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工厂模式下茶树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59309发布日期:2024-03-22 10: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植物工厂模式下茶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茶树不同阶段栽培基质不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茶苗移栽大栽培槽后,至一芽一叶时期,按质量百分比计,采用占比65-75%的泥炭土和占比25-35%的珍珠岩组成的混合栽培基质;第二阶段:萌芽之后,按质量百分比计,采用占比55-65%的泥炭土、占比20-30%的珍珠岩和占比10-15%的红土组成的混合栽培基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植物工厂模式下茶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照茶树茶叶生长分为四个阶段,阶段一:缓苗结束后或采收修剪结束后1-3天进行催芽处理,喷施催芽肥,期间,温度控制在18-20℃,湿度在80%-90%,光源型号(zk-tb18-ve01/a),光强在150-200μmol/㎡·s,光照时长保持12h-14h/d,并在期间进行暗处理1-3天;阶段二:营养生长前期即开始萌发芽头到一芽一叶,温度在28-30℃,空气湿度在70-80%,光源型号(zk-tb18-ve01/a),光照强度200-250μmol/㎡·s,光周期12-14h/d;阶段三:营养生长中后期即一芽二叶之后,增加温差,白天25℃,夜晚18℃,空气湿度在80%-90%,在原有光源基础上每个栽培槽增加两只蓝灯(zk-tb18-sb01/a,波峰435-460nm),光强控制在250-300μmol/㎡·s;光照12-14h/d;阶段四:采摘前三天进行低温处理,温度在15-18℃,同时空间除湿,湿度控制在40-50%,光质不变,光照8-10h/d;栽培基质相对湿度全程维持在70%-8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植物工厂模式下茶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期间,温度控制在25℃-30℃,空气湿度控制在70%-90%,基质湿度在70%-80%,采用光照型号(zk-tb18-ve01/a)的光源,光强在200-300μmol/m2·s,光周期12-14h/d。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植物工厂模式下茶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大栽培槽进行栽培,大栽培槽底部有排水孔,大栽培槽内装填体积4/5的栽培基质,移栽茶苗到大栽培槽吼用自来水或ec=0.5的营养液浇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植物工厂模式下茶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栽培期间,采用营养液和水交替浇灌栽培基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植物工厂模式下茶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月对栽培基质进行一次冲洗,用纯水或者ph=3.5的柠檬酸冲洗。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植物工厂模式下茶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茶树每次采摘完后进行修剪,修剪之后进入下一个生长周期;具体修剪方法为:对整株茶树进行全面修剪,在新枝底部保留两个健康叶片和腋芽,在腋芽上方1cm剪平,若叶片受损或老化,则向上再保留一个完整的叶和芽,在修平的基础上去除驻芽枝的顶端,促发枝条再次萌发。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植物工厂模式下茶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摘前进行手动摘除顶芽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植物工厂模式下茶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苗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段穗扦插:选取1年生的绿色嫰茎到麻梗程度的枝条,清洗干净,用0.1-0.2%的高锰酸钾浸泡消毒45s-60s,插穗长3-4cm,将插穗插入湿润的岩棉块,放入50-80孔的穴盘,岩棉块表层铺0.5-1cm厚珍珠岩,穴盘放入配套底盘,底盘加入ec=0.5的f4营养液(专利cn113603521a),暗黑处理1天,温度23-28℃,空气湿度在85-95%;光源型号(zk-tb18-sb01/a,波峰435-460nm),光照强度50-70μmol/㎡·s,光周期18-22h/d;(2)移栽:扦插苗长出新芽叶2-3个,新根数>3,最短新根>3cm即可移栽至育苗袋,基质(泥炭土:珍珠岩=2:1)装填育苗袋体积2/3,移栽后ec=1的营养液浇透育苗袋,两周一次喷施叶面肥,保持基质湿度在75-85%,根据基质湿度浇灌营养液;待小苗高度在15-25cm,长出嫩绿枝条,有一定冠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植物工厂模式下茶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茶苗移栽大栽培槽后进行缓苗处理,缓苗时间4-5周,期间不修剪,不采茶,光源型号(zk-tb18-ve01/a),光照强度150-200μmol/㎡·s,光周期12-14h/d;移栽完用自来水或ec=0.5的营养液浇透,日常管理保持基质湿度在70%-8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工厂模式下茶树栽培方法,本发明明确了植物工厂茶苗室内栽培流程,适宜茶树生长的基质配方、温湿度及光质、光强。通过合理的管理以及环境控制等,提供一套植物工厂茶叶栽培流程,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栽培模式,对实现植物工厂茶叶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魏沙沙,刘国杰,谢辉煌,吴伟祥,谢圣爽,吴少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