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

文档序号:31607257发布日期:2022-09-21 11:12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

1.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


背景技术:

2.玉米秸秆能够为土壤提供一定的营养物,在种植下一品种批次的农作物时,通常会直接将玉米秸秆和土地一起进行翻耕,在翻耕时,通常需要使用到联合作业机。
3.申请号为202020056989.9公开了一种双动力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机,其包括机架、柴油发动机和旋耕刀轴驱动装置;在机架上自前至后分别固定安装有灭茬刀轴动力驱动箱和柴油发动机,在灭茬刀轴动力驱动箱下方的机架上安装有灭茬刀轴,灭茬刀轴动力驱动箱的动力输出端与灭茬刀轴固定连接并带动灭茬刀轴转动,在灭茬刀轴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灭茬刀,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操作简单,通过设置柴油发动机及旋耕刀轴驱动装置带动旋耕刀轴转动,通过拖拉机的动力带动灭茬刀灭茬,因此极大降低了每小时的耗油成本,而且本发明将耕地秸秆还田、旋耕、刮平、起垄、镇压一次性完成,因此进一步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
4.然而,上述的联合作业机主要考虑如何在降低作业成本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并没有考虑到现有的联合作业机在还田过程中,土壤中的营养含料减低,不利于后续作物的生长。有鉴于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能够在还田过程中还能够对土壤施肥的联合作业机,从而能够在还田的同时还能够改善土壤的质量,进而能够为后续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5.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6.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包括:联合作业机主体,所述联合作业机主体包括主体板、前还田机构、后翻动机构以及施肥机构,所述前还田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板的前端,所述后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板的后端,所述施肥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板的上方,并向下穿过所述主体板。
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所述施肥机构包括储料桶、出料管、施肥液压推杆以及出料板,所述储料桶穿设在所述主体板上,所述出料管设置在所述储料桶的下端,所述施肥液压推杆设置在所述储料桶的桶盖上,所述出料板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出料管内,并与所述施肥液压推杆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出料板上设置有多个分流块。
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所述出料管的内表面设置有对称布置的滑槽,所述出料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对称布置的挡块,所述挡块与
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所述出料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导料斜块,所述导料斜块与所述活塞杆连接,多个所述分流块均布在所述导料斜块的周围。
1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所述主体板的四角出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前还田机构与前端的两个支撑柱可动连接,所述后翻动机构与后端的两个支撑柱可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施肥机构穿设在所述顶板内。
1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所述前还田机构包括前液压推杆、还田架板、还田滚筒、还田粉碎刀,所述前液压推杆设置在所述主体板的前端,所述还田架板设置在所述主体板的前端下方,并与支撑柱可动连接,所述前液压推杆与所述还田架板连接,所述还田滚筒设置在所述还田架板内,所述还田滚筒上设置有多个还田粉碎刀,所述还田滚筒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还田滚筒转动连接。
1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所述前液压推杆的两侧均设置有横向翅板,所述横向翅板与所述支撑柱可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其中一个所述横向翅板上。
1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后端的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固定套,两个所述固定套之间设置有扶手杆。
