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与饭豆间作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9439888阅读:2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米与饭豆间作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与饭豆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玉米(Zea mays L.)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而且是重要的能源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玉米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素能加速排除体内毒素,其中天然维生素E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已成为一种热门的保健食品。饭豆又名饭豇豆、米豆、甘豆、白豆等,以食豆粒为主,其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可用作包馅或煮饭,因而得名饭豆;与其它豆科植物一样,饭豆根系有根瘤菌,有固氮作用,是间作理想的作物之一。
[0003]常规栽培方式下,一年一熟地区玉米和饭豆多为单一作物连作,一年多熟地区多为轮作的栽培方式。长期连作由于化感作用导致土壤理化性状逐渐恶化,不利于同种作物的生长,而不同作物间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连作障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如,在东北春玉米种植区,春玉米和杂粮作物饭豆多采用单作的方式,而且是长年连作,最长甚至最长达到30年之久,连作带来的系列障碍,如病虫害加重、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植物自毒作用等使得作物种植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也制约着产量的提高。
[0004]但无论是东北一年一熟区还是黄淮海多熟区多采用小行距种植方法,玉米的种植行距多为58?65cm,饭豆种植行距在70?100cm。这样均匀垄单一作物种植方式,使得植株群体叶片遮挡严重,特别是对于玉米等株型高大的作物而言,在生育后期个体间对自然资源和土壤水分、养分的竞争加剧,易发生早衰,严重制约了籽粒产量的建成和农业光、热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种植方式下,东北高玮度地区积温不足、生育期短、产量和种植效益低、农民种地积极性差问题,提供一种玉米与饭豆间作的栽培方法。
[0006]本发明玉米与饭豆间作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一、选地:选择有灌溉水源,同时富含磷、钾,保水性强、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
[0008]二、秋翻耙地,精细整地:在秋季收获后,深翻细耙20?30cm,使土壤疏松,上虚下实,冬季蓄水保墒,以利于出苗;
[0009]三、良种选择:玉米选用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虫、抗倒伏能力强、耐密性及商品品质好的优良品种;饭豆选择豆荚均匀、纤维少、单荚重、品质优、抗病性强的短蔓矮生品种;
[0010]四、种子处理:玉米种子播前,摊在干燥向阳的地上或席上,连续晒2?3天,经常翻动种子,晒匀,再用种衣剂包衣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饭豆种子萌发需要大量的水分,因此播前将种子用温水浸泡8-10h,再用种子量0.3%的多菌灵粉剂杀菌消毒;
[0011]五、平衡施肥:以有机肥、底肥为主,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力保农田土壤中养分平衡,化肥施肥量为N 200kg/公顷,P205150kg/公顷,K2O 180kg/公顷,氮肥按基肥、拔节肥和花粒肥的质量比=5:3:2的比例进行;结合整地,可将腐熟有机肥按15000?20000kg/公顷的用量和化肥底肥在播种前一次性施入;玉米追肥要深施,施入深度15cm,饭豆不追肥;
[0012]六、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玉米以5?1cm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12°C时为始播期,饭豆以1cm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C时为始播期,但饭豆易遭受冷害,宜适当晚播;玉米种植密度为6.5-7.0万株/公顷,饭豆种植密度4.5?5.5万株/公顷;
[0013]七、玉米与饭豆间作栽培方法的田间布局:在水平布局上,地块由多个“玉米/饭豆结构单元”构成,每个“结构单元”包括一个窄行和一个宽行构成,窄行宽度30cm,种植两行玉米,宽行宽度100cm,在宽行中间种植两行饭豆,饭豆行距为70cm(如图1,X表示一个“玉米/饭豆结构单元”,A为窄行,B为宽行)。
[0014]八、科学田间管理:包括播种后及时镇压保墒、查补苗和间苗定苗等,化学除草、病虫害及时防控、中耕等。中耕不但能消灭杂草,还可破除土壤板结、疏松土壤,减少蒸发,提高地温,对饭豆而言可以促进根瘤活动,是作物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0015]另外,还包括根据土壤墒情监测和气象预报等条件及时浇水灌溉等措施。
[0016]九、适时收获:适时晚收可降低玉米籽粒的含水率,有利于仓储和后期管理;对饭豆而言,嫩荚籽粒开始饱满时可以采收,采摘时注意不要损伤果序及枝蔓,植株下层荚转黄时应陆续大量采收。
[0017]上述的玉米与饭豆间作的栽培方法中,步骤一中所述选地还包括:选择远离城市污染源、工矿、企业、村庄和公路的地块,以降低有害的垃圾、污泥对饭豆等的直接污染。
