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31830发布日期:2021-02-03 18:25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与流程
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猕猴桃种植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猕猴桃营养价值丰富,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因此食用猕猴桃对保持健康、防治疾病具有重要作用。经实践证明,多食用猕猴桃可以预防老年骨质疏松;抑制胆固醇在动脉内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改善心肌功能,防治心脏病;抑制肠道内亚硝酸胺对组织的诱变作用;减轻癌病患者作x线照射和化疗中产生的副作用或毒性反应;阻止体内产生过多的氧化物,具有滋补强身、清热利尿、健胃、润燥,防止老年斑的形成,延缓人体衰老等。
[0003]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水平的提高,猕猴桃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销量稳步增加,种植效益不断提升。但是,传统的猕猴桃种植存在猕猴桃种植管理措施不科学不到位,使得结果大小年现象的出现,品质差。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能够防止结果大小年现象的出现,提高果实品质。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a)种植:将猕猴桃苗种植在大棚内,最好在上年秋季将园地深翻60~80厘米,按6
×
4米或4
×
4米或5
×
4米确定株行距,定植穴挖深60~80厘米,宽80~100厘米的定植沟或定植穴,每穴在回填表土时,均匀混合施入50~100公斤农家肥,磷、钾、镁等化肥各0.5公斤,或者加入1.5公斤油饼,筑成高于地面20~30厘米的垄或馒头形土堆;
[0007]
b)修剪:按照1主干、2主枝、15~17个亚主枝的枝条布局进行修剪,主枝长度控制在1.5~2.5米,每个亚主枝的间距控制在20~30厘米厘米并且左右合理分布,每个亚主枝再留3~6个结果枝;
[0008]
c)浇灌:通过在果园地面安装水肥一体化微滴灌装置、大棚上部内安装微喷灌装置,在高温干旱时节应用微喷灌技术,实现猕猴桃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对水分需求的精准管理和果园小气候环境的调节;
[0009]
d)精准化疏花疏果:按照成年树每亩产果量控制在740~760公斤、单果重量在90~100克的标准进行精准化疏花疏果,确保每个亚主枝上有15~20个花蕾、结8~10个果实;
[0010]
e)生草栽培:果园秋冬季(10月)种植黄花苜蓿,5~6月份收割还田,夏季自然生草,8~9月份收割还田。
[0011]
作为优选,所述大棚包括两个储水箱、棚体、若干侧通风装置,所述两个储水箱埋设在地上,所述棚体设在两个储水箱上,所述棚体的前后两侧下部均设有侧通风装置,所述侧通风装置包括管体i、轴体、两个连接杆、电动推杆i、门板i、密封体i和支座,所述管体i内设有轴体,所述轴体上设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上下两个可转动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
杆的自由端设有用于封闭管体i后端的门板i,所述管体i的后端设有密封体i,所述管体i的下端内设有与下方的连接杆可转动连接的电动推杆i。
[0012]
作为优选,所述棚体的顶部设有顶通风装置,所述顶通风装置包括管体ii、支座、电动推杆ii、门板ii和密封体ii,所述管体ii内设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电动推杆ii,所述电动推杆ii的上端设有用于封闭管体ii上端的门板ii,所述管体ii的上端设有密封体ii。
[0013]
作为优选,所述棚体的外顶部设有位于管体ii前后两侧的喷水管i,所述喷水管i的输入端均与电磁阀i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电磁阀i的输入端与泵组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泵组的输入端与储水箱连通,所述两个储水箱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
[0014]
作为优选,所述储水箱的上端均设有槽状过滤网。
[0015]
