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药全浆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60570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山药全浆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饮料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山药为主要原料制备的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山药即药亦食,具有良好的医疗与保健功能。但鲜山药可食季节性强,耐储性较差,不能随取即食。故研究与开发随取即用的新型山药饮品或食品非常必要,但其难点很多,特别是应用鲜山药全浆制作饮料难度更大。这主要是因为(1)鲜山药去皮后极易褐变、腐败和霉变。(2)山药含有大量淀粉(16%)、蛋白质(2.7%)、脂肪(0.2%)、纤维素(1.2%),制作饮料极易产生絮凝、沉淀、分层等,脂肪易产生脂肪圈。(3)膳食纤维不但易沉淀分层,而且口感粗糙,适口性差。因此山药的深加工是多年来众多科技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现有技术中采用山药为原料所制备的饮料,也仅是利用从山药中提取的汁液,而没有利用山药全浆制作饮料的。如96107279号发明专利申请一种饮料制备方法和94117461号发明专利申请《红枣山楂加红茶菌保健饮料的制作方法》,即是如此。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山药全浆制作的保存期长、稳定性好、无沉淀、不分层的山药全浆乳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药全浆乳饮料,它是由下述组分及其重量配比制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以其在制成后的每千克饮料中的含量为准)山药泥4~8% 鲜牛乳10~20% 乳化剂0.07~0.17%稳定剂0.13~0.26% 甜味剂6.5~13.5% 酸味剂0.18~0.48%螯合剂0.05~0.08% 香料8~60ppm所述的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和蒸馏单甘酯,其含量分别为0.04~0.09%和0.03~0.08%,所述的稳定剂为藻酸丙二醇酯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其含量分别为0.05~0.11%和0.08~0.15%,所述的甜味剂为葡萄糖、蔗糖、蜂蜜,其含量分别为3~5%、3~7%和0.5~1.5%,所述的酸味剂为乳酸、柠檬酸和柠檬酸钠,其含量分别为0.03~0.16%、0.11~0.20%和0.04~0.12%,所述的螯合剂为多聚磷酸盐,其含量为0.05~0.08%,所述的香料为乙基麦芽酚,其含量为8~60ppm。
一种制备上述饮料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清洗、去皮毛后的鲜山药切块、护色,用流水冲洗后打浆;(2)向上步所得的鲜山药泥中加入甜味剂、乳化剂、稳定剂和螯合剂,搅拌均匀,再加入过滤去杂后的鲜牛乳后搅拌均匀;(3)向上步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总量85~96%的水,搅拌均匀,用胶体磨过两遍,胶体磨的间隙为80μm;(4)将以上乳浊液加热至60~80℃,在15~60兆帕压力下用均质机进行均质;(5)先将酸味剂用温开水进行50倍稀释,并将其温度降至20℃以下,之后将酸味剂加入以上乳浊液中,加酸时应快搅慢加;(6)再将以上混合液的温度升至60~80℃,在25~30兆帕压力下进行第二次均质,之后补足所缺的水并搅拌均匀;(7)用脱气机对以上混合液进行脱气;(8)将香料用水稀释溶化后加入上述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后进行灌装即可。
在上述方法中,护色是通过将山药块在护色液中加以浸泡实现的,护色液为亚硫酸氢钠、柠檬酸和抗坏血酸的复合水溶液,其浓度分别为0.02~0.06%、0.10~0.30%和0.05~0.20%。
