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的组培育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033803发布日期:2023-01-24 18:1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麦的组培育种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农作物选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麦的组培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科技的进步,国内市场目前对优质高产小麦需求量很大,国内市场需要更好更优质高产的小麦,为满足市场的需求,现有技术中具备多种对小麦组培育种的方法,得到了多种优质高产的小麦,但是在天气严寒和感病环境下,大多数小麦均无法存活下来,致使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麦的组培育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天气严寒和感病环境下,大多数小麦均无法存活下来,致使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麦的组培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步骤1: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结实率高的野生小麦为原种,并经1万-2万伦琴的x光照射量进行照射,对种植出单穗的籽粒进行淘汰选择,选择饱满度好,籽粒有光泽,商品性好的籽粒留作下代播种,对野生小麦经过三代种植后选择饱满度好的小麦种子作为母本,存麦11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过系统育种后得到含有野生小麦基因的a1;
6.步骤2:选用步骤1得到的a1作为母本,选用经过至少两代在感病环境中种植的抗病小麦植株作为父本,与步骤1中的a1母本进行有性杂交得到抗病麦种;
7.步骤3:选用郑麦618作母本,步骤1中的a1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过系统育种后得到含有郑麦618基因的a2,将a2培育在育种室中,并设定温度在-5℃-5℃进行育种种植,筛选出未受冻害损伤的小麦,培育上述未受冻害损伤的小麦继续生长至第二年,小麦开始返青未出现新叶时进行第二次筛选,筛选出未受冻害损伤的小麦;
8.步骤4:选用矮抗58作为母本,步骤3中的未受冻害损伤的小麦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过系统育种后得到含有矮抗58基因的a3;
9.步骤5:对步骤2得到的抗病麦种与步骤4中的a3在播种前使用富硒营养液进行拌种,并将拌种后的抗病麦种作为母本,a3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后得到一代;
10.步骤6:第二年对步骤5中的一代经品种测定后选择株粒优质的株系作为重点株系,第三年将重点株系种子全部播种,在小麦的拔节期、灌浆初期和灌浆中期使用营养液进行喷洒,同时在小麦的播种与拨节期均向土壤中加入营养肥料,并在整个生育期进行观察,发现基本无分离的株系,抗性、丰产性等优于其他株系,把该株系种子混收得到高产大穗小麦新品系。
11.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富硒营养液为含有硒源物质的营养液,所述步骤5中的营养液为锌肥,所述步骤5中的营养肥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硫酸钾10-20份、石灰粉2-6
份、尿素肥料20-30份。
12.优选的,所述富硒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有机发酵类氨基酸10-30份、亚硒酸钠5-15份、微量元素锌1-5份、微量元素硼1-5份与微量元素硒1-5份。
13.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对a2在25℃-28℃的温度下进行遮光培养。
14.优选的,所述营养肥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硫酸钾15份、石灰粉4份、尿素肥料26份。
15.优选的,所述高产大穗小麦新品系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中上旬。
16.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在小麦的播种前期需要防治全蚀病,后期需要防治条锈病。
17.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重点株系种子播种时的行间距为20-25cm。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发明培育出的新品系品种,综合性较好,抗倒、抗寒、抗病、长势强壮、丰产性好,品质良好,出粉率高,后期抗干热风,成穗率高,穗层较厚、饱满,千粒重高,穗粒较大,且其中含有丰富的硒、钙、锌微量元素,有利于人体的吸收,满足了人体每日所需微量元素,提高小麦的营养利用率,在不改变传统饮食的情况下,可以长期稳定地通过主食来提供人们所需的微量营养,很好地迎合了市场的需求。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系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3.请参阅图1
24.实施例1:
2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麦的组培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步骤1: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结实率高的野生小麦为原种,并经1万-2万伦琴的x光照射量进行照射,对种植出单穗的籽粒进行淘汰选择,选择饱满度好,籽粒有光泽,商品性好的籽粒留作下代播种,对野生小麦经过三代种植后选择饱满度好的小麦种子作为母本,存麦11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过系统育种后得到含有野生小麦基因的a1;
27.步骤2:选用步骤1得到的a1作为母本,选用经过至少两代在感病环境中种植的抗病小麦植株作为父本,与步骤1中的a1母本进行有性杂交得到抗病麦种;
28.步骤3:选用郑麦618作母本,步骤1中的a1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过系统育种后得到含有郑麦618基因的a2,将a2培育在育种室中,并设定温度在-5℃-5℃进行育种种植,
筛选出未受冻害损伤的小麦,培育上述未受冻害损伤的小麦继续生长至第二年,小麦开始返青未出现新叶时进行第二次筛选,筛选出未受冻害损伤的小麦;
29.步骤4:选用矮抗58作为母本,步骤3中的未受冻害损伤的小麦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过系统育种后得到含有矮抗58基因的a3;
