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细菌培养液用于药材种植的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10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合细菌培养液用于药材种植的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药材种植方法及应用,具体为ー种将光合细菌培养液用于药材种植的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中药现代化是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任务。中药的质量是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基础和保证,包括有效性和安全性两个方面。而中药材生产的标准化是其源头,所以中药材的种植必须解决两个问题ー是无公害。即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必须达标;ニ是要有中药材内在质量的保证,即有效成分含量达标稳定。
目前,研究者们在农业上推广应用生物肥料,生物肥料具有无毒无害,改良土壌, 不污染环境的特点。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简称PSB)培养液即是ー种生物肥料,且与其它生物肥料相比,更具有多种综合效能,它是以自配培养基为原料、活性光合细菌为菌种,经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研制而成的ー种复合性生物肥料。光合细菌具有生物固氮,分解硫化物以及农药、化肥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从而改善药材的营养状況。
现有技术中,已有文献和专利报道光合细菌培养液具有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提高产量(可使蔬菜增产20%以上,粮食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增产10-40%)、防治病虫害、降低硝酸盐含量等明显功效;且该菌肥无毒、无害。如公开号为CN101597579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农用光合细菌制剂的生产方法;公开号为CN1101498A的发明专利,利用微生物生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生产方法;公开号为CN1386845A的中国发明专利,ー种农药残留降解菌剂及其生产方法;公开号为CN101139233A的中国发明专利,活性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学术论文,郑卓辉等,光合细菌对菜心农药残留的降解效果,广东农业科学,2007年第7期;夏青等,光合细菌菌液对甜椒生长的影响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年第2期;张景节等,施用光合细菌对大棚作物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第2期;王秋菊等,光合细菌在水稻上的施用方法及作用机理研究,土壌肥料科学,2006年第I期。
上述已有技术中基本为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防治病虫害、降低硝酸盐含量等改善作物生长的报道,无光合细菌应用于中药材种植中提高中药材浸出物含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报道,亦无解决中药材种植中不能轮作的问题,降低普通肥料用量的报道。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規定,药材浸出物測定指用水或醇为溶剂对药材和饮片中可溶性物质进行測定。可以作为药材的质量标准中的ー个重要指标。尤其是该药材的活性成分或指标性成分不清或含量很低或尚无精确的定量方法时采用。所以药材浸出物的多少,及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作为药材质量及其药材提取物产量和质量的表征指标。 而且有效成分的増加和浸出物的増加可以提高药材的利用率,实现药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资源;可以促进我国GAP的实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合细菌培养液用于药材种植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提高药材有效成分及浸出物含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光合细菌培养液用于药材种植的方法,包括以下种植步骤
I)在经过灭菌的光合细菌培养基中接入1/10-1/5的光合细菌种子培养液,在 2500Lux光照条件下,室温、厌氧培养3-15天,得到活菌数为IO8-IOici个/ml的光合细菌培养液。
2)光合细菌培养液用水稀释至原体积的10-100倍,以每亩5_20kg的使用量结合浇水均匀灌溉施于将要种植药材的土壤中。
3)光合细菌培养液用水稀释至原体积的10 — 100倍,播种前浸种10-60分钟。
4)光合细菌培养液用水稀释至原体积的30-200倍,定苗或移栽后、入冬前、第二年返青后,以每亩药材I-IOkg的使用量随浇水灌根。
5)光合细菌培养液用水稀释至原体积的30-200倍,以每亩药材每次I-IOkg的使用量均匀喷施,当年药材苗期I次、生长期2次,或第二年返青后I次、生长期2次。
