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的杀线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93769发布日期:2021-07-16 20:01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的杀线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农药组合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杀线虫药剂的专用增效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的杀线虫组合物,所述杀线虫组合物含有该专用增效组合物。


背景技术:

2.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常采取长期连作,土壤根结线虫累积为害尤为严重,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根结线虫病依然是农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根据不同的施药方式,杀线虫剂可分为熏蒸型杀线虫剂和非熏蒸型杀线虫剂。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杀线虫剂可分为卤代烃、有机硫、有机磷、氨基甲酸脂、三氟丁烯类等。此外,还有一部分来自生物源和植物源的杀线剂及种子处理剂。目前市场常见的杀线虫剂的主要缺点是毒性较大,抗性及残留问题相对比较突出。
3.氟唑菌酰羟胺(pydiflumetofen)属于新型吡啶酰胺类杀菌剂,具有广泛的杀菌谱。氟唑菌酰羟胺突破了传统琥珀酸脱氢酶类的杀菌谱,可高效防治镰刀菌引起的病害,在作物上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的耐雨水冲刷能力。氟唑菌酰羟胺可以用于谷物、玉米、大豆、花生、油菜、藜麦、蔬菜、干豌豆、果树、特种作物、草坪和观赏植物等作物的多种病害防治。氟唑菌酰羟胺还是一种新型的杀线虫药剂,先正达公司将其制备成种子处理剂,用于防治大豆胞囊线虫。
4.阿维菌素(avermectins)是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由链霉菌中灰色链霉菌发酵产生。阿维菌素由一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组成,对螨类和昆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将阿维菌素喷施于叶表面后,其可迅速分解消散,渗入植物薄壁组织内的活性成份,可较长时间存在于组织中并具有传导作用,对害螨和植物组织内取食危害的昆虫有长残效性。
5.茶皂素(tea saponin)又名茶皂甙,是从山茶科植物的种子中提取的一种糖式化合物,属皂素类。茶皂素对菜青虫具有一定胃毒和较强的忌避作用,且浓度越高,忌避越强,对防治菜青虫危害包心菜有一定效果。茶皂素在园林花卉上用作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如地老虎、线虫等害虫。茶皂素还对危害水稻的福寿螺和蜗牛、钉螺等均有良好的毒杀效果。
6.八角莲是小檗科、鬼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可达150厘米,为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八角莲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包括总木脂素和总黄酮等,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和抗蛇毒等作用。
7.专利cn107494563a公开了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组合物及其应用,其包含活性成分氟唑菌酰羟胺和杀螟丹;该发明能够有效的防治干尖线虫和抗性恶苗病,且农药用量明显降低。专利cn101180969b公开了一种杀线虫颗粒剂,以大豆榨油后的大豆饼粉作载体,以噻唑膦和阿维菌素为有效成分,配以粘结剂、ph调节剂和着色剂,按适当比例而制成。
8.植物线虫侵染,造成植株组织损伤,阻碍植株营养吸收,影响正常生长代谢,同时易受到其他病原菌的侵染,引发植物发病。目前,植物线虫病的防治多依赖氨基甲酸酯类杀
线虫剂,但氨基甲酸酯类杀线虫剂大多具有高毒性,对人畜和生态环境安全形成了威胁。本专利申请发明人通过深入研究,探索出一种含氟唑菌酰羟胺组合物。该组合物组合使用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并与茶皂素和八角莲提取物组合使用,对植物线虫病害有着优异的防治效果,且该组合物也未出现在已知的文献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也难以知晓该组合物用于防治植物线虫病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的杀线虫组合物,该组合物对植物线虫病害,特别是根结线虫病害,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
10.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的杀线虫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组分a,所述组分a为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该组合物还包含组分b,所述组分b为茶皂素和八角莲提取物。
11.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易于知晓,提高农用组合物的药效,避免耐药性的发生,多采用多种农药组合使用或者联合使用,但由于各组分与内在机理的不明,多种农药组合使用或者联合使用后的防治效果是否为协同增效是难以预期的。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的试验探究,根据田间试验表现出的综合效果评定,本发明所述的杀线虫组合物,对根结线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且都优于单剂的使用效果。
