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密度栽培铁皮石斛的立体种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98383发布日期:2021-05-04 09:53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密度栽培铁皮石斛的立体种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密度栽培铁皮石斛的立体种植系统。



背景技术:

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kimuraetmigo):茎直立,圆柱形,长9-35厘米,粗2-4毫米,不分枝,具多节;叶二列,纸质,长圆状披针形,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总状花序常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具2-3朵花;花苞片干膜质,浅白色,卵形,长5-7毫米,萼片和花瓣黄绿色,近相似,长圆状披针形,唇瓣白色,基部具1个绿色或黄色的胼胝体,卵状披针形,比萼片稍短,中部反折。蕊柱黄绿色,长约3毫米,先端两侧各具1个紫点;药帽白色,长卵状三角形,长约2.3毫米,顶端近锐尖并且2裂。花期3-6月。

铁皮石斛的栽种方法除床栽和地栽以外,目前新兴了一种吊笼式或悬挂式立体栽培方法。申请号为cn201710288409.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悬挂式立体栽培铁皮石斛与白芨套种的方法,在同一大棚内,白芨种植在地床,铁皮石斛悬挂式种植,采用辅助设施提供适宜的温度、光照、湿度,达到立体栽培,合理利用空间。但该专利存在以下缺点:由于种植有石斛的铁皮石斛架有十公斤左右的重量,铁皮石斛架(吊笼)在大棚上高挂或取下时以及石斛架移动起来都较为费力,由于高度及重量的原因操作人员甚至会踩到下面的地床,踩坏下面的农作物;而且挂在高处的石斛架不易浇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密度栽培铁皮石斛的立体种植系统,利用大棚上层空间,实现上下高密度立体种植,充分利用光源和水源。而且本实用新型也能控制石斛吊笼升降和平移,节省人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高密度栽培铁皮石斛的立体种植系统,包括悬挂式吊笼和培育床,所述种植系统包括多个种植单元,每个种植单元均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方固定在顶部桁架上,升降机构下方连接有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的一端设有旋转电机,环形轨道上挂有多个悬挂式吊笼,悬挂式吊笼下方为培育床。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轨道的中部或两侧设有水管和喷淋头,需要喷水时,打开喷淋头,喷水呈辐射状,保证喷淋头周围的吊笼都能喷到水,由于吊笼不会积水,沥出的水会滴落到下层培育床上,充分利用水源。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轨道上设有齿轨,旋转电机与齿轮连接,旋转电机带动齿轮与齿轨配合使环形轨道旋转运动,需要挂上或取下石斛吊笼时,降低种植单元的高度,然后打开旋转电机,操作人员站在端头或一侧,不需走动,可轻松挂上或取出石斛吊笼。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绞盘和升降钢索,所述升降钢索下方连接环形轨道,所述绞盘固定在顶部桁架上,设置升降机构的优点除了节省人力之外,还可以使多个种植单元处于不同高度,相互错落,从而充分利用大棚内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轨道的长度为3~10米,宽度为0.8-2米,相邻环形轨道之间的距离为0.8~2米。

进一步地,所述悬挂式吊笼的高度为120~150cm,直径为25~35cm。

进一步地,所述培育床下方或者墙壁上安装有升降旋转控制器,可以分别控制每个种植单元的升降和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大棚上层空间,平均每亩大棚内可以装1000-1200个石斛吊笼,实现铁皮石斛的高密度立体种植,上层种植石斛,下层培育石斛幼苗或者其他作物,大棚内作物能够充分利用光源和水源,而且本实用新型也能自动控制吊笼升降和平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吊笼的间距以及高度,不仅能有效利用光源,还能节省人力。所述种植系统通气透气,四面采集阳光,温湿度调节,水肥一体化,按国家药典含量种植,亩产可达1000公斤以上,显著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种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高密度栽培铁皮石斛的立体种植系统的内部示意图;

