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0106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康复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涉及一种天然食物康复粉。
目前国内有很多人只对医药治疗给予重视,忽视食物对人体的治疗,预防和健康作用。现代医学发现有很多种病与食物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特别是临床上多见的死亡率较高的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肥胖症等都与饮食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疾病防治保健的康复粉。
本发明的目的这样实现的这种康复粉是由黄豆、黑豆、绿豆、豌豆、玉米、大米、小米组成的组合物,其各成份的配制比例为黄豆10克--150克;黑豆5克--100克;绿豆4克--70克;豌豆4克--90克;玉米15克--350克;大米15克--250克;小米8克--120克。
本发明康复粉的生产方法按上述比例取料进行晒干、净化,分别磨成粉,再分别炒熟。再按比例配制,每小包50克的包装,即获得所需的康复粉成品,使用时每天早上吃一顿,一次一包500克与200克牛奶或开水冲后即可食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它使用的原料是天然植物,没有任何化学物质,味香,口感好,成本低,食用方便,容易消化吸收,无副作用的理想的绿色康复食品,适用于肥胖症、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衰老症等患者。
本发明采用七种豆粉配方原料,其中1、黄豆功能黄豆可称为豆类之王,营养成份比较齐全,含量也相当丰富。含蛋白质40%左右,品质好的可达50%。100克含钾181毫克,还含有维生素A、B1、B2、D、E等,据营养学家分析,100克黄豆相当于200克瘦肉或300克鸡蛋或1000毫升牛奶的蛋白质,而且黄豆中的蛋白质是一种完全蛋白质,内含人体不能合成的八种必须氨基酸,被人们称之为“植物肉”或“绿色的乳牛”。
2、黑豆功能它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 B2、尼克酸、胡萝卜素、微量矿物元素钙、磷、铁、钾、硒。有预防肥胖和动脉硬化的作用。
3、绿豆它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淀粉、烟酸、尼克酸、磷脂、赖氨酸、维生素A、B1、B2、微量矿物元素钙、磷、铁。
100克绿豆含蛋白质22克、碳水化合物59克。
4、豌豆含蛋白质24.6%,100克含钾126.5毫克,现代研究证明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钙、铁、磷等。
5、玉米每100克玉米中约含蛋白质8.5克,脂肪4.3克,糖类72.2克,钙22毫克,磷210毫克、铁1.6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等维生素。
6、大米大米含淀粉(糖、碳水化合物)76.1%,蛋白质8.6%,水份11%,可溶性糖3.9%,维生素0.4%,每100克热量为351千卡。占总热量55%--70%,微量元素铁、硒、镁。
7、小米小米营养素较大米丰富,尤其是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小米被人体消化吸收率也较高。
康复粉未炒熟后的自然粉中成份分析和炒熟后的成份分析结果1号为未炒熟后的康复粉;2号为炒熟后的康复粉。
</img>
实施例1黄豆150g、黑豆100g、绿豆100g、豌豆90g、玉米350g、大米250g、小米120g。
实施例2黄豆100g、黑豆60g、绿豆45g、豌豆50g、玉米200g、小米90g。
实施例3黄豆50g、黑豆30g、绿豆27g、豌豆30g、玉米110g、大米70g、小米30g。
实施例4黄豆10g、黑豆5g、绿豆4g、豌豆4g、玉米25g、大米15g、小米8g。
以上七种淀粉进行科学配制使蛋白质之间、脂肪与维生素之间等得以相互配合或相互补充,加强对人体的作用,来达到防病、治病和保健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天然康复粉,期特征在于,它由黄豆、黑豆、绿豆、豌豆、玉米、大米、小米组成的组合物,其各成份的配制比例为黄豆10克--150克;黑豆8克--100克;绿豆4克--70克;豌豆4克--90克;玉米25克--350克;大米15克--250克;小米8克--120克。
2.这种康复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上述比例取决料,进行晒干、净化、分别磨成粉,再分别炒熟、再按比例配制,每小包50克的包装,即获得所需的康复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康复粉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每天早上吃一顿,一次一包50克与200克牛奶或开水冲后即可食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涉及一种天然食物康复粉,该发明由黄豆、黑豆。绿豆、豌豆、玉米、大米、小米组成的组合物,其各成份的配制比例为(以重量单位计算)黄豆10克—150克;黑豆5克—100克;绿豆4克—70克;豌豆4克—90克;玉米25克—350克;大米15克—250克;小米8克—120克,按上述比例取料进行晒干净化,分别磨成粉,再分别炒熟再按比例配制成品。其优点:此混合物口感好、成本低、易吸收,无副作用,食疗效果好。
文档编号A23L1/29GK1283412SQ0010507
公开日2001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24日
发明者哈里木拉提·纳色尔丁, 阿依古丽·塔丽甫拉提, 玛依热木·纳色尔丁 申请人:哈里木拉提·纳色尔丁, 阿依古丽·塔丽甫拉提, 玛依热木·纳色尔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