作为优选,所述微喷灌装置包括设在棚体上部内的喷水管ii,所述喷水管ii的输入端通过电磁阀ii与泵组的输出端连通。
[0016]
作为优选,所述棚体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
[0017]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i的内端均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输入端均与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均与储水箱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储水箱连通。
[0018]
所述电动推杆i、电动推杆ii、电磁阀i、电磁阀ii、泵组、温湿度传感器和水泵均与plc控制器连接。
[0019]
还包括施肥管理:一是基肥:在10月下旬~11月下旬果实采摘后,立即在树盘周围挖深35厘米,宽30厘米的环状沟或沿植株行向开沟,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并加入油饼、磷肥,然后灌水复土;亩施渣肥1500~3000公斤,油饼150~200公斤,磷肥100~150公斤;二是萌芽前追肥:2月下旬~3月上旬,施以氮肥为主的速效性肥料,并结合灌水,亩施尿素6~10公斤;三是果实膨大期施肥:谢花后一周(5月下旬~6月中旬),每株施复合肥料100~150克,人畜粪水6~10公斤;四是果实生长后期施肥:7月下旬~8月上旬,施速效性磷、钾为主的肥料,要控制氮肥的施用,以免枝稍徒长,每株施磷、钾肥200~250克;五是根外追肥:在盛花期和座果期,用0.3{bf}的磷酸二氢钾或0.2{bf}的尿素液进行根外追肥。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按照1主干、2主枝、15~17个亚主枝的枝条布局进行修剪,主枝长度控制在1.5~2.5米,每个亚主枝的间距控制在20~30厘米厘米并且左右合理分布,每个亚主枝再留3~6个结果枝,以此保证果实吸收充足的光照和养分,进而保证果实的品质;2、通过在果园地面安装水肥一体化微滴灌装置、大棚上部内安装微喷灌装置,在高温干旱时节应用微喷灌技术,实现猕猴桃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对水分需求的精准管理和果园小气候环境的调节,避免大水漫灌对猕猴桃植株根系的损害;3、按照成年树每亩产果量控制在740~760公斤、单果重量在90~100克的标准进行精准化疏花疏果,确保每个亚主枝上有15~20个花蕾、结8~10个果实,以保证树体养分集中供应给所结果实生长发育的需要,防止结果大小年现象的出现,保持果园每年产量、质量的稳定;4、果园秋冬季(10月)种植黄花苜蓿,5~6月份收割还田,夏季自然生草,8~9月份收割还田,一方面通过生草覆盖地表增加土壤载水和持水能力,防止高低温危害,降低夏季高温季节果树苗的死亡率;另一方面通过生草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使用量,实现绿色生产,提高果品品质,5、采用大棚初春防冻、梅雨季避雨防病和盛夏防高温、防风的“四防”措施,有效解决南方地区猕猴桃生长季节高温、高湿病害多发问题,有效控制猕猴桃溃疡病害的发生,营造猕猴桃生长
的适宜环境。
[0021]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1-储水箱、2-棚体、3-侧通风装置、4-顶通风装置、5-喷水管i、6-泵组、7-电磁阀i、8-槽状过滤网、9-喷水管ii、10-电磁阀ii、11-温湿度传感器、12-换热器、13-水泵、14-连通管、31-管体i、32-轴体、33-连接杆、34-电动推杆i、35-门板i、36-密封体i、37-支座、41-管体ii、42-支座、43-电动推杆ii、44-门板ii、45-密封体ii。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本发明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
a)种植:将猕猴桃苗种植在大棚内,最好在上年秋季将园地深翻60~80厘米,按6
×
4米或4
×
4米或5
×
4米确定株行距,定植穴挖深60~80厘米,宽80~100厘米的定植沟或定植穴,每穴在回填表土时,均匀混合施入50~100公斤农家肥,磷、钾、镁等化肥各0.5公斤,或者加入1.5公斤油饼,筑成高于地面20~30厘米的垄或馒头形土堆;
[0026]
b)修剪:按照1主干、2主枝、15~17个亚主枝的枝条布局进行修剪,主枝长度控制在1.5~2.5米,每个亚主枝的间距控制在20~30厘米厘米并且左右合理分布,每个亚主枝再留3~6个结果枝;
[0027]
