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带土穴苗行式抛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9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带土穴苗行式抛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带土穴苗抛秧的机械,适用于配套工厂化育苗的新型抛秧机械。
现有所用的带土穴苗抛秧机械,均为采用无序的抛秧方式,既不成行,也没有规则的穴距,这不仅使日后的田间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也使其最后的收割工作带来麻烦,特别是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很多地方都没有采用机械收割的条件和能力,只能靠人工来收割,面对杂乱无章的穴苗,仍采用人工收割的广大农民为此甚感烦恼和无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实现有序的抛秧,使之成行成距的新型带土穴苗行式抛秧机械。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为广大农民在日后的田间管理和收割工作带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包括有动力机构A1、传动机构A2以及由若干个抛秧工作单元组合而成的抛秧工作机构,其中抛秧工作单元包括有分行秧箱(1)、分苗转轮(2)、穴苗输送槽(3)、输送带(4),分苗转轮(2)置于分行秧箱(1)的下端,穴苗输送槽(3)置于分苗转轮(2)的下方,输送带(4)置于穴苗输送槽(3)所设槽孔(31)的相应位置上,且输送带(4)的带轮转轴以及分苗转轮(2)的转轴连接在传动机构A2的转轴上,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动力机构A1的输出端连接。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分行秧箱(1)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图4为图2中的A-A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分苗转轮(2)的主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分苗转轮(2)的俯视图7为分行秧箱(1)与分苗转轮(2)的组合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穴苗输送槽(3)的主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穴苗输送槽(3)的俯视图;
图10为图8中的B-B剖视图。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
图1所示,包括有动力机构A1、传动机构A2以及由若干个抛秧工作单元组合而成的抛秧工作机构,其中抛秧工作单元包括有分行秧箱(1)、分苗转轮(2)、穴苗输送槽(3)、输送带(4),分苗转轮(2)置于分行秧箱(1)的下端,穴苗输送槽(3)置于分苗转轮(2)的下方,输送带(4)置于穴苗输送槽(3)所设槽孔(31)的相应位置上,且输送带(4)的带轮转轴以及分苗转轮(2)的转轴连接在传动机构A2的转轴上,传动机构A2的输入端与动力机构A1的输出端连接。上述分行秧箱(1)设置有若干个分行槽孔(11),本实施例中,分行秧箱(1)设置有两个分行槽孔(11),为控制分行秧箱(1)每次从分行槽孔(11)中分出的穴苗数量,分行秧箱(1)内设置有分苗控制活门(12),另外,分苗转轮(2)上设置有分苗凹槽(21),以实现单穴分苗与控制单穴出苗。为最终实现分行抛秧,上述穴苗输送槽(3)上所设的槽孔(31)的个数与分行秧箱(1)所设的槽孔(11)的数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12个工作单元组合成工作幅,可控制每次抛苗24行,如果每次只抛苗12行,则在分行秧箱(1)内设有的两个分行槽孔(11)中的一个放上穴苗,另一个槽孔不放穴苗即可,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根据抛苗密度的要求,任意改变相邻两组抛秧工作单元之间的安装位置以及工作单元的数量,即可改变每次抛苗的行距和行数,而穴距可由整机的行走速度来调节。
为使抛秧与施肥工作能一起完成,或可单独实现直播种子,上述输送带(4)的下方还设置有既可用于施肥,又可用于直播种子的二合一装置,其包括有料箱(5)、排料器(6)、往复运动机构(7),其中排料器(6)置于料箱(5)的下端,往复运动机构(7)的输入端与传动机构A2连接,输出端与往复运动机构(7)连接。为实现均匀施肥以及均匀播种,上述料箱(5)内还可设有搅拌器,此外,料箱(5)上还连接有排料导管(8),以便于肥料或种子有效地落到土地上。为使二合一装置的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安全可靠,上述往复运动机构(7)采用曲柄连杆机构。另外,为使施肥及播种的效果良好,上述二合一装置的下方还设有开沟与平土器(9)。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启动动力机构A1,则动力机构A1的动力及运动经传动机构A2传递到分苗转轮(2)的转轴及输送带(4)的带轮转轴,从而使分苗转轮(2)及输送带(4)产生运动,当分苗转轮(2)上的分苗凹槽(21)与分行秧箱(1)上所设的分行槽孔(11)相对时,则秧苗落到分苗凹槽(21)上,并随之转动,当其分苗凹槽(21)向下时,则使秧苗落到输送带(4)上,由于输送带(4)置于穴苗输送槽(3)所设的槽孔(31)的位置上,故输送带(4)将秧苗沿着穴苗输送槽(3)提升至一定的高度后,利用穴苗根部带土的重量,自身垂直抛入浅土层,完成成行抛苗的工作程序。
