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黄刺玫花茶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制品,特别是一种以天然黄刺玫花为花香料与适合饮 用的天然绿叶茶制作的饮料制品,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黄刺玫花茶的生产工艺。
技术背景花茶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品种也十分丰富,比如常见的茉莉花茶、玫 瑰花茶、梅花茶等。基本上以主要生长、分布于南方的花卉为原料与绿茶制作。 同时,现有制作花茶的原料绿茶茶坯也是以生长于南方地区的绿茶为主要原 料,而我国北方地区的许多绿色植物的绿叶中含有对人体十分有益的成分,其 同样可以由热水浸泡方式溶出,目前已有连翘叶茶、沙棘叶茶、酸枣叶茶、岩 青蓝茶等均是人们开发出的主要生长分布于北方地区的绿色植物为原料,制作 的新型茶饮料,但这类茶制品在口感上略差于现有的绿茶类,如果制作成花茶 则可大大改善其口感。黄刺玫(W0Sa忍/7^72'朋Lindl.)别名有刺玖花、黄刺莓、硬皮刺玫、 剌玫花,为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花期4月至5月 或5月-6月。花期20天左右。花香味浓,可提炼芳香油。由于黄刺玫叶 片秀丽,花朵明媚灿烂,在我国主要作为一种观赏性花卉,缺少对鲜花的 直接利用。如果以黄刺玫花为原料,配以天然绿茶制作成黄刺玫花茶,则 会给人以别具一格感受。将其与北方地区的天然绿叶茶配合制作成花茶, 会更具特色。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我国北方地区丰富的黄刺玫花资源,采用天然绿叶 茶,包括绿茶、连翘叶茶、柿叶茶、岩青蓝叶茶等制作一种黄刺玫花茶,同时 提出一种黄刺玫花茶的制作工艺。本发明的一种黄刺玫花茶,包括天然绿叶茶,其特征在于天然绿叶茶中含 有黄剌玫花。一种黄刺玫花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刺玫花含量为l-15Wt%,天然绿叶 茶含量为85-99Wt%。一种黄刺玫花茶,其中所述的黄刺玫花含量为l-10Wt%,天然绿叶茶含量 为90-99Wt%。一种黄刺玫花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剌玫花含量为2-5Wt%;天然绿叶 茶含量为95-98Wt%。一种黄刺玫花茶,其特征在于天然绿叶茶包括绿茶或连翘叶茶或柿叶茶或 岩青蓝叶茶或沙棘叶茶或酸枣叶茶。一种黄刺玫花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① 养花将采摘的黄刺玫花分捡去杂,并堆成高30-40厘米高度,花堆温 度保持30-37。C间,放置4-5小时;② 釆摘适合的天然绿叶,摊铺于通风遮阳处,晾去部分水分,然后经杀 青、揉捻并干燥至含水率4-5%,得天然绿叶茶茶坯;◎拌花与窨花将经养花所得黄刺玫花与步骤②所得天然绿叶茶茶坯间 隔摊铺,间隔高度为3-5厘米,总高度40-60厘米,黄刺玫花与天然绿叶茶茶 坯的重量比为30-45: 100;保持堆温在30-37"C条件下窨花7-8小时; 通花与复窨将经拌花和窨花的天然绿叶茶茶坯与黄刺玫花翻搅使混合后再堆至40-60厘米高度,保持温度为30-37"C条件下复窨7_8小时;⑤分检将上述经复窨后的黄刺玫花与天然绿叶茶的混合物分捡,去掉 全部黄刺玫花;◎烘干将去花后的天然绿叶茶经80-10(TC热空气烘干至含水率为5-6呢, 然后静置使天然绿叶茶温度降至室温;⑦二次拌花取经养花后的新鲜黄刺玫花与步骤⑥所得天然绿叶茶重复 上述拌花-窨花-通花-复窨过程,干燥至含水率为4-5%后包装入库;其中新鲜 黄剌玫花与天然绿叶茶的重量比为20-30: 100;成品黄剌玫花茶中黄刺玫花含 量为10-15Wt%,天然绿叶茶含量为85-90Wt%;一种黄刺玫花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经步骤⑦二次拌花后将其中的黄刺 玫花分捡掉,将分捡所得天然绿叶茶干燥后再按黄刺玫花天然绿叶茶为 10-20: 100的重量份取经养花后的新鲜黄刺玫花与天然绿叶茶进行三窨,其中 三窨过程按拌花-窨花-通花-复窨工艺进行,随后干燥至含水率4-5%,降至室温 后匀堆包装入库,成品黄刺玫花茶中黄刺玫花占5-10Wt%。