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排草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76阅读:1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联合收割机排草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中排草轮技术结构,为一种联合收割机排草轮。
现有联合收割机的排草轮一般安在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的脱粒滚筒的后部,用于对脱粒后的作物进行排出。现有排草轮一般为开式结构和板式结构两种形式其中开式结构排草轮类似于现有滚筒结构形式,在其表面具有条状的开口,在排草时容易被脱粒后的杂草缠绕,影响其排草效率;另一种板式结构的排草轮是采用一整块板,在板的两边具有抓草齿(排草齿),在其高速运转进行排草时,板状结构的排草轮具有回风,影响脱粒装置的脱粒功率,并且其排草方式是一堆一堆的排出机外,作物损失严重。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供一种具有排草效果好、在排草过程中不产生回风的筒体式结构的排草轮,即为一种新型的联合收割机排草轮。
本实用新型的排草轮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它安装在收割机脱粒分离滚筒的后部,包括有由动力驱动且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的轴、排草轮体及排草齿;排草轮体为筒体状,排草齿分布在筒体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排草轮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效果好等特点;在运行时不产生回风,对作物不带来直接损失。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其结构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排草轮的安装情况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排草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P向示意图。
参见
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联合收割机排草轮A装在收割机脱粒分离滚筒B后部,包括有由动力驱动且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的轴1、排草轮体2及排草齿3;排草轮体2为筒体状,排草齿3分布在筒体的表面。所述筒体状的排草轮体是泛指具有筒状结构或类似筒状结构的筒体,如一般具有筒状表面(根据情况其表面通过与中心轴连接的支撑件支撑)与中心排草轮轴形状结构,对此不一一说明。
上述筒体状的排草轮体为正多边形体,排草齿均匀地分布在正多边形体各个角上。
上述的排草轮体为圆筒体,排草齿均匀分布在筒体的表面。
上述的正多边形体为正四边形体或者正五边形体或正六边形体,根据情况也可以采用别的正多边形体。
上述的排草齿顶部具有一倒角或者排草齿与筒体法线方向成一倾斜角安装。所述的排草齿可以与筒体成一体结构即排草齿突出筒体表面,也可以采用焊接等结构形式安装在筒体表面。
为了保证整个排草轮的强度,根据情况可在筒体内表面与轴之间通过加强件连接,有关这方面的结构及安装形式为现有一般技术,在此不作详细说明。
有关排草轮的安装结构(参见附图),这部分结构与现有排草轮的安装结构相同,可参见现有排草轮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联合收割机排草轮,它安装在收割机脱粒分离滚筒的后部,包括有由动力驱动且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的轴、排草轮体及排草齿;其特征在于排草轮体为筒体状,排草齿分布在筒体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草轮,其特征在于筒体状的排草轮为正多边形体,排草齿均匀的分布在正多边形体的各个角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草轮,其特征在于排草轮体为圆筒体,排草齿均匀分布在筒体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草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正多边形体体为正四边形或者为正五边形体或正六边形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排草轮,其特征在于排草齿顶部具有一倒角或者排草齿与筒体法线方向成一倾斜角安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联合收割机排草轮。它安装在收割机脱粒分离滚筒的后部,包括有由动力驱动且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的轴、排草轮体及排草齿;排草轮体为筒体状,排草齿分布在筒体的表面。该排草轮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效果好等特点;在运行时不产生回风,对作物不带来直接损失。
文档编号A01F12/30GK2247414SQ962046
公开日1997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22日
发明者莫毅松, 胡全胜 申请人:桂林联合收割机总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