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丝渔线及其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09124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单丝渔线及其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渔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丝渔线及其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0002]渔线又称鱼线或钓线,是用来将钓具配件连接起来的丝线。依据材质和连接结构的不同,传统的渔线主要包括单丝尼龙线、碳素线、钢丝线、布编织线、尼龙合成线、陶瓷线等品种。
[0003]近几年来,随着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渔线领域出现了利用复合材料或高分子材料替代传统单一材料的渔线。在利用复合材料制备渔线方面,可以以申请号为01118201.6的中国专利申请为代表,这是一个采用硅氧烷树脂与尼龙的复合材料替代传统尼龙材料制备渔线的技术方案,其连接方式是利用粘结剂作为中间介质将硅氧烷树脂与尼龙聚合成尼龙复合单丝。在利用高分子材料制备渔线方面,可以以聚乙烯纤维制备的聚乙烯渔线为代表,如图1所示,现有聚乙烯渔线主要由聚乙烯编织线I以及包覆在聚乙烯编织线I外层的表面胶体2构成;之所以采用聚乙烯编织线1,是因为单根聚乙烯纱线之间的抱合粘结性很差,即使将这些聚乙烯纱线通过粘结剂连接,长期使用后这些聚乙烯纱线仍容易脱胶散乱,这会降低渔线的使用质量,而将多根聚乙烯纱线相互交错绞合编织制成的聚乙烯编织线1,能够有效保障聚乙烯纱线之间具有较好的抱合粘结性,从而解决单根聚乙烯纱线之间抱合粘结性差的问题;之所以在聚乙烯编织线I的外层包覆表面胶体2,是因为聚乙烯编织线I的表面比较粗糙,切水能力差,而在聚乙烯编织线I的外层包覆表面胶体2可以使制得的聚乙烯渔线表面光滑,提高切水能力。现有聚乙烯渔线的主要制作工艺如下:先将多股纤度较低的聚乙烯纱线进行复合编织(例如:8股复合编织、16股复合编织),从而形成聚乙烯纱线相互交错绞合的聚乙烯编织线1,然后对聚乙烯编织线I进行浸胶、烘干等处理,从而形成一根聚乙烯渔线。
[0004]但是,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渔线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0005](I)对于采用硅氧烷树脂与尼龙复合材料制备的渔线而言,其连接方式是利用粘结剂作为中间介质实现聚合的,在经历长期的水中摩擦后,粘结剂容易失效脱落,硅氧烷树脂与尼龙可能出现分离,从而会大幅降低渔线的整体性能。
[0006](2)对于采用聚乙烯纤维制备的聚乙烯渔线而言,不仅其制作过程十分繁琐,而且聚乙烯编织线I在浸胶处理时只是聚乙烯编织线I表面被表面胶体2所包覆,在经历长期的水中摩擦后,表面胶体2也容易失效脱落,从而聚乙烯渔线的表面光滑度会大幅降低,这也会大幅降低渔线的整体性能。

【发明内容】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丝渔线及其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该单丝渔线在未采用粘结剂和表面胶体的情况下,保证了构成该单丝渔线的纱线之间具有较高的抱合粘结性,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开胶或脱胶现象,而且其表面光滑致密,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其纱线之间不易散乱。该单丝渔线的加工方法无需进行编织、包覆表面胶体等操作,因此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单丝渔线,由多根相互平行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构成,并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之间通过表面熔合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之间通过表面熔合连接是指:只有最外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之间通过表面熔合连接,而内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在最外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的限位下汇聚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0011]优选地,单丝渔线由60?140根相互平行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构成,并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的直径分布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每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的直径均为5?25 μ m ;
[0012]或者,一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1的直径为25?40 μ m,多根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2的直径为5?25 μ m ;多根直径为5?25 μ m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2均布在这根直径为25?40 μ m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1的四周;
[0013]或者,多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1的直径为25?40 μ m,多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2的直径为5?25 μ m,并且直径为25?40 μ m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1的数目少于直径为5?25 μ m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2 ;直径为5?25 μ m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2均布在直径为25?40 μ m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1之间。
[0014]优选地,所述的表面熔合采用白矿油作为表面熔合剂4进行熔合。
[0015]一种单丝渔线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步骤一,对成品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进行加捻;其中,成品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由多根相互平行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构成;
[0017]步骤二,对加捻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进行第一级牵伸处理,其牵伸倍数在I?1.05之间;在第一级牵伸处理过程中,先将表面熔合剂4涂覆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上,再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进行烘干处理,其烘干温度为130?160°C ;
[0018]步骤三,对第一级牵伸处理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进行第二级牵伸处理,其牵伸倍数在I?1.5之间;在第二级牵伸处理过程中,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进行烘干处理,其烘干温度为130?160°C ;
[0019]步骤四,对第二级牵伸处理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进行第三级牵伸处理,其牵伸倍数在I?1.2之间;在第三级牵伸处理过程中,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进行烘干处理,其烘干温度为135?165°C;在第三级牵伸处理完成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之间通过表面熔合连接,即得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单丝渔线。
[0020]优选地,所述成品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由60?140根相互平行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构成,并且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的直径分布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每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稀纱线3的直径均为5?25 μπι ;
[0021]或者,一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1的直径为25?40 μ m,多根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2的直径为5?25 μ m ;多根直径为5?25 μ m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2均布在这根直径为25?40 μ m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1的四周;
[0022]或者,多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1的直径为25?40 μ m,多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2的直径为5?25 μ m,并且直径为25?40 μ m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1的数目少于直径为5?25 μ m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2 ;直径为5?25 μ m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2均布在直径为25?40 μ m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31之间。
[0023]优选地,加捻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的捻度为30?250捻。
[0024]优选地,所述的表面熔合剂4采用白矿油;在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上涂覆表面熔合剂4时,表面熔合剂4的温度为80?110°C ;在涂覆完成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上的表面熔合剂4的总质量占涂覆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总质量的0.5?3%。
[0025]一种单丝渔线的加工设备,包括:纱线加捻装置以及依次顺序排列的第一牵伸机Cl、表面熔合剂涂覆设备、第一热烘箱Dl、第二牵伸机C2、第二热烘箱D2、第三牵伸机C3、第三热烘箱D3和第四牵伸机C4 ;
[0026]纱线加捻装置用于对成品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进行加捻;第一牵伸机Cl和第二牵伸机C2用于对加捻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进行第一级牵伸处理;表面熔合剂涂覆设备设置于第一牵伸机Cl与第一热烘箱Dl之间,用于将表面熔合剂4涂覆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上;第一热烘箱Dl用于对完成表面熔合剂4涂覆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进行烘干处理;第二牵伸机C2和第三牵伸机C3用于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进行第二级牵伸处理;第二热烘箱D2用于对第二牵伸机C2与第三牵伸机C3之间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进行烘干处理;第三牵伸机C3和第四牵伸机C4用于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进行第三级牵伸处理;第三热烘箱D3用于对第三牵伸机C3与第四牵伸机C4之间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进行烘干处理;经过第四牵伸机C4处理后,即得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单丝渔线。
[0027]优选地,所述的表面熔合剂涂覆设备包括表面熔合剂槽E和刮胶装置F ;表面熔合剂槽E内设有压线辊;第一牵伸机Cl输出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在压线辊的作用下,进入表面熔合剂槽E中浸胶;
[0028]浸胶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离开表面熔合剂槽E后,刮胶装置F对浸胶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束进行刮胶,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