一种黄刺玫花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经三窨并干燥后将其中的黄刺玫花分捡,再按黄刺玫花天然绿叶茶为5-10: 100的重量份取经养花后的新鲜黄刺玫花对天然绿叶茶进行提香,其提香过程按拌花-窨花-通花-复窨工艺进行,随后干燥至含水率4-5%,降至室温后匀堆包装入库,成品黄刺玫花茶中黄 刺玫花占1-5Wt%。一种黄刺玫花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绿叶茶包括绿茶、连 翘叶茶、柿叶茶、岩青蓝叶茶、沙棘叶茶、酸枣叶茶。本发明的一种黄刺玫花茶,采用北方地区野生的黄刺玫花为香型原料制 作,具有味道香浓,口感好,采自天然,没有污染。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 其与多种天然绿叶茶原料经本发明所述工艺制作的花茶完全可与现有花茶相 媲美。特别是与同样生长于北方地区的连翘叶、柿叶、岩青蓝叶、沙棘叶、酸 枣叶等配制出的花茶更具有独特的风味,本发明的一种黄刺玫花茶中的主要原 料黄刺玫花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实用价值高。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十分简 单,成本低,不损害天然绿叶茶的功效,通过两至四次袢花、窨花过程,将黄 剌玫花的清香气味长留于绿叶茶中。具有天然清香,味道纯正,色泽鲜亮的特 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黄刺玫花茶,采用天然绿叶茶通过本发明的工艺掺入黄刺玫 花制作而成。所述的天然绿叶茶为人们日常饮用的各种绿茶或绿茶茶坯或直接 采摘的绿茶原料通过本发明的工艺制作的天然绿叶茶成份,其可以包括产于全 国各地的绿茶或绿茶原料,如西湖龙井茶,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 信阳毛尖,娥眉竹叶青,六安瓜片,顾渚紫笋,江山绿牡丹,太平猴魁,金奖 慧明,老竹大方,恩施玉露,蒙顶甘露,剑春茶,休宁松梦等的茶或茶坯或原 料,也包括近年来开发出的以天然绿叶为原料的特种茶或茶坯,如连翘茶、柿 叶茶、岩青蓝茶、沙棘叶茶、酸枣叶茶等具有饮用价值,可冲泡饮用的天然绿 叶制作的茶或茶坯或茶原料。制作时可直接选用上述各种常饮绿叶茶或茶坯或自己采摘的各种天然绿 叶为原料制作的茶坯,与黄刺玫花经特定工艺制成。本发明的黄刺玫花茶中的黄刺玫花含量为l-15Wt%,天然绿叶茶含量为85-99Wt%。较好的配比为黄刺玫花含量为2-5Wt%;天然绿叶茶含量为95-98Wt°/0。 实施例1连翘是我国临床常用传统中药之一。其具有抗菌、强心、利尿、镇吐等药 理作用,常用连翘治疗急性风热感冒、痈肿疮毒、淋巴结结核、尿路感染等症, 为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粉针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连草解热口服液、银翘解 毒冲剂等中药制剂的主要原料之一。由于连翘具有的上述功效,因此,开发出 由连翘叶为原料的茶叶,方便人们冲泡饮用。但该茶叶味道单调,口感较差, 也有在其中直接添加连翘花。