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抛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06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机械抛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钵体水稻秧苗的机械抛秧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近年来采用塑料秧盘培育钵体秧苗及抛秧移栽技术在水稻生产中得到日益广泛地推广。实践证明,应用这项技术可以培育壮秧及浅栽,既有利于水稻增产,又可以大大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力。但是人工抛秧移栽时,布秧的均匀性难以掌握,并且效率较低。为此,专利号为ZL95226850.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抛秧机。该抛秧机将抛秧装置安装在国产插秧机底盘上。抛秧装置主要由供秧斗、抛盘、机架构成。工作时,将钵体秧苗通过供秧斗放入高速旋转的抛盘中,钵体秧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抛盘倾斜向上抛出,然后落入水田中,实现浅栽。这种抛秧机布秧均匀性好,工作效率高。然而,由于抛盘转轴处于垂直状态,钵体秧苗抛出时与水平面的夹角较小,因而抛出的高度较低,落秧的直立度较差,容易产生漂秧,影响秧苗移栽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机械抛秧装置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既可保持机械抛秧均匀性及高效率,又可明显改善落秧直立度,从而避免漂秧,保证秧苗移栽质量的机械抛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抛秧装置包括机架、供秧斗、抛盘、抛盘护罩、抛盘轴、轴承座、皮带轮,所述供秧斗位于抛盘上方,与机架或抛盘护罩固定连接,所述抛盘位于抛盘护罩内,与抛盘轴固定连接,所述抛盘轴与铅垂线成5°-25°的安装角,该安装角较理想的范围是10°-20°。
由于这种机械抛秧装置的抛盘轴与铅垂线成5°-25°的安装角,因此钵体秧苗抛出时与水平面的夹角较大,抛出的高度较高,落秧直立度明显改善,不容易产生漂秧,从而既工作效率高、布秧均匀性好,又切实保证了秧苗移栽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的机械抛秧装置包括机架1、供秧斗2、抛盘3、抛盘护罩4、抛盘轴5、轴承座6、皮带轮7。供秧斗2位于抛盘3上方,与抛盘护罩4固定连接。抛盘3位于抛盘护罩4内,与抛盘轴5固定连接。轴承座6与抛盘护罩均固定在底部的机架1上。抛盘轴5与铅垂线成15°的安装角。该装置的机架安装在插秧机底盘上,由插秧机输出动力,通过皮带轮7带动抛盘3转动。抛盘的转速控制在500-650转/分钟较为适宜。此时,钵体秧苗抛高达1.85米左右,落下时秧苗直立度较好,基本避免了漂秧现象,保证了秧苗的移栽质量,有利于水稻的增产。
权利要求1.一种机械抛秧装置,包括机架、供秧斗、抛盘、抛盘护罩、抛盘轴、轴承座、皮带轮,所述供秧斗位于抛盘上方,与机架或抛盘护罩固定连接,所述抛盘位于抛盘护罩内,与抛盘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盘轴与铅垂线成5°-25°的安装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盘轴与铅垂线成10°-20°的安装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盘的转速控制在500-650转/分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稻钵体秧苗的机械抛秧装置,包括机架、供秧斗、抛盘、抛盘护罩、抛盘轴、轴承座、皮带轮。供秧斗位于抛盘上方,与机架或抛盘护罩固定连接。抛盘位于抛盘护罩内,与抛盘轴固定连接。抛盘轴与铅垂线成5°-25°的安装角。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抛秧装置,落秧直立度较好,基本避免了漂秧现象,从而既工作效率高、布秧均匀性好,又切实保证了秧苗移栽质量,有利于水稻的增产。
文档编号A01C11/02GK2317613SQ972477
公开日1999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14日
发明者蒋永宁, 赵季红 申请人: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无锡市农业机械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