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装咖啡饮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1809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容器装咖啡饮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溶解状态以高浓度含有在生理效果上有用的绿原酸类、风味良好并且能够抑制长时间保持时的沉淀的容器装咖啡饮料。

背景技术
咖啡饮料的嗜好性高,被磨碎的焙煎豆和干燥咖啡提取液、造粒加工的所谓速溶咖啡,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喜爱。另一方面,作为日本特有的文化,工业性制造的容器装咖啡饮料,从特别重视风味的观点出发,在易于饮用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而进行销售,因此成为常接触到的日常饮品。
尽管是这样用有长期饮用历史的咖啡饮料,针对咖啡中含有的有效成分,仍然有很多关于咖啡因和绿原酸类的研究。特别是关于绿原酸类,例如,报告了抗高血压作用、自律神经失调引起的全身倦怠疲劳感、容易疲劳等的不明原因的不适症侯群(unidentified complaintsyndrome)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作用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现在,观察作为市售饮料销售的容器装咖啡饮料,从美式咖啡到将咖啡特有的浓郁作为标志的咖啡饮料,有黑咖啡、含有砂糖、牛奶的配合物多个品牌。但是,在这些中所含绿原酸类的配合量比较低。作为具体的含量,在容器装咖啡饮料中含有程度不超过0.05~0.1质量%。
此外,在最近日本市场中销售的容器装咖啡饮料中,构成核心的主流是容器容量为190~300g,特别是190g容量品的需要逐渐增加。因此,在限定的容器容量中,为了使生理效果显著显现,必须含有充分量的绿原酸类,必须使饮料高浓度化。
作为提高容器装饮料保存稳定性的方法,至今也有多个提案。例如,作为咖啡提取物的制造方法,有使之与中碱性或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接触,吸附除去甲酸、乙酸、丙酸等低分子量物的方法,或使之与硅胶接触、除去微颗粒状浑浊物质的方法等,但两者都必须有制造上的附属设备,同时存在在高温下的长期保存后,必要的香味水平明显下降的问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5)。
另一方面,还有配合纤维素系粘质的方法和由甘露聚糖分解酶进行处理,加酸除去沉淀成分的方法等,可知使用酶处理和酸处理,酸味强烈,会明显失去自然风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534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4576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6144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4-3614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4-36064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6-205641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7-184546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愿平10-488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器装咖啡饮料,该容器装咖啡饮料经过加热杀菌处理,含有(A)单咖啡酰奎尼酸、(B)阿魏酰奎尼酸和(C)二咖啡酰奎尼酸,(I)在饮料中以溶解状态含有的该成分(A)、(B)和(C)的合计含量为0.19~4质量%,并且含有(II)80质量%以上的水;和(III)换算为食用黄色4号,为0.005~0.028质量%的褐色色素,其中,(IV)镁/钠的质量比为0.04~1,(V)奎尼酸/褐色色素的质量比为0.5~30。