如中国专利96111088.0公开的"连翘茶及其生产 工艺",在连翘茶中添加0-5%的连翘花。但连翘花数量较少,不可能大量采摘, 其中添加比例不会太多,而且连翘花的香味较淡,对口感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本实施例采用连翘叶与黄刺玫花为原料制作黄刺玫花茶。其制作过程如下-采摘鲜嫩连翘叶,晾去部分水分,然后经杀青、揉捻和干燥至含水率为 4-5%。得连翘叶茶或称茶坯。黄刺玫花的采摘与加工,在我国北方5-6月份的晚春时节,黄剌玫花蕾进 入大量开放时,是进行采摘的最好季节,在天气晴好的上午,最好选择含苞待 开和刚张开的花蕾进行采摘。将采摘后的黄刺玫花分捡去杂并同时摊铺使之散 热降温,以免高温破坏花的香味。分捡去杂后,即进入养花阶段,将黄刺玫花堆至30-40厘米高,保持室温 25-30°C,花堆温度在30-37°C,如堆温低于3(TC时必须加高花堆使之升温, 如堆温高于38'C时,就要迅速摊低堆高使之降温,堆高一般不低于10厘米, 养花过程保持4-5个小时。在此阶段,使花蕾期尚未全部转化的花香成分全部转化,芳香气味开始大量散发。将养花后的黄刺玫花与含水率为4-5%的连翘叶茶坯,分层间隔摊铺,每 层高度约3-5厘米。总高度约40-60厘米。花叶的重量比为30-45: 100。 此为拌花过程。经过拌花后即进入窨花过程,在此期间,使黄刺玫花散发的芳 香气味被连翘叶茶坯吸附于叶内,在此过程中温度保持在30-37'C,此温度下 有利于花的芳香气味大量散发,也有利于连翘叶茶坯大量吸附花香。窨花过程 的温度主要通过堆高控制,必要时要用布覆盖以使升温,温度低时堆要高、低 级茶比高级茶要堆厚,该过程大约需7-8小时。经7-8小时的拌花与窨花后,进入通花和复窨阶段,将分层间隔堆放的连 翘叶茶坯与黄刺玫花翻搅使混合后再堆至40-60厘米高度,控制温度为30-37 t:条件下复窨7-8小时;在通花与复窨过程中,连翘叶茶坯与黄刺玫花充分接 触,使黄刺玫花散发出的芳香气味被连翘叶充分吸附。然后将黄刺玫花全部分 捡掉。由于经过拌花、窨花、通花与复窨阶段,连翘叶茶坯在吸附花香的过程中, 同时也将花中的部分水分吸附其中,因此,须进行干燥处理,以降低其含水率, 同时也可将其吸附的花香固着在叶内。该过程可采用空气干燥法,将分捡后的 连翘叶茶坯经80-100'C热空气干燥,使含水率降为4-6%,然后静置使连翘叶 茶坯温度降至室温。再进行二次拌花。取适量经养花后的新鲜黄刺玫花与上述干燥后的连翘叶茶坯重复拌花和 窨花、通花及复窨和干燥过程。其中干燥前不进行分捡,二次拌花时使用的黄 刺玫花与茶坯的重量比为20-30: 100。经过通花和复窨及干燥后即得黄刺玫连 翘花茶,其中黄刺玫花占全部花茶重量比为10-15%,连翘叶占85-90%。如果制作特级黄刺玫花茶,则在上述干燥过程前进行分捡,将黄剌玫花分捡掉后再进行三窨及提香,三窨阶段鲜花与茶坯的重量比为10-20: 100。三窨过程同样经拌花-窨花-通花-复窨工艺步骤,三窨结束并干燥后黄刺玫花占全部花茶重量的5-10%。窨花过程完全结束后,茶叶中的内香品质己经很好,但颜色和鲜灵度还有 不足,此时可再将其中的黄刺玫花分捡掉后,按重量份为5-10: IOO的配比用 经养花后的新鲜黄剌玫花对三窨后的茶坯进行提香,提香操作同样经拌花-通 花-复窨步骤,干燥至水分4-5%,干花占总重量的1-5%左右,降至室温后匀堆 包装入库。前述经各阶段窨花后分捡出的黄刺玫花,按50: IOO的比例及时与低档连 翘叶茶拌和收堆,进行压花,充分利用花的余香还可制作低档黄刺玫花茶。其 堆高50-60厘米,温度30-4CTC,时间6-12小时,当鲜花大部分变黄后,将茶 堆扒开散热。完全冷却后经90-10(TC的热空气烘干,使其含水率4-6%左右, 然后静置放至室温。直接包装入库。本例中,取80公斤连翘叶茶坯,含水率小于5%,头窨用黄刺玫花35公斤, 二窨用黄刺玫花24公斤,三窨用黄刺玫花15公斤,提香用黄刺玫花4公斤, 经拌花-通花复窨过程,然后用8(TC热空气干燥至含水率为4-6%,得特级连翘 花茶81公斤。