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57442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主控轴柱112a上周向转动。主控扳柄143相对远离主控轴管142的一端位于把手壳体11的外侧,供人手进行操作,且其相对远离主控轴管142的自由端在主控扳机14由切断位置转动至导通位置时从把手的一侧逐渐靠近把手部111。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把手中还包括一个偏压主控扳机14使其具有趋向切断位置转动的偏压元件16,该偏压元件16为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一端固定于主控扳机14的主轴臂141上,另一端抵住把手壳体11。
[0023]调速扳机15包括:调速臂151、调速轴管152、调速扳柄153,调速臂151、调速轴管152位于把手壳体11的收容部112内、调速扳柄153部分位于把手壳体11内、调速轴管152将调速臂151和调速扳柄153连接为一个整体。调速臂151远离调速轴管152的一端可与调速开关13接触,且在该端部上形成一个与第一止挡部144配合的第二止挡部154,第一止挡部144上形成一止挡槽144a,当第一止挡部144与第二止挡部154配合时,第二止挡部154部分嵌入到止挡槽144a中并且受到止挡槽144a的止挡力,同时,第一止挡部144受到第二止挡部154的反止挡力,该反止挡力与止挡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且该反止挡力相对主控扳机14的转轴产生的转矩小于此时主控扳机14转动所需的转矩,从而当主控扳机14处于切断位置时,能够相对锁定调速扳机15。调速轴管152套设于收容部112内的调速轴柱112b上,并能够在调速轴柱112b上周向转动。调速扳柄153相对远离调速轴管152的一端位于把手壳体11的外侧,供人手进行操作,且其相对远离调速轴管152的自由端在调速扳机15由零速位置转动至极速位置时从把手的另一侧逐渐靠近把手部111。
[0024]作为优选方案,主控扳机14和调速扳机15露出把手壳体11的部分分别位于把手部111的两侧,这样可以一只手就能够同时操作主控扳机14和调速扳机15。
[0025]作为优选方案,主控扳柄143远离主控轴管142的一端到主控轴管142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调速扳柄153远离调速轴管152的一端到调速轴管152的中心轴线的距离,这样比较符合人手设计,任意操作。
[0026]作为优选方案,在把手壳体11上还形成一限位筋113,该限位筋113能够限制调速扳机15,使调速扳机15位于零速位置或者不再远离零速位置,也即是说,当主控扳机14位于切断位置时,能够使得调速扳机15限制于零速位置,不再朝向靠近极速位置的反方向移动。
[0027]作为优选方案,第一止挡部144上还设有第一止挡面144b、第二止挡部154上设有与第一止挡面144b配合的第二止挡面154a。当调速扳机15处于极速位置或者处于零速位置和极速位置之间时,该第二止挡面154a始终能抵住第一止挡面144b,使得主控扳机14锁定于导通位置;而当调速扳机15处于零速位置时,该第二止挡面154a脱离第一止挡面144b,释放主控扳机14。这样,主控扳机14通过止挡槽144a对第二止挡部154的作用,使得主控扳机14处于切断位置时锁定调速扳机15,从而只有当主控扳机14先触发主控开关12导通供电电路时,才能使得调速扳机15触发调速开关13进行调速;而调速开关13通过第二止挡面154a对第一止挡面144b的作用,使得调速扳机15触发调速开关13处于极速位置或者非零速位置时,将主控扳机14锁定于导通位置,直至调速扳机15回到零速位置时,主控扳机14才能被释放回到切断位置。因此,可以通过主控扳机14和调速扳机15的互锁结构,使得供电顺序符合电流的通断顺序,保护使用者。
[0028]第一连接件3位于主机I和打草装置2之间,用于将主机I和打草装置2连接成一个整体。具体的,第一连接件3为一个沿第一直线L方向延伸的金属杆,该金属杆为内部中空结构,从而可以使得电源和电机进行电连接的连接线从金属杆内部穿过,这样比较美观,而且能够提高安全性能。
[0029]调节把手4用于作为操作人员在使用打草机100时的辅助把手,这样对于重量较大或者尺寸较长的打草机100,能够实现操作人员的双手分别握持住打草机100的不同部位,比较省力。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把手4设置于第一连接件3上,并能够沿着第一连接件3的延伸方向移动,与第一连接件3之间构成滑动连接,也即是说,调节把手4能在第一连接件3上沿着第一直线L的方向滑动。
