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帝王类组培苗微瓶景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903899发布日期:2021-02-09 14:22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帝王类组培苗微瓶景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的栽培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帝王类组培苗微瓶景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所谓“微瓶景”,即把若干种植物植入加盖玻璃/透明容器内种植,经巧妙的构思布置成型花园的形式,就形成微瓶景。
[0003]
近年随着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常规微瓶景受到市场喜欢,但其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不宜在家中随意放置,观赏期相对较短,通常1~5个月。
[0004]
帝王类(philodendron spp)植物属天南星科蔓绿绒属总称,木质攀援植物。茎干节间短,叶片似茎生,节间常生有许多不定根,单叶互生,叶片巨大,常呈莲座状簇生于茎顶,叶片有光泽,宽披针形,基部心形,尖端常微下垂。佛焰苞花序腋生。品种叶片有绿色、黄色、红褐色、花斑等多种色彩,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尤其是喜荫环境。通常是作为室内中大盆栽植物攀沿柱状盆栽植物观赏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组培技术给合微型瓶景,形成组培微瓶景,克服现有常规微瓶景观赏期短等问题。
[0006]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7]
一种帝王类组培苗微瓶景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8]
选择组培植物苗:选择帝王类植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组培植物苗;
[0009]
培育组培植物苗:将选好的组培植物苗进行无菌处理后,进行诱导,得到无菌材料的丛生芽团,然后对诱导好的芽团进行微生物检测,经过微生物检测后得到无菌芽团,经检测的无菌芽团进一步培育,得到组培无菌丛生芽团;
[0010]
选择组培微瓶景容器: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和盖体,盖体包括外层该和内层塞,所述外层盖与所述容器主体螺合在一起,所述内层塞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开口相紧配,所述内层塞设有透气区,所述透气去设置透气膜;
[0011]
培育组培微瓶景:先配制组培微瓶景基质,然后栽培帝王类组培微瓶景。
[0012]
进一步地,在微生物检测过程中,将芽团切成单芽/团,然后接入改良的ms培养基进行增殖培育,其中,该改良的ms培养基添加有蛋白胨100~200mg/l、6-ba 0.01-2.0mg
·
l-1
、iaa 0.01-2.0mg
·
l-1
、蔗糖25~30g
·
l-1
和卡拉胶3.5~6.5g
·
l-1

[0013]
进一步地,在组培无菌丛生芽团的培育过程中,将经过细菌检测的无菌芽团切成2~3芽/团,高度控制在10~15mm,超过高度的部分需要将顶部叶片去掉保留高度15mm,接种在改良的ms培养基,改良的ms培养基中含有500mg的nh4no3,并添加6-ba 0.01~1.0mg/l、iaa 0.01-1.0mg/l、蔗糖15~25g/l和卡拉胶4.5~6.5g/l,改良的ms培养基的ph值5.7。
[0014]
进一步地,在组培无菌丛生芽团的培育过程中,培养条件为:温度20
±
0.50℃,光
照12
±
1h/d,光强35.75-85μmol/m2/s,光源led组合光源6w:4r:1fr,,培养周期4~5周。
[0015]
进一步地,在配制组培微瓶景基质时,加入kno
3 800mg、6-ba0.01-0.1mg
·
l-1
和naa0.01~0.2mg/l,进一步加入蔗糖10~20g
·
l-1
和ppp333 0.01~0.5mg/l,然后添加食用色素10~50mg/l,溶解后加入凝固剂卡拉胶和低酰结冷胶共2.0~5.0g/l,并调整ph值至5.5~6.5。
[0016]
进一步地,在栽培帝王类组培微瓶景时,将培育好的无菌丛生芽团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栽培至组培微瓶景基质中,将栽培好植物的容器,放置在环境20~25℃,rh30~60%,光强在20~60umol/m2/s培养3~5w,待其植株生长出新叶或新芽,且有时新根系长出,植物正常生长,基质透明性好,形成一个完整的观赏体,观赏周期可达到2~3年。
