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腐殖土生产用蚯蚓种苗投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15819发布日期:2021-01-12 10:25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腐殖土生产用蚯蚓种苗投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腐殖土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腐殖土生产用蚯蚓种苗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腐叶土,又称腐殖土,是植物枝叶在土壤中经过微生物分解发酵后形成的营养土。也是常见的花木栽培用土。腐叶土自然分布广,采集方便,堆制简单。有条件的地方,可到山间林下直接挖取经多年风化而成的腐叶土,也可就地取材,家庭堆制腐叶土。家庭花卉,如吊兰、绿萝、虎皮兰、袖珍椰子等都适合用腐叶土作为养育土。用于花卉播种育苗能提高发芽率,加快幼苗生长发育,是花卉栽培理想的培育土质。

腐殖土在分解时向土层中投放蚯蚓,利用蚯蚓挖穴松土、吞食分解有机物的特点,为土壤微生物生长繁殖创造良好条件,加快腐殖土分解速度,且蚯蚓也可以作为用作高蛋白食品和饲料原料,提升经济价值,目前,对于腐殖土中蚯蚓的投放,大多依靠人工抛洒方式进行投放,蚯蚓在土层表面影响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腐殖土生产用蚯蚓种苗投放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腐殖土生产用蚯蚓种苗投放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水机构,且储水机构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种苗罐,种苗罐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封盖,所述机架的侧面开设有两个安装槽,且两个安装槽外侧均套接有调节环机构,两个所述调节环机构的底部之间固定安装有l型结构的连接架,且连接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滚轮,所述机架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导向套管,且导向套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通软管,所述连接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l型结构的投放管,且投放管的顶端与连通软管连通,所述投放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破土机构,所述种苗罐和连通软管之间设置有椭圆形结构的投放腔,且投放腔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喷淋管,喷淋管的端部与储水机构连通。

优选地,所述调节环机构包括环体,且环体的侧面开设有多个螺纹孔,其中一个螺纹孔的内部螺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端部与机架的端部螺接。

优选地,所述储水机构包括储水箱、蓄电池、微型水泵,且微型水泵固定安装于储水箱和种苗罐之间,且微型水泵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机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机架滚轮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投放管的侧面设置有剖面为三角形结构的破土刃。

优选地,所述破土机构包括安装于投放管管口处的保护管,且保护管的端部设置有倾斜分布的排放槽口。

优选地,所述破土机构还包括焊接于投放管两侧的犁刀,且犁刀的一端设置与破土刃相连接的破土部。

优选地,所述犁刀的边缘处开设有多个切割豁槽。

优选地,所述种苗罐的两侧均设置有透气槽,且透气槽的顶端开设有水润孔槽,种苗罐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与透气槽相连通的网孔部。

本发明中,在使用时将蚯蚓幼苗放置在种苗罐的内部,拉动装置在腐殖土分解沟的上方移动,将投放管底端和破土机构插入腐殖土层中,装置在移动时利用水流将底部的蚯蚓苗冲刷至投放管内部,进而将蚯蚓苗投放至腐殖土层中,且将蚯蚓苗周围的土层进行湿润,便于蚯蚓苗的扩散,在投放管划开土层时遗留裂缝,便于刚投放的蚯蚓苗呼吸和移动,且装置直接将蚯蚓苗投放至腐殖土层中央,提高蚯蚓苗的成活率;

破土刃的设置,在装置移动时,可以减少破开前方覆土层的阻力,提升装置的移动速度,进而提高装置对于蚯蚓种苗的投放效率;

在投放管移动时,犁刀的设置可以在其移动的位置产生小沟渠,蚯蚓种苗进入时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便于蚯蚓种苗的扩散和活动;

