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壶瓶枣采前病害的防治液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014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壶瓶枣采前病害的防治液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果病害防治液,特别涉及一种壶瓶枣采前病害的防治液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壶瓶枣是我国十大名枣之一,在山西、陕西、新疆等地都有大面积种植,在当地农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仅山西晋中地区壶瓶枣的栽培面积就超过100万亩,是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然而,近年来,壶瓶枣果实采前病害日趋严重,造成了大面积损失和减产,极其严重地影响了壶瓶枣产业的发展。壶瓶枣果实采前病害主要表现为果顶或脐部出现形状不规则的黑红色病斑,病斑初为黄色或淡红色、边缘不整齐,后扩大成椭圆形或圆形的黑红色病斑,病果皮下组织坏死变褐,深入果肉,味极苦。发病后期果实发病部位组织逐渐腐烂。
目前,果农主要通过喷施各种化学农药对壶瓶枣采前病害进行防治,但是防病效果非常不理想。该病害的病因众说纷纭,通过对病害发生规律和表型的系统调查和研究,发现病原微生物并不是诱发这种病害的主要因素,因为从枣果实上分离获得的各种病原物回接到健康枣果实后并不能引起相似的症状,而将发病组织直接接种于健康果肉,果实也不发病;发病组织成絮状,与其他果实上观察到的生理性病害相似。枣果实发病后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是加重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若要有效防治壶瓶枣采前病害,需要综合考虑引起该病害的各种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果病害防治液。
本发明所提供的水果病害防治液,含有矿质元素、壳聚糖和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 Skinner);所述矿质元素为|丐元素、硼元素、锌元素和硅元素;所述钙元素、所述硼元素、所述锌元素、所述硅元素、所述壳聚糖和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 Skinner)的配比为 18.3 36.7g:1.4 7.1g:
2.3 4.5g:0.99 4.9g:50 200g = IXlO10 I X IO12CFU ;所述钙元素来源于有机钙。
在本发明中,所述有机钙具体为乳酸钙;所述硼元素来源于硼酸钾;所述锌元素来源于硫酸锌;所述硅元素来源于硅酸钠;
在所述防治液中,所述乳酸钙、所述硼酸钾、所述硫酸锌、所述硅酸钠、所述壳聚糖和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 Skinner)的配比可为100 200g: 10 50g: 10 20g: 10 50g:50 200g: I X 101° I X IO12CFU,如 200g:50g: 10 20g:20 50g: 100 200g: I X IO11 I X IO12CFU,如 200g:50g:20g:30 50g: 100 200g: I X IO12CFU,再如 200g:50g:20g:50g:200g: I X IO12CFU。
在所述防治液中,还含有水和培养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的培养基。[0009]更加具体的,每IL所述防治液的组成如下:10 20g (如IOg或20g)所述乳酸韩、1 5g (如Ig或5g)所述硼酸钾、I 2g (如Ig或2g)所述硫酸锌、I 5g(如lg、2g、3g或5g)所述娃酸钠、5 20g (如5g、10g或20g)所述壳聚糖、IXlO9 IxIO11CFU (如 I X IO9CFU'I X IO10CFU 或 IxIO11CFU)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余量为体积比为1:1的水和培养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 Skinner)的培养基。
所述培养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的培养基的溶剂为水,溶质及浓度如下:酵母膏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20g/L,pH5.8。
在本发明中,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具体为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 Skinner) BAY-3CGMCC N0.1029。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防治液的制备方法。
所述防治液的制备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I)将乳酸钙、硼酸钾、硫酸锌、硅酸钠、壳聚糖和水按照100 200g:10 50g:10 20g:10 50g:50 200g:5L的比例混合,配制得到溶液I ;
(2)取与步骤(I)中所述水等体积的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菌悬液,与步骤(I)得到的所述溶液I混合,使得混合液中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 Skinner)与所述乳酸I丐的比例为IXlO10 I X IO12CFU:100 200g,所得混合液即为所述防治液。
在本发明中,所述防治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l)将 100 200g (如 IOOg 或 200g)乳酸钙、10 50g (如 IOg 或 50g)硼酸钾、10 20g (如 IOg 或 20·g)硫酸锌、10 50g (如 10g.20g.30g 或 50g)硅酸钠、50 200g(如50g、100g或200g)壳聚糖溶于5L水中,得到溶液I ;