[0017]
进一步地,透气膜采用ptfe电子膜。
[001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一种帝王类组培苗微瓶景的培育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
a、系统选用帝王类植物,经过组培技术培养后,丛生性强,紧凑,具有多种叶色搭配,其观赏性好,适宜室内弱光的环境观赏。
[0020]
b、通过特定组培技术将帝王类植物丛生芽团培育成无病害、无污染的且获得性状一致的植株,可批量生产。
[0021]
c、经过特定内生菌检测培养植物内生菌检测流程,保证瓶景内观察植物无菌生长,确保2~3年稳定生长,保证观观赏的稳定性。
[0022]
d、瓶景容器选用双层盖,内盖透气膜,外盖保持与容器口美观性,起到防止病菌通过外盖直接进入容器内污染,同时还减少植株水分及营养的蒸发,可保证植物合理的生长需要,延长观赏期限和效果。
[0023]
e、生长抑制剂ppp333、食用色素与凝固剂结合,保证基质的均一透明且具有多种色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形成稳定的基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组培的瓶景观赏效果不同,也可观察到植物在其生长、长叶、长芽的全过程。
[0024]
f、将帝王类植物通过现代植物组培技术较系统组培微瓶景中,整个微瓶景内洁净、无病虫害、无微生物,提升了可放置区域,
[0025]
g、系统将帝王类多种植物利用组培技术与微盆景相结合,通过特定培养基的控制和容器的协调组培,可放置室内弱光常温条件下观赏期24~36个月,并观察到植物生长的生长流程。
[0026]
f、第一次系统提出组培微瓶景理念,也为其它植物的组培微瓶景提供新的思路。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发明组培微瓶景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中:
[0029]
容器主体-1;
ꢀꢀꢀꢀꢀꢀꢀꢀꢀꢀꢀꢀꢀꢀ
盖体-2;
[0030]
外层盖-21;
ꢀꢀꢀꢀꢀꢀꢀꢀꢀꢀꢀꢀꢀꢀꢀ
内层塞-22;
[0031]
透气膜-221。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0033]
本发明一种帝王类组培苗微瓶景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4]
(一)选择组培植物苗
[0035]
帝王类植物包括红帝王(philodendron'imperial red')、绿帝王(philodendron'imperial green')、金帝王(philodendron'imperial golden')、日本帝王(philodendron'red king')、红公主(philodendron'red emerald')、花衣公主(philodendron rudrum cv.'pink princess')、月光蔓绿绒(philodendron hybrid'moonlight')、阳光热情(philodendron'tropical sunshine')、黑神(philodendron'black cardinal')、超级原子(philodendron selloum'super atom')等。
[0036]
选择上述帝王类植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组培植物苗。
[0037]
(二)培育组培植物苗
[0038]
1、无菌材料的诱导
[0039]
将选好的组培植物苗,通过控水、控肥约8~10天让植株自然干燥失水至呈萎蔫状,取其茎尖分生部位,其长度5~15mm,用0.1%升汞常规消毒4~8分钟后,再用无菌水清洗3~4次后,接种到改良的ms培养基(置于培养容器内)进行诱导,改良的ms培养在基础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6-ba 0.1-3.0mg
·
l-1
、iaa 0.1-2.0mg
·
l-1
、蔗糖30g
·
l-1
和卡拉胶5.5g
·
l-1
,改良的ms培养基的ph值5.7。培养容器选用常规的300ml组培容器瓶即可。
[0040]
培养条件为:温度24
±
1.5℃,光照12
±
1h/d,光照强度25.75-45μmol
·
m-2
·
s-1
,培养周期5~6周;
[0041]
按上述培养条件将培养过程重复持续2~3次,即可获得无菌材料的丛生芽团,芽数2~6个芽/团。
[0042]
2、增殖培育无菌芽团
[0043]
(1)筛选无菌芽团
[0044]
将诱导好的芽团进行微生物(特别是细菌)检测,具体地,将芽团切成单芽/团,然后接入改良的ms培养基进行增殖培育,其中,该改良的ms培养基在基础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蛋白胨100~200mg/l、6-ba 0.01-2.0mg
·
l-1
