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单刀双筛铁辊碾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12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离式单刀双筛铁辊碾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式单刀双筛铁辊碾米机。
现有的各种机型碾米机,由于铁辊、送进器、米筛、机箱机盖等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不够完善合理等原因,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效率低,耗能较大,消耗材料较多,加工米质量不好等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完善合理,使用效率高,耗能低,消耗材料少,加工米质量好的分离式单刀双筛铁辊碾米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螺旋送进器7采用大螺距、高齿深螺旋,其螺旋角大于25度,螺旋单向径向齿深大于16毫米,外径大于铁辊9工作面直径,其与机箱2机盖5内腔表面之间的单向间隙小于或等于1.2毫米。铁辊9上设有对称且均布的四条工作筋10,其中相对的两条在铁辊9的全长上,位于铁辊9前锥体上的一段向右偏摆一螺旋角,另相对的两条与铁辊9的后锥体同长,四条工作筋10的工作表面在同一个园柱面上。进谷口6的位置向操作者方向偏移即进谷口6的中心线相对于铁辊9的中心线,向操作者方向偏移15~17毫米。由于结构设计完善合理,缩小了螺旋送进器9与机箱2机盖5内腔表面之间隙,避免了谷物在机箱2内产生浊流,尽可能减少谷、米、糠在机箱2内的流动阻力,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局部剖视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铁辊9的正、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进谷口6处的剖视图。
根据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风机1、机箱2、皮带轮3、轴承4、机盖5、螺旋送进器7、米筛8、铁辊9、漏米槽11、分离器12、脚架13组成。螺旋送进器7采用大螺距、高齿深螺旋,其螺旋角大于25度,螺旋单向径向齿深大于16毫米,外径大于铁辊9工作面直径,其与机箱2机盖5内腔表面之间的单向间隙小于或等于1.2毫米。螺旋送进器7和铁辊9同固定在轴承4上,米筛8为两弧形筛片组成园柱园筒米筛,通过用螺钉固定在机箱2上。漏米槽11、分离器12设在铁辊9后端的正下方,出米口14设在机箱2尾部的下方。如图2所示,铁辊9上设有对称且均布的四条工作筋10,其中相对的两条在铁辊9的全长上,位于铁辊9前锥体上的一段向右偏摆一螺旋角,另相对的两条与铁辊9的后锥体同长,四条工作筋10的工作表面在同一个园柱面上。如图3所示,进谷口6的位置向操作者方向偏移即进谷口6的中心线相对于铁辊9的中心线向操作者方向偏移15~17毫米。
权利要求1.一种分离式单刀双筛铁辊碾米机,主要由风机1、机箱2、皮带轮3、轴承4、机盖5、螺旋送进器7、米筛8、铁辊9、漏米槽11、分离器12、脚架13组成,其特征在于(1)螺旋送进器7为大螺距、高齿深螺旋;(2)铁辊9上设有对称且均布的四条工作筋10;(3)进谷口6的位置朝操作者方向偏移即进谷口6的中心线相对于铁辊9中心线朝操作者方向偏移15~17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碾米机,其特征在于螺旋送进器7的螺旋角大于25度,螺旋单向径向齿深大于16毫米,外径大于铁辊9工作面直径,其与机箱2机盖5内腔表面之间的单向径向间隙小于或等于1.2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碾米机,其特征在于铁辊9上对称且均布的四条工作筋10,其中相对的两条在铁辊9的全长上,位于铁辊9前锥体上的一段向右偏摆一螺旋角,另相对的两条与铁辊9的后锥体同长,四条工作筋10的工作表面在同一个园柱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风机1、机箱2、皮带轮3、轴承4、机盖5、螺旋送进器7、米筛8、铁辊9、漏米槽11、分离器12组成。其特征是螺旋送进器7采用大螺距、高齿深螺旋;铁辊9上设有对称且均布的四条工作筋10,四条工作筋10的工作表面在同一个圆柱面上;进谷口6的位置朝操作者方向偏移。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结构设计完善合理,省材、耗能低、效率高,加工米质量好。
文档编号B02B3/04GK2071084SQ9020988
公开日1991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1990年7月3日 优先权日1990年7月3日
发明者李汉基, 覃菊才, 戴展诚, 李瑞德 申请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县农机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