其中连翘叶占总重量的98.8%,黄刺玫花占总重量的1.2%。包 装入库。实施例2取80公斤连翘叶茶坯,含水率小于5%,黄刺玫花25公斤,经拌花-窨花_ 通花-复窨并干燥后进行二次拌花,二次拌花用经养花的新鲜黄刺玫花20公斤,经拌花-复窨过程后,用9(TC热空气干燥至含水率为5%,得连翘花茶89公斤。 其中连翘叶占总重量的90%,黄刺玫花占总重量的10%。 实施例3茶坯采用西湖龙井茶坯,含水率4%,用量113公斤, 一次拌花用黄刺玫花 50公斤,经过拌花、通花复窨后,分捡掉其中的黄刺玫花,烘干至含水率小于 5%,然后再加入30公斤经养花的新鲜黄刺玫花,经二次拌花-窨花-通花-复窨、 分捡并干燥至含水率为4%。三窨加20公斤经养花的新鲜黄刺玫花,提香加6 公斤经养花的新鲜黄刺玫花,干燥后得115.5公斤特级黄剌玫龙井花茶,成品 茶中黄刺玫花占2. 1%。其它过程及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茶坯采用沙棘叶茶坯,含水率4%,用量160公斤, 一次拌花黄刺玫花用量 110公斤,经拌花、通花续窨后,分捡掉其中的黄刺玫花,烘干至含水率小于 4%,再加入90公斤经养花的新鲜黄刺玫花,经二次拌花、通花续窨、分捡后, 干燥至含水率小于4%,三窨加15公斤经养花的新鲜黄剌玫花,干燥后得168. 5 公斤黄刺玫沙棘叶花茶,其中黄刺玫花占总重量的5%。实施例5茶坯采用成品柿叶茶坯,用量70公斤, 一次拌花用经养花的新鲜黄刺玫 花30公斤,二次拌花经养花的新鲜黄刺玫花20公斤,成品黄刺玫花茶中含黄 刺玫花12公斤,占总重量的14. 6%。实施例6茶坯采用成品信阳毛尖茶坯75公斤, 一次拌花经养花的新鲜黄刺玫花35 公斤,二次拌花用经养花的新鲜黄刺玫花20公斤,三窨用经养花的新鲜黄剌玫花7公斤,干燥后得黄刺玫信阳毛尖花茶80公斤,黄刺玫花占总重的6. 25%。 实施例7
茶坯采用成品岩青蓝茶坯67公斤, 一次拌花用经养花的新鲜黄刺玫花30 公斤,二次拌花用经养花的新鲜黄刺玫花20公斤,三窨经养花的新鲜黄剌玫 花12公斤,提香用经养花的新鲜黄刺玫花5公斤,得黄剌玫岩青蓝花茶70公斤, 黄刺玫花占总重量的4. 3%。
实施例8
将头窨分捡出的30公斤黄刺玫花、二窨分捡出的22.5公斤黄刺玫花、三 窨分捡出的18. 5公斤黄刺玫花,按50:100的比例分别取低档连翘叶茶坯60公 斤、45公斤、37公斤分三批压花然后混合、IO(TC热空气快速干燥至含水率为 6%,得连翘花茶190公斤,其中连翘叶占总重量的74%,黄刺玫花占总重量的 26%。
实施例2-8中的其它工艺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黄刺玫花茶,包括天然绿叶茶,其特征在于天然绿叶茶中含有黄刺玫花。
2、 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黄刺玫花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剌玫花含量 为l-15Wt°/。,天然绿叶茶含量为85-99Wt%。
3、 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黄刺玫花茶,其中所述的黄剌玫花含量为 l-10Wt%,天然绿叶茶含量为90-99Wt%。
4、 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黄刺玫花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剌玫花含量 为2-5Wt%;天然绿叶茶含量为95-98Wt%。
5、 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黄剌玫花茶,其特 征在于天然绿叶茶包括绿茶或连翘叶茶或柿叶茶或岩青蓝叶茶或沙棘叶茶或 酸麥叶茶。
