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粉机组单机罩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00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磨粉机组单机罩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大型磨粉机组单机上的罩壳。
磨粉机单机上外露的传动部件需用具有一定强度的罩壳罩住,以提高工作时的安全性,这种罩壳如用金属板制作,会使整机成本大大提高,浪费材料,为此,曾有人用玻璃钢制作,但因工艺不能保证结构强度的要求,而无法使之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利用玻璃钢制作磨粉机组单机罩壳的方案,以降低成本,保证强度。
其主要技术方案包括对称的左,右上罩壳与对称的左,右下罩壳,其中,每个上罩壳由正面与倾斜的顶面及倾斜的侧面构成,每个下罩壳由正面及侧面构成“L”形,罩壳均由玻璃钢制作,在该玻璃钢的两面均有胶衣层,在胶衣层的中间为间隔重叠的玻璃纤维方格布与粘结剂,在罩壳内直接预埋螺钉,下罩壳侧面的上,下两端分别联接上部预埋螺钉及底部预埋螺钉,在上罩壳倾斜的侧面上有折角,在下罩壳的侧面有台阶,在上罩壳的顶面有折痕,在上罩壳侧面的底部分别有凸筋13、12,在下罩壳侧面的底部及正面的侧部分别有凸筋7、6。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罩壳用两面均有胶衣层的玻璃钢制作。因此,两面均比较光滑,做成的罩壳外观质量好,寿命长,其次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面层糊模压工艺。因此,有些预埋件如螺钉等可在制作罩壳的同时直接预埋在罩壳本体上,这与原来的在玻璃钢罩壳上预留凹坑,然后再用手工把螺钉及树脂玻璃纤维胶接在凹坑内的工艺相比,预置件的联接强度较高。另外,罩壳的结构形状合理,制作及使用方便。


图1为右下罩壳主视图。
图2为
图1的左视图。
图3为
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F-F图。
图5为图2的E-E图。
图6为
图1的C-C图。
图7为图2的B-B图。
图8为左上罩壳图。
图9为图8的左视图。
图10为图8的俯视图。
图11为图9的A-A图。
图12为图9的G-G图。
图13为
图10的-D图。
图14为罩壳断面的结构图。

图1-7所示右下罩壳由正面1与侧面3构成L形,在侧面3上有台阶5,侧面3的外边缘上下两端分别有上部预埋螺钉2与底部预埋螺钉4,在正面1的外边缘有凸筋6,侧面3的底部边缘有凸筋7。
如图8-13所示,左上罩壳由正面10与倾斜的顶面8及倾斜的侧面9构成,在侧面9上有沿上下向的折角14,在顶面8上有折痕16,在侧面9的底部边缘以折角1-4为界分别设置凸筋13、12,在顶面设置顶面预埋螺钉11。
罩壳的断面结构如图4所示,两个外表面为胶衣层15,中间为间隔重叠的玻璃纤维方格布16与粘结剂17。
将左,右上罩壳与左,右下罩壳分别联接在机组罩机的相应部位,构成一个完整的罩壳。
权利要求1.磨粉机组单机罩壳,包括对称的左,右上罩壳与对称的的左,右下罩壳,其中,每个上罩壳由正面(10)与倾斜的顶面(8)及倾斜的侧面(9)构成,每个下罩壳由正面(1)及侧面(3)构成“L“形,其特征是该罩壳由玻璃钢制作,在该玻璃钢的两面均有胶衣层(15),在胶衣层(15)的中间为间隔重叠的玻璃纤维方格布(16)与粘结剂(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壳,其特征是在罩壳内直接预埋螺钉,并且,在上罩壳的顶面上有顶面预埋螺钉(11),在下罩壳侧面(3)的上,下两端分别联接上部预埋螺钉(2)及底部预埋螺钉(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壳,其特征是在上罩壳倾斜的侧面(9)上有折角(14),在下罩壳的侧面有台阶(5),在上罩壳的顶面有折痕(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壳,其特征是在在上罩壳侧面(9)的底部分别有凸筋(13)与(12),在下罩壳侧面(13)的底部及正面(1)的侧部分别有凸筋(7)与(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大型磨粉机组单机上的罩壳,它包括对称的左、右上罩壳与对称的左、右下罩壳,其中,每个上罩壳由正面与倾斜的顶面及倾斜的侧面构成。每个下罩壳由正面及侧面构成L形。该罩壳由玻璃钢制作,在该玻璃钢的两面均有胶衣层,在胶衣层的中间为间隔重叠的玻璃纤维方格布与粘结剂。
文档编号B02C11/00GK2309890SQ972476
公开日1999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28日
发明者缪福生 申请人:缪福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