所述的光合细菌培养液中光合细菌为红螺菌属Rhodospirillium、红假单胞菌属
红细菌属Rhodobacter中的任意一株菌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所述的红螺菌属RhodospiriIlium 为深红红螺菌 iRhodospiriIlium rubrum ); 红假单胞菌属 Rhodopseudotnonas 为沼泽红假单胞菌 QRhodopseudomonas palus tris )、 绿色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viridis)、绿硫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sulfoviridis)、海洋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fflariaa);红细菌属TPAot/oAacter为球形红细菌(热ot/oAac ter sphaeroides )
上述菌种文献的出处姚竹云,张肇铭.几株光合细菌的表型特征及其DNA-DNA 同源性分析.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6,2(1) :84-89;张肇铭,杨素萍,赵春贵.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研究.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4) :379-385;杨素萍,张肇铭,赵春贵.緑色红假单胞菌和绿硫红假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微生物学报,1995,35(2) :91-96 ;张肇铭,邓松录,赵良启,等.紫色非硫光合细菌的研究A.球形红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和生理特性的研究.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4) :54-590
这些菌种均来自于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光合细菌研究室。[0018]所述适合光合细菌生长的培养基,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光合细菌培养基,本发明优选以下培养基,其组成为[0019]こ酸钠1000_2000mgCaCl2. 2H2050-100 mg[0020]MgSO4. 7 H2O100-300 mgEDTA10-30 mg[0021]酵母膏500-1500 mgK2HPO4500-1500 mg[0022](NH4)2SO41000-2000 mgKH2PO4400-1000 mg[0023]FeSO4. 7H205_15mg微量元素溶液1-5 ml[0024]去离子水1000-2000 mlpH6-8[0025]其中微量元素溶液组成为[0026]H3BO3200-300 mgNa2MoO4. 2H2050-100 mg[0027]CuSO42-10 mgMnSO4. 4H20150-250 mg[0028]ZnSO4. 7H20 20-30 mg去离子水100-200 m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将光合细菌培养液应用于中药材种植中,发挥光合细菌转化残留农药、重金属、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及防治病虫害的特性,提高中药材质量,为中药材GAP的实施提供条件。
第二,不仅可以提高中药材产量,降低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保证了中药材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有效成分含量和中药材普遍的质量评价指标浸出物含量, 充分发挥光合细菌培养液的效用。
第三,中药材栽培技术上的创新。采用光合细菌菌剂改良土壌,消除土壌中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以及有害微生物对中药材的危害和污染;采用光合细菌菌剂提高中药材抗病、抗虫、抗逆境的能力,促进中药材生长发育,提高产量;采用光合细菌菌剂提高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和浸出物含量,全面提高其综合品质。改变了中药材种植不能连作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中药“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便(便于储存、携帯、服用)”的优点。节省化肥1/3。
第四,有效成分的增加和浸出物的增加可以提高药材的利用率,实现药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资源;可以促进我国GAP的实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第五,本发明的光合细菌培养液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生长条件容易控制,可利用各种低分子有机物作为碳源和光合作用的供氢体,主要营光能异养生活。可同化脂肪酸、 碳水化合物及芳香族化合物等多种有机物;在黑暗条件下可利用有机物作为呼吸基质进行好氧异养生长。随环境条件变化改变其获得能量的方式,改变自身的代谢方式。适宜大规模エ业化实施。
光合细菌培养液在提高药材有效成分及浸出物含量中的应用。提高有效成分及浸出物含量结合以下种植实验进行说明。