图中标记:1-悬挂式吊笼,2-培育床,3-升降机构,4-环形轨道,5-旋转电机,6-喷淋头,7-升降钢索,8-绞盘,9-齿轨,10-齿轮,11-升降旋转控制器,12-桁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用于高密度栽培铁皮石斛的立体种植系统包括多个种植单元,每个种植单元均包括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包括升降电机、绞盘8和升降钢索7,升降钢索7下方连接环形轨道4,绞盘8固定在大棚顶部桁架12上。

环形轨道4的一端设有旋转电机5,环形轨道4上设有齿轨9,旋转电机5与齿轮10连接,旋转电机5带动齿轮10与齿轨9配合从而带动环形轨道旋转运动。环形轨道4上挂有多个悬挂式吊笼1,悬挂式吊笼1下方为培育床2。培育床2下方安装有升降旋转控制器11,如果培育床是地床,可以将升降旋转控制器11设置在或者大棚的墙壁上或其他合适位置。

环形轨道4的中部或两侧设有水管和喷淋头6,喷淋头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保证每个吊笼都能被淋到水。

本实施例中环形轨道4的长度为5米,宽度为1米,相邻环形轨道4之间的距离为1米。悬挂式吊笼1的高度为150cm,直径为30cm,悬挂式吊笼1的间距为50~80cm,平均每亩大棚可以装1000-1200个石斛吊笼,高密度种植,有效利用光源和水源。按国家药典含量种植,通气透气,四面采集阳光,温湿度调节,水肥一体化,亩产可达1000公斤,显著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所述大棚的立体种植方法如下:下方的培育床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种植合适的作物,上方栽培石斛时,首先降低种植单元的高度,打开旋转电机,操作人员站在端头或一侧,可栽培石斛的吊笼挂在环形轨道上,相邻吊笼的距离可以根据光线情况调节。也可以通过控制升降机构使多个种植单元处于不同高度,这样吊笼的高度相互错落,从而充分利用大棚内光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高密度栽培铁皮石斛的立体种植系统,包括悬挂式吊笼(1)和培育床(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种植系统包括多个种植单元,每个种植单元均包括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的上方固定在顶部桁架上,升降机构(3)下方连接有环形轨道(4),所述环形轨道(4)的一端设有旋转电机(5),环形轨道(4)上挂有多个悬挂式吊笼(1),悬挂式吊笼(1)下方为培育床(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密度栽培铁皮石斛的立体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轨道(4)的中部或两侧设有水管和喷淋头(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密度栽培铁皮石斛的立体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轨道(4)上设有齿轨(9),旋转电机(5)与齿轮(10)连接,旋转电机(5)带动齿轮(10)与齿轨(9)配合使环形轨道旋转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密度栽培铁皮石斛的立体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升降电机、绞盘(8)和升降钢索(7),所述升降钢索(7)下方连接环形轨道(4),所述绞盘(8)固定在顶部桁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密度栽培铁皮石斛的立体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轨道(4)的长度为3~10米,宽度为0.8-2米,相邻环形轨道(4)之间的距离为0.8~2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密度栽培铁皮石斛的立体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式吊笼(1)的高度为120~150cm,直径为25~3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密度栽培铁皮石斛的立体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床(2)下方或者墙壁上安装有升降旋转控制器(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密度栽培铁皮石斛的立体种植系统,包括悬挂式吊笼和培育床,所述立体种植系统包括多个种植单元,所述种植单元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方固定在顶部桁架上,升降机构下方连接有环形轨道,环形轨道通过电机电动旋转,环形轨道上挂有多个悬挂式吊笼,悬挂式吊笼下方为培育床。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大棚上层空间,平均每亩大棚内可以装1000‑1200个石斛吊笼,实现铁皮石斛的高密度立体种植,上层种植石斛,下层培育石斛幼苗或者其他作物,大棚内作物能够充分利用光源和水源,而且本实用新型也能自动控制吊笼升降和平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吊笼的间距以及高度,不仅能有效利用光源,还能节省人力。

技术研发人员:廖汝栋;张业胜;张天琴;张晨;林丽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保山华大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4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