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铰单手修枝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56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铰单手修枝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剪刀,特别是一种经济林木的单手修枝剪。
在实践中,我们用普通的单手修枝剪修剪直径在10毫米以上的粗枝时,有这样一种明显的感觉随着剪刀刃的切入,感到越来越吃力。我们仔细分析此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树枝的截面是圆形的,随着剪刀刃的切入,刀刃所接触到树枝的纤维数量增多;二是剪刀刃口的横截面呈楔子形,随着剪刀刃的切入,作用在剪刀刃两侧的摩擦阻力增大。由于普通的单手修枝剪都是一种单铰剪,其增力比为常数,所以递增的剪切阻力则按比例地传递至握剪的手心。修剪粗枝时,人们往往要使用暴发力,而这样暴发力所能维持的时间极短,而且又是递减的,这正好与剪切阻力的变化规律相反,所以人们使用现有的单铰剪剪切较粗的树枝不仅感到十分吃力,而且极易疲劳。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随剪刀刃的切入,其增力比单调递增的新型单手修枝剪。它具有修剪粗枝用力均匀,手感轻松舒适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四铰单手修枝剪,其特征在于上刀刀背的后部与上手柄的前端铰接,下刀与下手柄联成一体,在二者的结合处与上刀刃口的后部铰接,上手柄和下手柄之间设有摇杆,该摇杆的上部与上手柄的中部铰接,下端与下手柄的尾部铰接构成一个双摇杆增力机构;摇杆和下手柄所形成的夹角内设有外臂扭转弹簧,该外臂扭转弹簧的一个臂抵在摇杆上,另一个臂抵在下手柄上。
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先对说明书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
图1所绘制的机构原理图3为根据
图1所示实施方案并结合图2,经理论计算所绘制的α-ψ曲线(其中,α表示剪刀F1与握力F2之比;ψ表示上刀2与下手柄6所形成的夹角);图4为使用普通8英寸的单铰修枝剪切直径为φ15mm桑枝的握力曲线图(图中,F2表示握力,S2表示握力F2的位移);图5为按
图1所示实施方案并结合图2,经理论计算所绘制的剪切力F1和握力F2与ψ角的关系曲线图(图中F1表示剪切力,F2表示握力,ψ表示上刀2与下手柄6之间的夹角)。
由图3和图2清楚地看出,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铰单手修枝剪修枝时,随着ψ角的增大,即随着剪刀刃的切入,增力比α逐渐增大,也就是说,随着剪刀刃的切入,即使握力不加大,所产生的剪切力也逐渐增加。因此,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具有用力均匀,手感轻松舒适的突出优点。
由图4和图5可清楚地看出,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使用者手的握力明显减少,经计算约减小20%。故此,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铰单手修枝剪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参见
图1,上手柄2的前端设有一个虎口,呈三角形的上刀2刀背的后部插在所述的虎口内并用铆钉8铰接;下刀1与下手柄6联成一体,其二者的结合处与上刀2刃口的后部用螺栓7铰接,拧动与螺栓7螺接的螺母可调整上刀2与下刀1刃口之间的间隙;上手柄3中部设有向下伸出的双凸耳,摇杆4的上端插在所述的双凸耳内并用铆钉9铰接,摇杆4的下端插在下手柄6尾部所设的虎口内并用铆钉10铰接。参见
图1和图2,上手柄3、下手柄6、上刀2以及摇杆4构成一个双摇杆增力机构。参见
图1,下手柄6和摇杆4所形成的夹角内设有外臂扭转弹簧5,该外臂扭转弹簧5的一个外臂抵在摇杆4上,另一个外臂抵在下手柄6上。
参见
图1和图2,使用者用手紧握上手柄3和下手柄6,上手柄3驱动摇杆4克服外臂扭转弹簧5的弹性阻力逆时针转动,上手柄3同时驱动上刀2绕螺栓7逆时针转动将手的握力后转变成剪切力F1,该剪切力F1随着上刀2绕螺栓7逆时针转动角度ψ的增大而增大。当手的握力F2撤销后,在外臂扭转弹簧5的作用下,上刀2和摇杆4同时顺时针转动驱动上手柄复位,等待下一次修剪。
权利要求1.一种单手修枝剪,其特征在于上刀(2)刀背的后部与上手柄(3)的前端铰接,下刀(1)与下手柄(6)联成一体,在二者的结合处与上刀(2)刃口的后部铰接,上手柄(3)和下手柄(6)之间设有摇杆(4),该摇杆(4)的上部与上手柄(3)的中部铰接,下端与下手柄(6)的尾部铰接构成一个双摇杆增力机构;摇杆(4)和下手柄(6)所形成的夹角内设有外臂扭转弹簧(5),该外臂扭转弹簧(5)的一个臂抵在摇杆(4)上,另一个臂抵在下手柄(6)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四铰单手修枝剪,其特征在于上刀(2)刀背的后部与上手柄(3)的前端铰接,下刀(1)与下手柄(6)联成一体,在二者的结合处与上刀(2)刃口的后部铰接,摇杆(4)的上部与上手柄(3)的中部铰接,下端与下手柄(6)的尾部铰接构成一个双摇杆增力机构;摇杆(4)和下手柄(6)所形成的夹角内设有外臂扭转弹簧(5)。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铰单手修枝剪修枝时,随着刀刃的切入,增力比随之增大。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用力均匀,手感轻松舒适的优点。
文档编号A01G3/00GK2195183SQ94208609
公开日1995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4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4日
发明者汪进, 宋红生 申请人:汪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