例一,板蓝根的种植,叶为大青叶药材,根为板蓝根药材。实验均重复3次,取3次的平均值。
大青叶中靛玉红的含量测定照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大青叶中靛玉红的含量測定方法进行。
大青叶中浸出物的含量測定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中国药典附录 X A)项下的热浸法測定,用95%こ醇做溶剤。
板蓝根中靛玉红的含量測定照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大青叶中靛玉红的含量測定方法进行。
板蓝根中浸出物的測定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中国药典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測定,用45%こ醇做溶剤。
結果没有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的大青叶中靛玉红的含量为0. 11 mg/g,醇浸出物含量为12. 9% ;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的大青叶中靛玉红的含量为0. 26 mg/g,醇浸出物含量为17. 3%。靛玉红含量増加136. 4%,浸出物含量増加34. 1%。没有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的板蓝根中靛玉红的含量为0. 0039 mg/g,醇浸出物含量为37. 4% ;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的板蓝根中靛玉红的含量为0. 0075 mg/g,醇浸出物含量为41. 9%。靛玉红含量増加92. 3%,浸出物含量增加12. 0%。[0042]例ニ,黄芩的种植。其中黄芩苷照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測定方法进行;浸出物含量测定采用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中国药典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測定,用30%稀こ醇做溶剤。
结果没有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的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为136. 47mg/g,醇浸出物含量为42. 6% ;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的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为150. 43mg/g,醇浸出物含量为47. 8%。黄芩苷含量增加10. 23%,浸出物含量增加12. 2%。
例三,党參的种植。其中党參炔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进行,色谱条件为,流动相こ腈-水(20:80),流速1ml min _ /检测波长267nm,进样量IOyl,色谱柱C18高效液相色谱柱。浸出物的含量测定采用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中国药典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測定,用45%こ醇做溶剤。
结果没有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的党參中党參炔苷的含量为0. 48 mg/g,醇浸出物含量为57. 4% ;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的党參中党參炔苷的含量为0. 85 mg/g,醇浸出物含量为63. 8%。党參炔苷含量增加77. 1%,浸出物含量增加8. 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板蓝根、大青叶的种植
按下列组分配制培养基
乙酸钠1000_2000mgCaCl2. 2H2050-100 mg
MgSO4. 7 H2O 100-300 mgEDTA10-30 mg
酵母膏500-1500 mgK2HPO4500-1500 mg
(NH4)2SO4 1000-2000 mgKH2PO4400—1000 mg
FeSO4. 7H20 5_15mg微量元素溶液 1_5 ml
去离子水1000-2000 mlpH6-8
其中微量元素溶液组成为
H3BO3200-300 mgNa2MoO4. 2H2050—100 mg
CuSO42-10 mgMnSO4.4H20150—250 mg
ZnSO4. 7H20 20-30 mg去离子水100-200 ml
在经过灭菌的光合细菌培养基中接入1/10份数的球形红细菌种子培养液,在 2500し皿光照条件下,室温、厌氧培养3 — 15天,得到活菌数为108-101(lf/ml的光合细菌 球形红细菌培养液。
10月耕地,冬季结合浇地用稀释至原体积5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灌溉土壤,用量为10公斤/亩。第二年4月中旬播种,播种前除普通浸种外,再用稀释至原体积10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浸种30分钟。条播法播种,7-9天出苗,出苗后间苗定苗。定苗后,将光合细菌培养液用水稀释至原体积的200倍随浇地灌根,用量为10公斤/亩。将光合细菌培养液用水稀释至原体积的100倍,苗期I次、生长期两次,以每亩药材每次5kg的使用量均匀喷施。10月下旬刨收板蓝根。可以防止霜霉病和根腐病的发生,可以连作。大青叶6月上旬、8月上旬收两次,10月刨收板蓝根前再收一次。收割前每次喷少量光合细菌培养液可防霉变。每亩产大青叶干叶205公斤,板蓝根成品245公斤。其余同未使用光合细菌的对照种植组,只是所施各种肥料降为2/3。未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的对照组每亩产大青叶干叶 190公斤,板蓝根成品224公斤。大青叶产量增加7. 89%,板蓝根产量增加9. 38%。