(a2)取 5L 菌含量为 2 X IO6 2X108CFU/mL (如 2 X 106CFU/mL、2 X 107CFU/mL 或2 X 108CFU/mL)的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 Skinner)菌悬液和步骤(al)得到的所述溶液I混合,得到所述防治液。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菌悬液为将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 Skinner)置于如下培养基中培养后得到的菌悬液:溶剂为水,溶质及浓度如下:酵母膏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 20g/L, ρΗ5.8。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具体为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 Skinner)BAY-3CGMCC N0.1029。[0021 ] 所述防治液在防治壶瓶枣采前病害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壶瓶枣采前病害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治壶瓶枣采前病害的方法,是自壶瓶枣幼果期或膨大期开始,定期将所述防治液直接喷施于所述壶瓶枣的果实和叶片上,直到采收前3周时止。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幼果期可为所述壶瓶率果实长径为0.5-1.0cm (如0.5cm)时;所述膨大期为所述壶瓶枣果实长径为2-3cm (如3cm)时。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喷施的频率为2-4周/次(如2周/次或4周/次)。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喷施的剂量为每棵树每次喷施2L。[0027]在本发明中,所述壳聚糖为分子量为350kDa的壳聚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聚糖具体为青岛弘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其产品目录号为:YZ080115。
在本发明中,所述病害或所述采前病害的病害特征为:果顶或脐部出现黑红色病斑。
更加具体的,所述病害特征为:果顶或脐部出现形状不规则的黑红色病斑,病斑初为黄色或淡红色、边缘不整齐,后扩大成椭圆形或圆形的黑红色病斑,病果皮下组织坏死变褐,深入果肉,味极苦;发病后期果实发病部位组织腐烂。
本发明所提供的水果病害防治液,其中乳酸钙、硼酸钾和硫酸锌能够有效补充枣果实生长发育所需的矿质元素;乳酸钙为有机钙,不对植物产生药害;硅酸钠能够提高果实的自身抗病性;壳聚糖作为被膜剂能够在果实表面形成保护膜,阻碍病原微生物的侵染;而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 Skinner)作为生物防治酵母菌能够有效降低病原微生物的二次感染,起到综合防治的效果。实验证明,用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治液防治壶瓶枣采前病害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可将壶瓶枣采前病害率降低69.9%),且使用方便。本发明在不使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下,综合使用矿质元素和生物拮抗菌,能够有效防治壶瓶枣采前病害,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及其在果实上的残毒,起到保护人体健康和防止环境污染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乳酸钙(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目录号:814-80_2)、硼酸钾(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目录号:12045-78-2)、硫酸锌(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目录号:7446-20-0)、硅酸钠(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目录号:13517-24-3)。
壳聚糖:分子式为[C6H13N05]n,分子量为350kDa,为青岛弘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其产品目录号为:YZ080115。
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 BAY-3 菌株:该菌株已于2003年11月1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〇6皿0:,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 N0.1029。该菌株已在申请日为2003年11月19日,申请号为200310115336.4的专利申请中公开过,专利公开号为CN1544614A。
酵母培养基:溶剂为水,溶质及浓度如下:酵母膏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20g/L,pH5.8。其中,酵母膏为北京双旋微生物培养公司产品,其产品目录号为CM02-12A;蛋白胨北京双旋微生物培养公司产品,其产品目录号为CM02-31。
下述实施例中的各试验均是在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实验果园中开展的。试验中按照如下准则,认定果实是否为病果:病果表现为:果顶或脐部出现形状不规则的黑红色病斑,病斑初为黄色或淡红色、边缘不整齐,后扩大成椭圆形或圆形的黑红色病斑,病果皮下组织坏死变褐,深入果肉,味极苦;发病后期果实发病部位组织逐渐腐烂。
实施例1:
一、水果病害防治液的配制[0040]1、将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 Skinner) BAY-3CGMCCN0.1029,接种于酵母培养基中,在28。C条件下培养36小时时间,得到种子液;用所述酵母培养基调整所述种子液中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Skinner) BAY-3CGMCC N0.1029 的浓度为 2X 106CFU/mL,得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 BAY-3CGMCC N0.1029 菌悬液。
2、将乳酸钙100g、硼酸钾10g、硫酸锌10g、硅酸钠10g、壳聚糖50g和水5L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与5L菌株浓度为2X106CFU/mL的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 BAY-3CGMCC N0.1029菌悬液混合,揽拌均勻,得到水果病害防治液。
二、壶瓶枣采前病害的防治
自壶瓶枣果实幼果期(果实长径0.5厘米)开始,每隔2周将步骤一配制的防治液直接喷施于壶瓶枣果实和叶片上,直到采收前3周时止,喷施剂量为每株树每次2升防治液(实验组)。每处理10株枣树,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于果实成熟采摘前,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壶瓶枣果实采前病果率。病果率=发病果实数量/果实总数量X 100%。
结果显示 ,喷施防治液的实验组壶瓶枣果实采前病果率为51.8%,而喷施清水的对照组病果率为85.2%,合计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采前病果率减少了 33.4%。
实施例2:
一、水果病害防治液的配制
