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超微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11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超微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碎机,尤其指水产、畜产饲料加工的超微粉碎机。
目前,习知的超微粉碎机,如


图1,2所示,依序包含带机体盖101的机体10,以及依附在机体10之上,而可供为置入物料的漏斗11,可向前挤压及输送物体输送装置12,粉碎机轮组13,网侧可依附在机体10两侧内缘面、且端缘利用较大规格螺丝锁合定位的筛料网14,以及依附在粉碎机组13上、且两端面皆朝向轴心呈平面状的刀具组15,以及可收集超微粉碎机的出料阀16,其使用方式大致系为将机体盖101及机体10利用多数较大规格的螺丝紧固后,即可启动力源借输送装置12、粉碎轮组13,以及出料阀16均呈可动作状态,依序经漏斗11量入的块状物料,即可供输送装置12的前挤压及输送,致使呈高速转动的粉碎轮组13即可承接物料。并且充分利用刀具组15与机体盖10的内缘壁不规则带动物料被往复切割碰撞的方式,击碎块状物料呈超微粉状物料,并且经筛料网14落料,最后再利用出料阀16收集物料,基于块状物料中可能包覆或含具有类似石头、金属等硬质杂物,而损坏或甚至在穿破筛料网14被混合收集,导致品质不良及不利于养殖,可以在操作过程中,每一正常的工作天都至少需要检查筛料网14两次~三次是否破损或更换。或是更换已磨损的刀具组15。其缺点归纳如下一、检查或更换筛料网时,需要一一抬开大量的紧固螺丝、而后掀开极重的机体盖,并检视筛料网,最后在一一锁固螺丝等等,既费时又费工。
二、更换或检视已磨损的刀具动作耗费的时间也很多。
三、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也欠佳。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所夹具设置在机体两端,并露在机体盖之外,该夹具可操作一位于机体盖内部的连杆,该连杆在邻近机体盖侧缘处设置有能抵住楔块底部的旋动撑顶块,使操作夹具而旋动连杆时,连杆侧缘的旋动撑顶块即可撑顶在前述楔块底部,并且配合对应块及轨道而定位筛料网,而且机体盖分为固定盖和活动盖两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超微粉碎机包括机体、进料漏斗、物料输送装置、粉碎轮组、刀具组、筛料网、出料网、其特征是机体包括底座、机体盖及内缘壁处的凸伸对应块和凹置轨道;在机体两端分别设有露出在机体盖外的两夹具,在机体盖一端邻近一夹具处设置一可轻易掀开的掀盖体。
上述机体盖在邻近中央处隔成前段固定盖、后段活动盖,并且固定盖与活动盖用铰链连接。
上述机体盖邻近掀盖体处设置一操控夹具。
上述夹具包括定位在机体上的定位座、连接在该定位座上的操作杆、连接在该操作杆上的摆动杆、连接在该摆动杆上的直线往复机构,以及连在该往复机构的旋动片。
上述操控夹具包括定位座、连接该定位座上的操作杆、连接在该操作杆上的摆动体、连接该摆动体上的直线往复机构。
上述刀具的背面形成为渐缩形斜锥面。
上述机体盖内缘面形成锯齿状杆击面板。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检视机体内部及更换筛料网容易,更换刀具或检修故障也简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侧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习知超微粉碎机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习知超微粉碎机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刀具组及相关构件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掀开状态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一种夹具及筛料网动作示意图;图7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另一种夹具及筛料网动作示意图;图8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刀具的立体示意图;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一机体2,该机体2具有一可供其它构件置于平台20,以及可供机体2稳固立于地面的底座21,以及可供覆盖并借以防尘、防污、防噪音而得以保护其它构件的机体盖22,机体2内缘壁的适当处可设置凸伸的对应块220及呈延伸状凹置的轨道221,另外,机体盖22系可在内缘面形成锯齿状的打击面板222,借以配合将物料超微粉碎;一进料漏斗23,其系定位在前述机体2的一端,可供块状物料从顶端的置放口230置入;一物料输送装置3包括一个以上的螺旋输送器30,系设置在前述进料漏斗23底部,而可承接经物料置放口230置入的物料并且藉助动力向前挤压及输送物料;一粉碎轮组4,系邻于前述物料输送装置3输出物料的一端而能承接物料,其主要系由一跨置于机体盖22的轴心24而串接及连动,该粉碎轮组4包括多组等距并排、且可藉助动力产生高转速的离心轮叶40(至少约为3800r.p.m)而每相邻两离心轮叶40设有多个相互对称的穿孔41,刀具组5,包括多把刀具50,其中第一刀具50即跨置于两对称的穿孔41之间,借一固接元件51可经该两穿孔41穿置并定位连接该刀具50,以该刀具50即可在粉碎轮组4的高速旋转中随时承接块物料,并且配合机盖22内缘面的打击面板222,以不规则的方式带动物料被往复切割或碰撞方式粉碎物料,亦即可借此一方式简单击碎块状物料,使呈超微粉状物料;一筛料网6系可定位放置在机体2下方,且对方应邻近粉碎轮组4的离心轮叶40下端缘适当处,具有微细的筛料孔,而能筛选物料,该筛料网6能被定位于轨道221,且其两端并设置有楔块61,使得该楔块61顶部能顶住前述对应块220;夹具7系可分别设置在机体2两端并露在机体盖22之外,该夹具7系可操作位于机体盖22内部的连杆70,该连杆70在邻近机体盖22侧缘处设置能抵住楔块61底部的旋动撑顶块71(以在两侧缘均有设置而能呈稳固及平衡为最佳),使适时操作夹具7而旋动连杆70时,连杆70侧缘的旋动撑顶块71即可撑顶在前述楔块61底部,并且配合前述时应块220及轨道221,而确实定位筛料网6。