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两用耕、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48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旱两用耕、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尤其适于农田耕作的水旱两用耕、收机。
公知的水田耕整机由驱动行走部分和犁田平衡部分组成,两部分通过牵引销铰接。上述驱动行走部分包括固定在机脚槽板上的发动机、齿轮箱、驱动轮等,发动机皮带轮通过皮带直接与齿轮箱皮带轮连接,从而带动装在齿轮箱输出轴上的驱动轮运动。犁田平衡部分包括固定有驾驶座的主支架、装在主支架上的平衡船、固定在支架横梁上的犁和起支撑作用的拖板。此结构的耕整机只有一只驱动轮和一只平衡船,只适应在水田耕整,在旱地不能行驶,功能单一。而且还因为该机的转向是由操作者双手控制与机脚槽板连接的扶手架来实现的,当需转小角度弯时,操作者为适应扶手架的大幅度位移身体需向机外倾斜较大角度,这样极容易使整机失去平衡,导致翻车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上述水田耕整机进行改进,从而提供一种具有收割装置、脱粒装置和旱地行走装置,用方向盘控制转向的水旱两用耕、收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旱两用耕、收机,包括固定在机脚槽板上的发动机、发动机皮带轮、齿轮箱、装在齿轮箱上的大变速皮带轮、转向操作和平衡行走机构,其特点是在机脚槽板上还固定有剃刀式收割器、护禾器,链式扒禾器与收割器直梁连接,脱粒装置通过万向轴与调速中心轴一端连接。调速中心轴另一端的大调速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发动机皮带轮连接,小调速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大变速皮带轮连接,与大变速皮带轮同轴的小变速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收割器皮带轮连接,与收割器皮带轮同轴的小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护禾器转轮连接。新的转向操作机构由方向盘、固定在方向盘轴一端的小伞齿轮与小伞齿轮啮合并固定在牵引销上的扇形伞齿轮组成。平衡行走机构由驱动轮和装在主支架上的平衡器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集耕整、收割、脱粒、运输于一机,卸下耕整装置装上收割装置和脱粒装置就可在水田收割早稻,卸下脱粒装置将驱动轮和平衡器换成胶轮即可在旱田收割晚稻。该机收割器刀片架能方便调节升降位置,以适应收割早、晚稻的不同需要(早稻只收割稻穗而留下稻草返田沤肥,而晚稻则需全杆收割)。经调整,该机还可作为陆地运输车使用。整机操作方便、灵活、可靠,使一机多用成为现实。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卸去脱粒装置,驱动轮和平衡器采用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收割器曲轴、连接板和推板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脱粒装置万向轴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经调整后成为陆地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在机脚槽板(2)上固定有发动机(5)、齿轮箱(19)、剃刀式收割器(21)、护禾器(1),链式扒禾器(27)固定在收割器直梁(28)上。发动机皮带轮(4)通过皮带(6)与调速大皮带轮(7)连接,调速小皮带轮(8)通过皮带(34)与大变速皮带轮(32)连接,小变速皮带轮(30)通过皮带(31)与收割器大皮带轮(3)连接,收割器小皮带轮(26)通过皮带(25)与护禾器转轮(24)连接。驱动轮(18)装在齿轮箱输出轴上,平衡器装在安有驾驶座(14)的主支架(15)上。脱粒装置由万向轴(63)与调速中心轴(46)一端连接。
剃刀式收割器由装有收割器皮带轮(3)的传动轴(54),装在传动轴一端的伞齿轮(55),与伞齿轮啮合的装在曲轴(56)一端的小伞齿轮(57),装在曲轴上的上连接板(67)、下连接板(68),与上、下连接板相连的上推板(52)、下推板(51),安有上刀片(49)、下刀片(50)的上、下刀片架、转轴(53)和直梁(28)组成。上、下推板通过转轴(53)铰接后其伸出端分别与上、下刀片架铰接,上、下推板变成了类似剪刀的结构形式。曲轴转动,上、下连接板作圆周运动,以转轴为支点推板伸出端带动与之铰接的上、下刀片架作往复直线运动,固定在刀片架上的上、下刀片就象电动剃刀那样作相对剪切运动。刀片架能在直梁上调节上下位置。
护禾器由固定在机脚槽板上的框形支架(38)、安在支架上的护禾器(23)、护禾架轴(22)及装在护禾架轴端部的转轮(24)组成。
链式扒禾器由装在收割器传动轴(54)上的蜗杆(47)、与蜗杆啮合的蜗轮(48)、与蜗轮同轴安装的链轮(29)、绕链轮和从动转轮(60)连接的链条(58)组成。链条上安装有多个扒禾齿(59),在从动转轮(60)的一侧还装有挡禾板(61)。链轮链条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组。
脱粒装置由滚筒式脱粒机(13)、稻穗输送机构(20)组成。它们的具体结构是,滚筒式脱粒机由装有脱粒滚筒(43)的中心轴(65)、装在中心轴一端的大皮带轮(66)、装在中心轴另一端的输送皮带轮组(42)、装在支架(17)上具有进料口(12)出料口(44)和排草口(37)的外壳组成。稻穗输送机构由装有皮带轮(41)和输送链轮(35)的输送轴(40)、链式输送带(39)和装在输送带两侧的挡料板(11)组成。
万向轴(63)由连接轴(69)和与连接轴配合的连接套(70)组成,连接轴一端通过万向节与调速中心轴连接,连接套的一端通过装在其上的皮带轮(62)、皮带(64)与脱粒机中心轴一端的大皮带轮(66)连接。
