm,株距40cm;移入幼苗前,在每个种植穴内施入氮磷钾复合肥(狮马牌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21:8:11,比利时欧洲化学安特卫普公司)50g;

3)定植:以广西科宏蔬菜育苗有限公司生产的圣女果品种“粉娇”嫁接苗(株高20cm)作为圣女果幼苗,将圣女果幼苗移植到种植穴中(植株的根不与氮磷钾复合肥直接接触),覆土盖根,移植完成后浇水;

4)整枝:同实施例1的步骤4);

5)管理:在植株生长期间,每隔15天喷施一次液体喷剂并施用一次灌根营养液,其中,

所述的液体喷剂由叶面肥(勇壮牌进口氮磷钾复合肥料,氮:磷:钾=14:15:10,兴农药业(中国)有限公司生产)、枯草芽孢杆菌(有效成分含量100亿cfu/克,山东泗水丰田农药有限公司,作杀菌用)和毒必克氨基寡糖素(有效成分含量3%,山东泗水丰田农药有限公司,作抗病毒用)组成(枯草芽孢杆菌和毒必克氨基寡糖素属于化学防病杀菌剂),叶面肥的稀释倍数为400倍,枯草芽孢杆菌和毒必克氨基寡糖素的稀释倍数均为200倍;三者混合喷施,混合时叶面肥、枯草芽孢杆菌和毒必克氨基寡糖素的混合比例为1:0.5:0.5(体积比);所述的灌根营养液为氮磷钾复合肥(狮马牌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21:8:11,比利时欧洲化学安特卫普公司)的水溶液(浓度为0.02g/ml),每株植株的灌根量为50~80ml/株;每一株植株保留生长健壮的花穗8枝,每穗选留坐果良好的5个果;在植株开花后结果前3次喷施苄氨赤霉酸(总有效成分含量为3.6%,苄氨基嘌呤含量为1.8%,赤霉酸a4+a7含量为1.8%),每次间隔7天;

在植株生长期间施入有机肥1次和氮磷钾复合肥5次,其中,有机肥为牛厩肥、有机肥的施加标准为1000kg/亩,施肥时机为定植后20天,施肥方式为在每一畦上两行植株之间挖沟将有机肥填入沟中,然后覆土;所述氮磷钾复合肥(狮马牌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21:8:11,比利时欧洲化学安特卫普公司)的施加标准15kg/亩,施肥方式为将复合肥溶于水(水的用量为使所得溶液中氮磷钾复合肥浓度为0.02g/ml)灌根,施肥时机为从定植开始至第一批果实成熟每隔10天灌根一次,每次灌根时每株施用量为50~80ml,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开花和坐果的营养需求;

在植株生长期间,摘除采收完毕果穗以下的老叶。

分别对按实施例1和对比例1所述方法种植的成熟圣女果中的成分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述表1所示;同时分别统计实施例1和对比例1所述方法的投入和产出,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表1中,维生素c含量的检测采用2,6-dcpip滴定法(李建武,萧能,余瑞元,等.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302-305);维生素e含量的检测按gb/t5009.8-2003《食物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进行;可滴定酸的含量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冯双庆,赵玉梅.果蔬保鲜技术及常规测试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41-142.);还原糖含量的检测按gb/t5009.8-2003《食品中蔗糖的测定》进行;粗灰分含量的检测按gb500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进行;粗蛋白质含量的检测按gb5009.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进行;甜度使用日本atagopal-1甜度计测试。实验仪器包括varioeliii元素分析仪(德国),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20a高效液相色谱)。圣女果果中营养元素含量以鲜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表示。)

由表1可知,本发明所述方法能有效改善圣女果果实品质,果实中的营养成分vc、ve、还原糖、粗灰分、粗蛋白和胡萝卜素等指标的含量大幅高于常规种植方法所得的圣女果;甜度也更高,口感更好;而且,本发明所述方法所得的圣女果中的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常规种植方法,因此,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得到绿色有机圣女果,食用更健康。

表2:

由表2可知,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总产量和总产值上略逊于常规种植,但是,本发明所述方法中肥料成本的投入近乎为常规种植法的一半,而其净产值却几乎与常规种植法相当,因此,本发明所述方法较常规种植方法可大量节约肥料成分及人力成本,降低投入。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不同的是:

步骤1)中,耕前肥料的种类和施加标准为:金土酵素35kg/亩、米糠粉250kg/亩、复合微生物肥180kg/亩;

步骤2)中,移入幼苗前,在每个种植穴内施入复合微生物肥80g;

步骤5)中,每隔20天喷施一次液体喷剂并施用一次灌根营养液。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1,不同的是:

步骤1)中,耕前肥料的种类和施加标准为:金土酵素45kg/亩、米糠粉180kg/亩、复合微生物肥150kg/亩;覆膜时间为20天;

步骤2)中,畦的高为50cm、宽120cm的,畦间距为40cm;畦上采用双行栽培方式,即每一畦上挖两行种植穴,畦内行距50cm,株距45cm;;移入幼苗前,在每个种植穴内施入复合微生物肥100g;

步骤5)按下述操作进行:

在植株生长期间,每隔18天喷施一次液体喷剂并施用一次灌根营养液,其中,所述的液体喷剂由叶面肥(勇壮牌进口氮磷钾复合肥料,氮:磷:钾=14:15:10,兴农药业(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生物盾ⅰ号和生物盾ⅱ号组成,叶面肥的稀释倍数为400倍,生物盾ⅰ号的稀释倍数为200倍,生物盾ⅱ号的稀释倍数为200倍;在混合喷施时,叶面肥、生物盾ⅰ号和生物盾ⅱ号的混合比例为1:0.5:0.5(体积比);所述的灌根营养液为金水土黑白液,灌根前先将黑液和白液等体积混合,然后以黑液量为准加水稀释200倍后灌根部位,每株植株的灌根量为50~80ml/株;每一株植株保留生长健壮的花穗7枝,每穗选留坐果良好的6个果;在植株开花后结果前4次喷施苄氨赤霉酸(总有效成分含量为3.6%,苄氨基嘌呤含量为1.8%,赤霉酸a4+a7含量为1.8%),每次间隔7天;

在植株生长期间施入有机肥1次和氮磷钾复合肥6次,其中,有机肥为牛厩肥、有机肥的施加标准为900kg/亩,施肥时机为定植后18天,施肥方式为在每一畦上两行植株之间挖沟将有机肥填入沟中,然后覆土;所述氮磷钾复合肥(狮马牌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21:8:11,比利时欧洲化学安特卫普公司)的施加标准20kg/亩,施肥方式为将复合肥溶于水(水的用量为使所得溶液中氮磷钾复合肥浓度为0.02g/ml)灌根,施肥时机为从定植开始至第一批果实成熟每隔12天灌根一次,每次灌根时每株施用量为50~80ml,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开花和坐果的营养需求;

在植株生长期间,摘除采收完毕果穗以下的老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