犁刀滑过腐殖土层时,切割豁槽可以将经过的大块腐殖土块进行破碎,进而达到松土的目的,为蚯蚓种苗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腐殖土生产用蚯蚓种苗投放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腐殖土生产用蚯蚓种苗投放装置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腐殖土生产用蚯蚓种苗投放装置的连接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腐殖土生产用蚯蚓种苗投放装置的破土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腐殖土生产用蚯蚓种苗投放装置的投放腔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连通软管、3连接环、4保护管、41排放槽口、5犁刀、51破土部、52切割豁槽、6投放管、61破土刃、7支撑滚轮、8连接架、9调节环机构、10导向套管、11喷淋管、12种苗罐、13网孔部、14封盖、15水润孔槽、16透气槽、17储水机构、18投放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5,一种基于腐殖土生产用蚯蚓种苗投放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水机构17,且储水机构17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种苗罐12,种苗罐1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封盖14,机架1的侧面开设有两个安装槽,且两个安装槽外侧均套接有调节环机构9,两个调节环机构9的底部之间固定安装有l型结构的连接架8,且连接架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环3,连接架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滚轮7,机架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导向套管10,且导向套管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通软管2,连接环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l型结构的投放管6,且投放管6的顶端与连通软管2连通,投放管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破土机构,种苗罐12和连通软管2之间设置有椭圆形结构的投放腔18,且投放腔18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喷淋管11,喷淋管11的端部与储水机构17连通,在使用时将蚯蚓幼苗放置在种苗罐12的内部,拉动装置在腐殖土分解沟的上方移动,将投放管2底端和破土机构插入腐殖土层中,装置在移动时利用水流将底部的蚯蚓苗冲刷至投放管6内部,进而将蚯蚓苗投放至腐殖土层中,且将蚯蚓苗周围的土层进行湿润,便于蚯蚓苗的扩散,在投放管6划开土层时遗留裂缝,便于刚投放的蚯蚓苗呼吸和移动,且装置直接将蚯蚓苗投放至腐殖土层中央,提高蚯蚓苗的成活率。

本发明中,调节环机构9包括环体,且环体的侧面开设有多个螺纹孔,其中一个螺纹孔的内部螺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端部与机架1的端部螺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改变调节螺栓安装的螺纹孔位置,进而改变装置端部的连接架8抬升角度,调整装置中破土机构插入地面的深度,调整蚯蚓种苗投放在腐殖土层中的深度,使得装置具有良好的调节性。

储水机构17包括储水箱、蓄电池、微型水泵,且微型水泵固定安装于储水箱和种苗罐12之间,且微型水泵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在使用时通过微型水泵向投放腔18内部喷射向下的水流,进而可以将位于底部的蚯蚓苗冲刷至下方投放,避免了投放管6中可能出现的堵塞,且可以借助水流将种苗罐12内部进行水润,提高蚯蚓苗的成活率。

机架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机架1滚轮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在装置使用时,可以利用驱动电机带动装置移动,操作人员只需把握方向即可,提高装置操作的便捷性,降低劳动量。

投放管6的侧面设置有剖面为三角形结构的破土刃61,破土刃61的设置,在装置移动时,可以减少破开前方覆土层的阻力,提升装置的移动速度,进而提高装置对于蚯蚓种苗的投放效率。

破土机构包括安装于投放管6管口处的保护管4,且保护管4的端部设置有倾斜分布的排放槽口41,装置中保护管4移动时,蚯蚓种苗直接从后端的排放槽口41排出,避免受到左右破开的泥土影响发生断裂,进一步提升蚯蚓种苗的成活率。

破土机构还包括焊接于投放管6两侧的犁刀5,且犁刀5的一端设置与破土刃61相连接的破土部51,在投放管6移动时,犁刀5的设置可以在其移动的位置产生小沟渠,蚯蚓种苗进入时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便于蚯蚓种苗的扩散和活动。

犁刀5的边缘处开设有多个切割豁槽52,犁刀5滑过腐殖土层时,切割豁槽52可以将经过的大块腐殖土块进行破碎,进而达到松土的目的,为蚯蚓种苗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蚯蚓幼苗放置在种苗罐12的内部,拉动装置在腐殖土分解沟的上方移动,将投放管2底端和破土机构插入腐殖土层中,装置在移动时利用水流将底部的蚯蚓苗冲刷至投放管6内部,进而将蚯蚓苗投放至腐殖土层中,且将蚯蚓苗周围的土层进行湿润,便于蚯蚓苗的扩散,在投放管6划开土层时遗留裂缝,便于刚投放的蚯蚓苗呼吸和移动,且装置直接将蚯蚓苗投放至腐殖土层中央,提高蚯蚓苗的成活率。

实施例2

参照图1-5,一种基于腐殖土生产用蚯蚓种苗投放装置,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中,种苗罐12的两侧均设置有透气槽16,且透气槽16的顶端开设有水润孔槽15,种苗罐12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与透气槽16相连通的网孔部13。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在蚯蚓种苗储存后,可以通过两侧的透气槽16和网孔部13的设置,为种苗罐12内部提供空气,避免了蚯蚓可能因为窒息产生的死亡,且可以通过喷水的方式保持内部的湿润,进一步提高蚯蚓的成活率。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