1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所述还田架板的两个侧挡板内分别设置有轴承模块,所述轴承模块包括外轴承套、内轴承部,所述外轴承套设置在所述侧挡板内,所述外轴承套的内壁设置有轴承环槽,所述内轴承部设置在所述轴承环槽内,所述还田滚筒端部的轴杆穿设在所述内轴承部中,所述内轴承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轴承件,所述轴承件包括内包机构、中包机构以及外转动机构,所述内包机构可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包机构内,两个中包机构相互连接,使得所述内包机构连接所述轴杆,所述外转动机构包括多个外转架,所述外转架包括外c型支板、弹簧架、内弹簧、推顶杆以及轴承导球,所述弹簧架设置有两个并分别与所述中包机构连接,所述内弹簧设置在所述弹簧架内,所述推顶杆穿设在所述弹簧架中,所述内弹簧抵顶所述推顶杆,所述外c型支板设置在两个所述推顶杆上,并且所述外c型支板远离所述轴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所述轴承导球,通过所述轴承导球与所述轴承环槽转动连接。
1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所述中包机构包括中c型包板、固定齿块以及内固齿组,所述弹簧架设置在所述中c型包板的外壁上,所述中c型包板具有两个自由面,所述固定齿块设置在所述自由面的一端,所述固定齿块上设置有齿槽,所述自由面的另一端设置有内固通槽,所述内固通槽具有与所述自由面连通的第一开口,以及与所述中c型包板的外端面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内固齿组包括内齿块、内顶杆、内顶弹簧、外顶弹簧、外顶板以及外顶侧板,所述内顶杆螺接在所述内固通槽中,所述内齿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内并与所述内顶杆的内端转动连接,所述内顶弹簧套在所述内顶杆上并抵顶在所述内齿块与所述内固通槽的内壁之间,所述外顶板、外顶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内,所述内顶杆上设置有两个防动缺槽,所述外顶弹簧抵顶所述外顶板,使得所述
外顶板的两侧的外顶侧板卡接至所述防动缺槽内;所述内包机构包括内c型包板、双向内丝杠、丝杠座以及斜向扭铰板,所述中c型包板的内壁上设置有调节长槽,所述双向内丝杠穿设地螺接在所述调节长槽内,所述双向内丝杠的外端设置有外六角块,所述丝杠座设置有两个并位于所述调节长槽内,所述丝杠座与所述双向内丝杠螺接,所述斜向扭铰板的一端与所述内c型包板的外壁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丝杠座铰接,两个所述内c型包板与所述轴杆的外凸台段连接。
16.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该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包括:联合作业机主体,该联合作业机主体包括主体板、前还田机构、后翻动机构以及施肥机构,这里前还田机构安装在主体板的前端,后翻动机构安装在主体板的后端,施肥机构安装在主体板的上方,并向下穿过主体板;所以操作人员在使用该联合作业机主体时,向施肥机构内加入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主体向前移动,进而前还田机构可以对玉米进行粉碎还田,而后施肥机构将生物碳基肥施入粉碎的玉米秸秆,而后随着联合作业机主体的继续向前移动,后翻动机构对粉碎的玉米秸秆进行翻动,这样落在玉米秸秆的生物碳基肥会在后翻动机构的转动下与土壤混合在一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质量。
18.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该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中设计了施肥机构4,其中,施肥机构包括储料桶、出料管、施肥液压推杆以及出料板,通过施肥液压推杆将出料板向下移动,使得储料桶内的生物碳基肥则通过多个分流块散落到下方的土壤中,以此实现了对生物碳基肥的施肥,施肥效率高。
19.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中前还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中施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中施肥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中出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中轴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中轴承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发明中外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本发明中内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0为本发明中内包机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31.图11为本发明图10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12为本发明中内固齿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34.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35.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包括:联合作业机主体100,所述联合作业机主体100包括主体板1、前还田机构2、后翻动机构3以及施肥机构4,所述前还田机构2设置在所述主体板1的前端,所述后翻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主体板1的后端,所述施肥机构4设置在所述主体板1的上方,并向下穿过所述主体板1。