6、 一种黄刺玫花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① 养花将采摘的黄刺玫花分捡去杂,并堆成高30-40厘米高度,花堆温 度保持30-37。C间,放置4-5小时;② 采摘适合的天然绿叶,摊铺于通风遮阳处,晾去部分水分,然后经杀 青、揉捻并干燥至含水率4-5%,得天然绿叶茶茶坯;③ 拌花与窨花将经养花所得黄剌玫花与步骤②所得天然绿叶茶茶坯间 隔摊铺,间隔高度为3-5厘米,总高度40-60厘米,黄刺玫花与天然绿叶茶茶 坯的重量比为30-45: 100;保持堆温在30-37"C条件下窨花7-8小时;④ 通花与复窨将经拌花和窨花的天然绿叶茶茶坯与黄刺玫花翻搅使混 合后再堆至40-60厘米高度,保持温度为30-37。C条件下复窨7-8小时;⑤分检将上述经复窨后的黄刺玫花与天然绿叶茶的混合物分捡,去掉全部黄剌玫花;◎烘干将去花后的天然绿叶茶经80-100°。热空气烘干至含水率为5-6%, 然后静置使天然绿叶茶温度降至室温;⑦二次拌花取经养花后的新鲜黄刺玫花与步骤⑥所得天然绿叶茶重复 上述拌花-窨花-通花-复窨过程,干燥至含水率为4-5%后包装入库;其中新鲜 黄刺玫花与天然绿叶茶的重量比为20-30: 100;成品黄刺玫花茶中黄剌玫花含 量为10-15Wt%,天然绿叶茶含量为85-90Wt%。
7、 按照权利要求6的一种黄刺玫花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经步骤⑦二 次拌花后将其中的黄刺玫花分捡掉,将分捡所得天然绿叶茶干燥后再按黄刺玫 花天然绿叶茶为10-20: 100的重量份取经养花后的新鲜黄刺玫花与天然绿 叶茶进行三窨,其中三窨过程按拌花-窨花-通花-复窨工艺进行,随后干燥至含 水率4-5%,降至室温后匀堆包装入库,成品黄刺玫花茶中黄刺玫花占5-10Wt%。
8、 按照权利要求7的一种黄剌玫花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经三窨并 干燥后将其中的黄刺玫花分捡,再按黄刺玫花天然绿叶茶为5-10: IOO的重量份取经养花后的新鲜黄剌玫花对天然绿叶茶进行提香,其提香过程按拌花-窨花-通花-复窨工艺进行,随后干燥至含水率4-5%,降至室温后匀堆包装入库, 成品黄刺玫花茶中黄剌玫花占l-5Wt%。
9、 按照权利要求6、 7或8所述的一种黄刺玫花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天然绿叶茶包括绿茶、连翘叶茶、柿叶茶、岩青蓝叶茶、沙棘叶茶、 酸枣叶茶。
全文摘要
一种黄刺玫花茶,包括天然绿叶茶与黄刺玫花,其中天然绿叶茶占85-99%;黄刺玫花占1-15%。本发明的黄刺玫花茶由天然绿叶茶与黄刺玫花经制作茶坯、养花-拌花-窨花-通花-复窨及干燥工艺制得。本发明的一种黄刺玫花茶,采用北方地区野生的黄刺玫花为香型原料制作,具有味道香浓,口感好,采自天然,没有污染。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其与多种天然绿叶茶原料经本发明所述工艺制作的花茶完全可与现有花茶相媲美。特别是与同样生长于北方地区的连翘叶、柿叶、岩青蓝叶、沙棘叶、酸枣叶等配制出的花茶更具有独特的风味,其中的主要原料黄刺玫花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实用价值高。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不损害天然绿叶茶的功效,具有天然清香,味道纯正,色泽鲜亮的特点。
文档编号A23F3/06GK101406227SQ200810079738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6日
发明者高骁勇 申请人:左权县馨源丰商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