所述的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和蒸馏单甘酯,所述的稳定剂为藻酸丙二醇酯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的甜味剂为葡萄糖、蔗糖、蜂蜜,所述的酸味剂为乳酸、柠檬酸和柠檬酸钠,所述的螯合剂为多聚磷酸盐,所述的香料为乙基麦芽酚。
以上制备的饮料含有较丰富的糖分,适合于健康群体饮用。为了描述方便,以下将其称为A型。
本发明也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山药全浆乳饮料,它是由下述组分及其重量配比制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以其在制成后的每千克饮料中的含量为准)山药泥4~8%鲜牛乳10~20% 乳化剂0.034~0.09%稳定剂0.24~0.37% 甜味剂0.03~0.055% 酸味剂0.13~0.46%螯合剂0.04~0.10% 香料10~60ppm所述的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和蒸馏单甘酯,其含量分别为0.004~0.010%和0.03~0.08%,所述的稳定剂为藻酸丙二醇酯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其含量分别为0.14~0.17%和0.10~0.20%,所述的甜味剂为阿斯巴甜和AK糖,其含量分别为0.01~0.025%和0.02~0.03%,所述的酸味剂为乳酸、柠檬酸和柠檬酸钠,其含量分别为0.03~0.16%、0.07~0.20%和0.03~0.10%,所述的螯合剂为多聚磷酸盐,其含量为0.04~0.10%,所述的香料为乙基麦芽酚,其含量为10~60ppm。
一种制备上述饮料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清洗、去皮毛后的鲜山药切块、护色,用流水冲洗后打浆;
(2)在上步所得的鲜山药泥中加入甜味剂、乳化剂、稳定剂和螯合剂,搅拌均匀,再加入过滤去杂后的鲜牛乳后搅拌均匀;(3)向上步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总量85~96%的水,搅拌均匀后浸泡30~60分钟,用胶体磨过两遍,胶体磨的间隙为80μm;(4)将以上乳浊液加热至60~80℃,在15~60兆帕压力下用均质机进行均质;(5)先将酸味剂用温开水进行50倍稀释,并将其温度降至20℃以下,之后将酸味剂加入以上乳浊液中,加酸时应快搅慢加;(6)再将以上混合液的温度升至60~80℃,在25~30兆帕压力下进行第二次均质,之后补足所缺的水并搅拌均匀;(7)用脱气机对以上混合液进行脱气;(8)将香料用水稀释溶化后加入上述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后进行灌装即可。
在上述方法中,护色是通过将山药块在护色液中加以浸泡实现的,护色液为亚硫酸氢钠、柠檬酸和抗坏血酸的复合水溶液,其浓度分别为0.02~0.06%、0.10~0.30%和0.05~0.20%。
所述的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和蒸馏单甘酯,所述的稳定剂为藻酸丙二醇酯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的甜味剂为阿斯巴甜和AK糖,所述的酸味剂为乳酸、柠檬酸和柠檬酸钠,所述的螫合剂为多聚磷酸盐,所述的香料为乙基麦芽酚。
以上制备的饮料用AK糖和阿斯巴甜作甜味剂,该两种甜味剂进入人体不会被人体吸收和分解,没有热量,适合于患有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血管病患者等病人饮用。为描述方便,以下称其为B型。
在本发明中,所采用的藻酸丙二醇酯是藻酸的衍生物,它对于蛋白质具有独到的稳定作用,PH值的变化对其影响不大,在PH值为3~4的酸性环境中形成胶凝,亲水能力特别强,在乳制品中分散性又特好,可减少高温引起的胶凝体收缩和乳清分离,阻止蛋白质的脱水,并赋于产品很好的质感,增强其适口性,使口感丰满醇厚。羧甲基纤维素钠为葡萄糖聚合度100~200的纤维素的衍生物,可防止乳蛋白的凝聚沉淀,在此起着稳定与增稠的作用,同时与蛋白形成的复合体具有改善产品口感与质感的复合效应。蔗糖脂肪酸酯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此起着乳化、分散、稳定和混浊的作用。蒸馏单甘酯与蔗糖脂肪酸酯复配后乳化的效果更好,对产成品的口感、质感以及悬浮与稳定起重要作用。