3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该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包括:联合作业机主体100,该联合作业机主体100包括主体板1、前还田机构2、后翻动机构3以及施肥机构4,这里前还田机构2安装在主体板1的前端,后翻动机构3安装在主体板1的后端,施肥机构4安装在主体板1的上方,并向下穿过主体板1;所以操作人员在使用该联合作业机主体100时,向施肥机构4内加入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主体100向前移动,进而前还田机构2可以对玉米进行粉碎还田,而后施肥机构4将生物碳基肥施入粉碎的玉米秸秆,而后随着联合作业机主体100的继续向前移动,后翻动机构3对粉碎的玉米秸秆进行翻动,这样落在玉米秸秆的生物碳基肥会在后翻动机构3的转动下与土壤混合在一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质量。
3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施肥机构4包括储料桶41、出料管42、施肥液压推杆43以及出料板44,所述储料桶41穿设在所述主体板1上,所述出料管42设置在所述储料桶41的下端,所述施肥液压推杆43设置在所述储料桶41的桶盖上,所述出料板44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出料管42内,并与所述施肥液压推杆43的活塞杆443连接,所述出料板44上设置有多个分流块45。
3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提供了施肥机构4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施肥机构4包括储料桶41、出料管42、施肥液压推杆43以及出料板44,具体地,该储料桶41穿设在主体板1上,而出料管42安装在储料桶41的下端,并朝向土壤,在储料桶41的桶盖上安装施肥液压推杆43,在施肥液压推杆43的活塞杆443下端安装出料板44,出料板44同时滑动在出料管42内,这该出料板44上具有多个分流块45,所以当施肥液压推杆43的活塞杆443向下移动,进而将出料板44向下推出出料管42,使得出料板44上的分流块45与出料管42之间具有空间,这样储料桶41内的生物碳基肥则通过多个分流块45散落到下方的土壤中了。
3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施肥机构4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施肥机构4包括储料桶41、出料管42、施肥液压推杆43以及出料板44,通过施肥液压推杆43将出料板44向下移动,使得储料桶41内的生物碳基肥则通过多个分流块45散落到下方的土壤中,以此实现了对生物碳基肥的施肥,施肥效率高。
4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料管42的内表面设置有对称布置的滑槽421,所述出料板44的外表面设置有对称布置的挡块441,所述挡块441与所述滑槽421滑动连接。
4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在出料管42的内表面开设了对称布置的滑槽421,同时出料板44的外表面安装有对称布置的挡块441,挡块441与滑槽421滑动连接,所以当施肥液压推杆43向下推动出料板44时,出料板44通过挡块441、滑槽421之间滑动,这样出料板44在出料管42内可以平稳地移动。
4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料板44的上表面设置有导料斜块442,所述导料斜块442与所述活塞杆443连接,多个所述分流块45均布在所述导料斜块442的周围。
43.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在出料板44的上表面设计有导料斜块442,这里导料斜块442与活塞杆443连接,而多个分流块45则均布在导料斜块442的周围,该导料斜块442均有斜面,使得储料桶41内的生物碳基肥会沿着导料斜块442的斜坡面滚动,并经由分流块45分流后落入土壤内,提高了施肥效率。
4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板1的四角出均设置有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前还田机构2与前端的两个支撑柱11可动连接,所述后翻动机构3与后端的两个支撑柱11可动连接,所述支撑柱11的上端设置有顶板12,所述施肥机构4穿设在所述顶板12内。
45.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在主体板1的四角出均安装有支撑柱11,支撑柱11的下端具有移动轮,同时在支撑柱11的上端安装有顶板12,这里施肥机构4穿设在顶板12内,通过顶板12进一步地固定住了施肥机构4,防止施肥机构4发歪斜;
46.而前还田机构2与前端的两个支撑柱11可动连接,同时后翻动机构3与后端的两个支撑柱11可动连接,这样当翻动土壤时前还田机构2、后翻动机构3均可沿着对应的支撑柱11向下移动至进入到土壤内,以方便对土壤进行更高效地翻动。