亦即本实施例筛料网6的定位方式,已从笨重繁杂的螺丝锁固定方式改善为简易轻巧的夹具7定位方式;一掀盖体25系延续设置在前述机体盖22的另一端而邻近其中一夹具7处,系可轻易掀开,而供为检视机体2内部及更换筛料网6,借使更换筛料网6或检视机体2内部时,即可充分省力又省时的利用单人掀开掀盖体25而达到,每次检验或更换筛料网6仅需一人且仅花费约20-25秒的时间;一出料阀8系位于机体2底端,其一端连通在筛料网6底部,而能承接通过筛料孔的超微物料,而另一端则连通在外界,使能收集超微物料。
另外,机体盖22系可在邻近中央处区隔面为两段式机体盖,其中前段机体盖的固定盖223,后段机体盖为活动盖224,而该固定盖223及活动盖224主要系利用一铰链26接合,使得活动盖223得以利用该铰链26适当处为支点,而简易掀开或闭合,借更换磨损的刀具50或检视机体2内部时,即可充分省力又省时,达到便于更换刀具50或检修故障。
本实施例的动作原理将机体盖22及机体2紧固封闭后,即可开启动力源借物料输通装置3、粉碎轮组4,以及出料阀8均呈可动作状态,依序经进料漏斗23置入的块状物料,即可借物料输送装置3向前挤压及输送,致使呈高速转动的粉碎轮组4即可承接物料,并且充分利用刀具50与机体盖22的内缘面的打击面板222以不规则的方式带动物料被往复切割碰撞的方式,简易击碎块状物料使呈超微粉状物料,并且经筛料网6落料,最后再利用出料阀8收集物料,其动作原理大致与传统的超微粉碎机相同,然而若遇及检查筛网6是否破损或更换,或是更换已磨损的刀具50时,操作效率大为提高。
如图6,7所示,夹具7包括一定位在机体2上的定位座72,以及连接在定位座72上的操作杆73,连接在操作杆75的摆动体74,连接在摆动体74的直线往复机构75,以及连接在直线往复机构以75的旋动片76,其中该旋动片76则系连接在连杆70或离开掀盖体25,所以只要向内侧面压下操作杆73即可连动摆动体74,驱动直线往复机构75向前,此时,旋动片76则呈现反向后摆而带动连杆70旋动,依此动作原理即可使得位于侧边的旋动撑顶块71顶制在楔块61底部而定位筛料网6;同理,操控夹具9包括一定位在掀盖体25上的定位座90,以及连接在定位座90上的操作杆91,连接在操作杆91的摆动体92,连接在摆动体92直线往复机构93,而该直线往复机构93的底缘则系可适时在操控中抵制或离开掀盖体25,其动作原理与夹具7大致相同。
如图8所示,刀具50的背面适当外系可形成为渐缩形的斜锥面52,借以形成对风向的导流及减低噪音。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超微粉碎机包括机体、进料漏斗、物料输送装置、粉碎轮组、刀具组、筛料网、出料网、其特征是机体包括底座、机体盖及内缘壁处的凸伸对应块和凹置轨道;在机体两端分别设有露出在机体盖外的两夹具,在机体盖一端邻近一夹具处设置一可轻易掀开的掀盖体。
2.按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超微粉碎机,其特征是上述机体盖在邻近中央处隔成前段固定盖、后段活动盖,并且固定盖与活动盖用铰链连接。
3.按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超微粉碎机,其特征是在上述机体盖邻近掀盖体处设置一操控夹具。
4.按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超微粉碎机,其特征是上述夹具包括定位在机体上的定位座、连接在该定位座上的操作杆、连接在该操作杆上的摆动杆、连接在该摆动杆上的直线往复机构,以及连在该往复机构的旋动片。
5.按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超微粉碎机,其特征是上述操控夹具包括定位座、连接该定位座上的操作杆、连接在该操作杆上的摆动体、连接该摆动体上的直线往复机构。
6.按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超微粉碎机,其特征是上述刀具的背面形成为渐缩形斜锥面。
7.按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超微粉碎机,其特征是上述机体盖内缘面形成锯齿状杆击面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碎机,尤其指水产、畜产饲料加工的超微粉碎机。它包括机体、进料漏斗、物料输送装置、粉碎轮组、刀具组、筛料网、出料阀,其中机体包括底座、机体盖及内缘壁处的凸伸对应块和凹置的轨道,在机体两端分别设有露出在机体盖外的两夹具,在机体盖一端邻近一夹具处,设置一可轻易掀开的掀盖体。从而检视机体内部及更换筛料网容易,更换刀具或检修故障也简便。
文档编号B02C13/282GK2265856SQ96212379
公开日1997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7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7日
发明者陈天祥 申请人:陈天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