[0018]上述的玉米与饭豆间作的栽培方法中,步骤三中所述选用优良品种还包括:深入不同生态类型种植区集中开展玉米/饭豆农户种植情况、市场行情、销售和仓储等的系统调研,掌握各区域主推品种在生产实践中的综合表现,如品种的耐密性、抗倒性、抗病性、丰产性、稳产性和区域适应性等特性,筛选出适合本区域生态气候条件的抗逆性、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种。
[0019]上述的玉米与饭豆间作的栽培方法中,步骤五中所述平衡施肥还包括:深入不同种植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以根据不同地块的土壤肥力特征,结合玉米、饭豆需肥规律进行科学的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因过量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
[0020]上述的玉米与饭豆间作的栽培方法中,步骤六中所述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还应包括:饭豆生育期在60-80d,可以适当晚播,播种时以机械开沟或穴播,每穴3?4粒,播深4?6cm,播后宜以潮湿土覆盖,若墒情不好,可结合坐水播种。
[0021]上述的玉米与饭豆间作的栽培方法中,步骤七中所述玉米与饭豆间作栽培方法的田间布局还包括:玉米在5?1cm 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12°C时为始播期,以1cm深度地温稳定通过10°C时,为饭豆的始播期;鉴于饭豆生育期短,适播期要长于玉米,因此,在播种时间安排上可用宽窄行播种机先播种玉米,行距为30cm,株距为22.0?23.7cm ;饭豆在玉米播种后,土壤水分含量在田间持水量的40?50%时,人工点播或小型播种机进行播种,调节播种轮每穴3?4粒种子,行距70cm,株距为25?30cm(如图2,zl为玉米的株距22.0?23.7cm,hi为玉米的行距30cm,z2为饭豆的株距25?30cm,h2为饭豆的行距70cm)ο
[0022]本发明方法主要是基于利用高杆作物玉米和矮生作物饭豆群体在空间结构上的互补性,便于通风透光,实现对光、热等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其次,考虑到玉米喜氮特性和饭豆的固氮作用,可以实现土壤养分的循环再生,用养结合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饭豆的生育期短(一般70多天,而大豆在110天左右),又耐冷凉,适应性强,适宜在积温偏低、无霜期短不适宜种植大豆的地区种植,可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基础上,增收饭豆,从而提高单位面积整体种植效益。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4]1.本发明基于作物株型结构特征、作物-环境互作效应、优化行距配置、农田生态景观、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先进理念,体现了 “科学、生态、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特点,具有操作简单、适用性强、经济生态效益高、易于接受、效果明显等特点。
[0025]2.本发明将高杆作物玉米(250?340cm),与矮生作物饭豆(株高50?70cm)进行间作,形成了“高-低-高”的空间结构布局,优化了空间分布,有利于通风、透光、透气;另外,饭豆生育中后期借助玉米茎杆,无需搭架,节省了繁琐的工序。
[0026]3.本发明采用了宽窄行的种植方式,窄行玉米行距30cm,宽行中间种植两行饭豆(行距70cm),优化了作物在田间的配置,形成了优美的农田景观。与单作相比,能陶冶人的情操,有利于美丽乡村建设。
[0027]4.本发明采用了耐密、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虫、抗倒伏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其种植密度和普通种植方式下的玉米单作基本一致,在保持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能增加饭豆的产量和收益,整体上显著提高了单位面积上作物的产量和效益,增产增效优势明显。
[0028]5.本发明采用了两种作物间作的方法,避免了单一作物长期连作下对土壤中养分的单一吸收造成的养分缺失,有利于土壤生态功能恢复;另一方面,该间作模式,间接地扩大了杂粮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了当前食品加工行业对杂粮作物的有效供给。
[0029]经过多年的使用和测试,在保持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每公顷可以增加清产饭豆2000?3000公斤,显著提高了单位面积上作物的产量和效益,增产增效优势明显。
[0030]本发明方法适用于我国东北高玮度地区或高海拔适宜玉米、饭豆种植的区域。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发明玉米饭豆间作栽培方法模式图;
[0032]图2为本发明玉米、饭豆株行距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0034]【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玉米与饭豆间作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秋翻耙地,精细整地:在秋季收获后,深翻细耙20?30cm,冬季蓄水保墒;
[0036]二、良种选择:玉米选用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虫、抗倒伏能力强、耐密性及商品品质好的优良品种;饭豆选择豆荚均匀、纤维少、单荚重、品质优、抗病性强的短蔓矮生品种;
[0037]三、种子处理:玉米种子播前,摊在干燥向阳的地上或席上,连续晒2?3天,经常翻动种子,晒匀,再用种衣剂包衣处理;饭豆种子播前用温水浸泡8-10h,再用种子质量0.3%的多菌灵粉剂杀菌消毒;
[0038]四、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玉米以5?1cm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12°C时为始播期,饭豆以1cm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