多聚磷酸盐起包埋金属离子的作用,在本发明中可防止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结合产生沉淀。在本发明中,用护色液处理山药解决了山药的褐变问题,且有增白、防腐和抗霉变的作用,山药在护色液中浸泡后,仍能保持肉自如初。其中,亚硫酸氢钠不但具有抑菌、防腐的作用,且有漂白的作用,还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可防止酶促褐变,但亚硫酸盐易残留,会使产品有SO2的臭气,应尽可能减少其用量。柠檬酸本属一种酸味剂,但它对产品的防腐、保质期及产品的质量方面亦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抗坏血酸可抑制酶促褐变的作用,能使含有邻位醌的化合物还原为邻位酚,抑制由于醌类化合物聚合引起的褐变。亚硫酸盐与抗坏血酸合用可取代高浓度的亚硫酸盐。抗坏血酸与柠檬酸合用可增加抗坏血酸的护色效果。大多数褐变均是由酚酶所致,酚酶的活性在PH6~7时较强,加入柠檬酸可使其PH降到3,因此也降低了酚酶的活性,可较好地阻止褐变。
本发明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山药内原有的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等重要成分,而且又加入了营养更丰富的牛乳,进一步提高与增强了产成品的功能和适口性。用本发明提供的配方和独特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饮料,风味独特,保存期长,稳定性好,无沉淀,不分层,能随取即用,适合不同层次人群群体所需,为山药深加工开辟了新路。
以下是对本发明饮料的抽样检测结果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在以下实施例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均以其在制成后每千克饮料中的含量为准实施例1根据需制备的饮料总量,按以下配比备料山药泥4% 鲜牛乳15% 蔗糖脂肪酸酯0.06%蒸馏单甘酯0.03%藻酸丙二醇酯0.08% 羧甲基纤维素钠0.12%葡萄糖5% 蔗糖7% 蜂蜜0.5%乳酸0.16% 柠檬酸0.11%柠檬酸钠0.12%三聚磷酸盐0.08%基麦芽酚40ppm其制备方法为将清洗、去皮毛后的鲜山药切块后投入护色液中浸泡护色,护色液以液面超过山药为准。护色液为亚硫酸氢钠、柠檬酸和抗坏血酸的复合水溶液,其浓度分别为0.02%、0.20%和0.20%。护色后,将山药捞出用流水冲洗干净进行打浆。向鲜山药泥中加入葡萄糖、蔗糖、蜂蜜、蔗糖脂肪酸酯、蒸馏单甘酯、藻酸丙二醇酯、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三聚磷酸盐,搅拌均匀,再加入过滤去杂后的鲜牛乳后搅拌均匀。加入总量85%的水,并搅拌均匀,用胶体磨过两遍,胶体磨的间隙为80μm。将以上乳浊液加热至70℃,在15兆帕压力下用均质机进行均质。将乳酸、柠檬酸和柠檬酸钠用温开水进行50倍稀释,并将其温度降至20℃以下,将之加入以上乳浊液中,加酸时应快搅慢加。再将以上混合液的温度升至70℃,在25兆帕压力下进行第二次均质,之后补足所缺的水并搅拌均匀。用脱气机对以上混合液进行脱气。将乙基麦芽酚用水稀释溶化后加入上述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后进行灌装即可。
实施例2根据需制备的饮料总量,按以下配比备料山药泥6% 鲜牛乳20% 蔗糖脂肪酸酯0.09%蒸馏单甘酯0.05%藻酸丙二醇酯0.11% 羧甲基纤维素钠0.15%葡萄糖4% 蔗糖3% 蜂蜜1.5%乳酸0.10% 柠檬酸0.16%柠檬酸钠0.04%六聚磷酸盐0.06%乙基麦芽酚60ppm其制备方法为将清洗、去皮毛后的鲜山药切块后投入护色液中浸泡护色,护色液以液面超过山药为准。护色液为亚硫酸氢钠、柠檬酸和抗坏血酸的复合水溶液,其浓度分别为0.04%、0.30%和0.12%。护色后,将山药捞出用流水冲洗干净进行打浆。向鲜山药泥中加入葡萄糖、蔗糖、蜂蜜、蔗糖脂肪酸酯、蒸馏单甘酯、藻酸丙二醇酯、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六聚磷酸盐,搅拌均匀,再加入过滤去杂后的鲜牛乳后搅拌均匀。加入总量96%的水,并搅拌均匀,用胶体磨过两遍,胶体磨的间隙为80μm。将以上乳浊液加热至60℃,在40兆帕压力下用均质机进行均质。将乳酸、柠檬酸和柠檬酸钠用温开水进行50倍稀释,并将其温度降至20℃以下,将之加入以上乳浊液中,加酸时应快搅慢加。再将以上混合液的温度升至60℃,在30兆帕压力下进行第二次均质,之后补足所缺的水并搅拌均匀。用脱气机对以上混合液进行脱气。将乙基麦芽酚用水稀释溶化后加入上述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后进行灌装即可。
