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风的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879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中风的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饮品,特别是针对中风的保健茶。
背景技术
中风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 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 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较高,常留有后遗症;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高,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因此, 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
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属本病范畴。西医学将本病主要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高血压、动脉硬 化、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常可导致出血性中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 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常形成缺血性中风。另外高血糖、高血脂、血液流变学异常 及情绪的异常波动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西医治疗此病常用溶栓药物或者激光 血管内照射来进行治疗,但治疗周期长,费用高,且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中医 认为中风之源不外"痰、瘀、风"三者冲聚郁结阻塞经络脉道,郁生诸病。故 而应化痰结,疏通络,熄风解痉,方能治疗此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针对中老年朋友提供一种价格低廉,疗效好 的治疗中风的保健饮品。
技术方案羌活3克麦门冬8克葛根15克川芎15克熟地15克五味
子10克白附子12克;眩晕,风阳上亢,高血压者加牛膝、车前子、肉桂引火 归元,导龙入海;兼热者加夏枯草、菊花、元参;痰湿盛加南星、半夏;风盛者 加代赭石、磁石、龟版;阴虚加元参、草决明;阳虚加淫羊藿、仙茅;有瘀者 加桃红、归芍、土元、水蛭诸物;风厥期昏迷,高热者加安宫牛黄丸,寒者加 苏合香丸;风瘫期加白薇、泽兰、甲珠、全虫、蜈蚣。本方有四味药常常加入, 作用各异菊花,清头目散风热,柔血脉肝肾,解毒气降血压;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治冠心病、气管炎;郁金,入心化瘀, 舒肝利胆,开郁行气,宽胸止疼,降低血脂、胆固醇;山楂,消肉积柔血脉, 溶血脂降血压,进食减肥。
配制方法将上述用药和在一起,放入容器内用水浸泡30分钟,后用文 火煎制20分钟,约200毫升药液,每日分二次口服。
效果本方剂以纯中药配制,具有发郁化痰,通络祛瘀,熄风解痉之功效, 且无副作用。
该保健茶为祖传密制配方,对心脑血管系统中因瘀、痰、风所致之冠心病、 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管痉挛、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溢血等属中医之眩 晕、心痛、中风各病,均可治疗。且服用方便,疗效好,无副作用,使用该方 剂患者35例,其中达到使用效果的33例,效果显著的2例,保健治疗效果明 显,本方剂在使用过程中,没有不良反映。
实施方式
实施例活3克麦门冬8克葛根15克川芎15克熟地15克五味子10 克白附子12克,牛膝4克、车前子5克、肉桂5克。
配制方法将上述用药和在一起,放入容器内用水浸泡20分钟,后用文火 煎制15分钟,约200毫升药液,每日分二次口服。
病例刘大柱,男,55岁,患有轻微脑中风,且有高血压,经服用本保健 茶后,症状基本消除,血压平稳,老人很高兴。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中风的保健茶,其特征是羌活3克,麦门冬8克,葛根15克,川芎15克,熟地15克,五味子10克,白附子12克;眩晕,风阳上亢,高血压者加牛膝4克、车前子5克、肉桂5克,夏枯草3克、菊花4克、元参4克、南星3克、半夏3克、代赭石3克、磁石3克、龟版5克、元参3克、草决明3克、淫羊藿2克、仙茅3克、桃红4克、归芍4克、土元3克、水蛭2克、安宫牛黄丸3克、苏合香丸3克、白薇3克、泽兰3克、甲珠2克、全虫3克、蜈蚣2条;配制方法将上述用药和在一起,放入容器内用水浸泡20分钟,后用文火煎制15分钟,约200毫升药液,每日分二次口服。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中风的保健茶,主要成分由羌活3克,麦门冬8克,葛根15克,川芎15克,熟地15克,五味子10克,白附子12克;配制方法将上述用药和在一起,放入容器内用水浸泡20分钟,后用文火煎制15分钟,约200毫升药液,每日分二次口服;本方剂以纯中药配制,具有发郁化痰,通络祛瘀,熄风解痉之功效,且无副作用。
文档编号A23L1/29GK101617818SQ20081013140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30日
发明者磊 陈 申请人:磊 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