12.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的杀线虫组合物中包含组分a,所述组分a包含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在组分a中,所述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的质量配比为60:1~1:60;优选地,质量配比为32:1~1:10。
13.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的杀线虫组合物中包含组分b,所述组分b包含茶皂素和八角莲提取物。在组分b中,所述茶皂素和八角莲提取物的质量配比为20:1~1:10;优选地,质量配比为15:1~1:5。
14.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的杀线虫组合物中,所述组分a和组分b在所述杀线虫组合物中的质量配比为20:1~1:16;优选地,质量配比为5:1~1:4。
15.关于所述八角莲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对八角莲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并不做特别的限定。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的杀线虫组合物以八角莲全株为原料,经晾干粉碎后,可以通过水浸提和有机溶剂浸提或是其它常规的方式获得。
16.有机溶剂浸提可以作为获取所述八角莲提取物的优选方式之一,其操作过程如下:取晾干、粉碎的八角莲全株(包含茎、叶和根),用有机溶剂超声浸提所得粉碎物,回收浸提液中的有机溶剂,得到所述八角莲提取物的浓缩液,即得所述八角莲提取物。本发明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甲醇、乙醇、氯仿、丙酮、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是其混合物,或其它可以获得所述八角莲提取物的有机溶剂。
17.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本发明组合物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可制备成为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等剂型中的一种。所述的功能性组合物还含有配制农药制剂所需的助剂,助剂可以是溶剂、乳化剂、润湿剂、稳定剂、分散剂、增稠剂、ph调节剂、消泡剂、防冻剂、填料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本发明所述的助剂可以均为已知物质,比如农药制剂中常用的各种助剂,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所变化,并无特别限定。
18.施药方式可以采取喷雾、灌根、浸根、浸种、浇施、甩施、撒施、沟施、穴施等。防治线虫时优选沟施、穴施、灌根等土壤处理或浸根、浸种处理。防治根结线虫优选剂型为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颗粒剂和可湿性粉剂,其中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主要用于浇施和滴灌,颗粒剂主要用于撒施,可湿性粉剂主要用于拌毒土或拌化肥使用。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的杀线虫组合物的有益效果或优点: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主要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的杀线虫组合物,该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为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并辅以茶皂素和八角莲提取物。本专利发明人对该组合物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发现在一定的配比范围内,该组合物对植物线虫病防治效果优于单剂使用,表明该组合具有协同增效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22.实施例1
2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的杀线虫组合物对黄瓜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的田间试验。该农用组合物的有效组分是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辅助添加茶皂素和八角莲提取物。
24.供试黄瓜品种为“津优2号”,试验地点在沈阳市于洪区大棚温室,统一正常土肥水管理。
25.供试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采自沈阳市于洪区大棚温室。供试线虫培养方法为,接种一龄幼虫于易感病番茄上,当根部产生大量卵囊时,将根取出并将土壤清洗干净,用镊子取卵囊于培养皿中,用0.5%的次氯酸钠消毒,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将消毒后的卵囊置于灭菌的培养皿中,每天收集二龄幼虫于三角瓶中,备用。
26.将氟唑菌酰羟胺、阿维菌素、茶皂素和八角莲提取物按表1所述的比例复配为混合处理药剂,分别以氟唑菌酰羟胺单剂、阿维菌素单剂、茶皂素单剂和八角莲提取物单剂为对照处理药剂,以清水为空白对照。本实施例所述八角莲提取物为甲醇溶剂浸提得到,具体为,称取10g晾干、粉碎的八角莲全株置于500ml烧杯,加入250ml甲醇,混合后回流提取2~3小时,减压浓缩脱除溶剂即得所述八角莲提取物。