实施例3根据霉制备的饮料总量,按以下配比备料山药泥8% 鲜牛乳10% 蔗糖脂肪酸酯0.04%蒸馏单甘酯0.08%藻酸丙二醇酯0.05% 羧甲基纤维素钠0.08%葡萄糖3% 蔗糖5% 蜂蜜1.0%乳酸0.03% 柠檬酸0.20%柠檬酸钠0.08%三聚磷酸盐0.05%基麦芽酚8ppm其制备方法为将清洗、去皮毛后的鲜山药切块后投入护色液中浸泡护色,护色液以液面超过山药为准。护色液为亚硫酸氢钠、柠檬酸和抗坏血酸的复合水溶液,其浓度分别为0.06%、0.10%和0.20%。护色后,将山药捞出用流水冲洗干净进行打浆。向鲜山药泥中加入葡萄糖、蔗糖、蜂蜜、蔗糖脂肪酸酯、蒸馏单甘酯、藻酸丙二醇酯、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三聚磷酸盐,搅拌均匀,再加入过滤去杂后的鲜牛乳后搅拌均匀。加入总量90%的水,并搅拌均匀,用胶体磨过两遍,胶体磨的间隙为80μm。将以上乳浊液加热至80℃,在60兆帕压力下用均质机进行均质。将乳酸、柠檬酸和柠檬酸钠用温开水进行50倍稀释,并将其温度降至20℃以下,将之加入以上乳浊液中,加酸时应快搅慢加。再将以上混合液的温度升至80℃,在27兆帕压力下进行第二次均质,之后补足所缺的水并搅拌均匀。用脱气机对以上混合液进行脱气。将乙基麦芽酚用水稀释溶化后加入上述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后进行灌装即可。
实施例4根据需制备的饮料总量,按以下配比备料山药泥4% 鲜牛乳15% 蔗糖脂肪酸酯0.006%蒸馏单甘酯0.03% 藻酸丙二醇酯0.16% 羧甲基纤维素钠0.15%阿斯巴甜0.025% AK糖0.03% 乳酸0.16%柠檬酸0.18% 柠檬酸钠0.10%三聚磷酸盐0.10% 乙基麦芽酚40ppm其制备方法为将清洗、去皮毛后的鲜山药切块后投入护色液中浸泡护色,护色液以液面超过山药为准。护色液为亚硫酸氢钠、柠檬酸和抗坏血酸的复合水溶液,其浓度分别为0.02%、0.2%和0.20%。护色后,将山药捞出用流水冲洗干净进行打浆。向鲜山药泥中加入阿斯巴甜、AK糖、蔗糖脂肪酸酯、蒸馏单甘酯、藻酸丙二醇酯、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三聚磷酸盐,搅拌均匀,再加入过滤去杂后的鲜牛乳后搅拌均匀。加入总量85%的水,搅拌均匀后浸泡30分钟,用胶体磨过两遍,胶体磨的间隙为80μm。将以上乳浊液加热至70℃,在15兆帕压力下用均质机进行均质。将乳酸、柠檬酸和柠檬酸钠用温开水进行50倍稀释,并将其温度降至20℃以下,将乳酸、柠檬酸和柠檬酸钠用温开水进行50倍稀释,并将其温度降至20℃以下,将之加入以上乳浊液中,加酸时应快搅慢加。再将以上混合液的温度升至70℃,在25兆帕压力下进行第二次均质,之后补足所缺的水并搅拌均匀。用脱气机对以上混合液进行脱气。将乙基麦芽酚用水稀释溶化后加入上述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后进行灌装即可。
实施例5根据需制备的饮料总量,按以下配比备料山药泥6% 鲜牛乳20% 蔗糖脂肪酸酯0.010%蒸馏单甘酯0.06% 藻酸丙二醇酯0.17% 羧甲基纤维素钠0.20%阿斯巴甜0.020% AK糖0.02% 乳酸0.10%
柠檬酸0.07%柠檬酸钠0.03%六聚磷酸盐0.07%乙基麦芽酚 60ppm其制备方法为将清洗、去皮毛后的鲜山药切块后投入护色液中浸泡护色,护色液以液面超过山药为准。护色液为亚硫酸氢钠、柠檬酸和抗坏血酸的复合水溶液,其浓度分别为0.04%、0.30%和0.12%。护色后,将山药捞出用流水冲洗干净进行打浆。向鲜山药泥中加入阿斯巴甜、AK糖、蔗糖脂肪酸酯、蒸馏单甘酯、藻酸丙二醇酯、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六聚磷酸盐,搅拌均匀,再加入过滤去杂后的鲜牛乳后搅拌均匀。加入总量96%的水,搅拌均匀后浸泡50分钟,用胶体磨过两遍,胶体磨的间隙为80μm。将以上乳浊液加热至60℃,在40兆帕压力下用均质机进行均质。将乳酸、柠檬酸和柠檬酸钠用温开水进行50倍稀释,并将其温度降至20℃以下,将之加入以上乳浊液中,加酸时应快搅慢加。再将以上混合液的温度升至60℃,在30兆帕压力下进行第二次均质,之后补足所缺的水并搅拌均匀。用脱气机对以上混合液进行脱气。将乙基麦芽酚用水稀释溶化后加入上述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后进行灌装即可。