30.步骤5:对步骤2得到的抗病麦种与步骤4中的a3在播种前使用富硒营养液进行拌种,并将拌种后的抗病麦种作为母本,a3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后得到一代;
31.步骤6:第二年对步骤5中的一代经品种测定后选择株粒优质的株系作为重点株系,第三年将重点株系种子全部播种,在小麦的拔节期、灌浆初期和灌浆中期使用营养液进行喷洒,同时在小麦的播种与拨节期均向土壤中加入营养肥料,并在整个生育期进行观察,发现基本无分离的株系,抗性、丰产性等优于其他株系,把该株系种子混收得到高产大穗小麦新品系。
32.所述步骤4中的富硒营养液为含有硒源物质的营养液,所述步骤5中的营养液为锌肥,所述步骤5中的营养肥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硫酸钾10份、石灰粉2份、尿素肥料20份。
33.实施例2:
3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麦的组培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5.步骤1: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结实率高的野生小麦为原种,并经1万-2万伦琴的x光照射量进行照射,对种植出单穗的籽粒进行淘汰选择,选择饱满度好,籽粒有光泽,商品性好的籽粒留作下代播种,对野生小麦经过三代种植后选择饱满度好的小麦种子作为母本,存麦11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过系统育种后得到含有野生小麦基因的a1;
36.步骤2:选用步骤1得到的a1作为母本,选用经过至少两代在感病环境中种植的抗病小麦植株作为父本,与步骤1中的a1母本进行有性杂交得到抗病麦种;
37.步骤3:选用郑麦618作母本,步骤1中的a1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过系统育种后得到含有郑麦618基因的a2,将a2培育在育种室中,并设定温度在-5℃-5℃进行育种种植,筛选出未受冻害损伤的小麦,培育上述未受冻害损伤的小麦继续生长至第二年,小麦开始返青未出现新叶时进行第二次筛选,筛选出未受冻害损伤的小麦;
38.步骤4:选用矮抗58作为母本,步骤3中的未受冻害损伤的小麦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过系统育种后得到含有矮抗58基因的a3;
39.步骤5:对步骤2得到的抗病麦种与步骤4中的a3在播种前使用富硒营养液进行拌种,并将拌种后的抗病麦种作为母本,a3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后得到一代;
40.步骤6:第二年对步骤5中的一代经品种测定后选择株粒优质的株系作为重点株系,第三年将重点株系种子全部播种,在小麦的拔节期、灌浆初期和灌浆中期使用营养液进行喷洒,同时在小麦的播种与拨节期均向土壤中加入营养肥料,并在整个生育期进行观察,发现基本无分离的株系,抗性、丰产性等优于其他株系,把该株系种子混收得到高产大穗小麦新品系。
41.所述步骤4中的富硒营养液为含有硒源物质的营养液,所述步骤5中的营养液为锌肥,所述步骤5中营养肥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硫酸钾15份、石灰粉4份、尿素肥料26份。
42.实施例3:
4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麦的组培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4.步骤1: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结实率高的野生小麦为原种,并经1万-2万伦琴的x光照射量进行照射,对种植出单穗的籽粒进行淘汰选择,选择饱满度好,籽粒有光泽,商品性好的籽粒留作下代播种,对野生小麦经过三代种植后选择饱满度好的小麦种子作为母本,存麦11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过系统育种后得到含有野生小麦基因的a1;
45.步骤2:选用步骤1得到的a1作为母本,选用经过至少两代在感病环境中种植的抗病小麦植株作为父本,与步骤1中的a1母本进行有性杂交得到抗病麦种;
46.步骤3:选用郑麦618作母本,步骤1中的a1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过系统育种后得到含有郑麦618基因的a2,将a2培育在育种室中,并设定温度在-5℃-5℃进行育种种植,筛选出未受冻害损伤的小麦,培育上述未受冻害损伤的小麦继续生长至第二年,小麦开始返青未出现新叶时进行第二次筛选,筛选出未受冻害损伤的小麦;
47.步骤4:选用矮抗58作为母本,步骤3中的未受冻害损伤的小麦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过系统育种后得到含有矮抗58基因的a3;
48.步骤5:对步骤2得到的抗病麦种与步骤4中的a3在播种前使用富硒营养液进行拌种,并将拌种后的抗病麦种作为母本,a3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后得到一代;
49.步骤6:第二年对步骤5中的一代经品种测定后选择株粒优质的株系作为重点株系,第三年将重点株系种子全部播种,在小麦的拔节期、灌浆初期和灌浆中期使用营养液进行喷洒,同时在小麦的播种与拨节期均向土壤中加入营养肥料,并在整个生育期进行观察,发现基本无分离的株系,抗性、丰产性等优于其他株系,把该株系种子混收得到高产大穗小麦新品系。
50.所述步骤4中的富硒营养液为含有硒源物质的营养液,所述步骤5中的营养液为锌肥,所述步骤5中的营养肥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硫酸钾20份、石灰粉6份、尿素肥料30份。
51.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还包括建立超级小麦新品种示范基地,对高产大穗小麦新品系进行超级小麦栽培技术研究及良种良法配套研究,完善超级小麦品种生产、推广及配套栽培技术,高产大穗小麦新品系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中上旬。
52.利用2,3-氨基萘荧光检测法检验实施例1-实施例3中小麦含硒量在36
±
10mg/kg。
53.2,3-氨基萘荧光检测法,其具体原理为将样品用混合酸消化,使硒化合物氧化为无机se4,在酸性条件下se4与2,3-二氨基萘(2,3-di-aminoaphthalene,缩写为dan)反应生成4,5-苯并苤硒脑(4,5-benzopiaselenol),然后用环己烷萃取。在激发光波长为376nm,发射光波长为520nm条件下测定荧光强度,从而计算出样品中硒的含量。
[0054] 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锌浓度(mg/kg)31.6432.5634.25硒含量(mg/kg)36.4238.2437.56钙含量(mg/kg)24.5626.2428.31
[0055]
上表为本发明锌、硒、钙含量测试数据
[0056]
由上表数据可得,本发明中含有丰富的硒、钙、锌微量元素,有利于人体的吸收,满足了人体每日所需微量元素,提高小麦的营养利用率,在不改变传统饮食的情况下,可以长期稳定地通过主食来提供人们所需的微量营养,很好地迎合了市场的需求
[005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5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