如要使抛秧与施肥能一起完成,则将肥料置于料箱(5)内,往复运动机构(7)在传动机构A2的带动下运动,并驱动排料器(6)作往复运动,使肥料通过排料导管(8)落到经开沟与平土器(9)所平整并开出的沟槽内。如果要直播种子,则将种子置于料箱(5)内,控制抛秧工作机构停止工作,则可实现直播工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由分行秧箱、分苗转轮、穴苗输送槽与输送带巧妙组合而成抛苗工作单元的结构,其不仅可实现抛秧的成行成距,为广大农民日后的田间管理及收割带来了方便,而且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保证抛秧的质量,使秧苗的成活率高,产量高,易为广大农民所乐意接受。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既可施肥,又可直播种子的二合一装置,使本实用新型能做到一机多用,集多功能于一身,极大地方便了农民进行不同农活操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方便实用的新型带土穴苗行式抛秧机。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带土穴苗行式抛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动力机构A1、传动机构A2以及由若干个抛秧工作单元组合而成的抛秧工作机构,其中抛秧工作单元包括有分行秧箱(1)、分苗转轮(2)、穴苗输送槽(3)、输送带(4),分苗转轮(2)置于分行秧箱(1)的下端,穴苗输送槽(3)置于分苗转轮(2)的下方,输送带(4)置于穴苗输送槽(3)所设槽孔(31)的相应位置上,且输送带(4)的带轮转轴以及分苗转轮(2)的转轴连接在传动机构A2的转轴上,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动力机构A1的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式抛秧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分行秧箱(1)设置有若干个分行槽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式抛秧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分行秧箱(1)内设置有分苗控制活门(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式抛秧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分苗转轮(2)上设置有分苗凹槽(2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行式抛秧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穴苗输送槽(3)上所设的槽孔(31)的个数与分行秧箱(1)所设的分行槽孔(11)的数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式抛秧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输送带(4)的下方还设置有既可用于施肥,又可用于直播种子的二合一装置,其包括有料箱(5)、排料器(6)、往复运动机构(7),其中排料器(6)置于料箱(5)的下端,往复运动机构(7)的输入端与传动机构连接,输出端与往复运动机构(7)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式抛秧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料箱(5)上还连接有排料导管(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式抛秧机,其特征在于往复运动机构(7)为曲柄连杆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式抛秧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二合一装置的下方还设有开沟与平土器(9)。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式抛秧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料箱(5)内还可设有搅拌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带土穴苗抛秧的机械。包括有动力机构、传动机构以及抛秧工作机构。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由分行秧箱、分苗转轮、穴苗输送槽与输送带巧妙组合而成抛苗工作单元的结构,其不仅可实现抛秧的成行成距,为广大农民日后的田间管理及收割带来了方便,而且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保证抛秧的质量,使秧苗的成活率高,产量高,易为广大农民所乐意接受。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既可施肥,又可直播种子的二合一装置,是一种方便实用、一机多用的新型带土穴苗行式抛秧机。
文档编号A01C11/02GK2348563SQ982477
公开日1999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24日
发明者陈邦奎 申请人:陈邦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