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鳅生态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8449808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泥鳅生态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泥鳅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泥鳅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鱼类,体型小而细长,分布在全国的河川、沟渠、池塘、水田、湖泊、水库中,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泥鳅是杂食性动物,幼年阶段主要营动物性饲料,成年后可摄食一些藻类、植物的根、茎,泥鳅除了可以用腮呼吸,还可进行皮肤呼吸和肠呼吸,但在夏季的时候,如果水质控制不好,泥鳅养殖密度过高,仍会造成大量的泥鳅窒息死亡。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鳅生态养殖方法,养殖的泥鳅具有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泥鳅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6](I)饲养池建造: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有肥泥;
[0007](2)清池消毒:鳅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如无生石灰,也可用漂白粉消毒,每亩用量4?5千克,留池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泼洒;
[0008](3)苗种放养:鳅种放养前用I %?3 %的食盐水浸浴消毒10分钟,每平方米放体长3?4厘米的鳅种50?60尾;每亩放养30?50公斤;
[0009](4)饲料投喂:每天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投喂量占在池泥鳅体重的百分比:3月为1%?2%;4?6月为3%?5%;7?8月为10%?15%;9月为4%;水温11?20 0C,植物性饲料占60 %?70 %,动物性饲料占30 %?40 % ;水温21?23 °C,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各占50 %;水温24?29°C,植物性饲料占30 %?40 %,动物性饲料占60 %?70% ;
[0010](5)水质管理:水温达到30°C时,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防止浮头,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
[0011](6)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泥鳅有无逃逸现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残留饲料,做好日常记录。
[0012]所述动物性饲料各成分重量的配比为蛆虫占16%?17%、蚯蚓占10%?30%、小杂鱼肉占14%?20%、蚌肉占13%?17%、鱼粉占12%?18%、禽兽下脚料占1%?2%。
[0013]所述植物性饲料各成分重量的配比为麦麸占20%?25%、米糠占15%?30%、豆渣占20%?30%、饼柏占20%?25%。
[0014]所述步骤(I)中,肥泥厚为15?20cm。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养殖的泥鳅具有具有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7]一种泥鳅生态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I)饲养池建造: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有肥泥;
[0019](2)清池消毒:鳅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如无生石灰,也可用漂白粉消毒,每亩用量4?5千克,留池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泼洒;
[0020](3)苗种放养:鳅种放养前用I %?3 %的食盐水浸浴消毒10分钟,每平方米放体长3?4厘米的鳅种50?60尾;每亩放养30?50公斤;
[0021](4)饲料投喂:每天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投喂量占在池泥鳅体重的百分比:3月为1%?2%;4?6月为3%?5%;7?8月为10%?15%;9月为4%;水温11?20 0C,植物性饲料占60 %?70 %,动物性饲料占30 %?40 % ;水温21?23 °C,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各占50 %;水温24?29°C,植物性饲料占30 %?40 %,动物性饲料占60 %?70% ;
[0022](5)水质管理:水温达到30°C时,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防止浮头,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
[0023](6)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泥鳅有无逃逸现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残留饲料,做好日常记录。
[0024]所述动物性饲料各成分重量的配比为蛆虫占16%?17%、蚯蚓占10%?30%、小杂鱼肉占14%?20%、蚌肉占13%?17%、鱼粉占12%?18%、禽兽下脚料占1%?2%。
[0025]所述植物性饲料各成分重量的配比为麦麸占20%?25%、米糠占15%?30%、豆渣占20%?30%、饼柏占20%?25%。
[0026]所述步骤(I)中,肥泥厚为15?20cm。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养殖的泥鳅具有具有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泥鳅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饲养池建造: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有肥泥; (2)清池消毒:鳅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如无生石灰,也可用漂白粉消毒,每亩用量4?5千克,留池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泼洒; (3)苗种放养:鳅种放养前用1%?3%的食盐水浸浴消毒10分钟,每平方米放体长3?4厘米的鳅种50?60尾;每亩放养30?50公斤; (4)饲料投喂:每天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投喂量占在池泥鳅体重的百分比:3月为1%?2% ;4?6月为3%?5% ;7?8月为10%?15% ;9月为4% ;水温11?20°C,植物性饲料占60 %?70 %,动物性饲料占30 %?40 %;水温21?23 °C,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各占50 % ;水温24?29 °C,植物性饲料占30 %?40 %,动物性饲料占60 %?70 % ; (5)水质管理:水温达到30°C时,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防止浮头,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 (6)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泥鳅有无逃逸现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残留饲料,做好日常记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鳅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性饲料各成分重量的配比为蛆虫占16%?17%、蚯蚓占10%?30%、小杂鱼肉占14%?20%、蚌肉占13%?17%、鱼粉占12%?18%、禽兽下脚料占1%?20Z0 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鳅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性饲料各成分重量的配比为麦麸占20%?25%、米糠占15%?30%、豆渣占20%?30%、饼柏占20%?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鳅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肥泥厚为15 ?20cm。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鳅生态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饲养池建造: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底铺有肥泥;(2)清池消毒:鳅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3)苗种放养:鳅种放养前用1%~3%的食盐水浸浴消毒10分钟;(4)饲料投喂:每天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5)水质管理:水温达到30℃时,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防止浮头,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6)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本发明中,养殖的泥鳅具有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
【IPC分类】A01K61-00
【公开号】CN104770314
【申请号】CN201510026338
【发明人】甘国祥
【申请人】甘国祥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