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底部上渗复水的作物苗期抗旱性的鉴定方法_2

文档序号:95841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提高了试验准确度。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作物苗期抗旱性的鉴定方法中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作物苗期抗旱性的鉴定方法中播种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作物苗期抗旱性的鉴定方法中播种箱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3]其中,I为普通砖,2为播种箱,3为防老化棚膜,4为印刷纸,5为土壤,6为渗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1:
2013年6月24日至8月16日杂粮课题组在年降雨量少于40mm、日蒸发量最大的时节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敦煌试验站进行了 56份糜子育成品种苗期露地抗旱性鉴定,试验采用配对试验设计,设干旱处理组和正常对照组(I组I个水槽),组内3次重复,重复内随机播种,试验获得了成功。
[0015]具体实施过程为,如图1-3所示:
材料准备:普通砖135片(长X宽X高=200mmX 10mmX 35mm)、防老化棚膜60m2(长X宽=10mX6m)、底部网状(渗水孔)播种箱114个(长X宽X高=45cmX 30cmX 25cm)、印刷纸114张(长X宽=45cmX 30cm)、灌淤土 2280kg (试验用敦煌当地耕层土,类型为灌淤土,土壤含水量小于15%);
水槽制作:选空旷、水平的水泥地面,以普通砖宽为水槽高度,围成面积为12.6m2(长X宽=6mX2.1m)的两个水槽,之后将防老化棚膜双层平铺于围成区域中,使其紧贴地面与四周普通装,水槽外延长部分棚膜紧贴普通砖压实;
土壤装箱:将印刷纸平铺于底部网状播种箱,装20kg灌淤土 ;
播种箱与水槽组合:装好土的播种箱按箱长平行于水槽宽摆放,每个水槽中分别整齐摆放3排,每排18箱作为一次重复,排之间相隔25cm作为走道,箱之间紧挨。
[0016]播种:装好土第二日早上8:00至12:00开3111111-5111111,每箱按箱宽开6条浅沟,将糜子种子均匀撒于沟中,覆20mm耕层土,每份材料播种2行,每箱3份材料,上午完成全部播种工作;
复水:播种完当日下午5:00至6:00接水管,向两水槽中分别灌60mm当地灌溉水,使其水分从播种箱底部上渗复水,第I至3次干旱胁迫后复水采用相同的方法,于2013年7月11日,土壤含水量为4.27%时第I次复水,7月26日土壤含水量为2.82%时第2次复水,8月13日土壤含水量为2.58%时第3次复水,每次复水完第3天统计存活率。
[0017]排水:当土壤水分与水槽水势基本相等时,取掉水槽两边部分普通砖,自然排水。
[0018]实施例2:
2015年6月27日至8月22日杂粮课题组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敦煌试验站进行了 500份谷子关联群体的苗期抗旱性鉴定,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I个重复制作I个水槽),两次反复干旱胁迫处理,获得成功。
[0019]具体实施过程与实例I基本一致,其中试验材料、水槽面积根据规模相应的扩大,播种在一天内完成,早上、下午分别完成两个重复,播种完第2日早晨复水,第I至2次干旱胁迫后复水亦采用底部上渗复水技术,于2015年8月3日,土壤含水量为2.42%时第I次复水,8月18日土壤含水量为2.14%时第2次复水,每次复水完第3天统计存活率。
[002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作物苗期抗旱性的鉴定方法,是采用底部上渗复水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准备: 选用的播种箱底部为网状结构,播种箱规格为长45cm,宽30cm,高20cm,播种箱底部设置有渗水孔;选用的印刷用纸规格为长45cm,宽30cm ;选用的普通砖规格为长200mm,宽100mm,高 35mm ; 2)水槽制作: 选用空旷、水平的地面用普通砖围成面积完全相同的若干区域,将防老化棚膜铺于围成的区域中,防老化棚膜紧贴地面和四周普通砖,防老化棚膜面积大于区域面积; 3)土壤装箱: 将耕层土疏松并将大颗粒破碎,使其土粒大小一致,再将切割成步骤1)所述规格的印刷用纸平铺于播种箱底部,防止漏土,每箱装土 20kg或15cm厚,装土方法一致,土壤紧实度一致; 4)播种箱与水槽组合: 将已装好土壤的播种箱移于制作好的水槽中,整齐摆列,列间留有25cm?35cm的走道,用于试验播种、管理、考察和性状记载; 5)播种: 平整播种箱表面,根据作物种类和种子大小开播种沟,将种子均匀撒于播种沟中,根据作物播种深度覆盖相应厚度的土层; 6)复水: 播种完成后第1?3次灌水处理时,接水管于水槽中,根据水槽面积各水槽控制灌水时间一致,灌水量相同,使其上渗复水; 7)排水: 当土壤水势等于水槽中水势,即为每次复水结束时,去掉水槽两边部分普通砖,使多余水自然排出。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作物苗期抗旱性的鉴定方法,是采用底部上渗复水法,包括以下步骤:1)材料准备;2)水槽制作;3)土壤装箱;4)播种箱与水槽组合;5)播种;6)复水;7)排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作物苗期抗旱性的鉴定方法,采用了反复干旱法底部上渗复水技术,可大批量进行作物不同种质苗期抗旱性鉴定,简单易行,底部上渗复水实现了批量同步同时复水,避免了同一重复内因灌水时间点不一致造成的影响,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克服了高温、光照强时土表灌水易对作物产生热激效应的缺陷,避免了土壤板结问题,不影响根的生理代谢与生长,保证了播种箱间、箱内水分的完全一致,极大的提高了试验准确度。
【IPC分类】A01G7/00
【公开号】CN105340597
【申请号】CN201510652438
【发明人】刘天鹏, 杨天育, 王兴荣, 董孔军, 南宏宇, 何继红, 张彦军, 任瑞玉, 张磊
【申请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