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镉低富集的泥蚶品系选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485026发布日期:2021-03-30 21:08阅读: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产苗种选育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镉低富集的泥蚶品系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泥蚶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列齿目,蚶科,蚶属,是中国传统的养殖贝类。中国沿海各地均有分布,6~8月份产卵期为生产旺季。此外,河北、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均进行人工养殖,产量颇丰。泥蚶肉味鲜美,可鲜食或酒渍,亦可制成干品,蚶肉含多量蛋白质和维生素,蚶血鲜红,肉的边沿有一金丝似的色线。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生长在海水中的泥蚶能富集海水中的营养物质,其中也包括一些重金属有毒物质,如重金属镉(cd)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累积性肾毒素和致癌物,容易富集在泥蚶的软体部,因此有必要选育镉低富集的泥蚶品种,来降低泥蚶对重金属镉(cd)的富集。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在于提供一种镉低富集的泥蚶品系选育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镉低富集的泥蚶品系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2龄泥蚶中挑选外形完整无损伤,双壳闭合有力,活力强,雌雄性腺饱满的个体作为亲贝;2)采用巢式设计和人工授精的方法,建立半同胞家系和全同胞家系,其中半同胞家系为1个泥蚶雄贝与3个雌贝交配形成;3)将产下子代的雌雄泥蚶亲贝解剖,取出其软体部用质谱或色谱法测定镉含量;4)根据测定的泥蚶亲贝镉含量,按照家系构建方法,选择亲贝样本中镉含量低的30%家系子代继续养殖;5)每个家系桶内放单个家系,子代从孵化到稚贝的壳长至5mm都在室内养殖桶中饲养,稚贝的壳长至5mm后转移至同一水环境中进行养殖;6)待子代泥蚶壳长至20mm后,从每个家系中抽取4%的子代泥蚶,测量其生长指标和镉含量,根据家系子代泥蚶中测得的镉含量,选择镉含量低的10%家系作为留种家系;7)当家系子代养殖至2龄即成年时,重复步骤1挑选亲贝,通过步骤2~6构建下一代家系,将镉低富集的特征逐代稳固。进一步的,步骤2)中半同胞家系与全同胞家系比例为1:3,每个家系受精卵分别在各自家系桶中持续充氧气孵化出子代。进一步的,步骤3)中镉含量测定方法为:泥蚶软体部55℃烘干并研磨,再置于105℃烘干至恒重,用硝酸和双氧水消解,消解液赶酸,直至剩余液体黄豆粒大小,以1%稀硝酸稀释50-500倍后,经0.2μmvaluelab过滤器过滤,再用质谱仪或色谱仪进行镉含量的分析。进一步的,步骤5)中的稚贝继续培育到壳顶幼虫时的密度为1-5个/ml;镜检幼虫平均壳长190μm以上时,投放1cm附着基以便幼虫附着;当稚贝平均壳长小于等于1mm时,培养密度为0.5-1个/ml,当稚贝平均壳长大于1mm时,培养密度为100个/l,同时更换更大养殖桶并在养殖桶中投放3cm的附着基,采用经过海砂过滤的自然海水室内循环流水培育,当壳体长到2mm及其以上时,培养密度为33个/l,每个家系挑选30%外形完整无损伤,双壳闭合有力,活力强的稚贝继续养殖,当稚贝壳长至5mm时,每个家系再挑选30%稚贝移入池塘,每个家系养殖面积6m2,当稚贝壳长至15mm时,每个家系再次挑选30%继续养殖。进一步的,孵化出子代24小时后,收集d型幼虫,各家系幼虫密度为5-10个/ml在家系桶中饲养,子代泥蚶为d型幼虫时期,投喂金藻,培育后期每日早晚各投喂一次角毛藻并早晚各换水一次,1mm以内稚贝时每日早晚各投喂一次角毛藻,每天全量换水一次,泥蚶长至1mm以上时采用自然流动海水中的饵料投喂。本发明挑选软体部镉含量低的泥蚶作为亲贝构建半同胞家系和全同胞家系,通过对亲贝镉含量的测定来定向优选家系子代,逐代纯化,形成稳定的低镉泥蚶品种。本发明选育的泥蚶镉低富集品系更健康、安全、优质,符合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包括如下步骤:1.