实施例6根据需制备的饮料总量,按以下配比备料山药泥8% 鲜牛乳10% 蔗糖脂肪酸酯0.004%蒸馏单甘酯0.08% 藻酸丙二醇酯0.14% 羧甲基纤维素钠0.10%阿斯巴甜0.010%AK糖0.025%乳酸0.03%柠檬酸0.20% 柠檬酸钠0.08%三聚磷酸盐0.04% 乙基麦芽酚10ppm其制备方法为将清洗、去皮毛后的鲜山药切块后投入护色液中浸泡护色,护色液以液面超过山药为准。护色液为亚硫酸氢钠、柠檬酸和抗坏血酸的复合水溶液,其浓度分别为0.06%、0.10%和0.20%。护色后,将山药捞出用流水冲洗干净进行打浆。向鲜山药泥中加入阿斯巴甜、AK糖、蔗糖脂肪酸酯、蒸馏单甘酯、藻酸丙二醇酯、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三聚磷酸盐,搅拌均匀,再加入过滤去杂后的鲜牛乳后搅拌均匀。加入总量90%的水,搅拌均匀后后浸泡60分钟,用胶体磨过两遍,胶体磨的间隙为80μm。将以上乳浊液加热至80℃,在60兆帕压力下用均质机进行均质。将乳酸、柠檬酸和柠檬酸钠用温开水进行50倍稀释,并将其温度降至20℃以下,将之加入以上乳浊液中,加酸时应快搅慢加。再将以上混合液的温度升至80℃,在27兆帕压力下进行第二次均质,之后补足所缺的水并搅拌均匀。用脱气机对以上混合液进行脱气。将乙基麦芽酚用水稀释溶化后加入上述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后进行灌装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山药全浆乳饮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组分及其重量配比制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以其在制成后的每千克饮料中的含量为准)山药泥4~8%鲜牛乳10~20% 乳化剂0.07~0.17%稳定剂0.13~0.26% 甜味剂6.5~13.5% 酸味剂0.18~0.48%螯合剂0.05~0.08% 香料8~60pp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和蒸馏单甘酯,其含量分别为0.04~0.09%和0.03~0.08%,所述的稳定剂为藻酸丙二醇酯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其含量分别为0.05~0.11%和0.08~0.15%,所述的甜味剂为葡萄糖、蔗糖、蜂蜜,其含量分别为3~5%、3~7%和0.5~1.5%,所述的酸味剂为乳酸、柠檬酸和柠檬酸钠,其含量分别为0.03~0.16%、0.11~0.20%和0.04~0.12%,所述的螯合剂为多聚磷酸盐,其含量为0.05~0.08%,所述的香料为乙基麦芽酚,其含量为8~60ppm。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饮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清洗、去皮毛后的鲜山药切块、护色,用流水冲洗后打浆;(2)向上步所得的鲜山药泥中加入甜味剂、乳化剂、稳定剂和螯合剂,搅拌均匀,再加入过滤去杂后的鲜牛乳后搅拌均匀;(3)向上步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总量85~96%的水,搅拌均匀,用胶体磨过两遍,胶体磨的间隙为80μm;(4)将以上乳浊液加热至60~80℃,在15~60兆帕压力下用均质机进行均质;(5)先将酸味剂用温开水进行50倍稀释,并将其温度降至20℃以下,之后将酸味剂加入以上乳浊液中,加酸时应快搅慢加;(6)再将以上混合液的温度升至60~80℃,在25~30兆帕压力下进行第二次均质,之后补足所缺的水并搅拌均匀;(7)用脱气机对以上混合液进行脱气;(8)将香料用水稀释溶化后加入上述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后进行灌装即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护色是通过将山药块在护色液中加以浸泡实现的,护色液为亚硫酸氢钠、柠檬酸和抗坏血酸的复合水溶液,其浓度分别为0.02~0.06%、0.10~0.30%和0.05~0.20%。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和蒸馏单甘酯,所述的稳定剂为藻酸丙二醇酯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的甜味剂为葡萄糖、蔗糖、蜂蜜,所述的酸味剂为乳酸、柠檬酸和柠檬酸钠,所述的螯合剂为多聚磷酸盐,所述的香料为乙基麦芽酚。