、iaa 0.01-2.0mg
·
l-1
、蔗糖25~30g
·
l-1
和卡拉胶3.5~6.5g
·
l-1
,改良的ms培养基ph值5.7。
[0045]
培养条件为:温度23
±
1.0℃,光照12
±
1h/d,光强25.75-65μmol
·
m-2
·
s-1
,培养4~6周;
[0046]
按上述培养条件将培养过程重复持续2~3次,可将感染的且存在植物体内的内生菌植株淘汰,保留无菌的芽团用。
[0047]
需要说明的是,组培苗通常是无菌的,但是也可能存在潜在细菌病毒。本发明的细菌检测过程,通过特定的培养基,将有带细菌、病毒的隐性表现组培苗显现出来,从而得到经确认的无菌芽团。改良的ms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蛋白胨在本培养基中具有检测芽团是否携带病原菌的作用。
[0048]
(2)培育组培无菌丛生芽团
[0049]
经过检测的无菌芽团大小不一,将经过细菌检测的无菌芽团切成2~3芽/团,高度
控制在10~15mm,超过高度的需要将顶部叶片去掉保留高度15mm。接种在改良的ms培养基,改良的ms培养基具体将基础ms培养基中的nh4no3的量改为500mg,并添加6-ba0.01~1.0mg/l、iaa 0.01-1.0mg/l、蔗糖15~25g/l、卡拉胶4.5~6.5g/l,改良的ms培养基的ph值5.7。
[0050]
培养条件为:温度20
±
0.50℃,光照12
±
1h/d,光强35.75-85μmol/m2/s,光源led组合光源6w:4r:1fr(6白、4红、1远红),培养周期4~5周。
[0051]
本发明中组培无菌丛生芽团的培育经过特定培养基,特别是合理控制nh4no3的量,并结合优选的光质,保证培养的芽团大小均匀,防止叶片徒长,使得叶片一致性强,保证后期叶色亮丽,株型紧凑,苗的观赏性好。
[0052]
本发明中,ms是murashige and skoog的缩写,(基础)ms培养基是murashige和skoog于1962年为烟草细胞培养设计的,其特点是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是较稳定的离子平衡溶液,它的硝酸盐含量高,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合适,能满足植物细胞的营养和生理需要,因而适用范围比较广,多数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用它作为培养基的基本培养基。具体配方如下:
[0053]
大量元素(母液ⅰ)
[0054]
nh4no
3 1650mg/l
[0055]
kno
3 1900mg/l
[0056]
cacl2·
2h2o 440mg/l
[0057]
mgso4·
7h2o 370mg/l
[0058]
kh2po
4 170mg/l
[0059]
微量元素(母液ⅱ)
[0060]
ki 0.83mg/l
[0061]
h3bo
3 6.2mg/l
[0062]
mnso4·
4h2o 22.3mg/l
[0063]
znso4·
7h2o 8.6mg/l
[0064]
na2moo4·
2h2o 0.25mg/l
[0065]
cuso4·
5h2o 0.025mg/l
[0066]
cocl2·
6h2o 0.025mg/l
[0067]
铁盐(母液ⅲ)
[0068]
feso4·
7h2o 27.8mg/l
[0069]
na
2-edta
·
2h2o 37.3mg/l
[0070]
有机成分(母液ⅳ)
[0071]
肌醇 100mg/l
[0072]ⅳb烟酸 0.5mg/l
[0073]
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6) 0.5mg/l
[0074]
盐酸硫胺素(维生素b1) 0.5mg/l
[0075]
甘氨酸 2mg/l
[0076]
蔗糖 30g/l
[0077]
琼脂 8g/l
[0078]
ph值 5.8。
[0079]
(三)选择组培微瓶景容器
[0080]
选用玻璃、塑料、试管和三角瓶等透明或半透明的容器即可。容器经过灭菌(湿热、化学灭菌、物理灭菌选择其一)不变型,具有保持透明或半透明形态的特定容器。
[0081]
如图1所示,容器包括容器主体1和盖体2。盖体2包括外层盖21和内层塞22,内层塞22与容器主体1的开口端相紧配。外层盖21设有内螺纹,容器主体1的开口端设有外螺纹,外层盖21与容器主体1之间螺合在一起。二者之间形成有螺纹间的配合间隙。可实现外层盖21内外的气体流通。
[0082]
需要说明的是,内螺纹和外螺纹均为微螺纹,微螺旋沟槽大小为0.5~2mm,容器主体1的开口端的气体可通过螺纹间隙与外界相通。
[0083]
内层塞22设有透气区,透气区设置透气膜221,容器主体1通过透气膜221进行换气(植物需要的co2、o2可以进入容器内),实现容器主体1内代谢气体的交换,延长微瓶景的观赏周期。
[0084]
本发明的盖体2采用双层(外层盖21和内层塞22)设计,可大大降低容器主体1内发生污染的概率。
[0085]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透气膜221采用ptfe电子膜,植物需要的co2、o2等物质可通过)。
