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罩式活捕动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43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悬罩式活捕动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物捕捉器具,特别是一种有悬罩且能活捕动物的器具。
自然界里,空中、地上、水里都有多种动物,人们用来捕捉动物的器具也较多,但已有的器具往往只适用于一定的环境或适用于捕捉某一类动物,有些器具还会弄伤动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广泛地适用于空中、地面、水中的动作灵敏的活捕动物的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平面底板上立有门形架,上凹形悬罩被软索吊于门形架的横梁上,软索另一端连有卡销,卡销卡于连在底板边缘的卡桩板的卡桩上,卡桩板上有竖直的条形孔,孔上方固定有卡桩,底板中部置有矩形饵板,饵板连有长杆,长杆抬起时,饵板的一边置于底板上,另三边因长杆的抬起而抬离底板,长杆一端通过条形孔伸出,与卡桩呈上下排列的并拢的形式,卡销置于卡桩与长杆一端的一边,软索穿过卡桩与长杆一端之间的空隙向上引向悬罩顶面,悬罩的重力被转换为拉力,通过软索将卡销拉紧而卡在卡桩处,一旦有动物踏上或撞击饵板,饵板带动长杆向下运动,卡销因长杆一端下滑而从卡桩处脱开,悬罩迅速向下,罩住底板上的动物。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灵敏的卡销锁定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挂在树上捉飞禽,放在地面擒走兽,置于水中捕鱼类。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卡销卡在卡桩处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平面底板1上连有直立的门形架2。悬罩3底面开口、侧面和顶面相连且封闭,悬罩3的顶面上有两个孔13、15,门形架2的两根立柱分别从孔13、15中穿过,悬罩3可沿门形架2的两立柱上下滑动。门形架2的横梁中部和一根立柱的上部分别连有滑轮10与滑轮16。底板1的边缘连有直立的卡桩板7,卡桩板7上有竖直的条形孔8,卡桩板7上位于条形孔8的上方连有卡桩9。置于底板1中部的饵板5上连有长杆6,长杆6的一端的端部12通过条形孔8伸出,长杆端部12可沿条形孔8上下运动,当长杆端部12抬起位于条形孔8的上部时,端部12靠拢卡桩9,且与卡桩9呈上下并排排列状。饵板5因长杆6的抬起,其一边搁在底板1上,其余三边与底板1有一定间隙。软索4的一头系在悬罩3的顶面中央,另一头系有卡销11。长杆6抬起,端部12与卡桩并拢,将卡销11竖直靠在卡桩9与长杆端部12的一边,软索4穿过卡桩9与长杆端部12之间的间隙,经滑轮16、10引向悬罩3顶面,悬罩3被吊起,悬罩3的重力转换为拉力通过软索4将卡销11卡在卡桩9与长杆端部12形成的卡口的一边,长杆端部12因卡销11被拉紧而产生的摩擦力的阻碍而不会下滑。将此捕捉器具置于树上,地面或水中,动物受到置于饵板5上的饵料14的诱惑,一旦踏上或撞动饵板5,其力量通过长杆6传导到长杆端部12,克服长杆端部12与卡销11的摩擦力,长杆端部12将沿条形孔8下滑,卡销11因没有长杆端部12的阻碍而从卡桩9处脱开,悬罩3迅速下降,将位于饵板5附近的动物罩住,达到活捕动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板1、饵板5、悬罩3可用实心板材制作,也可用网格式材料制作或将底板1、悬罩3的顶面、侧面均做成空心网格式。如采用后两种形式,则本实用新型置于树上,水中时有更好的隐蔽性和伪装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悬罩式活捕动物器,其特征在于平面底板(1)上连有直立的门形架(2),悬罩(3)底面开口、侧面和顶面相连,悬罩(3)的顶面有两个孔(13)、(15),门形架(2)的两根立柱分别从孔(13)、(15)中穿过,悬罩(3)可沿门形架(2)的两立柱上下滑动,门形架(2)的横梁中部和一根立柱的上部分别连有滑轮(10)与滑轮(16),底板(1)的边缘连有直立的卡桩板(7),卡桩板(7)上有竖直的条形孔(8),卡桩板(7)上位于条形孔(8)的上方连有卡桩(9),置于底板(1)中部的饵板(5)上连有长杆(6),长杆(6)的一端的端部(12)通过条形孔(8)伸出,长杆端部(12)可沿条形孔(8)上下运动,当长杆端部(12)抬起位于条形孔(8)的上部时,端部(12)靠拢卡桩(9),且与卡桩(9)呈上下并排排列状,软索(4)的一头系在悬罩(3)的顶面,另一头系有卡销(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罩式活捕动物器,其特征在于,底板(1)、饵板(5)、悬罩(3)既可用实心板材制作,也可用空心网格材料制作,还可制成网格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罩式活捕动物器,在底板上固定有门形架,悬罩底面开口,侧面及顶面封闭,悬罩顶面有两个孔,门形架的两立柱从孔中穿过,软索将悬罩吊起于门形架的梁上,软索另一端系有卡销,卡销卡于卡桩处,置于底面上的饵板连有长杆,长杆的一端与卡桩形成卡口,一旦有动物撞动饵板,长杆滑落,卡销脱开,悬罩即掉下,本器具可广泛用于空中、地面及水中活捕动物。
文档编号A01M23/00GK2215190SQ942467
公开日1995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25日
发明者胡锡成 申请人:胡锡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