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深层培养菌丝体制作蘑菇栽培种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197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深层培养菌丝体制作蘑菇栽培种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园艺的蘑菇制种技术领域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蘑菇菌种都采用谷粒菌种,也有少数国家采用粪草菌种。但谷粒菌种的使用无论在装瓶、挖瓶和播种上都比粪草菌种方便。同时谷粒菌种能混播在栽培料中,菌种发育点多,菌丝愈合快,产量也高。但谷粒菌种和粪草菌种一样,也是依靠接种点菌丝的不断蔓延而繁殖,培养时间长达42天至45天,菌龄不一,上部菌丝易衰老,染菌率较高。与本技术有关的有1932年美国1869517专利、1936年美国2044861专利、1940年美国2189303专利、1950年美国2520318专利及S.C.Jong著的《蘑菇工业的菌种生产和管理》。
从1949年起,先后发明了各种深层培养菌丝体的蘑菇液体菌种。液体菌种用振荡或通气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得到充足的氧气,及时排除代谢废气,菌丝体代谢旺盛,培养时间可缩短至5至6天。1966年美国莱尼斯取得了3289399专利,将Agaricus horensis液体菌种在厩肥上发育,但此菌株系非生产性菌种,不能应用于生产。1970年日本桥本扬之助申请的昭45-37047专利,能使蘑菇液体菌种在无菌的干培养料上栽培蘑菇。但由于目前蘑菇生产所用的栽培料都是非无菌的,同时栽培料经二次发酵后的含水量已高达65%,不宜再拌入液体菌种。另外,液体菌种不耐贮藏,不便运输,因此蘑菇液体菌种至今未能在生产上得到实际应用。
本发明的一种用深层培养菌丝体制作蘑菇栽培种的工艺,其特征是综合了液体菌种和谷粒菌种的双重优点。即用液体菌种作原种,以颗粒菌种作栽培种的菌种生产新工艺。
本发明的工艺路线分三个步骤一是蘑菇液体菌种的培养,二是合成颗粒培养基的制作,三是液体-颗粒栽培种的培养。
蘑菇液体菌种的培养,以糖和油脂为碳源,以含多种氨基酸的原料为氮源,用深层培养的菌丝体作原种。培养时间只要3至4天,菌丝浓度达到每100毫升醪液含菌丝体24克。
合成颗粒的制作,以交联型聚丙烯酸钠、干粪、粘土、淀粉凝结剂等原料配成,并以此制作成小型颗粒或用谷粒代用,作栽培种的培养基。
把蘑菇液体菌种作原料,直接接入灭菌后的颗粒培养基,使液体菌种与颗粒培养基混和均匀,培养7至10天,就制作成蘑菇液体-颗粒栽培种,可直接混播于培养料中生产蘑菇。
本发明的用深层培养菌丝体制备蘑菇栽培种的工艺,是一种蘑菇菌种的快速制作方法。用此工艺制备蘑菇液体-颗粒栽培菌种,整个制种时间只需要10至14天,比常规的蘑菇制种方法快5倍以上。用此工艺制备的蘑菇栽培种,吸水保水性强,能适应直接混播于二次发酵后的培养料中,菌种发育点多,菌丝萌发力强,菌丝愈合早,产量比常规菌种提高16%,适用于大面积栽培蘑菇的制种需要。本发明的一种用蘑菇深层培养菌丝体的制作栽培种的工艺;主要用于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四孢蘑菇(Agar-icus compestris)、大肥菇(Agaricus bitoquis)的菌种制作。亦可适用于香菇(Lentinus edodes)、平菇(Pl-euretus ostreatus)的菌种制作。
实施例1.
