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钓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48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钓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钩钩,尤其是具有自动抓钩功能的多功能钓钩。
人们用于钩鱼的鱼钩普遍采用吸入式的,即鱼将鱼饵吸入口中,饵中包含的鱼钩将鱼嘴钩住,有时鱼吸入鱼饵后又将它吐出,或者由于垂钩者精力不集中没有及时提杆,造成鱼脱钩的现象经常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吸入钩和自动抓钩于一体的多功能钓钩,只要鱼吸入鱼饵或触动鱼饵,抓钩就会自动收拢抓钩住鱼身,使鱼不能逃脱,同时该钩还可用于捕捉其它小动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为在圆柱形壳体的柱面上均匀分布设置4—8个抓钩支角,抓钩杆端点由销钉固定在抓钩支角上,并可以销钉为轴沿壳体的径线方向伸展或收拢,外壳上面装有甩钩桩,食盘的柄由销轴固定在甩钩桩上,食盘上拴有吸入式食钩,食盘下面装有活卡,一端与食盘柄由销轴连接,壳体内装有栓杆,栓杆外套有弹簧,拉杆的一端固定在栓杆上,另一端伸出壳体与抓钩杆相连,当栓杆压缩弹簧时,活卡将栓杆卡住,抓钩在拉杆的支撑下张开,触动食盘或吸入食钩,活卡在销轴作甩下向外移动,栓杆在弹簧作用下向下移动,带动抓钩收拢,即可实现抓捕的功能。
由于上述解决方案中采用了抓钩与吸入式食钩,食盘连动的结构,只要鱼吸入食钩或触动食盘,抓钩就会自动收拢抓入鱼身,可有效地防止鱼脱钩,提高钓鱼的捕获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钩钩收拢时的结构示意图2是
图1所示多功能钓钩沿壳体轴线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钩钩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2所示的结构示意图中,圆柱形壳体1的柱面上均匀分布6个抓钩支角3,抓钩2的杆端与抓钩支角3由销钉固定,抓钩2可以销钉为轴沿壳体1的径线方向伸展或收拢,壳体1的上面装有甩钩桩4上,食盘5的柄6由销轴固定在甩钩桩4上,食盘上栓有吸入式食钩11,食盘下面装有活卡7,一端与柄6由销轴连接,壳体1内装有栓杆8,栓杆8外套有弹簧9,栓杆8可沿壳体上、下两端面的圆孔上下移动,拉杆10的一端与栓杆8相连,另一端伸出壳体1与抓钩2的杆相连。向上压栓杆8时,弹簧9被压缩,栓杆8上端由活卡7卡住,当触动食盘4或拉动食钩11时,活卡7向外移动,栓杆8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拉杆10带动抓钩2收拢,抓钩的钩尖即可抓住鱼身,实现抓捕的功能,对于其它小动物可同样实现抓捕的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钓钩,由壳体(1)、抓钩(2)、甩钩桩(4)、食盘(5)、活卡(7),栓杆(8)、弹簧(9)、拉杆(10)、食钩(11)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是园柱形的,沿壳体(1)的柱面上均匀设置4—8个抓钩支角(3),抓钩(2)的钩杆端与抓钩支角(3)由销钉连接,栓杆(8)外套有弹簧(9),拉杆(10)的一端与栓杆(8)相连,另一端伸出壳体(1)与抓钩(2)的钩杆相连,食盘(5)的柄(6)与固定在壳体(1)上面的甩钩桩(4)由销轴连接,活卡(7)与食盘(5)的柄(6)由销轴连接,形成食盘(5)与活卡(7)连动,食钩(11)栓在食盘(5)上,带动食盘(5)动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钓钩,由壳体、抓钩、甩钩桩、食盘、活卡、栓杆、弹簧、拉杆、食钩等组成,其特点是栓杆压缩弹簧,带动拉杆使抓钩张开后被活卡卡住,食钩或食盘动作带动活卡,弹簧弹力使抓钩收拢,起到自动抓钓鱼或小动物的作用,具有对鱼或小动物抓捕性能可靠,捕获率高等特点。
文档编号A01K83/00GK2218450SQ952311
公开日1996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16日
发明者李忠臣 申请人:李忠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