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塑料钵体盘水稻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44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简易塑料钵体盘水稻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简易塑料钵体盘水稻播种机械。
在水稻栽培技术中,用简易塑料钵体盘育出健壮大苗,然后移栽到本田里,特别在北方寒冷地区采用此种栽培方法可以抗御低温冷害,保证高产稳产,因此,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推广面积逐年增加。
目前,日本等国已采用钵体盘育水稻秧苗,机械播种,但因钵体盘价格较贵,不适于在我国推广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做出之前,简易塑料钵体盘水稻播种机械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拉板对孔式播种机,但这种机具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通用性差。另一种是采用工厂化育苗设备的播种机,这种播种机的播种均匀度差,空穴率高,满足不了农艺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塑料钵体盘水稻播种机械。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1、机架上装有两条山形轨道。
2、排种轮上装有与山形轨道相匹配的轮缘上带有三角槽的驱动轮。
3、排种轮下设有带钉齿的反射板。
4、反射板下方设有反射筛。
5、种子箱上装有操纵手把,下面装有倒车轮。
简易塑料钵体盘水稻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见附


图1。
图中1是排种轮,2是山形轨道,3是驱动轮,4是反射板,5是反射筛,6是倒车轮,7是种子箱,8是操纵手把,9是刮种器,10是机架。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排种轮1是外圆柱面上开有弧形长槽的圆柱体,它铰连在种子箱7上,并与驱动轮3固联,当手持操纵手把8向前推动播种机时,驱动轮3在山形轨道上滚动,从而带动排种轮1转动完成排种工作。种子经刮种器9被限量,多余的种子被挡在种子箱7内,排出的种子经刮种器9落在带有钉齿的反射板4上并下滑,种子滑出反射板4后落在反射筛5上,其中有一部分种子经筛孔直接落入钵体内,另一部分种子在反射筛5的筛网上反弹后再入钵体内,使种子在下落时有一个时间差,减少排种轮1造成的波动性,增加种子的均布性。当完成一个简易塑料钵体盘的播种作业后,操作者手压操纵手把8使驱动轮3稍离开山形轨道2,依靠倒车轮6将机器拉回原位,准备下次播种。整个机器由机架10支承。
本实用新型可以均匀地将种子播入简易塑料钵体盘的钵体内,每天可以播1000盘以上,试验表明,漏播率不大于3%,均匀度在85%以上,通用性好可适于不同尺寸的简易塑料钵体盘的播种作业。
权利要求1.简易塑料钵体盘水稻播种机由机架10,种子箱7,操纵手把8组成,其特征在于a、排种轮1的外圆柱面上开有弧形长槽;b、排种轮1两端分别固联在轮缘上带有三角槽的驱动轮3;c、驱动轮3在山形轨道2上滚动;d、排种轮1下方设有带钉齿的反射板4;e、反射板4下方装有反射筛5;f、种子箱7下方设有倒车轮6。
专利摘要实用新型名称简易塑料钵体盘水稻播种机。简易塑料钵体盘水稻播种机,可以进行简易塑料钵体盘水稻的播种作业,其特征在于排种轮是与驱动轮固联的圆柱体、排种轮与种子箱铰连,排种轮下方设有反射板和反射筛,驱动轮在山形轨道上滚动,山形轨道导向性好并打滑率低,反射筛使集中落下的种子分散,增加播种均匀性,向前推动操纵手把时便可播种,完成一次播种后,手压操纵手把使驱动轮离开轨道,用倒车轮将播种机拉回初始位置准备再次播种。此简易塑料钵体盘水稻播种机改善了播种均匀性,提高了播种效率,节省种子,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价格低廉,加工无特殊要求,适用于当前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
文档编号A01C7/02GK2087862SQ912042
公开日1991年11月6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18日
发明者金炯官, 刘厚清 申请人:延边农学院科研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