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容器装咖啡饮料的沉淀抑制方法,在饮料中处于溶解状态的(A)单咖啡酰奎尼酸、(B)阿魏酰奎尼酸和(C)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合计含量为0.19~4质量%的容器装咖啡饮料中,使换算成食用黄色4号计算时的褐色色素的含量为0.005~0.028质量%,使镁/钠的质量比为0.04~1,使奎尼酸/褐色色素的质量比为0.5~30。



图1是表示绿原酸类的HPLC曲线图(检测波长325nm)的图。
图2是表示褐色色素的HPLC曲线图(检测波长420nm)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上所述,在限定的容器容量中,为了充分发挥生理效果需要含有充分量的绿原酸,则必须提高饮料中的绿原酸类量。但是,在这里,在这次研究中已经辨明,仅使用浓的咖啡提取液、以比通常高的浓度配合在生理效果上为有效成分的绿原酸类时,有长期保存时的沉淀生成速度显著提高的问题。
另一方面,现有的咖啡饮料的稳定化方法,有会损坏咖啡的风味的问题。
因此,在这次的研究中辨明,在使用只是用绿原酸含量高的生咖啡豆提取物(非焙煎植物提取物)提高绿原酸浓度,特别是不用浓的提取液的方法的情况下,无法充分满足嗜好性。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容器装咖啡饮料,其以高浓度含有绿原酸类,风味良好,并且在长时间保存时抑制沉淀的产生。
因此,本发明人通过分别观察咖啡构成成分的方法,研究了咖啡提取液中的各成分量和作为保存稳定性指标的沉淀生成量之间的关系,发现通过控制特定的褐色色素的量、奎尼酸/褐色色素的比率和镁/钠的比率,即使在饮料中的绿原酸类浓度极高的容器装咖啡饮料中,也可以得到嗜好性高、并且长期保存稳定性良好的容器装咖啡饮料。
本发明的容器装咖啡饮料,以高浓度含有具有各种生理作用的绿原酸类,具有咖啡原有的良好风味,并且,即使长时间保存,生成的沉淀也少,稳定性良好。
在本发明的容器装咖啡饮料中,以溶解状态含有各种绿原酸类,作为该绿原酸类,含有下述的单咖啡酰奎尼酸成分(A)、阿魏酰奎尼酸成分(B)和二咖啡酰奎尼酸成分(C)三种(图1中,箭头的峰相当于这些)。作为成分(A),可以列举选自3-咖啡酰奎尼酸、4-咖啡酰奎尼酸和5-咖啡酰奎尼酸中的1种以上。作为成分(B),可以列举选自3-阿魏酰奎尼酸、4-阿魏酰奎尼酸和5-阿魏酰奎尼酸中的1种以上。作为成分(C),可以列举选自3,4-二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和4,5-二咖啡酰奎尼酸中的1种以上。
所谓溶解状态的绿原酸类,指的是在膜式过滤器(GL色谱盘25A,GL Sciences Inc.(株)生产,孔径为0.45μm)中过滤咖啡饮料时,通过膜式过滤器的绿原酸类。
在本发明中,从生理效果的显现性和稳定性方面出发,成分(A)、(B)和(C)的合计含量为0.19质量%~4质量%。为了显著显现生理效果,优选为0.19质量%以上,如果大于4质量%,绿原酸类本身在容器装饮料中的物理稳定性会受到损害。从生理效果的观点出发,该成分(A)、(B)和(C)的合计含量优选为0.2~3.9质量%,更优选是0.25~3.5质量%,特别优选0.26~3质量%,更特别优选0.3~2.5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物理稳定性,该成分(A)、(B)和(C)的合计含量优选为1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5质量%以下。
本发明中的镁和钠的质量比率为镁/钠=0.04~1,更优选为0.08~0.7,更加优选为0.12~0.6,特别优选为0.17~0.5。在镁/钠质量比率小于0.04的情况下,咸味变强,风味会受到损害,镁/钠质量比率大于1的情况下,保存稳定性会受到损害。