4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还田机构2包括前液压推杆21、还田架板22、还田滚筒23、还田粉碎刀24,所述前液压推杆21设置在所述主体板1的前端,所述还田架板22设置在所述主体板1的前端下方,并与支撑柱11可动连接,所述前液压推杆21与所述还田架板22连接,所述还田滚筒23设置在所述还田架板22内,所述还田滚筒23上设置有多个还田粉碎刀24,所述还田滚筒23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25,所述驱动电机25与所述还田滚筒23转动连接。
4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前还田机构2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前还田机构2包括前液压推杆21、还田架板22、还田滚筒23、还田粉碎刀24,这里前液压推杆21安装在主体板1的前端,还田架板22安装在主体板1的前端下方,并与支撑柱11可动连接,而还田滚筒23安装在还田架板22内,所以当驱动电机25启动后,驱动电机25带动还田滚筒23转动,进而还田滚筒23带动多个还田粉碎刀24转动起来,前液压推杆21则向下推动还田架板22沿着支撑柱11移动,进而使得多个高速转动的还田粉碎刀24对玉米秸秆进行粉碎还田操作,实现玉米秸秆还田和施肥同步进行,提供了效率。
4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液压推杆21的两侧均设置有横向翅板5,所述横向翅板5与所述支撑柱11可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5设置在所述其中一个所述横向翅板5上。
50.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在前液压推杆21的两侧均安装有横向翅板5,横向翅板5与支撑柱11是可动连接的,而驱动电机25安装在其中一个横向翅板5上,横向翅板5为驱动电机25提供了支撑,方便了驱动电机25的安装。
51.在一个实施例中,后端的所述支撑柱11上设置有固定套111,两个所述固定套111之间设置有扶手杆112。
5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在后端的两个支撑柱11上安装有固定套111,两个固定套111之间安装有扶手杆112,通过扶手杆112方便了操作人员使用该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进行玉米秸秆还田和施肥操作。可以理解,在扶手杆112上配设了控制器(未示处),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可以启动上述的前还田机构2、后翻动机构3以及施肥机构4进行相应的操作。
53.如图6-图1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还田架板22的两个侧挡板221内分别设置有轴承模块6,所述轴承模块6包括外轴承套7、内轴承部8,所述外轴承套7设置在所述侧挡板221内,所述外轴承套7的内壁设置有轴承环槽71,所述内轴承部8设置在所述轴承环槽71内,所述还田滚筒23端部的轴杆231穿设在所述内轴承部8中,所述内轴承部8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轴承件81,所述轴承件81包括内包机构82、中包机构83以及外转动机构84,所述内包机构82可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包机构83内,两个中包机构83相互连接,使得所述内包机构82连接所述轴杆231,所述外转动机构84包括多个外转架841,所述外转架841包括外c型支板842、弹簧架843、内弹簧844、推顶杆845以及轴承导球846,所述弹簧架843设置有两个并分别与所述中包机构83连接,所述内弹簧844设置在所述弹簧架843内,所述推顶杆845穿设在所述弹簧架843中,所述内弹簧844抵顶所述推顶杆845,所述外c型支板842设置在两个所述推顶杆845上,并且所述外c型支板842远离所述轴杆231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所述轴承导球846,通过所述轴承导球846与所述轴承环槽71转动连接。
5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这里还田滚筒23带动多个还田粉碎刀24转动起来对玉米秸秆进行粉碎,由于地面是凹凸不平整的,所以还田粉碎刀24在粉碎时常常发生震动,所以就需要对轴承要求具有承载震动冲击能力,所以本实施例中在还田架板22的两个侧挡板221内分别安装有轴承模块6,这里通过轴承模块6对还田滚筒23端部的轴杆231进行转动承载支撑,该轴承模块6包括外轴承套7、内轴承部8,这里外轴承套7安装在侧挡板221内,外轴承套7的内壁开设了轴承环槽71,而内轴承部8安装在轴承环槽71内,轴杆231穿设在内轴承部8中,通过外轴承套7、内轴承部8之间的配合进行减震支撑,使得轴杆231可以较好地转动;
55.该内轴承部8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轴承件81,这里通过两个对称地轴承件81将轴杆231支撑起来,轴承件81包括内包机构82、中包机构83以及外转动机构84,内包机构82可动地安装在中包机构83内,这里通过两个中包机构83相互连接,使得内部的两个内包机构82与轴杆231对接起来,这样轴杆231转动时带动两个内包机构82也同步地转动,进而带动中包机构83、外转动机构84在轴承环槽71内转动,这里外转动机构84包括多个外转架841,多个外转架841均布在中包机构83上,外转架841包括外c型支板842、弹簧架843、内弹簧844、推顶杆845以及轴承导球846,具体地,弹簧架843设置有两个并与中包机构83连接,而内弹簧844安装在弹簧架843内,支撑着推顶杆845的内端,这里推顶杆845穿设在弹簧架843中,而外c型支板842在两个推顶杆845上,在外c型支板842远离轴杆231的外壁上安装了多个轴承导球846,通过轴承导球846与轴承环槽71转动连接。