所产大青叶靛玉红含量为0. 47 mg/g,醇浸出物含量为20. 1% ;未使用光合细菌的对照组大青叶靛玉红含量为0. 24 mg/g,醇浸出物含量为17. 5%。靛玉红含量増加了 95.8%、醇浸出物含量増加了 14.9%。所产板蓝根靛玉红含量为0. 0064 mg/g,醇浸出物含量为47. 2% ;未使用光合细菌的对照组板蓝根靛玉红含量为0. 0041 mg/g,醇浸出物含量为 42. 2%,靛玉红含量增加了 56. 1%、醇浸出物含量增加了 11. 8%。
实施例2
板蓝根、大青叶的种植
光合细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I。
在经过灭菌的光合细菌培养基中接入1/10份数的深红红螺菌种子培养液,在 2500Lux光照条件下,室温、厌氧培养3 — 15天,得到活菌数为IO8-IOki个/ml的光合细菌深红红螺菌培养液。
10月份耕地,冬季结合浇水用稀释至原体积1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灌溉土壤,用量为5公斤/亩,第二年4月中旬播种,播种前除普通浸种外,再用稀释至原体积5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浸种60分钟。条播法播种,7-9天出苗,出苗后间苗定苗。定苗后,将光合细菌培养液用水稀释至原体积的150倍随浇地灌根,用量为5公斤/亩。将光合细菌培养液用水稀释至原体积的70倍,苗期I次、生长期两次,以每亩药材每次IOkg的使用量均匀喷施。10月下旬刨收板蓝根。可以防止霜霉病和根腐病的发生,可以连作。大青叶6月上旬、8月上旬收两次,10月再收一次。收割前每次喷少量光合细菌培养液可防霉变,亩产干叶210公斤,板蓝根成品260公斤。其余同未使用光合细菌的对照种植组,只是所施各种肥料降为2/3。未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的对照组每亩产大青叶干叶189公斤,板蓝根成品238 公斤。大青叶产量增加11. 11%,板蓝根产量増加9. 24%。
没有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的大青叶中靛玉红的含量为0. 11 mg/g,醇浸出物含量为12. 9% ;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的大青叶中靛玉红的含量为0. 26 mg/g,醇浸出物含量为 17. 3%。靛玉红含量増加136. 4%,浸出物含量増加34. 1%。没有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的板蓝根中靛玉红的含量为0. 0039 mg/g,醇浸出物含量为37. 4% ;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液的板蓝根中靛玉红的含量为0. 0075 mg/g,醇浸出物含量为41. 9%。靛玉红含量増加92. 3%,浸出物含量增加12. 0%。
实施例3
黄芩的种植。
光合细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I。
在经过灭菌的光合细菌培养基中接入1/5份数的沼泽红假单胞菌种子培养液,在 2500Lux光照条件下,室温、厌氧培养3 — 15天,得到活菌数为IO8-IOki个/ml的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液。
育苗田和移栽田均入冬前耕地,冬季结合浇水用稀释至原体积10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灌溉土壤,用量为20公斤/亩。第二年4月上旬春播,采用条播,种子播种前用稀释至原体积1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浸种10分钟。10天左右出苗。幼苗长至6 8厘米高吋,选择阴天把苗移栽到大田中去,定植行株距25 30 X 12 15厘米,育苗面积和移栽田移栽面积之比一般为1:5。移栽后,将光合细菌培养液用水稀释至原体积的200倍随浇地灌根,用量为7公斤/亩。将光合细菌培养液用水稀释至原体积的40倍,苗期I次、生长期两次,以每亩药材每次7 kg的使用量均匀喷施。入冬前用稀释至原体积10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随浇地灌根,用量为10公斤/亩,第二年春季返青后,随浇地用稀释至原体积3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灌根一次,用量为I公斤/亩。用水稀释至原体积15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均匀喷施,第二年返青后一次、生长期两次。光合细菌培养液用量为每次I公斤/亩。 其余同未使用光合细菌的对照种植组,只是所施各种肥料降为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土地的 2/3。移栽次年采收。
平均亩产395公斤,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为146. 25mg/g,醇浸出物含量为 46. 2%。未使用光合细菌的对照组平均亩产352公斤,黄芩苷含量为124. 36 mg/g,醇浸出物含量为41. 4%。产量增加12. 22%,黄芩苷含量增加了 17. 6%,浸出物含量提高11. 6%。