1、将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 Skinner) BAY-3CGMCCN0.1029接种于酵母培养基中,在28° C条件下培养36小时时间,得到种子液;用所述酵母培养基调整所述种子液中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Skinner) BAY-3CGMCC N0.1029 的浓度为 2X 107CFU/mL,得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 BAY-3CGMCC N0.1029 菌悬液。
2、将乳酸钙200g、硼酸钾50g、硫酸锌10g、硅酸钠20g、壳聚糖IOOg和水5L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与5L菌株浓度为2X107CFU/mL的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 BAY-3CGMCC N0.1029菌悬液混合,揽拌均勻,得到水果病害防治液。
二、壶瓶枣采前病害的防治
自壶瓶枣果实幼果期(果实长径0.5厘米)开始,每隔2周将步骤一配制的防治液直接喷施于壶瓶枣果实和叶片上,直到采收前3周时止,喷施剂量为每株树每次2升防治液(实验组)。每处理10株枣树,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于果实成熟采摘前,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壶瓶枣果实采前病果率。病果率=发病果实数量/果实总数量X 100%。
结果显示,喷施防治液的实验组壶瓶枣果实采前病果率为25.6%,而喷施清水的对照组病果率为85.2%,合计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采前病果率减少了 59.6%。
实施例3:
一、水果病害防治液的配制
1、将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 Skinner) BAY-3CGMCCN0.1029接种于酵母培养基中,在28° C条件下培养36小时时间,得到种子液;用所述酵母培养基调整所述种子液中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Skinner) BAY-3CGMCC N0.1029 的浓度为 2X 108CFU/mL,得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 BAY-3CGMCC N0.1029 菌悬液。
2、将乳酸钙200g、硼酸钾50g、硫酸锌20g、硅酸钠30g、壳聚糖IOOg和水5L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与5L菌株浓度为2X108CFU/mL的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 BAY-3CGMCC N0.1029菌悬液混合,揽拌均勻,得到水果病害防治液。
二、壶瓶枣采前病害的防治
自壶瓶枣果实幼果期(果实长径0.5厘米) 开始,每隔2周将步骤一配制的防治液直接喷施于壶瓶枣果实和叶片上,直到采收前3周时止,喷施剂量为每株树每次2升防治液(实验组)。每处理10株枣树,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于果实成熟采摘前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壶瓶枣果实采前病果率。病果率=发病果实数量/果实总数量X 100%。
结果显示,喷施防治液的实验组壶瓶枣果实采前病果率为17.8%,而喷施清水的对照组病果率为85.2%,合计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采前病果率减少了 67.4%。
实施例4:
一、水果病害防治液的配制
1、将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 Skinner) BAY-3CGMCCN0.1029接种于酵母培养基中,在28° C条件下培养36小时时间,得到种子液;用所述酵母培养基调整所述种子液中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Skinner) BAY-3CGMCC N0.1029 的浓度为 2X 108CFU/mL,得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 BAY-3CGMCC N0.1029 菌悬液。
2、将乳酸钙200g、硼酸钾50g、硫酸锌20g、硅酸钠50g、壳聚糖200g和水5L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与5L菌株浓度为2X108CFU/mL的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 BAY-3CGMCC N0.1029菌悬液混合,揽拌均勻,得到水果病害防治液。
二、壶瓶枣采前病害的防治
自壶瓶枣果实幼果期(果实长径0.5厘米)开始,每隔2周将步骤一配制的防治液直接喷施于壶瓶枣果实和叶片上,直到采收前3周时止,喷施剂量为每株树每次2升防治液(实验组)。每处理10株枣树,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于果实成熟采摘前,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壶瓶枣果实采前病果率。病果率=发病果实数量/果实总数量X 100%。
结果显示,喷施防治液的实验组壶瓶枣果实采前病果率为15.3%,而喷施清水的对照组病果率为85.2%,合计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采前病果率减少了 69.9%。
实施例5:
一、水果病害防治液的配制
1、将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 Skinner) BAY-3CGMCCN0.1029接种于酵母培养基中,在28° C条件下培养36小时时间,得到种子液;用所述酵母培养基调整所述种子液中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Skinner) BAY-3CGMCC N0.1029 的浓度为 2X 108CFU/mL,得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 BAY-3CGMCC N0.1029 菌悬液。
2、将乳酸钙200g、硼酸钾50g、硫酸锌20g、硅酸钠50g、壳聚糖200g和水5L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与5L菌株浓度为2X108CFU/mL的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 BAY-3CGMCC N0.1029菌悬液混合,揽拌均勻,得到水果病害防治液。
二、壶瓶枣采前病害的防治
自壶瓶枣果实幼果期(果实长径0.5厘米)开始,每隔4周将步骤一配制的防治液直接喷施于壶瓶枣果实和叶片上,直到采收前3周时止,喷施剂量为每株树每次2升防治液(实验组)。每处理10株枣树,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于果实成熟采摘前,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壶瓶枣果实采前病果率。病果率=发病果实数量/果实总数量X 100%。
结果显示,喷施防治液的实验组壶瓶枣果实采前病果率为49.5%,而喷施清水的对照组病果率为85.2%,合计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采前病果率减少了 35.7%。