将咖啡饮料中的镁/钠比率调整到上述比率,可以通过添加抗坏血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等的钠盐,氯化镁、碳酸镁、谷氨酸镁等的镁盐而进行。
本发明的容器装咖啡饮料,含有80质量%以上的水,准确的为含有80~99.8质量%的水,但优选含有85~99质量%的水。
在本发明的容器装咖啡饮料中的褐色色素,指的是在咖啡饮料中以溶解状态存在的褐色色素,是由后述的测定方法得到的相当于分子量250,000以上的组分,在图2中,相当于保持时间短于14分钟的峰。
褐色色素作为焙煎咖啡的特征是已知的,但关于其性质和结构的数据少,还是近于不明确的状态。此外,所谓以溶解状态存在的褐色色素,指的是在膜式过滤器(DISMIC-13CP、醋酸纤维膜、孔径为0.45μm、ADVANTEC东洋(株))中过滤咖啡时通过膜式过滤器的褐色色素。
从风味的观点出发,本发明中的褐色色素(换算为食用黄色4号(别名酒石黄tartrazine))的含量为0.005~0.028质量%。含量小于0.005质量%时,难以得到咖啡饮料特有的良好苦味,若大于0.028质量%,在绿原酸类浓度是0.19质量%以上的容器装咖啡饮料中,在早期保存中容易生成沉淀物质。
本发明中的奎尼酸和褐色色素的质量比,优选为奎尼酸/褐色色素(换算为食用黄色4号)=0.5~30、更优选为2~30、更加优选为4~30、更加优选为6~30、更加优选为6~28、更加优选为6~26、更加优选为6~24、更加优选为7~16。该比率若大于30,由奎尼酸产生的初期风味不具有芳香味,并且在保存后,来自褐色色素的特有的丰富香味会受到损害。此外,在小于0.5时,苦味容易在口中残留,因此不优选。
奎尼酸和褐色色素的质量比率,例如,可以由另外添加奎尼酸、通过吸附剂除去而进行调整。此外,也可以利用吸附剂处理咖啡提取物,配制相对于奎尼酸褐色色素浓度高的制剂,通过添加该制剂进行调整。
此外,在奎尼酸中包含奎尼酸的盐,但不包含成分(A)、(B)和(C)那样的酰基体。
考虑到咖啡饮料的风味,本发明的3-咖啡酰奎尼酸(D)、4-咖啡酰奎尼酸(E)的质量比率,优选为E/D=0.6~1.2、更优选为E/D=0.65~1.15、更加优选为E/D=0.7~1.1、特别优选为E/D=0.8~1。此外,考虑到咖啡饮料的风味,3-咖啡酰奎尼酸(D)、5-咖啡酰奎尼酸(F)的质量比率,优选为F/D=0.6~3、更优选为F/D=0.7~2、更加优选为F/D=0.75~1.8、特别优选为F/D=0.8~1.5。
从微生物学上长期保存稳定性的观点出发,本发明中的加热杀菌法,该杀菌处理的F值(250(121℃)参照日本防菌防霉学会编、防菌防霉手册、p642(技报堂出版))优选是20分钟、更优选是30分钟以上、特别优选40分钟以上。
本发明的容器装咖啡饮料,按照通常方法,以水或热水从焙煎咖啡豆和/或其粉碎物提取,进行杀菌处理后装入容器而得到,或者也可以装入容器后进行杀菌处理。
此外,不仅这样的通常方法,而且,在该焙煎咖啡豆提取液中混合含有绿原酸类的植物的非焙煎或低焙煎植物提取物,可以调整绿原酸类含量。这里,作为在非焙煎或低焙煎植物提取物的配制中使用的含有绿原酸类的植物,可以列举咖啡豆、山楂、葡萄、川芎、当归、黄连、郁金、阿魏、甘薯、长果种黄麻(mulukhiyyas,学名Corchorusolitorius)等,但从咖啡饮料风味调整上的容易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咖啡豆。因此,在通常的焙煎咖啡提取液中混合生咖啡豆提取物或低焙煎咖啡豆提取物,也可以调整绿原酸类的组成。此外,既可以使用由单一焙煎度构成的咖啡豆配制的咖啡提取液,也可以使用由多个焙煎度构成的咖啡豆配制的提取液。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咖啡豆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巴西、哥伦比亚、坦桑尼亚、摩加咖啡等。作为豆的种类,可以列举阿拉伯咖啡种、罗布斯塔(robusta)种。咖啡豆既可以使用1种,也可以掺合多种使用。焙煎可以使用通常的方法进行,焙煎程度可以根据所希望呈现的味道适当调整。具体的,若进行深度焙煎则苦味就变重,若进行浅度焙煎则酸味就变重。从风味方面出发,作为焙煎豆L值的上限优选是31以下、更优选是28以下、更加优选是25以下。并且,作为焙煎豆L值的下限,因为焙煎豆内所含有的绿原酸类的残留量高,因此优选是16以上、更优选是18以上、更加优选是20以上、特别优选是22以上。
