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29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茶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的茶型,可很好的保持茶的品质和风味。
背景技术
茶叶中含有大量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糖类、维生素、有
机酸类、磷钾微量元素等500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益处颇多,因此茶及茶 饮料有很大的市场。但是茶叶在从采摘到最后饮用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 品质很容易发生变化, 一方面是成品茶制作过程中高温烘炒或脱水使得茶中 的很多营养成分不当流失,另一方面茶叶即使制备成成品茶后由于保存条件 的不当也会使得茶的品质在饮用时发生很大改变,茶中的有益成分或发生氧 化或进一步流失,或者与外界物质接触发生质变等等,当然这个问题即使对 于新采摘的新茶芽叶也是不可避免的。目前解决的手段大都是通过将采摘后 的新茶芽叶或者制备好的成品茶通过包装后再进行冷藏的方法来解决,为了 达到预期目的,多是采用真空包装或充氮的方式,这样做可以从某种程度上 将茶与外界物质隔离,起到保持茶风味的目的。但是无论是真空包装还是充 氮包装后冷藏都需要抽真空或者充氮的步骤,同时还需要包装袋来将茶与外 界隔离,从操作上和原材料上都不够简便和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茶型,可以更好的保持茶的原始风
味,避免在使用前茶叶变质和风味的流失,操作简单,环保,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保持茶风味的茶型,由中心的茶叶内核和内核外的外壳构成,所 述的外壳为由冰壳层形成的冰保护层。
所述的茶叶内核既可以为新茶芽叶或成品茶压制后冷冻而成,也可以是 散团状茶叶构成。
若是新茶芽叶或成品茶压制后冷冻而成,则压制时形状任意,可压制成 块状、球状、圆柱体、不规则体形。这些具体可以通过各种模具压制来实现, 形状以块状或球状为佳,便于冰保护层外壳的形成。
进一步,可以在所述的茶叶内核与外壳间设置一包裹层,更好的将茶叶 与外界隔离,例如,可以在茶叶外包裹一层锡纸或者薄膜。
一般的,所述的茶叶内核可做成直径在3 100mm,所述的外壳厚度只要 能保证内核与外界空气的隔离即可,较好的为5 200mm,具体可根据实际需 要制备成大小不同的茶型,例如,运输距离较短的,可以制备成内核直径较 大,外壳厚度较小的茶型;距离较远的,可增加外壳的厚度,同时对于外壳 解冻后的水要加以利用的,可以相应增厚外壳。
具体的,所述茶叶冰保护层外壳形成的条件是将含水量为10~300%的茶 叶或者压制成型冷冻后的茶叶内核在-40 (TC冷冻2-60min,新茶芽叶或者成 品茶压制成型后冷冻的条件为在-40 (TC冷冻2 30min。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茶型在茶叶外有一冰保护层外壳,防止在饮用前其 他物质的味道入侵,即我们经常所说的"串味"现象发生,特别是对于压制
成型冷冻后形成的茶叶内核,压制过程中已经将茶叶间绝大部分可能引起氧
化的空气分子排出,冷冻后还可以减缓茶叶本身的氧化;这些措施都使得茶 叶的风味在饮用前不发生改变,更接近茶叶的原味;
2) —般的茶叶保存工艺是需要在低温下冷藏,而本实用新型的茶型本身 就有一冰层保护外壳,满足了一般的保存需求,同时根据运输中的需要,如 运输距离的远近,可以相应的调整冰保护层的厚度,非常灵活;
3 )本实用新型的茶型制备非常简单,不需要充氮气或者抽真空后再冷藏, 只需要来源广泛的水,而且即使直接冷冻不加包裹层也可以很好的保持茶的 风味,成本相对也低;
4) 本实用新型的茶型外壳可以选用某些地区的优质水源如纯净水或矿物 质水冷冻形成冰保护层,使用时只需要将冰层解冻,解冻后的水可以利用起 来泡茶,既节省资源,又能达到更好的发挥茶的风味的作用;
5) 我国是饮茶大国,传统的饮茶一直是茶、水分开,本茶型的出现一方 面使得茶、水结合,且茶的风味得以保持,另外一方面对于缺水地区,解决 了水的来源问题,使得这个地区的饮茶爱好者也能方便的喝到喜欢的茶,很 大程度上将更好的推广我们的茶文化。


图l实施例l茶型示意图。 图2实施例4茶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取10g散装红茶,含水量为100%,团成圆团状为茶叶内核,然后在-4(TC冷 冻10min,形成约5mm厚的冰保护层外壳,即得我们所需的茶型,OX:以下冷 藏,使用时解冻即可。 实施例2
取5g绿茶,含水量为20%,团成圆团状为茶叶内核,并用锡纸包裹,然后在 -20^与128水冷冻151^11,形成冰保护层外壳,即得我们所需的茶型,Ot;以 下冷藏,使用时解冻即可。 实施例3
取10g绿茶,含水量为10%,团成圆团状为茶叶内核,并用薄膜包裹,然后 在-15i:与20g水冷冻15min,形成冰保护层外壳,即得我们所需的茶型,0°C 以下冷藏,使用时解冻即可。 实施例4
取5 g绿茶用模具压制成块状,含水量为10%,然后在-2(TC冷冻30min,得 到茶叶内核,再在(TC条件下与15g水冷冻60min,形成冰保护层外壳,得到 我们所需要的茶型,将所述的茶型冷藏,使用前解冻即可。 实施例5
取10g红茶用模具压制成球状,含水量为50%,然后在-4(TC冷冻20min,得 到茶叶内核,再在-3(TC条件下与10g水冷冻20min,形成冰保护层外壳,得 到我们所需要的茶型,将所述的茶型冷藏,使用前解冻即可。 实施例6 取15g绿茶用模具压制成圆柱状,含水量为15%,然后在-3(TC冷冻25min, 得到茶叶内核,再在-3(TC条件下与水10g冷冻15min,形成冰保护层外壳, 得到我们所需要的茶型,将所述的茶型冷藏,使用前解冻即可。 实施例7
取10g绿茶用模具压制成球状,含水量为25%,然后在-l(TC冷冻25min,得 到茶叶内核,再在-4(TC条件下和30g矿物质水一起冷冻40min,形成冰保护 层外壳,得到我们所需要的茶型,将所述的茶型冷藏,使用前解冻,解冻后 的矿物质水加热后可以用来沏茶。 实施例8
取20g散装红茶,团成圆团状,用锡纸包裹,然后与30g纯净水-4(TC冷冻 30min,得到我们所需要的茶型,将所述的茶型冷藏,使用前解冻,解冻后的 纯净水可以加热后泡茶。
权利要求1.一种茶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型由中心的茶叶内核和内核外的外壳构成,所述的外壳为由冰壳层形成的冰保护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内核为新茶芽叶或成品茶 压制后冷冻而成。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内核压制成块状、球状、 圆柱体、不规则体形。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内核为散团状茶叶构成。
5. 如权利要求1 4之一所述的茶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内核外有包裹层。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内核的直径为3 100mm。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厚度为5~2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型。所述的茶型由中心的茶叶内核和内核外的外壳构成,所述的外壳为由冰壳层形成的冰保护层。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茶型在茶叶外有一冰保护层外壳,防止在饮用前其他物质的味道入侵,使得茶叶的风味在饮用前不发生改变,更接近茶叶的原味;可根据运输中的需要相应的调整冰保护层的厚度,非常灵活;制备简单,成本相对也低;可充分利用冰保护层解冻的水,是有巨大市场潜力的茶型。
文档编号A23F3/00GK201064162SQ2007200908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7日
发明者张占发 申请人:张占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