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5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力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田插秧人力插秧机。
公知的人力插秧机由秧箱、机架、移秧装置和插秧装置等组成,通常存在插秧装置夹秧不均匀,容易出现乱秧、浮秧和夹伤秧苗的现象,中国专利局于1987年10月31日公告的“人力插秧机”(公告号CN86209070)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又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不易使用操作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均匀分秧,不伤秧苗、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的人力插秧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储秧板下端设有若干个分秧装置,分秧装置由牙盘、齿轮、顶块和使顶块复位的弹簧构成,牙盘与齿轮连成一体。牙盘的轴线大致与储秧板垂直。插秧装置由三根或三根以上的插秧杆构成,插秧杆上设有插秧弯头和撞块,插秧弯头内小外大,外侧并垫有橡胶,以便脱秧并避免伤秧。插秧杆的旋转轴线大致与牙盘的轴线相垂直。插秧杆通过齿轮传动与插秧机轮子同步转动,当插秧杆上的撞块撞动分秧装置的顶块时,分秧装置中的牙盘便转动一个角度,将储秧板上的秧分出,使插秧弯头能得到均匀整齐的秧苗,并将其插入泥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分秧均匀且不伤秧苗,只需要换牙盘和插秧杆,就可分别调整分秧的数量和插秧行距的大小,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插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秧装置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描述。
储秧板1下端有4个分秧装置7,为提高分秧效果,分秧装置采用两个牙盘20、21上、下放置。牙盘20、21与齿轮22用轴固定成为一体。顶块23底部开有槽,用键25和复位弹簧26定位,使顶块23的一端与齿轮22的齿保持啮合。分秧装置7通过其盒体24固定在储秧板下侧,并保证牙盘的轴线大致垂直于储秧板,下牙盘21略高于储秧板平面。插秧装置由四根插秧杆8构成,每根插秧杆均设有撞块19和插秧弯头18。插秧弯头18呈弧状,其轴线与插秧杆垂直面最好成45至55度角。插秧弯头紧靠插秧杆的一侧开口小,另一侧开口大并垫有橡胶27。插身杆8装在轴13上,轴13大致与分秧装置7的轴线垂直。
使用时,用手柄17将闩14拉开,放下拉杆12并通过杆11将轴13靠近轮轴,使齿轮5与齿轮6啮合。人拉着拉杆12前进,轮子4滚动并带动轴13和插秧杆8转动。当插秧杆上的撞块19撞动顶块23,使分秧装置中的齿轮22和牙盘20、21转动一定角度,从而拨出一组秧来,插身杆8上的插秧弯头18紧接着将秧卡住并将秧插入泥田中,依靠推秧板15和弹簧9,可将秧不断集中到分秧装置7处。储秧板1一端固定在轴13上,另一端通过杆2与杆3活动连接。只需将拉杆12下压,将杆11撬起,使齿轮5与齿轮6脱开,便可停止插秧作业,使用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由储秧板1、机架、分秧装置7和插秧装置8构成的人力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分秧装置7设在储秧板下端,由牙盘20、21和连成一体的齿轮22以及顶块23,复位弹簧26组成,插秧装置由三根或三根以上的插秧杆组成,每根插秧杆上均设有插秧弯头18和撞块19,牙盘20、21的轴线分别大致与储秧板1和插秧杆旋转轴线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插秧弯头18呈弧状,其轴线与插秧杆垂直面呈45至55度角,并且紧靠插秧杆一侧开口小,另一侧开口大并垫有橡胶27。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人力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储秧板1一端固定在轴13上,另一端通过杆2与杆3活动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人力插秧机,在储秧板下端设有分秧装置和插秧装置。分秧装置由牙盘、齿轮、顶块和复位弹簧构成。插秧装置由多根插秧杆构成,插秧杆设有插秧弯头和撞块。该插秧机分秧均匀且不伤秧苗,只需更换牙盘和插秧杆就可分别调整分秧的数量和插秧行距的大小,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A01C11/02GK2091064SQ912081
公开日1991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1991年5月7日 优先权日1991年5月7日
发明者吴友银 申请人:吴友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