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工厂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77172阅读:来源:国知局
下翻折构成折边2.2.3,从而钩住栽培槽2.1的两侧槽壁以防止其坍塌倾斜;同时,上述折边2.2.3朝向栽培槽2.1外槽壁的一面上安装有滚轮2.2.4,该滚轮
2.2.4的轮面贴紧栽培槽2.1的外槽壁,从而便于栽培板2.2沿着栽培槽2.1长度方向前后移动;
所述栽培槽2.1的上方设置有灯光结构3,所述灯光结构3包含有反光板3.1,所述反光板3.1的底面反光面朝向栽培槽2.1,且反光板3.1的反光面上安装有多个植物生长灯
3.2,平行设置的两片反光膜3.3分别位于反光板3.1的两侧,且反光板3.1、两片反光膜
3.3以及栽培槽2.1上的栽培板2.2构成一简易光室,从而使得植物生长灯3.2发出的光线尽可能多的照射至栽培板2.2上的植物上,从而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所述反光板3.1的顶面边缘竖向向上翻折有翻边3.1.1,所述翻边3.1.1上开设有悬挂孔3.1.2,所述栽培框架I上悬挂有吊链3.4,S形钩3.5的一端钩置于吊链3.4的链环内,另一端钩置于悬挂孔
3.1.2内,优选的,S形钩3.5在反光板3.1的四周分别挂接有四个,从而使得反光板3.1悬挂后更为平稳,同时通过吊链3.4和S形钩3.5的配合,可以方便的对反光板3.1的高度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的照射高度;
上下相邻的栽培槽2.1之间通过落水结构4相连通,且相邻栽培槽2.1上安装的落水结构4分别位于左右两端,从而使得栽培槽2.1内的营养液能够形成循环流动;所述落水结构4包含有插接于栽培槽2.1底部的落水管4.1和虹吸管4.2,该落水管4.1为普通落水管,起到防溢流的作用,当虹吸管4.2没有正常启动时,可通过该落水管4.1对营养液进行导流;所述虹吸管4.2包含有插接于栽培槽2.1底部的直管段4.2.1,该直管段4.2.1上连接有虹吸头4.2.2,所述虹吸头4.2.2为一管状结构,该虹吸头4.2.2位于栽培槽2.1内的顶部开口端上压置有压盖4.2.4,该压盖4.2.4为一倒置的桶状结构,上述虹吸头4.2.2的顶部开口压合在压盖4.2.4底部桶底上,且虹吸头4.2.2的管壁靠近压盖4.2.4底部处设置有多个吸孔4.2.3,上述虹吸头4.2.2和压盖4.2.4构成以虹吸结构,营养液通过吸孔
4.2.3进入虹吸头4.2.2后流入到下层栽培槽2.1内,且上述落水管4.1的顶部与虹吸管4.2的压盖4.2.4顶部相齐平,从而使得落水管4.1和虹吸管4.2起到双保险作用;
位于最下层的栽培槽2.1的下方设置有蓄液池5.1,该蓄液池5.1经水循环系统6的循环泵6.1连通至位于最上层的栽培槽2.1,从而使得蓄液池5.1、循环泵6.1和栽培槽2.1通过落水结构4构成一完整的水循环系统6,位于最下层的栽培槽2.1通过落水结构4与蓄液池5.1相连接,且蓄液池5.1的上下池壁之间设置有迷宫过滤结构5.2,用于去除营养液中的大粒径杂质,该迷宫过滤结构5.2由位于上下池壁上的多块过滤板交错设置而成,所述蓄液池5.1内设置有一内循环泵5.3,该内循环泵5.3位于迷宫过滤结构5.2和蓄液池5.1的出液端之间,该内循环泵5.3的出液端经过滤装置5.4连通至迷宫过滤结构5.2和最下层栽培槽2.1的落水结构4之间;从而对循环中的营养液进行再次过滤;
所述植物工厂系统还包含有风循环系统7和维护系统8,所述风循环系统7包含有空调7.1和风机7.2,所述空调7.1和风机7.2分别安装于栽培框架I的左右两端,从而使得空调7.1和风机7.2吹出的风能使得栽培框架I内栽培的植物在风力的作用下左右摇摆,不但可以提高其受光面积,而且有助于提高其蒸腾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
所述维护系统8包含有安装于高处的网孔板8.1,网孔板8.1形成一行走平台,从而使得维护人员能够在网孔板8.1上行走,且设置成网孔板结构形式后,不影响内部空气流通,对植物生长不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还设置有楼梯8.2,以便与维护人员进入上述行走平台
另外:多个栽培种植架中设置有1~2个用于栽种菌类植物,不但丰富了栽培品种,而且菌类生长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够提供给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构成一微循环系统,进一步促进植物的生长。
[0027]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植物工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工厂系统包含有安置于洁净室内的多个栽培种植架,所述栽培种植架包含有呈多层架构设置的栽培框架(I ),栽培框架(I)每一层上均安装有槽式培养结构(2),上下相邻的槽式培养结构(2)之间通过落水结构(4)相连通,位于最下层的槽式培养结构(2)通过落水结构(4)连通至位于其下方的蓄液池(5.1),所述蓄液池(5.1)经循环泵连通至位于最上层的槽式培养结构(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植物工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框架(I)呈九层架构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植物工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式培养结构(2)包含有横截面为梯形的栽培槽(2.1),所述栽培槽(2.1)顶部槽口两侧设置有台阶(2.1.1),栽培板(2.2)的两侧设置有搁置于上述台阶(2.1.1)的台阶面上的肩部(2.2.2),所述栽培板(2.2)上设置有多个种植孔(2.2.1),该种植孔(2.2.1)内嵌置有定植篮(2.3),所述定植篮(2.3)内塞至有海绵(2.4),所述海绵(2.4)顶部划有十字形划槽(2.4.1),或者海绵(2.4)侧面划有一字形划槽(2.4.2);所述栽培板(2.2)的肩部(2.2.2)向两侧延伸后向下翻折构成折边(2.2.3),上述折边(2.2.3)朝向栽培槽(2.1)外槽壁的一面上安装有滚轮(2.2.4),该滚轮(2.2.4)的轮面贴紧栽培槽(2.1)的外槽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植物工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2.1)的上方设置有灯光结构(3),所述灯光结构(3)包含有反光板(3.1),所述反光板(3.1)的底面反光面朝向栽培槽(2.1),且反光板(3.1)的反光面上安装有多个植物生长灯(3.2),平行设置的两片反光膜(3.3)分别位于反光板(3.1)的两侧,且反光板(3.1)、两片反光膜(3.3)以及栽培槽(2.1)上的栽培板(2.2)构成一光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植物工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3.1)的顶面边缘竖向向上翻折有翻边(3.1.1),所述翻边(3.1.1)上开设有悬挂孔(3.1.2),所述栽培框架(I)上悬挂有吊链(3.4),S形钩(3.5)的一端钩置于吊链(3.4)的链环内,另一端钩置于悬挂孔(3.1.2)内。
6.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植物工厂系统,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的栽培槽(2.1)之间通过落水结构(4)相连通,所述落水结构(4)包含有插接于栽培槽(2.1)底部的落水管(4.1)和虹吸管(4.2);所述虹吸管(4.2)包含有插接于栽培槽(2.1)底部的直管段(4.2.1),该直管段(4.2.1)上连接有虹吸头(4.2.2),所述虹吸头(4.2.2)为一管状结构,该虹吸头(4.2.2)位于栽培槽(2.1)内的顶部开口端上压置有压盖(4.2.4),该压盖(4.2.4)为一倒置的桶状结构,上述虹吸头(4.2.2)的顶部开口压合在压盖(4.2.4)底部桶底上,且虹吸头(4.2.2)的管壁靠近压盖(4.2.4)底部处设置有多个吸孔(4.2.3),上述落水管(4.1)的顶部与虹吸管(4.2)的压盖(4.2.4)顶部相齐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植物工厂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层的栽培槽(2.1)的下方设置有蓄液池(5.1),该蓄液池(5.1)的出液端经水循环系统(6)的循环泵(6.1)连通至位于最上层的栽培槽(2.1),位于最下层的栽培槽(2.1)通过落水结构(4)与蓄液池(5.1)相连通,且蓄液池(5.1)的上下池壁之间设置有迷宫过滤结构(5.2),该迷宫过滤结构(5.2)由位于上下池壁上的多块过滤板交错间隔设置而成,所述蓄液池(5.1)内设置有一内循环泵(5.3),该内循环泵(5.3)位于迷宫过滤结构(5.2)和蓄液池(5.1)的出液端之间,该内循环泵(5.3)的出液端经过滤装置(5.4)连通至迷宫过滤结构(5.2)和最下层栽培槽(2.1)的落水结构(4)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植物工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工厂系统还包含有风循环系统(7),所述风循环系统(7)包含有空调(7.1)和风机(7.2),所述空调(7.1)和风机(7.2)分别安装于栽培框架(I)的左右两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植物工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工厂系统还包含有维护系统(8),所述维护系统(8)包含有安装于高处的网孔板(8.1),网孔板(8.1)形成一行走平台,所述维护系统(8)还包含有连接网孔板(8.1)的楼梯(8.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植物工厂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栽培种植架中设置有1~2个用于栽种菌类植物。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工厂系统,所述植物工厂系统包含有安置于洁净室内的多个栽培种植架,所述栽培种植架包含有呈多层架构设置的栽培框架(1),栽培框架(1)每一层上均安装有槽式培养结构(2),上下相邻的槽式培养结构(2)之间通过落水结构(4)相连通,且上下相邻的槽式培养结构(2)上安装的落水结构(4)分别位于左右两端,位于最下层的槽式培养结构(2)通过落水结构(4)连通至位于其下方的蓄液池(5.1),所述蓄液池(5.1)经循环泵连通至位于最上层的槽式培养结构(2)。本发明一种植物工厂系统,占地面积小、用水量少、过滤及时、流动供液、系统供风且灯光充分。
【IPC分类】A01G9-02, A01G25-02
【公开号】CN104798622
【申请号】CN201510200339
【发明人】陶虹宇, 高天鹏
【申请人】江阴市中翎高科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