生咖啡豆提取物优选根据需要粉碎生咖啡豆,使用乙醇、含水乙醇、甲醇等,以从室温到100℃提取的咖啡豆。作为生咖啡豆提取物的市售品可以列举Flavor Holder RC-30R等。
在本发明中定义的所谓咖啡饮料,指的是在关于咖啡饮料等表示的公平竞争规则中确定的加入咖啡的清凉饮料、咖啡饮料、全部含咖啡的饮料。
在本发明中定义的所谓单倍浓度(single strength),指的是将容器装饮料开封后,以常态不经稀释直接饮用的饮料,已从本发明的范畴中明确的排除了以在饮用时稀释后再饮用为前提的浓缩咖啡。
此外,在本发明的咖啡饮料中,根据需要,可以添加蔗糖、葡萄糖、果糖、木糖、果糖葡萄糖浆、糖醇等的糖分、乳制成分、抗氧化剂、pH调节剂、乳化剂、香料等。作为乳制成分,可以列举鲜奶、牛奶、全脂奶粉、脱脂奶粉、鲜奶酪、浓缩奶、脱脂奶、部分脱脂奶、炼乳等。
从饮料的稳定性方面考虑,本发明的咖啡饮料的pH优选为4~7、更优选为5~7。
作为抗氧化剂,可以列举抗坏血酸或其盐、异抗坏血酸或其盐等,其中,特别优选抗坏血酸或其盐等。
作为乳化剂优选为蔗糖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微晶纤维素、卵磷脂、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等。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容器,可以列举PET瓶、罐(铝质、不锈钢质)、纸、软罐头(retort pouch)、瓶(玻璃质)等。
在本发明中的杀菌处理,在填充在金属罐等的容器中后能够进行加热杀菌的情况下,该杀菌处理在食品卫生法中规定的杀菌条件下进行。而对于PET瓶、纸容器等不能进行蒸馏杀菌处理的容器,则采用如下方法首先在与食品卫生法中规定的条件相同的杀菌条件下,例如通过板式热交换器在高温下进行短时间的杀菌之后,冷却至一定温度,再向容器内填充。此外,也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在无菌条件下加热杀菌后,在无菌条件下使pH恢复到中性;或在中性状态下加热杀菌后,在无菌条件下使pH恢复到酸性等。
实施例 实施例1~7和比较例1~5 1.咖啡提取液的配制方法 利用High Cut磨咖啡机(KALITA Co.,Ltd.生产,刻度3和4之间),分别粉碎2种焙煎过的咖啡豆(阿拉伯咖啡种),利用不锈钢制筛(开度355μm)进行筛分,将在筛上残留的粉碎豆供于提取。
使用不锈钢制渗漏(drip)提取机,在95℃的热水中提取,得到提取液。将该提取液冷却到20℃后,进行离心分离(8000rpm、30分钟、20℃),除去已沉淀的固体物。咖啡提取液A的奎尼酸含量和褐色色素含量(以食用黄色4号换算),分别为0.2质量%和0.0166质量%。咖啡提取液B的奎尼酸含量和褐色色素含量(以食用黄色4号换算)分别是0.4质量%和0.0287质量%。此外,在咖啡提取液A中添加过氧化氢,使其为2%,在室温下搅拌72小时以上。对本提取液进行过氧化氢酶处理,除去过氧化氢。得到的咖啡提取液C的奎尼酸含量和褐色色素含量(以食用黄色4号换算),分别为0.17质量%和0.005质量%。
2.咖啡饮料的配制方法 混合在表1中所示的各提取液,添加碳酸氢钠水溶液后,加温到液温87℃后,装入表1的容器中,进行加热杀菌,制造容器装饮料。
3.绿原酸类的分析 咖啡饮料组合物的绿原酸类的分析法如下。分析仪器使用HPLC。装置的构成单元的型号如下。
UV-VIS检测器L-2420(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谱柱烘箱(column oven)L-2300(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泵L-2130(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自动取样器L-2200(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谱柱Intertsil ODS-2、内径4.6mm×长度250mm、粒径5μm(GL Sciences Inc.(株))。
分析条件如下。