[0030]具体的,调节把手4包括:把手本体(图未标)和锁定组件(图未标),其中,锁定组件用于锁定或者释放把手本体在第一连接件3上的位置。
[0031]把手本体包括:把手框41和夹持部42,其中把手框41和夹持部42 —体形成。把手框41为“凹“字形结构,该“凹“字形结构的把手框41包括:向内凹陷的凹槽部411、用人手握住的握持部412、以及位于握持部412和凹槽部411之间的连接部413,凹槽部411的远离握持部412的一侧用于固定夹持部42,连接部413用于连接握持部412和夹持部42。在本实施例中,握持部412和凹槽部411不再同一平面内,也即是说连接部413与第一直线L倾斜相交(如图2所示),这样人手握住握持部412时手臂不用弯曲,伸展自如,比较舒适。
[0032]夹持部42与锁定组件和第一连接件3连接,用于夹持第一连接件3,其位于把手框41的凹槽部411内。夹持部42包括一个装夹槽421,装夹槽421位于把手框41的外侧。装夹槽421为“U”字形结构,用于使得第一连接件3沿第一直线L方向穿过该装夹槽421。
[0033]锁定组件包括:锁定件、锁钮44、第二连接件45以及止挡件46,其中锁定件能解锁或锁定把手本体,具体为一个位于握持部412和第一连接件3之间的一个扳钮43,第二连接件45用于连接扳钮43和锁钮44。第二连接件45穿过装夹槽421 “U”字形的开口部分的两侧,沿着垂直于第一直线L的第二直线M方向延伸,第二连接件45的一端伸入到把手框41内部并且与扳钮43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螺纹端,螺纹端伸出夹持部42,可与锁钮44螺纹连接。
[0034]扳钮43位于凹槽部411相对远离夹持部42的一侧,该扳钮43能以第一轴线为轴转动并在转动时能够使得第一轴线与第一连接件3的距离发生变化。具体的,扳钮43包括一个与第二连接件45转动连接的支撑部431,该支撑部431通过一个穿过第二连接件45的枢轴47转动连接到第二连接件45上,实质上第一轴线即为枢轴47的延伸方向,且该第一轴线还平行于第一直线L,当支撑部431抵住凹槽部411相对远离夹持部42的一侧时,第一轴线距离第一连接件3最远。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431为一个凸轮结构,当该凸轮结构中距离中心最远处抵住凹槽部411时,第一轴线则距离第一连接件3最远。
[0035]锁钮44能以第二轴线转动,且在转动过程中锁钮44与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具体的,锁钮44位于夹持部42相对远离凹槽部411的一侧,也即是位于装夹槽421的“U”字型的远离凹槽部411的一侧,与扳钮43位于夹持部42相对的两侧。锁钮44内部还设有内螺纹,通过内螺纹能够在第二连接件45的螺纹端处相对第二连接件45以第二轴线为轴螺纹旋转,且锁钮44在转动过程中朝向靠近扳钮43的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轴线即为第二连接件45的延伸方向,其与第一轴线相互垂直。
[0036]止挡件46设置于装夹槽421 “U”字形的开口部分中,用于与装夹槽421配合将调节把手4设置于第一连接件3上。具体的,止挡件46包括两个止挡单元461,每个止挡单元461包括:位于一侧的接触部461a和位于另一侧的限位部461b,接触部461a包括:接触面4611,接触面4611与第一连接件3的外轮廓部分贴合,从而与装夹槽421 “U”字形的凹陷部分配合一并夹紧第一连接件3的外轮廓;限位部461b与第二连接件45接触,其上形成一个“U”字形卡槽4612,该“U”字形卡槽4612用于与第二连接件45卡接。止挡件46还包括:连接两个止挡单元461的连接体462,该连接体462位于止挡单元461的设有限位部461b的一侧,连接体462的截面形状为“U”字形。作为优选方案,连接体462包括两个,分别位于“U”字形卡槽4612的两侧。从而,通过该“U”字形的连接体462的连接,使得当止挡件46受到沿第二轴线方向的压力时,两个止挡单元461靠近,从而两个止挡单元461上的接触面4611能够与第一连接件3的外轮廓紧密贴合,实现锁定。
[0037]作为优选方案,在装夹槽421在“U”字形的开口部分处还向内相对的延伸第一限位凸起421a,用于限制止挡件46发生偏移。在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