5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轴承模块6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轴承模块6包括外轴承套7、内轴承部8,该内轴承部8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轴承件81,轴承件81包括内包机构82、中包机构83以及外转动机构84,这里外转动机构84中的外转架841包括外c型支板842、弹簧架843、内弹簧844、推顶杆845以及轴承导球846,通
过上述结构使得该轴承模块6具有承载震动冲击能力,所以当轴杆231在轴承模块6内转动时,多个外转架841在轴承环槽71内为轴杆231提供转动支撑的同时可以减缓震动对轴杆231的影响,使得轴杆231的更加平稳,还田滚筒23具有更好的粉碎效果。
5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包机构83包括中c型包板831、固定齿块832以及内固齿组833,所述弹簧架843设置在所述中c型包板831的外壁上,所述中c型包板831具有两个自由面8311,所述固定齿块832设置在所述自由面8311的一端,所述固定齿块832上设置有齿槽8321,所述自由面8311的另一端设置有内固通槽8312,所述内固通槽8312具有与所述自由面8311连通的第一开口8313,以及与所述中c型包板831的外端面连通的第二开口8314,所述内固齿组833包括内齿块834、内顶杆835、内顶弹簧836、外顶弹簧837、外顶板838以及外顶侧板839,所述内顶杆835螺接在所述内固通槽8312中,所述内齿块834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8313内并与所述内顶杆835的内端转动连接,所述内顶弹簧836套在所述内顶杆835上并抵顶在所述内齿块834与所述内固通槽8312的内壁之间,所述外顶板838、外顶弹簧837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8314内,所述内顶杆835上设置有两个防动缺槽8351,所述外顶弹簧837抵顶所述外顶板838,使得所述外顶板838的两侧的外顶侧板839卡接至所述防动缺槽8351内。
5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中包机构83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中包机构83包括中c型包板831、固定齿块832以及内固齿组833,具体地,上述的弹簧架843安装在中c型包板831的外壁上,而该中c型包板831具有两个自由面8311,固定齿块832安装在自由面8311的一端,固定齿块832上具有齿槽8321,自由面8311的另一端开设了内固通槽8312,内固齿组833安装在内固通槽8312中,所以两个中c型包板831对接固定时,固定齿块832插入到内固通槽8312的第一开口8313内与内固齿组833固定连接起来,以此实现中包机构83的固定连接,其中,内固通槽8312具有与自由面8311连通的第一开口8313,以及与中c型包板831的外端面连通的第二开口8314,而内固齿组833包括内齿块834、内顶杆835、内顶弹簧836、外顶弹簧837、外顶板838以及外顶侧板839,所以操作人员可以将内顶杆835向外拉动,使得内顶杆835内端的内齿块834向内固通槽8312内部移动,进而压缩内顶弹簧836,这样固定齿块832则可以插入到第一开口8313内,而后再将内顶杆835向内按压,进而在内顶弹簧836的作用下,内齿块834进入到固定齿块832的齿槽8321中,这里就将固定齿块832固定住了,同时第二开口8314内的外顶弹簧837则抵顶着外顶板838,使得外顶板838的两侧的外顶侧板839卡接至防动缺槽8351内,以此将内顶杆835固定在内固通槽8312中,防止内顶杆835发生周向转动,使得该两个中包机构83牢固的连接起来。
59.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包机构82包括内c型包板821、双向内丝杠822、丝杠座823以及斜向扭铰板824,所述中c型包板831的内壁上设置有调节长槽825,所述双向内丝杠822穿设地螺接在所述调节长槽825内,所述双向内丝杠822的外端设置有外六角块826,所述丝杠座823设置有两个并位于所述调节长槽825内,所述丝杠座823与所述双向内丝杠822螺接,所述斜向扭铰板824的一端与所述内c型包板821的外壁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丝杠座823铰接,两个所述内c型包板821与所述轴杆231的外凸台段232连接。
60.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内包机构82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内包机构82包括内c型包板821、双向内丝杠822、丝杠座823以及斜向扭铰板824,具体地,为了安装内包机构82,本实施例中在c型包板831的内壁上开设了调节长槽825,对应地将双向内丝杠822穿设地螺接在调节长槽825内,而在双向内丝杠822的外端安
装了外六角块826,两个丝杠座823安装在双向内丝杠822上,同时丝杠座823与调节长槽825的内壁也是滑动连接的,所以当操作人员使用工具转动外部的外六角块826时,则带动双向内丝杠822转动,进而带动两个丝杠座823相互靠近或远离,以此使得丝杠座823上的斜向扭铰板824带动内c型包板821向轴杆231上的外凸台段232靠近或离开,进而可以将多种尺寸的轴杆231固定住,可以理解,内c型包板821的内壁与外凸台段232的外壁可以牢固地对接起来,二者具有较大的摩擦,以避免发生相对转动。
6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62.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63.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