c)浇灌:通过在果园地面安装水肥一体化微滴灌装置、大棚上部内安装微喷灌装置,在高温干旱时节应用微喷灌技术,实现猕猴桃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对水分需求的精准管理和果园小气候环境的调节;
[0028]
d)精准化疏花疏果:按照成年树每亩产果量控制在740~760公斤、单果重量在90~100克的标准进行精准化疏花疏果,确保每个亚主枝上有15~20个花蕾、结8~10个果实;
[0029]
e)生草栽培:果园秋冬季(10月)种植黄花苜蓿,5~6月份收割还田,夏季自然生草,8~9月份收割还田。
[0030]
还包括施肥管理:一是基肥:在10月下旬~11月下旬果实采摘后,立即在树盘周围挖深35厘米,宽30厘米的环状沟或沿植株行向开沟,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并加入油饼、磷肥,然后灌水复土;亩施渣肥1500~3000公斤,油饼150~200公斤,磷肥100~150公斤;二是萌芽前追肥:2月下旬~3月上旬,施以氮肥为主的速效性肥料,并结合灌水,亩施尿素6~10公斤;三是果实膨大期施肥:谢花后一周(5月下旬~6月中旬),每株施复合肥料100~150克,人畜粪水6~10公斤;四是果实生长后期施肥:7月下旬~8月上旬,施速效性磷、钾为主的肥料,要控制氮肥的施用,以免枝稍徒长,每株施磷、钾肥200~250克;五是根外追肥:在盛花期和座果期,用0.3{bf}的磷酸二氢钾或0.2{bf}的尿素液进行根外追肥。
[0031]
参阅图1,所述大棚包括两个储水箱1、棚体2、若干侧通风装置3,所述两个储水箱1埋设在地上,所述棚体2设在两个储水箱1上,所述棚体2的前后两侧下部均设有侧通风装置3,所述侧通风装置3包括管体i31、轴体32、两个连接杆33、电动推杆i34、门板i35、密封体i36和支座37,所述管体i31内设有轴体32,所述轴体32上设有支座37,所述支座37上设有上下两个可转动连接的连接杆33,所述连接杆33的自由端设有用于封闭管体i31后端的门板
i35,所述管体i31的后端设有密封体i36,所述管体i31的下端内设有与下方的连接杆33可转动连接的电动推杆i34,所述棚体2的顶部设有顶通风装置4,所述顶通风装置4包括管体ii41、支座42、电动推杆ii43、门板ii44和密封体ii45,所述管体ii41内设有支座42,所述支座42上设有电动推杆ii43,所述电动推杆ii43的上端设有用于封闭管体ii41上端的门板ii44,所述管体ii41的上端设有密封体ii45,所述棚体2的外顶部设有位于管体ii41前后两侧的喷水管i5,所述喷水管i5的输入端均与电磁阀i7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电磁阀i7的输入端与泵组6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泵组6的输入端与储水箱1连通,所述两个储水箱1之间通过连通管14连通,所述储水箱1的上端均设有槽状过滤网8,所述微喷灌装置包括设在棚体2上部内的喷水管ii9,所述喷水管ii9的输入端通过电磁阀ii10与泵组6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棚体2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11,所述管体i31的内端均设有换热器12,所述换热器12的输入端均与水泵13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换热器12的输出端均与储水箱1连通,所述水泵13的输入端与储水箱1连通,所述电动推杆i34、电动推杆ii43、电磁阀i7、电磁阀ii10、泵组6、温湿度传感器11和水泵13均与plc控制器15连接,
[0032]
本发明工作过程:
[0033]
本发明大棚在工作过程中,当温湿度传感器11监测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温湿度传感器11发送信号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i34和电动推杆ii43,电动推杆i34推动连接杆33向上转动,连接杆33带动门板i35向上运动,使管体ii41的外端敞开,电动推杆ii43推动门板ii44向上运动,使管体ii41的上端敞开。
[0034]
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水泵13工作,使储水箱1内的水经过换热器12对棚体2内进行换热,提高降温效果。
[0035]
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泵组6工作和电磁阀i7开启,通过泵组6使储水箱1内的水从喷水管i5喷出对棚体2外表面进行清洗。
[0036]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