实施例6:
一、水果病害防治液的配制
1、将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 Skinner) BAY-3CGMCCN0.1029接种于酵母培养基中,在28° C条件下培养36小时时间,得到种子液;用所述酵母培养基调整所述种子液中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Skinner) BAY-3CGMCC N0.1029 的浓度为 2X 108CFU/mL,得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 BAY-3CGMCC N0.1029 菌悬液。
2、将乳酸钙200g、硼酸钾50g、硫酸锌20g、硅酸钠50g、壳聚糖200g和水5L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与5L菌株浓度为2X108CFU/mL的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 ) BAY-3CGMCC N0.1029菌悬液混合,揽拌均勻,得到水果病害防治液。
二、壶瓶枣采前病害的防治
自壶瓶枣果实膨大期(果实长径3厘米)开始,每隔2周将步骤一配制的防治液直接喷施于壶瓶枣果实和叶片上,直到采收前3周时止,喷施剂量为每株树每次2升防治液(实验组)。每处理10株枣树,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于果实成熟采摘前,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壶瓶枣果实采前病果率。病果率=发病果实数量/果实总数量X 100%。
结果显示,喷施防治液的实验组壶瓶枣果实采前病果率为56.7%,而喷施清水的对照组病果率为85.2%,合计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采前病果率减少了 28.5%。
综合以上各实施例的结果,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水果防治液防治壶瓶枣果实采前病害的效果,与防治液中矿质元素、被膜剂、生物防治酵母菌的使用浓度,防治液使用时果实发育阶段、使用间隔时间等有关,以实施例4效果最佳,与对照组相比能将壶瓶枣果实采前病害率降低69.9%。
权利要求
1.一种水果病害防治液,含有矿质元素、壳聚糖和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所述矿质元素为韩元素、硼元素、锌元素和娃元素;所述钙元素、所述硼元素、所述锌元素、所述硅元素、所述壳聚糖和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 Skinner)的配比为 18.3 36.7g: 1.4 7.1g:2.3 4.5g:0.99 4.9g:50 200g = IXlO10 I X IO12CFU ;所述钙元素来源于有机钙。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防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钙为乳酸钙;所述硼元素来源于硼酸钾;所述锌元素来源于硫酸锌;所述硅元素来源于硅酸钠; 在所述防治液中,所述乳酸钙、所述硼酸钾、所述硫酸锌、所述硅酸钠、所述壳聚糖和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 Skinner)的配比为 100 200g: 10 50g:10 20g:10 50g:50 200g:1 X IOici I X IO12CFUo
3.权利要求
2所述防治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乳酸钙、硼酸钾、硫酸锌、硅酸钠、壳聚糖和水按照100 200g:10 50g:10 20g:10 50g:50 200g:5L的比例混合,配制得到溶液I ; (2)取与步骤(I)中所述水等体积的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 fer.) Skinner)菌悬液,与步骤(I)得到的所述溶液I混合,使得混合液中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 Skinner)与所述乳酸I丐的比例为IXlO10 IX IO12CFU:100 200g,所得混合液即为权利要求
2所述的防治液。
4.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防治液,或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 (Kuffer.) Skinner)为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 BAY-3CGMCC N0.1029。
5.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防治液在防治壶瓶枣采前病害中的应用。
6.防治壶瓶枣采前病害的方法,是自壶瓶枣幼果期或膨大期开始,定期将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防治液直接喷施于所述壶瓶枣的果实和叶片上,直到采收前3周时为止。
7.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幼果期为所述壶瓶枣果实长径为0.5-1.0cm时;所述膨大期为所述壶瓶率果实长径为2.0-3.0cm时。
8.根据权利要求
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施的频率为2-4周/次。
9.根据权利要求
6-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施的剂量为每株树每次2升所述防治液。
专利摘要
一种壶瓶枣采前病害的防治液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果病害防治液。本发明所提供的水果病害防治液含有矿质元素、壳聚糖和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Kuffer.)Skinner);所述矿质元素为钙元素、硼元素、锌元素和硅元素;所述钙元素、所述硼元素、所述锌元素、所述硅元素、所述壳聚糖和所述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Kuffer.)Skinner)的配比为18.3~36.7g1.4~7.1g2.3~4.5g0.99~4.9g50~200g1×1010~1×1012CFU;所述钙元素来源于有机钙。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治液减少了化学农药的用量及其在果实上的残毒,而且用其防治壶瓶枣采前病害,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可将壶瓶枣采前病害率降低69.9%,且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01N63/04GKCN103238633SQ201310183467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7日
发明者秦国政, 田世平, 徐勇, 李博强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