把驯化后的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Somycel-11菌株接入蘑菇液体培养基A,在25℃下深层培养3至4天,即可培养成蘑菇液体菌种。将蘑菇液体菌种直接接入灭菌后的颗粒培养基A中,在23℃下培养7至10天就制成蘑菇液体-颗粒栽培菌种。
蘑菇液体培养基A的配方为酱油5克、酵母浸出粉1克、蛋白胨1克、麦芽糖20克、葡萄糖10克、菜油3克、玉米粉10克、CaCo32克、加水至1000毫升、PH为7.0。
颗粒培养基A的配方为干粪45克、干粘土45克、面粉10克、CaCo31克、CaSo41克、交联型聚丙烯酸钠0.5克、水45毫升。
实施例2把驯化后的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8222菌株接入蘑菇液体培养基B,在24℃下深层培养3至4天。即培养成蘑菇液体菌种。将蘑菇液体菌种直接接入灭菌后的颗粒培养基B中,置22℃下培养7至10天就制成蘑菇液体-颗粒栽培菌种。
蘑菇液体培养基B的配方为蛋白胨2克、酵母膏1克、麦芽糖5克、硫胺素100毫克、KH2PO40.5克、MgSO40.5克、以5%的麦麸煮汁加至1000毫升,PH为7.0。
颗粒培养基B的配方为干牛粪45克、干泥土45克、面粉5克、玉米粉5克、石膏12克、交联型聚丙烯酸钠0.5克、CaCo30.2克、水40毫升。
实施例3.
把驯化后的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z-176菌株接入蘑菇液体培养基C,在23℃下深层培养3至4天,即可培养成蘑菇液体菌种。将蘑菇液体菌种直接接入灭菌后的颗粒培养基C中,在21℃下培养7-10天,就制成蘑菇液体-颗粒栽培菌种。
蘑菇液体培养基C的配方为菜油4克、酱油10克、麦芽糖20克、葡萄糖10克、硫胺素100毫克、KH2PO40.5克、MgSO40.5克、加水至1000毫升、PH为7.0。
颗粒培养基C的配方为干牛粪45克、干泥土45克、玉米粉10克、交联型聚丙烯酸钠0.5克、CaCo30.3克、CaSo41.2克、水45毫升。
实施例4.
把驯化后的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Po-33菌株接入液体培养基D,在25℃下深层培养36-48小时,即培养成平菇液体菌种。将平菇液体菌种直接接入灭菌后的颗粒培养基D中,在25-28℃下培养3-5天,就制成平菇液体-颗粒栽培菌种。
平菇液体培养基D的配方为麦芽糖30克、葡萄糖10克、酱油20克、KH2PO40.5克、MgSo40.5克、硫胺素100毫克,加水至1000毫升、PH为6.5。
颗粒培养基D的配方为干粪45克、干泥土45克、面粉10克、CaCo31克、CaSo41克、交联型聚丙烯酸钠0.4克、水40毫升。
实施例5.
把驯化后的香菇(Lentinus edodes)L-6菌株接入香菇液体培养基E中,在25℃下深层培养60-72小时,即成香菇液体菌种。将香菇液体菌种直接接入灭菌后的颗粒培养基E中,在25℃下培养3至5天,就制成香菇液体-颗粒菌种。
香菇的液体培养基E的配方为麦麸20克、工业葡萄糖20克、玉米浆5克、黄豆饼粉5克、MgSO4、7H2O0.5克、PH为6.5。
颗粒培养基E的配方为小麦500克、CaCo31.5克、CaSO46.0克、水375克、PH为6.5。
以上诸实施例中,蘑菇液体-颗粒菌种的制作工艺,用液体培养基A配方,在温度为24-26℃时,深层培养3天后制成的液体菌种,直接接入颗粒培养基B配方制成的颗粒培养基中,在25℃下培养10天后制成的菌种为最好,并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条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深层培养菌丝体制作蘑菇栽培种的工艺,其特征是以蘑菇液体菌种为原种,直接接入灭菌后的颗粒培养基中培养成蘑菇液体-颗粒菌种。整个制种周期为10至14天。
2.一种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深层培养菌丝体制作蘑菇栽培种的工艺,其特征是颗粒培养基由交联型聚丙烯酸钠、干粪、泥土、淀粉凝结剂等组成。适宜于接受液体菌种。
3.一种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深层培养菌丝体制作蘑菇栽培种的工艺,其特征是蘑菇液体菌种的深层培养时间为3至4天。蘑菇液体菌种直接接入灭菌后的颗粒培养基后的培养时间为7至10天。
专利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业园艺的蘑菇制种技术领域

文档编号A01G1/04GK86100509SQ86100509
公开日1986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1986年2月4日
发明者杨庆尧 申请人:上海师范大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