6.一种山药全浆乳饮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组分及其重量配比制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以其在制成后的每千克饮料中的含量为准)山药泥4~8%鲜牛乳10~20% 乳化剂0.034~0.09%稳定剂0.24~0.37% 甜味剂0.03~0.055% 酸味剂0.13~0.46%螯合剂0.04~0.10% 香料10~60pp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和蒸馏单甘酯,其含量分别为0.004~0.010%和0.03~0.08%,所述的稳定剂为藻酸丙二醇酯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其含量分别为0.14~0.17%和0.10~0.20%,所述的甜味剂为阿斯巴甜和AK糖,其含量分别为0.01~0.025%和0.02~0.03%,所述的酸味剂为乳酸、柠檬酸和柠檬酸钠,其含量分别为0.03~0.16%、0.07~0.20%和0.03~0.10%,所述的螯合剂为多聚磷酸盐,其含量为0.04~0.10%,所述的香料为乙基麦芽酚,其含量为10~60ppm。
8.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5所述饮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清洗、去皮毛后的鲜山药切块、护色,用流水冲洗后打浆;(2)在上步所得的鲜山药泥中加入甜味剂、乳化剂、稳定剂和螫合剂,搅拌均匀,再加入过滤去杂后的鲜牛乳后搅拌均匀;(3)向上步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总量85~96%的水,搅拌均匀后浸泡30~60分钟,用胶体磨过两遍,胶体磨的间隙为80μm;(4)将以上乳浊液加热至60~80℃,在15~60兆帕压力下用均质机进行均质;(5)先将酸味剂用温开水进行50倍稀释,并将其温度降至20℃以下,之后将酸味剂加入以上乳浊液中,加酸时应快搅慢加;(6)再将以上混合液的温度升至60~80℃,在25~30兆帕压力下进行第二次均质,之后补足所缺的水并搅拌均匀;(7)用脱气机对以上混合液进行脱气;(8)将香料用水稀释溶化后加入上述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后进行灌装即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护色是通过将山药块在护色液中加以浸泡实现的,护色液为亚硫酸氢钠、柠檬酸和抗坏血酸的复合水溶液,其浓度分别为0.02~0.06%、0.10~0.30%和0.05~0.20%。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和蒸馏单甘酯,所述的稳定剂为藻酸丙二醇酯和羧甲基纤维索钠,所述的甜味剂为阿斯巴甜和AK糖,所述的酸味剂为乳酸、柠檬酸和柠檬酸钠,所述的螯合剂为多聚磷酸盐,所述的香料为乙基麦芽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药全浆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它用山药泥、鲜牛乳、乳化剂、稳定剂、甜味剂、酸味剂、螯合剂、香料等组分按照独特方法制成。本发明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山药内原有的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等重要成分,而且又加入了营养更丰富的牛乳,进一步提高与增强了产成品的功能和适口性。风味独特,保存期长,稳定性好,无沉淀,不分层,能随取即用,适合不同层次人群群体所需,为山药深加工开辟了新路。
文档编号A23C9/154GK1286920SQ0011606
公开日2001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28日
发明者徐树峰 申请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