狨猴繁育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62025发布日期:2022-11-22 18:2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狨猴繁育笼,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繁育单元,所述繁育单元包括:笼架(100),具有侧壁(101)和顶壁(102);和第一插板(21),可拆卸地横向设置在所述笼架(100)中间,以将所述笼架(100)分割成上下邻置的第一笼室(11)和第二笼室(12),其中,所述第一笼室(11)设置有可开闭的网状的第一笼门(103),所述第二笼室(12)设置有可开闭的网状的第二笼门(104),所述侧壁(101)的背离所述第一笼门(103)和所述第二笼门(104)的位置设置有供狨猴通往室外活动区的活动孔(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狨猴繁育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笼室(11)中设置有食区,所述食区包括食盘(31)和食盘支架(32),所述食盘支架(3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笼门(103)的门网处,所述食盘支架(32)包括至少一个开口朝向所述第一笼门(103)的u型结构以放置所述食盘(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狨猴繁育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笼门(103)的门网处设置有能置入所述食盘(31)的开口(1031),所述开口(1031)处设置有网片(1032),所述网片(1032)通过卡扣(1033)可开闭的固定在所述第一笼门(10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狨猴繁育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盘支架(32)还包括有u型卡片(321),所述u型卡片(321)固定在所述u型结构处,以使所述食盘(31)通过所述开口(1031)置入并卡接在所述u型卡片(321)与所述u型结构的缝隙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狨猴繁育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笼室(12)的底部设置有代谢区,所述代谢区包括底网(121)和可抽拉地设置在所述底网(121)下方的底部托盘(122),所述底部托盘(122)的外侧设置有把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狨猴繁育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笼室(11)中设置有睡盒(112),所述顶壁(102)还包括有滑轨(1021),所述睡盒(112)通过所述滑轨(1021)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笼室(11)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狨猴繁育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笼门(103)和所述第二笼门(104)均包括周向设置的门框,所述笼架还包括插销组件(4),所述插销组件(4)设置在所述门框与所述侧壁(101)的外侧,用于将所述第一笼门(103)和所述第二笼门(104)锁止在所述侧壁(101)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狨猴繁育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笼室(11)和第二笼室(12)内还设置有侧面开口的隐藏盒(5),所述隐藏盒(5)设置在所述侧壁(101)上,且所述隐藏盒(5)上还设置有观察孔(5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狨猴繁育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笼门(103)上部还包括卡片槽(1034),以放置对应狨猴档案卡。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狨猴繁育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狨猴繁育笼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所述繁育单元,所述第一笼室(11)和所述第二笼室(12)均单独纵向设置有第二插板(22),所述第二插板(22)设置在所述笼架(100)之间并构成所述繁育单元的一个侧壁(101),所述第二插板(22)可抽拉地设置在相邻两个笼架(100)之间,以能够使相邻两个笼架(100)连通或隔离。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狨猴繁育笼,包括至少一个繁育单元,繁育单元包括:笼架,具有侧壁和顶壁;和第一插板,可拆卸地横向设置在笼架中间,以将繁育笼分割成上下邻置的第一笼室和第二笼室,其中,第一笼室设置有可开闭的网状的第一笼门,第二笼室设置有可开闭的网状的第二笼门,侧壁的背离第一笼门和第二笼门的位置设置有供狨猴通往笼外活动区的活动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插板可拆卸的结构可以随时将两个笼室之间连通,可对狨猴的活动空间进行灵活调整,第一插板也可设置为网状插板,以增大第二笼室的采光。在繁育笼侧壁紧邻建筑空间的墙时,侧壁上还可以设置有活动孔,墙上设置有开口,狨猴可以通过活动孔直通活动区,增大了狨猴的活动空间。猴的活动空间。猴的活动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 冯宇 高庆 包铁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兆生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08
技术公布日:2022/11/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