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9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麦稻联合收割机。
公知的麦稻联合收割机,其脱粒滚筒有纹杆和皮滚型,有横向和轴流之分。此类结构的脱粒滚筒脱粒不净、粮粒易碎,桔杆容易拧成绳团造成堵卡和裹粮现象。再者,此类收割机的作物流向大多为″T″形,造成收割机体积大,不适于小块田地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粒干净、粮粒不碎,无堵卡和裹粮现象且体积小的自走式麦稻联合收割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收割机前端安装收割台,收割机中部安装综合式脱粒滚筒,收割台和综合式脱粒滚筒的同侧端连接一倾斜输送槽,综合式脱粒滚筒的另一端与逐稿器室相通。
采用综合式脱粒滚筒既脱粒干净、破碎少、易分离清选,又杜绝了堵卡和裹粮故障。其重量轻,动力消耗少,节约燃料1/5以上。作业时,作物自收割台一端,经倾斜输送槽进入综合式脱粒滚筒,再进入逐稿器室,最后从逐稿器室的另一端排出。作物流向为横→纵→横→纵→横,即″S″形。与作物流向呈″T″形的收割机相比,该收割机的长度缩短了1/3以上,操作方便,适于中、小块田地作业。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综合式脱粒滚筒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综合式脱粒滚筒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综合式脱粒滚筒右视图。
图中(1)收割台、(2)倾斜输送槽、(3)驾驶室、(4)驱动前桥、(5)发动机、(6)颗粒螺旋推进器,(7)综合式脱粒滚筒、(8)鱼鳞筛、(9)颗粒升运器、(10)杂余螺旋推进器、(11)逐稿器室、(12)后驱动转向轮桥、(13)卸粮螺旋筒、(14)颗粒分布螺旋、(15)粮仓、表示作物流向、(16)进口、(17)凹板筛、(18)滚筒、(19)轴、(20)导向板盖、(21)钉齿、(22)皮条、(23)翻草条、(24)出口。

图1、2中,收割机前端安装收割台(1),收割机中部安装综合式脱粒滚筒(7),收割台(1)和综合式脱粒滚筒(7)的同侧端之间连接倾斜输送槽(2),综合式脱粒滚筒(7)的另一端与逐稿器室(11)的一端相通。在倾斜输送槽(2)的内侧为驾驶室(3),驾驶室(3)内部安装空调装置。收割机后部安装粮仓(15),粮仓(15)上部安装颗粒分布螺旋(14),粮仓(15)下部安装卸粮螺旋筒(13)。
在图3、4、5中,滚筒(8)的前部安装6排钉齿(21),后部安装4根翻草条(23),中部安装4根皮条(22);翻草条(23)与滚筒(18)的轴向平行,皮条(22)与滚筒(18)的轴向相交。滚筒(18)的前部为进口(16),后部为出口(24)。
权利要求1.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包括驾驶室、收割台、倾斜式输送槽、逐稿器室及鱼鳞筛,其特征是收割机中部安装综合式脱粒滚筒,收割台和综合式脱粒滚筒的同侧端连接倾斜输送槽,综合式脱粒滚筒的另一端与逐稿器室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其特征是驾驶室内装有空调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其特征是收割机后部安装粮仓,粮仓上部安装颗粒分布螺旋,粮仓下部安装卸粮螺旋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其特征是综合式脱粒滚筒的滚筒前部安装6排钉齿,后部安装4根翻草条,中部安装4根皮条;翻草条与滚筒的轴向平行,皮条与滚筒的轴向相交。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自走式联合收割机,该收割机中部安装综合式脱粒滚筒,收割台和综合式脱粒滚筒的同侧端连接倾斜输送槽,综合式脱粒滚筒的另一端与逐稿器室相通。综合式脱粒滚筒既脱粒干净、破碎少、易分离清选,又杜绝了堵卡和裹粮故障。其重量轻,动力消耗少,节约燃料1/5以上。作物流向为横→纵→横→纵→横,即“S”形。与作物流向呈“T”形的收割机相比,收割机的长度缩短了1/3以上,操作方便,适于中、小块田地作业。
文档编号A01D41/02GK2237926SQ9524018
公开日1996年10月23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21日
发明者杨友议, 王本得 申请人:杨友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