以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共同选育的水产新品种:泥蚶“乐清湾1号”为亲贝选择群体,从中挑选2龄外形完整无损伤,双壳闭合有力,健康,活力强,雌雄性腺饱满的泥蚶作为亲贝。2.采用巢氏设计和人工授精的方法,建立39个半同胞家系和117个全同胞家系,其中半同胞家系由1个泥蚶雄贝与3个雌贝交配产生。3.将产下子代的雌雄泥蚶亲贝解剖,取整个软体部,55℃烘干,研磨,再105℃烘干至恒重,用硝酸和双氧水(优级纯)进行消解,消解液赶酸40分钟,直至剩余液体黄豆粒大小,以1%稀硝酸稀释50-500倍后,经0.2μmvaluelab过滤器过滤,用于镉含量的分析。扇贝的标准样品gbw10024和试剂空白样品也随泥蚶样品一起进行消解。测定仪器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7900,agilent),icp-ms内标溶液(internalstandardmixpart#5183-6525,agilent,usa),icp-ms标准溶液(environmentalcalibrationstandardpart#5183-4688,agilent,usa)。icp-ms采用外标法进行标定,同时选取合适的内标(5sc)用于校正仪器的漂移和灵敏度的变化。泥蚶标准参考物质中测定镉元素的回收率在10%的标准偏差以内。4.根据测定的泥蚶亲贝镉含量,按照家系构建方法,选择亲贝镉含量均低于平均值的前52个家系(约占30%)继续养殖。5.子代泥蚶的养殖方法具体为:孵化出的子代泥蚶幼虫,24后收集,此时的d型幼虫,在各自家系桶内以5-10个/ml的密度培养,前期投喂金藻,保持水体中藻细胞为1×104个/ml;后期可投喂角毛藻,投喂量为5×103-1×104个/ml。每天早晚各投喂饵料1次,每天早上全量换水1次,并清洗培养桶;镜检待幼虫平均壳长在190μm以上,投放1cm附着基,以便幼虫附着;1mm以内稚贝在100l家系桶中培育,数量约为0.5-1个/ml,日常早晚各投喂1次角毛藻,投喂量2×104个/ml,每天全量换水1次;1mm以上稚贝采用自然饵料丰富的海水培育,此时家系桶更换为容积300升高90cm,桶底部放置3cm的附着基并将对应的标志牌悬挂于养殖家系桶上,每个家系桶内放单个家系稚贝数为3万粒,家系桶放置于室内培养水池中,室内培养池水位保持100cm的循环流动海水,水池中充氧气,该方法使不同家系的水质、水温、饵料等环境因子一致,实现家系间相同的生长条件,且具有较高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当壳长长到2mm,选留部分大小均匀的稚贝,使得每个家系桶稚贝数量在1万粒;稚贝平均壳长至5mm时,将稚贝移入池塘,进行养殖。池塘滩面插杆,每个杆上悬挂家系标志牌,每个家系养殖面积约6m2,数量约5000粒。当稚贝壳长生长至15mm时,选留3000粒,继续养殖。6.当泥蚶平均壳长20mm,每个家系取120粒,测量生长指标和镉含量。镉含量测定方法同步骤3。根据家系子代镉含量,选择镉含量低的家系16个作为留种家系。7.当16个留种家系养殖至24月龄,即成年时进行步骤1的亲贝挑选,通过步骤2~6构建下一代家系,将镉低富集的特征逐代稳固。选育过程中因泥蚶每年性腺成熟期为6月中下旬至8月中上旬。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可以通过巢氏设计构建家系。但是由于浮游幼虫培育需要大量的人力管理,而稚贝室内培育可节省人力,但是需要室内水泥池场地。同时,泥蚶亲贝重金属镉含量测定需要一段时间。综上考虑,采用分批构建家系的方法,按照泥蚶亲贝镉含量选留部分家系继续养殖。另外泥蚶软体在不同年龄段其镉含量不同,一般镉含量与年龄成反比,镉含量还与生长环境中的盐度、温度相关,因此不同批次测量的镉含量因年龄、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较小差异,选择镉含量低的前一部分家系留种。具体实施中考虑时间和成本投入,最近一次测得的是留种子四代(f4)的镉含量,其镉含量检测时年龄、生长环境的盐浓度、温度均对标亲贝(f0)。具体测得各世代不同年龄的镉含量见表1。表1各世代不同时期的镉含量记载表各世代镉浓度(mg/kg)f0成年(52个家系)8.86f1幼年(16个家系)16.372f1成年(52个家系)8.413f2幼年(16个家系)14.493f2成年(52个家系)7.231f3幼年(16个家系)12.827f3成年(52)个家系6.471f4幼年(16个家系)11.264f4成年(5个家系)5.795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