转向操作机构由方向盘(10)、固定在方向盘轴一端的小伞齿轮(9)、与小伞轮啮合的扇形伞齿轮(45)组成。扇形伞齿轮固定在牵引销(33)上,并将原牵引销两端衬套去掉,改为用轴承固定牵引销,使转向伞齿轮结合可靠,操作机构运行更为方便、灵活。当操作方向盘转向时,万向轴的连接轴和连接套产生相对运动,即连接轴在连接套内滑动,不影响转向操作。
平衡器可以是具有平底结构的两平衡船(16),也可以是两平行的胶轮(71)。收割早稻时,因为是在水田运行所以采用平衡船,一只装在主支架后部一侧,另一只装在脱粒机下以支撑脱粒机支架。收割晚稻时,平衡器则采用两胶轮,一装在主支架上横梁(72)的两适当位置,以配合驱动轮在旱田行走,横梁可以装在主支架安装方孔(36)内。为使平衡器运行平稳,还可在其间加一铲土板,以事先铲除胶轮行走道上的凸出土块。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运行情况是当在水田收割早稻时,根据需要调整好刀片架位置,发动机工作,通过各皮带轮传动,驱动轮、收割器、护禾器、扒禾器及脱粒装置都同时运行。护禾器的护禾架将田里的稻穗往收割器上拢,收割器剪下的稻穗经扒禾器的链条和脱粒输送带送至脱粒机脱粒,经脱粒后谷子经出料口进入装谷器,稻草则从出草口排出。
当在旱田收割晚稻时,刀片架位置可调低一些,卸下脱粒装置,将驱动轮和平衡器换成胶轮。发动机运行,驱动胶轮行走带动整机平稳行走,护禾器和收割器、扒禾器运动。此时扒禾器可采用三组链轮链条机构扒禾,使三组链条上的扒禾齿同时卡住割下的稻子以保持整株稻子不伏倒,而经扒禾器的挡禾板整齐摆放在地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变换,还可卸下收割器、护禾器、扒禾器和脱粒装置,通过主支架安装方孔连接一带胶轮(71)的车斗(73),即成为能在陆地上行驶的运输车。
权利要求1.一种水旱两用耕、收机,包括发动机(5)、固定发动机的机脚槽板(2)、发动机皮带轮(4)、齿轮箱(19)、装在齿轮箱上的大变速皮带轮(32)、装有驾驶座(14)的主支架(15)及转向操作机构和平衡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机脚槽板上固定有剃刀式收割器(21)、护禾器(1),链式扒禾器(27)与收割器直梁(28)连接,脱粒装置通过万向轴(63)与调速中心轴(46)一端连接;调速中心轴另一端的调速大皮带轮(7)、调速小皮带轮(8)分别通过皮带(6)、(34)与发动机皮带轮(4)和大变速皮带轮(32)连接,与大变速皮带轮同轴的小变速皮带轮(30)通过皮带(31)与收割器皮带轮(3)连接,与收割器皮带轮同轴的小皮带轮(26)通过皮带(25)与护禾器转轮(24)连接;转向操作机构由方向盘(10)、固定在方向盘轴一端的小伞齿轮(9)、与小伞齿轮啮合并固定在牵引销(33)上的扇形伞齿轮(45)组成;平衡行走机构由驱动轮(18)和装在主支架(15)上的平衡器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旱两用耕、收机,其特征在于剃刀式收割器(21)由装有收割器皮带轮(3)的传动轴(54),装在传动轴一端的伞齿轮(55),与伞齿轮啮合的装在曲轴(56)一端的小伞齿轮(57),装在曲轴上的上、下连接板(67)、(68),与上、下连接板相连的上、下推板(52)、(51),装有上、下刀片(49)、(50)并与上、下推板铰接的上、下刀片架,转轴(53)和直梁(28)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旱两用耕、收机,其特征在于护禾器(1)由固定在机脚槽板上的框形支架(38)、安在支架上的护禾架(23)、护禾架轴(22)及装在护禾架轴端部的转轮(24)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旱两用耕、收机,其特征在于链式扒禾器(27)由装在收割器传动轴(54)上的蜗杆(47)、与蜗杆啮合的蜗轮(48)、与蜗轮同轴安装的链轮(29)、绕链轮和从动转轮(60)连接的具有多个扒禾齿(59)的链条(58)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旱两用耕、收机,其特征在于脱粒装置由滚筒式脱粒机(13)和稻穗输送机构(20)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旱两用耕、收机,其特征在于滚筒式脱粒机由装有脱粒滚筒(43)的中心轴(65)、装在中心轴一端的大皮带轮(66)、装在中心轴另一端的输送皮带轮组(42)、装在支架(17)上具有进料口(12)、出料口(44)和排草口(37)的外壳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旱两用耕、收机,其特征在于稻穗输送机构由装有皮带轮(41)和输送链轮(35)的输送轴(40)、链式输送带(39)和装在输送带两侧的挡料板(11)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旱两用耕、收机,其特征在于平衡行走机构的平衡器是具有平底结构的平衡船(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旱两用耕、收机,其特征在于卸下脱粒装置后,平衡行走机构的驱动轮和平衡器是胶轮(7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水田耕整机进行改进的水旱两用耕、收机。其特点是增设了与发动机皮带轮连接的调速皮带轮组,和由此带动的变速小皮带轮、收割器皮带轮组,剃刀式收割器、护禾器和机脚槽板连接,链式扒禾器装在收割器直梁上,脱粒装置通过万向轴与调速中心轴连接。转向操作机构和平衡行走机构都有新的改变,使该机具有在水、旱稻田行走、耕、收的功能,经调整还可在陆地上运输,实现了一机多用。
文档编号A01D34/04GK2096209SQ9121270
公开日1992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1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1991年5月18日
发明者朱德祥 申请人:朱德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