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启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292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启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领域中的启动机构,主要涉及一种摩托车启动保 护装置,用于摩托车启动机构在非正常工作状态时不能启动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电启动系统均是打开摩托车点火开关,按启动按钮,启动继 电器吸合,启动电机旋转带动发动机曲轴旋转,从而引起发动机工作。发动 机工作后,仍按启动按钮,启动电机仍然旋转,做无用功,消耗摩托车蓄电 池能量,造成蓄电池易亏电、启动机构磨损、异响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启动保护装置,其可避免摩托车发 动机运行中误碰启动按钮造成蓄电池亏电、启动机构磨损、异响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包括蓄电池、启动电 机、点火开关、启动继电器、磁电机触发线圈、启动按钮以及控制器,控制
器包括频率转换器IC、常闭触点继电器J2、 二极管D1、 D2、三极管Q1、 Q2 以及电阻,并在控制器设置有四个端子,分别为输出端A、电源端B、信号端 C以及接地端E,频率转换器IC的输入端接信号端C,信号端C与摩托车发 动机中磁电机的触发线圈相连,频率转换器IC的一极通过电阻Rl接三极管 Ql的基极,三极管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源 端B,电源端B通过点火开关与蓄电池的正极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 过电阻R3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4连接接地端E, 其发射极连接接地端E,接地端E与蓄电池的负极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 极接常闭触点继电器J2的一端,二极管Dl的负极通过常闭触点继电器J2接 输出端A,输出端A与启动继电器的正极连接,启动继电器的负极通过启动 按钮和电源负极连接。
所述的控制器的输出端A可通过启动按钮和启动继电器的负极连接,启 动继电的正极和电源的正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不改变现有的启动电路的主体结构,并在启动电路中设置控 制器,使其在发动机没有运转时,可采用电启动;在发动机运转后,电启动 不起作用,即根据发动机运转状态反馈给电启动机构,电启动机构根据发动 机状态做出指令目前启动按钮能否起作用(摩托车发动机启动后,按启动 按钮不起作用)。
本实用新型根据发动机转速对启动回路增加控制,效果良好。摩托车实 际状况电启动曲轴转速一般在600r/min以下引起发动机正常工作,摩托车 发动机怠速状态一般为1500r/min左右,当发动机转速低于启动转速时启动按 钮可以工作、高于怠速时启动按钮不工作来保护启动回路,从而达到设计目 的。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摩托车发动机运行中误碰启动按钮造成蓄电池亏电、 启动机构磨损、异响等缺点。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1、蓄电池,2、启动电机,3、保险管,4、磁电机,41、触发线圈,5、 控制器,6、启动继电器,kl、点火开关,k2、启动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如附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蓄电池l、启动电机2、保险管3、点火 开关kl、启动继电器6、触发线圈41、启动按钮k2以及控制器5。上述电路 除控制器5夕卜,均位现有启动电路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是增加的控 制器5,控制器5包括频率转换器IC (频率转换芯片PIC12F609,读取频率信 号,输出电压信号。)常闭触点继电器J2、 二极管D1、 D2、三极管Q1、 Q2 以及电阻R1 R4,并在控制器设置有四个端子,分别为输出端A、电源端B、 信号端C以及接地端E,频率转换器IC的输入端接信号端C,信号端C与摩 托车发动机中磁电机4的触发线圈41 (感知发动机的转速信号)相连,频率 转换器IC的一极通过电阻Rl接三极管Ql的基极,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电
阻R2接接地端E,三极管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 连接电源端B,电源端B通过点火开关与蓄电池的正极端连接,三极管Q1的 发射极通过电阻R3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4连接 接地端E,其发射极连接接地端E,接地端E与蓄电池的负极端连接,三极管 Q2的集电极接常闭触点继电器J2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常闭触点继 电器J2接输出端A,频率转换器IC可采用频率转换芯片PIC12F609,其作用 为读取频率信号,输出电压信号。输出端A与启动继电器的正极连接,启动 继电器负极通过启动按钮和电源负极连接。上述连接方式可作为正控制。
如附图2所示其基本电路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控制器与启动继 电器的连接方式不同,控制器的输出端A通过启动按钮和启动继电器负极连 接,启动继电器的正极和电源的正极连接。其连接方式作为负控制。
控制器原理说明发动机运转,触发信号经C端输入给IC,当发动机转 速到达设计要求800r/min~1200r/min时,IC 一端输出电压,即R2两端有电压 引发Q1导通,继而R4两端有电压引发Q2导通,从而继电器J2导通,常闭 触点断开(A端与B端(正控制)或E端(负控制)断开),控制摩托车启动 按钮不起作用。
工作原理如下如附图1所示的正控制启动摩托车时,因发动机不运 转,此时控制器的触点为常闭式,打开点火开关,按动启动按钮,电流经蓄 电池正极、点火开关、控制器、启动继电器、启动按钮回到蓄电池负极,即 形成回路,启动继电器工作引发启动电机工作(带动发动机曲轴转速在 600r/min左右),从而启动摩托车发动机,摩托车发动机怠速运转的转速在 1500r/min左右,此时发动机中磁电机的转速为1500r/min左右,控制器采集 磁电机的转速信号,达到设计上的要求,常闭触点断开,电起动系统不能沟 成回路,再按启动按钮不起作用。摩托车骑行过程中,发动机高于1500r/min, 同样操作启动按钮不起作用。
附图2为负控制实例,电流经蓄电池正极、点火开关、启动继电器、启 动按钮、控制器回到蓄电池负极,即形成回路,其他过程同上(仅控制启动 继电器的正负端不一样)。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启动保护装置,其包括蓄电池(1)、启动电机(2)、点火开关(k1)、启动继电器(6)、启动按钮(k2),其特征是设置一控制器(5),控制器(5)包括频率转换器IC、常闭触点继电器J2、二极管D1、D2、三极管Q1、Q2以及电阻,并在控制器设置有四个端子,分别为输出端(A)、电源端(B)、信号端(C)以及接地端(E),频率转换器IC的输入端接信号端(C),信号端C与摩托车发动机中磁电机的触发线圈(41)相连,频率转换器IC的一极通过电阻R1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源端(B),电源端(B)通过点火开关(k1)与蓄电池(1)的正极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2接接地端E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3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4连接接地端(E),其发射极连接接地端(E),接地端(E)与蓄电池(1)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常闭触点继电器J2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常闭触点继电器J2接输出端(A),输出端(A)与启动继电器(6)的正极连接,启动继电器(6)的负极通过启动按钮(k2)和电源负极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启动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控制器(5) 的输出端(A)通过启动按钮(k2)和启动继电器(6)的负极连接,启动继 电(6)的正极和电源的正极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启动保护装置,其包括蓄电池、启动电机、点火开关、启动继电器、启动按钮,设置一控制器,控制器包括频率转换器IC、常闭触点继电器J2、二极管D1、D2、三极管Q1、Q2以及电阻,并在控制器设置有四个端子,分别为输出端、电源端、信号端以及接地端,频率转换器IC的输入端接信号端,信号端与摩托车发动机中磁电机的触发线圈相连,常闭触点继电器J2接输出端,输出端与启动继电器的正极连接,启动继电器的负极通过启动按钮和电源负极连接。实用新型根据发动机转速对启动回路增加控制,效果良好。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摩托车发动机运行中误碰启动按钮造成蓄电池亏电、启动机构磨损、异响等缺点。
文档编号F02N11/10GK201059235SQ2007200908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6日
发明者李建波, 李志豪, 许新华 申请人: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