样品注入量10μL、流量1.0mL/min、UV-VIS检测器设定波长325nm、谱柱烘箱设定温度35℃、洗脱液A0.05M醋酸、0.1mM 1-羟基乙烷-1,1-二膦酸、3(V/V)%乙腈溶液,洗脱液B0.05M醋酸、0.1mM 1-羟基乙烷-1,1-二膦酸、97(V/V)%乙腈溶液。
浓度梯度条件 在HPLC中,精密称量1g试样后,用洗脱液A配置成10mL,在膜式过滤器(GL色谱盘25A、GL Sciences Inc.(株)、孔径0.45μm)中过滤后,供于分析。
绿原酸类的保持时间(单位分钟)(A1)单咖啡酰奎尼酸15.7、19.2、21.2的共计三个数据、(A2)阿魏酰奎尼酸21.9、26.6、28.1共计三个数据、(A3)二咖啡酰奎尼酸42.1、43.3、51.8共计三个数据(图1。图中的AU是吸收值单元(Absorbance Unit))。由此求出的9种绿原酸类的面积值,以5-咖啡酰奎尼酸为标准物质,求得质量%。
4.褐色色素的分析 咖啡饮料组合物的褐色色素分析法如下。分析以分子大小分离色谱进行。装置构成单元的型号如下。
UV-VIS检测器SPD-10A((株)岛津制作所)、差示折射率检测器RID-10A((株)岛津制作所)、谱柱烘箱CTO-10A((株)岛津制作所)、泵LC-10ATvp((株)岛津制作所)、自动取样器SIL-10A((株)岛津制作所)、系统控制器SCL-10Avp((株)岛津制作所)、保护谱柱TSK guard column PWXL内径6.0mm×长度40mm(TosohCorporation)、谱柱TSKgel G4000 PWXL、内径7.8mm×长度300mm、粒径10μm(Tosoh Corporation)。
分析条件如下。
样品注入量10μL、流量0.5mL/min、UV-VIS检测器设定波长420nm(AUX RANGE2、REC.RANGE1.00、响应4、取样周期100msec)、洗脱液高速液体色谱用蒸馏水(关东化学(株))、谱柱烘箱设定温度35℃。
从测定对象饮料的开罐到试样注入的时间为15分钟以内。
开罐后,立即精密称量0.1~0.3g试样后,利用高速液体色谱用蒸馏水(关东化学(株))配制成10mL,平稳的倒转搅拌后,在膜式过滤器(DISMIC-13CP、醋酸纤维膜、孔径0.45μm、ADVANTEC东洋(株))中进行过滤,供于测定。
利用UV-VIS检测器进行在420nm的测定,对得到的色谱(图2。图中的AU是吸收值单元(Absorbance Unit)),从相当于分子量250,000以上的洗脱部分的面积值,以食用黄色4号(东京化成工业(株))为标准物质,求得质量%。
在本发明中的所谓食用黄4号,是含有85.0%以上的5-羟基-1-(4-磺苯基)-4-(4-磺基苯偶氮)-3-吡唑羧酸·三钠(C16H9N4Na3O9S2)(分子量534.37)的物质,作为食用黄No.4,在1964年(昭和39年)7月15日被指定为食品添加剂,在FAO/WHO、EU、美国等也被指定为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性研究室2食品添加剂、2001年8月20日、初版第1次发行163页、和食品卫生小六法平成8年版959页)。
作为标准物质的食用黄4号的含量,根据“食品、添加剂等的规格基准(昭和34年厚生省告示第370号)的第2添加剂”进行确认。
分子量校正曲线的制作中,各茁霉多糖(pullulan)标准品以P-1、P-5、P-10、P-20、P-50、P-100、P-200、P-400、P-800(昭和电工(株))9点作为分子量标准物质使用。
5.奎尼酸的分析 在水中将5g检验品定容为50mL,以高速液体色谱进行测定。
机型LC-10AD((株)岛津制作所) 检测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SPD-10AVvp((株)岛津制作所) 谱柱Shodex RSpak C-811Φ8mm×500mm(昭和电工(株)) 谱柱温度60℃ 移动相3mmol/L过氯酸 反应液含有0.2mmol/L溴麝香草酚蓝 15m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 流量移动相1.0mL/min、反应液1.4mL/min 测定波长445nm (出处食品卫生检查指南食品添加剂编2003年度版) 6.水分的测定 水分的测定以常压加热干燥法进行。
预先求出加入了硅砂作为干燥助剂的玻璃称量皿的恒定值W1(g)。向其中采取试样,称量为W2(g)。