[0086]
(1)ptfe电子膜的特性如下:
[0087]
1)纤维交错排列结构,薄膜孔隙率达到85%以上,空气能顺畅流通。
[0088]
2)膜孔径为0.1-1μm,能有效阻隔水滴,防水等级能达到ipx7以上。
[0089]
3)膜刚性好,密度适中,隔音音损较小。
[0090]
(2)ptfe电子膜的的产品分类如下表:
[0091][0092]
ptfe电子透气膜具有纤维交错排列的微孔结构,通过双向拉伸工艺,经过高温热定型处理,微孔结构稳定,有效拦截粉尘颗粒表面过滤机理,轻松除尘;膜孔径小,孔径小而均匀疏水性强,表面能低,具有良好的非黏附能力,有效除去表面堆积的灰尘,用水洗或反吹可恢复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阻值低过滤效率可达99.999995%拥有高的过滤效率,可满足超高效空气过滤器过滤效率的等级要求,相比其它过滤材料,ptfe电子透气膜过滤性能是较好的。
[0093]
(四)培育组培微瓶景
[0094]
1、组培微瓶景基质的配制
[0095]
先加去离子水(或自来水,无杂质)于定容容器内,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为定容容器容积的1/2,然后加入基础ms培养基(不加nh4no3)、kno
3 800mg、6-ba 0.01-0.1mg
·
l-1
和naa0.01~0.2mg/l,进一步加入蔗糖10~20g
·
l-1
和ppp333 0.01~0.5mg/l,然后添加食用色素10~50mg/l,溶解后加入凝固剂卡拉胶和低酰结冷胶共2.0~5.0g/l,并用1n hcl或1n naoh调整ph值至5.5~6.5,最终定容。
[0096]
然后根据观赏期长度或容器大小的不同,分装组培微瓶景基质,通常占各分装瓶容积的1/10~1/8,基质厚度通常为10~60mm,并封好各分装瓶口保证分装容器的瓶口向上,防止基质流出。
[0097]
将分装好的基质在119
±
2℃,1.06
±
0.02kg/cm2压力下,湿热灭菌15~30分钟,而后冷却后于环境22~25℃,rh30~60%,黑暗下待凝固剂与容器粘成一体,形成稳定固体基质(即微瓶培养基)
[0098]
2、帝王类组培微瓶景栽培
[0099]
将步骤(二)培育好的无菌植物(即无菌丛生芽团),选择完整性的组培小苗,通常在1~2芽/团,株高根据容器大小调整,高度5~35mm,在净化车间无菌工作台或环境下,将其接种栽培到已灭菌好的微瓶培养基中,让其直立,并按植物方向性栽培,保证植物与容器、基质协调,最后先放置带有透气膜221的内层塞22、再旋紧外层盖21,保证整个操作过程均在无菌环境中进行。
[0100]
将栽培好植物的容器(步骤三选择的),放置在环境20~25℃,rh30~60%,光强在20~60umol/m2/s培养3~5w,待其植株生长出新叶或新芽,且有时新根系长出,植株生长与营养充分吻合,整体透明性好,植株与栽培营养基质生长好,植物正常生长,基质透明性好,形成一个完整的观赏体,观赏周期可达到2~3年。
[010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一种帝王类组培苗微瓶景的培育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102]
a、组培苗微瓶景系统选用帝王类植物,经过组培技术培养后,丛生性强,紧凑,具有多种叶色搭配,其观赏性好,适宜室内弱光的环境观赏。
[0103]
b、通过特定组培技术将帝王类植物丛生芽团培育成无病害、无污染的且获得性状一致的植株,可批量生产。
[0104]
c、经过特定内生菌检测培养植物内生菌检测流程,保证瓶景内观察植物无菌生长,确保2~3年稳定生长,保证观观赏的稳定性。
[0105]
d、瓶景容器选用双层盖,内盖透气膜,外盖保持与容器开口美观性,起到防止病菌通过外层盖直接进入容器内污染,同时还减少植株水分及营养的蒸发,可保证植物合理的生长需要,延长观赏期限和效果。
[0106]
e、生长抑制剂ppp333、食用色素与凝固剂结合,保证基质的均一透明且具有多种色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形成稳定的基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组培的瓶景观赏效果不同,也可观察到植物在其生长、长叶、长芽的全过程。
[0107]
f、将帝王类植物通过现代植物组培技术较系统组培微瓶景中,整个微瓶景内洁净、无病虫害、无微生物,提升了可放置区域,适用范围更广。
[0108]
g、系统将帝王类多种植物利用组培技术与微瓶景相结合,通过特定培养基的控制
和容器的协调组培,可放置室内弱光常温条件下观赏期24~36个月,并观察到植物生长的生长流程。
[0109]
f、第一次系统提出组培微瓶景理念,为其它植物的组培微瓶景提供新的思路。
[0110]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以及本发明的培育方法,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