27.黄瓜育苗于直径13cm、高10cm的营养钵中,育苗土为经处理过的无线虫园土和沙土按4:1比例混合。黄瓜苗长出2~3片真叶时接种线虫。接种线虫时,将培养好的线虫配置成100条/ml的线虫悬浮液,在植株根周围均匀的插3个小孔,将线虫悬浮液滴入小孔中,每盆接种1500条线虫。接种线虫当天进行药剂处理,各药剂处理组依照表1所述比例进行浇施,施药剂量为50kg/hm2。试验设计为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定植25株,每小区采用5点取样,每点调查4株,以株为单位调查总株数、各级病株数,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其数据结果见表1。
28.根据根部症状评定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病情指数分级标准为:0级,健康无病(根系上无根结);1级,1%~20%根系上有根结,但根结相互不连接;2级,21%~40%的根系上有根结,仅少量根结相互连接;3级,41%~60%的根系上有根结,半数以下根结相互连
接;4级,61%~80%的根系上有根结,半数以上根结相互连接,部分主、侧根变粗呈畸形;5级,80%以上的根系上有根结,且相互连接,多数主、侧根呈畸形。
29.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计算方式如下:
[0030][0031][0032]
表1,杀线虫组合物对黄瓜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
[0033]
[0034][0035]
注:组分a为氟唑菌酰羟胺(a1)和阿维菌素(a2)的组合,组分b为茶皂素(b1)和八角莲提取物(b2)的组合,a1和a2在组分a中的质量比为1:1,b1和b2在组分b中的质量比为1:1。
[0036]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的杀线虫组合物,有效组分氟唑菌酰羟胺、阿维菌素、茶皂素和八角莲提取物在一定的配比范围内,对黄瓜根结线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最高防效达到了88.69%,且高于各组分单剂、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组合、茶皂素和八角莲提取物组合使用的效果。
[0037]
实施例2
[003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的杀线虫组合物对番茄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的田间试验。该农用组合物的有效组分是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辅助
添加茶皂素和八角莲提取物。
[0039]
供试番茄品种为“谷雨天赐1号”,试验地点在铁岭市营盘村大棚温室,统一正常土肥水管理。
[0040]
试验设2组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的杀线虫组合物处理组,分别为乳油剂和悬浮剂,施药剂量为50kg/hm2,施药采取400ml/株灌根。乳油剂制剂方法为,取10g氟唑菌酰羟胺、10g阿维菌素、5g茶皂素、5g八角莲提取物,依次加入到30ml二甲苯中,待充分混合后再加入20ml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搅拌均匀后成均一透明的油状液体,即得所述乳油剂。悬浮剂制剂方法为,充分混合10ml木质素磺酸盐、3ml乙二醇、1ml聚乙烯醇、0.5ml硅油、500ml水,然后依次加入10g氟唑菌酰羟胺、10g阿维菌素、5g茶皂素、5g八角莲提取物,充分混合后,用水定容至1l,即得所述悬浮剂。
[0041]
试验设3组常用杀线虫剂处理组,分别为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拜耳股份公司),400ml/株灌根;1%甲维盐乳油(上海迪拜植保有限公司),400ml/株灌根;10%噻唑膦颗粒剂(河北兴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50kg/hm2拌土施用,施药后每株浇等量的水,以不渗水为标准。
[0042]
试验另设清水对照。
[0043]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组3次重复。试验小区垄长6m,垄宽0.5m,垄间距0.3m,每垄21株。移植番茄后立即接种线虫,线虫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接种线虫时,将培养好的线虫配置成100条/ml的线虫悬浮液,在植株根周围均匀的插3个小孔,将线虫悬浮液滴入小孔中,每株接种1500条线虫。接种线虫后,依照各组情况进行对应处理,药后90d取样。每小区采用5点取样,每点调查2株,以株为单位调查总株数、各级病株数,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计算方式同实施例1,其数据结果见表2。
[0044]
表2,杀线虫组合物对番茄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
[0045][0046]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一种含有氟唑菌酰羟胺和阿维菌素的杀线虫组合物,有效组分氟唑菌酰羟胺、阿维菌素、茶皂素和八角莲提取物在一定的配比范围内,所制成的乳油剂
和悬浮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最高防效达到了75.97%,且高于各常用杀线虫剂的使用效果。
[0047]
如上所述,即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改变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