在恒温槽上进行预干燥,使用强制循环式暖风干燥机进行干燥。
在硅胶干燥器(silica gel desiccator)中放置冷却后,称量W3(g),基于下式,进行计算。
水分(g/100g)=(W2-W3)/(W2-W1)×100 7.钠的分析 以原子吸光光度法(盐酸提取)进行钠含量的测定。
即,在定容时,向2~6g试样中加入10%盐酸,使其成为1%盐酸溶液,以离子交换水定容后,进行吸光度测定。
原子吸光光度计测定,在波长589.6nm、火焰在乙炔-空气中进行(出处关于在营养表示基准中的营养成分等的分析方法等(卫新第13号))。
8.镁的分析 以ICP发光分析法进行镁含量的测定。
在烧杯中采取5~6g试样,在电炉中灰化(500℃、5~6小时)。接着,加入20%盐酸、在加热板上蒸发干燥为固体,再加入20%盐酸,在加热板上加温(100℃、30分钟)。在滤纸(No.5A)上过滤后,在容量瓶中定容,利用ICP发光分析装置进行测定(测定波长285.213nm)(出处关于在营养表示基准中的营养成分等的分析方法等(卫新第13号)) 9.风味和保存稳定性评价 对在表1中所示的容器装咖啡饮料,进行风味和保存稳定性的评价。钠量由碳酸氢钠进行调整。
风味评价 1良好、2稍良好、3普通、4稍有不佳、5不佳 保存稳定性(55℃、保存1周) 1几乎没有沉淀、2稍有沉淀、3发生作为商品不期望的沉淀 表1 从表1可知,在含有单咖啡酰奎尼酸、阿魏酰奎尼酸和二咖啡酰奎尼酸的饮料中,调整褐色色素量为0.005~0.28质量%,调整镁/钠的质量比率为0.04~1,并且奎尼酸/褐色色素为0.5~30,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成为保存稳定性良好,并且风味良好的咖啡饮料。
权利要求
1.一种容器装咖啡饮料,其特征在于,该容器装咖啡饮料经过加热杀菌处理,含有(A)单咖啡酰奎尼酸、(B)阿魏酰奎尼酸和(C)二咖啡酰奎尼酸,其中,
(I)在饮料中以溶解状态含有的该成分(A)、(B)和(C)的合计含量为0.19~4质量%,并且含有
(II)80质量%以上的水;和
(III)换算成食用黄色4号,为0.005~0.028质量%的褐色色素,其中,
(IV)镁/钠的质量比为0.04~1,
(V)奎尼酸/褐色色素的质量比为0.5~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装咖啡饮料,其特征在于,4-咖啡酰奎尼酸/3-咖啡酰奎尼酸的质量比为0.6~1.2,并且,5-咖啡酰奎尼酸/3-咖啡酰奎尼酸的质量比为0.01~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装咖啡饮料,其特征在于,其为单倍浓度的饮料。
4.一种容器装咖啡饮料的沉淀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饮料中处于溶解状态的(A)单咖啡酰奎尼酸、(B)阿魏酰奎尼酸和(C)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合计含量为0.19~4质量%的容器装咖啡饮料中,
使换算成食用黄色4号计算时的褐色色素的含量为0.005~0.028质量%,
使镁/钠的质量比为0.04~1,
使奎尼酸/褐色色素的质量比为0.5~3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高浓度绿原酸类、风味良好,并且长时间保存时抑制产生沉淀的容器装咖啡饮料。本发明提供的容器装咖啡饮料经过加热杀菌处理,含有(A)单咖啡酰奎尼酸、(B)阿魏酰奎尼酸和(C)二咖啡酰奎尼酸,其中(I)在饮料中以溶解状态含有的该成分(A)、(B)和(C)的合计含量为0.19~4质量%,并且含有(II)80质量%以上的水;和(III)换算成食用黄色4号,为0.005~0.028质量%的褐色色素,其中,(IV)镁/钠的质量比为0.04~1,(V)奎尼酸/褐色色素的质量比为0.5~30。
文档编号A23F5/24GK101111156SQ20068000359
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31日
发明者山根英史, 小仓义和, 杉浦阳子, 草浦达也 申请人:花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