实施例4
黄芩的种植
光合细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I。
在经过灭菌的光合细菌培养基中接入1/10份数的球形红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混合种子培养液,在2500LUX光照条件下,室温、厌氧培养3 — 15天,得到活菌数为IO8-IOki 个/ml的细菌球形红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混合细菌培养液。
育苗田和移栽田均入冬前耕地,冬季结合浇水用稀释至原体积10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灌溉土壤,用量为15公斤/亩,第二年4月上旬春播,采用条播,种子播种前用稀释至原体积5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浸种50分钟。10天左右出苗。幼苗长至6 8厘米高吋,选择阴天把苗移栽到移栽田中去,定植行株距25 30 X 12 15厘米,育苗面积和移栽田移栽面积之比一般为1:5。移栽后,将光合细菌培养液用水稀释至原体积的150倍随浇地灌根,用量为5公斤/亩。将光合细菌培养液用水稀释至原体积的150倍,苗期I次、生长期两次,以每亩药材每次8 kg的使用量均匀喷施。入冬前用稀释至原体积20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随浇地灌根,用量为7公斤/亩,第二年春季返青后,随浇地用稀释至原体积100 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灌根,用量为5公斤/亩。用水稀释至原体积15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均匀喷施,第二年返青后一次、生长期两次。光合细菌培养液用量为每次5公斤/亩。其余同未使用光合细菌的对照种植组,只是所施各种肥料降为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的2/3。移栽次年采收。
没有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的黄芩对照组平均亩产348kg,黄芩苷的含量为 136. 47mg/g,醇浸出物含量为42. 6% ;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的黄芩对照组平均亩产389kg, 黄芩苷的含量为150. 43mg/g,醇浸出物含量为47. 8%。产量增加11. 78%,黄芩苷含量増加 10. 23%,浸出物含量增加12. 2%。
实施例5
党參的种植
光合细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I。
在经过灭菌的光合细菌培养基中接入1/10份数的深红红螺菌、緑色红假单胞菌和海洋红假单胞菌混合种子培养液,在2500LUX光照条件下,室温、厌氧培养3 — 15天,得到活菌数为IO8-IOki个/ml的深红红螺菌、绿色红假单胞菌和海洋红假单胞菌的混合光合细菌培养液。
秋季10月份育苗,育苗播种前7天随浇地用稀释至原体积7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灌溉土壌,用量为10公斤/亩。种子播种前用稀释至原体积10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浸种30分钟,入冬前用稀释至原体积5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随浇地灌根,用量为7公斤/亩。 第二年返青后用稀释至原体积15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随浇地灌根,用量为5公斤/亩。 第二年秋季移栽,移栽前6天随浇水用稀释至原体积7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灌溉移栽地土壤,用量为10公斤/亩。移栽前,将參苗挖起,剔除无芽头、损伤断根以及过于幼小的劣种, 捆成小把,随栽随取。每亩需參苗25-30公斤。移栽后用稀释至原体积12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随浇地灌根,用量为7公斤/亩。苗高9厘米左右方可松土锄草。封行后停止锄草。 当苗高30厘米时,要用竹杆或树枝搭设支架,使蔓茎攀缘向上生长,既有利通风透光,增强光合作用,又可防止田间湿度过大而有病虫危害,是党參栽培的一项增产措施。第二年入冬前用稀释至原体积5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随浇地灌根,用量为10公斤/亩。光合细菌培养液稀释至原体积200倍,均匀喷施,用量为每亩药材每次5kg,当年药材苗期I次、生长期两次,第二、第三年返青后一次、生长期两次。第三年收获,党參的产量为每亩255公斤。其余同未使用光合细菌的对照种植组,只是所施各种肥料降为2/3。易得根腐病和锈病,用光合细菌可减轻。未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的对照组产量为每亩234公斤。产量增加8. 97%。
所产党參党參炔苷含量为0. 52 mg/g,醇浸出物含量为60. 7% ;未使用光合细菌的对照组党參党參炔苷含量为0. 37 mg/g,醇浸出物含量为56. 1%。党參炔苷含量增加28. 8%、 醇浸出物含量增加8. 2%。
实施例6
党參的种植
光合细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I。
在经过灭菌的光合细菌培养基中接入1/10份数的绿硫红假单胞菌种子培养液, 在2500Lux光照条件下,室温、厌氧培养3 — 15天,得到活菌数为IO8-IOki个/ml的绿硫红假单胞菌光合细菌培养液。
秋季10月份育苗,育苗播种前5天随浇地用稀释至原体积10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灌溉土壤,用量为10公斤/亩。种子播种前用稀释至原体积5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浸种20分钟,入冬前用稀释至原体积15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随浇地灌根,用量为3公斤 /亩。第二年返青用稀释至原体积20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随浇地灌根,用量为每次10公斤/亩。第二年秋季移栽,移栽田移栽前6天随浇水用稀释至原体积5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灌溉土壌,用量为20公斤/亩。移栽前,将參苗挖起,剔除无芽头、损伤断根以及过于幼小的劣种,捆成小把,随栽随取。姆亩需參苗25-30公斤。苗高9厘米左右方可松土锄草。 封行后停止锄草。当苗高30厘米吋,要用竹杆或树枝搭设支架,使蔓茎攀缘向上生长,既有利通风透光,增强光合作用,又可防止田间湿度过大而有病虫危害,是党參栽培的一项增产措施。第二年入冬前用稀释至原体积50倍的光合细菌培养液随浇地灌根,用量为5公斤/ 亩。将光合细菌培养液稀释至原体积的30倍,均匀喷施,用量为每亩药材每次3kg,当年药材苗期I次、生长期两次,第二、第三年返青后一次、生长期两次。第三年收获,党參的产量为每亩275公斤。其余同未使用光合细菌的对照种植组,只是所施各种肥料降为2/3。易得根腐病和锈病,用光合细菌培养液可减轻。未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的对照组产量为姆亩229公斤。产量增加20. I %。
没有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的党參中党參炔苷的含量为为57. 4% ;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的党參中党參炔苷的含量为0. 63. 8%。党參炔苷含量增加77. 1%,浸出物含量增加8. 2%。
0.48 mg/g,醇浸出物含量 85 mg/g,醇浸出物含量为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合细菌培养液用于药材种植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种植步骤在经过灭菌的光合细菌培养基中接入1/10-1/5的光合细菌种子培养液,在2500LUX光照条件下,室温、厌氧培养3-15天,得到活菌数为IO8-IOltl个/ml的光合细菌培养液;光合细菌培养液用水稀释至原体积的10-100倍,以每亩5-20kg的使用量结合浇水均匀灌溉施于将要种植药材的土壤中;光合细菌培养液用水稀释至原体积的10 — 100倍,播种前浸种10-60分钟;光合细菌培养液用水稀释至原体积的30-200倍,定苗或移栽后、入冬前、第二年返青后,以每亩药材I-IOkg的使用量随浇水灌根;光合细菌培养液用水稀释至原体积的30-200倍,以每亩药材每次I-IOkg的使用量均匀喷施,当年药材苗期I次、生长期2次,或第二年返青后I次、生长期2次;所述的光合细菌培养液中光合细菌为红螺菌属Rhodospirillium、红假单胞菌属 Rhodopseudomonas、红细菌属Rhodobacter中的任意一株菌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所述的红螺菌属RhodospiriIlium为深红红螺菌iRhodospiriIlium rubrum );红假单胞菌属 Rhodopseudomonas 为沼泽红假单胞菌 iRhodopseudomonas palus tri51)、绿色红假单胞 1 {Rhodopseudomonas viridis) ^ M{Rhodopseudomonas sulfoviridis) > 海洋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marina );红细菌属Rhodobacter为球形红细菌 i^Rhoaobac ter spnaeroides )。
2.光合细菌培养液在提高植物性药材有效成分及浸出物含量中的应用。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合细菌培养液用于药材种植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是将光合细菌培养液稀释后,均匀灌溉土壤、浸种、灌根和喷施。本方法可以促进药材生长、防治各种病害发生;可改善由人工栽培使用化肥和农药引起的品质下降问题;可增加中药浸出物含量、增加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减少重金属含量;提高药材的利用率,实现药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资源;可以促进我国GAP的实施、提高经济效益,并可以解决中药材种植中不能轮作的问题,节省化肥1/3的量。
文档编号A01G7/06GKCN102224786 B发布类型授权 专利申请号CN 201110107465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8日
发明者侯晓峰, 宋国华, 张肇铭, 李军, 杨官娥, 漆小梅, 郑庆红 申请人:山西医科大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